大約有101項符合查詢結果,庫內(nèi)數(shù)據(jù)總量為1,733,268項。(搜索耗時:0.0054秒) [XML]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上善若水這句世代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古語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又蘊含著哪些古...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虛極,靜篤的功夫。...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 ; 雖有榮觀 , 燕處超然 。 奈何以萬乘之主 , 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重跟輕是相對的,靜跟躁也是相對的。它們是互相比較的...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
第十九章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老子說決勝棄智,老子反對圣人嗎?沒有了他這么反對圣人,老子反對智慧...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 周行而不殆 , 可以為天地母 。 吾不知其名 , 字 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 。 遠曰反 。 故道大 , 天大 , 地大 , 王亦大 。 域中有四大 , 而王居...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 常德不離 , 復歸于嬰兒 。 知其白 , 守其黑 , 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 , 守其辱 , 為天下谷 。 為天下谷 , 常德乃足 , 復歸于 樸。樸...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 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 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斯惡已:那...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xian)可欲 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 則無不治”見:表現(xiàn)出欲:基本需要以外的東西無知:沒有爭...
欄目:大話道德經(jīng) 作者:荊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