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班族由于上班時間比較緊,就會選擇在路邊買早餐邊走邊吃或者在坐交通工具的時候打盹等,這些都是非常傷害健康的事情。那么,上班路上不能做哪些事情呢?
1、邊走邊吃
有很多人都會在路邊買個早餐邊走邊吃,待快要到單位的時候,早餐也差不多吃完了。這種方法看似節(jié)省時間,卻會對腸胃帶來負擔。
邊走邊吃會將冷風(fēng)、灰塵等灌進嘴里,而且會影響唾液的分泌,這樣腸胃道的負擔就加重了,導(dǎo)致腸胃功能性紊亂。
2、坐在公交地鐵上看手機
在公交和地鐵放眼望去,大部分人都是在玩手機。手機字體小,而且公交、地鐵會經(jīng)常混動,眼睛對焦對不準,需要不斷的調(diào)節(jié),人為的加重了眼睛的負擔,造成視力疲勞。
3、錯誤的戴口罩
面對霧霾天氣,很多人上班出行的時候,都會選擇戴口罩。但是,很多人口罩其實并沒有正確佩戴。特別是鼻翼部位,如果松松垮垮,污濁的空氣還是會鉆進鼻腔和咽部,使其受感染。
4、上班途中打瞌睡
很多人喜歡在車上、地鐵上小瞇一會兒。這會對頸椎造成損傷。如果車突然剎車,頸椎將承受巨大的重量,足以使頸椎受傷。
職場上記住這幾點,忌諱的事情,
1、不要相信任何人在職場中不要相信任何人,同部門的小姐妹,知心的hr小姐姐,樓道里一起抽煙擼串的好大哥,逢場作戲就好,不要交心,不要談?wù)撊魏喂玖龅暮脡膯栴},這條是血淚建議,先扇自己幾巴掌,然后牢記在心!
2、工作點到為止按勞分配懂嗎?工作點到為止,完成即可,不用超出預(yù)期,現(xiàn)在的職場太多摸魚大軍,不要過于沖在前線去當韭菜盒子,做多錯多樹敵多,最近收到的求助私信基本都是超負荷完成工作最后功勞苦勞都沒有,老板覺得你應(yīng)該,同事覺得你活該。明白嗎?除非你是業(yè)務(wù)線工作者,且提成機制公平,老板心胸寬闊,能get嗎?
3、重要的工作內(nèi)容交接留證據(jù)留證據(jù),微信截圖,且關(guān)鍵節(jié)點主動和領(lǐng)導(dǎo)匯報,這個邏輯,不少小白會踩坑,he癡he癡的把事情做了,最后被迫離開。
地鐵上班途中囧事。
與往常一樣,8點07分的時候在地鐵站等候那一班開往上班地點的地鐵。?地鐵里一樣的人多,我找準車頭的位置,倚著支撐桿聽著新聞,突感肚子里有一股氣在徘徊,時不時像針扎了一樣痛了一下又瞬間消失了;我也沒有太在意是什么問題,只是心里嘀咕著昨晚也沒有吃錯什么東西。一邊想著一邊觀察旁邊的座位情況,剛好這站有人下車,連忙拖著電腦包與我的包搶著坐了下來。幾分鐘過后,頓覺更不舒服,覺得想吐,嘴里感覺像失去味覺般難受,肚子的疼痛感頓時加速,仿佛有一股“泉水”正準備從高處直泄下來。我整個人往腹部縮了一下,希望把這股“泉水”暫時Hold住,心里祈禱一萬次:“老天,千萬不要對我做這種事,還有5個站就到達目的地了,一定要忍住?!?就這樣挺過了一個站,但是這種現(xiàn)象非但沒有好轉(zhuǎn),反而變得更糟。我開始冒冷汗,連呼吸都只能用嘴巴了,也能感覺到我的臉色開始慢慢發(fā)白。我的意識告訴必須在這站下車,飛奔到廁所里。于是緩緩地站起來,左右兩邊各拖著包,一手捂著我的嘴生怕突然嘔吐;沉重地走著每一步,已無心顧及周邊人困惑的眼光。好不容易靠墻走上樓梯,眼睛飛快地掃視著衛(wèi)生間的標志,心里默念一百遍:千萬要有廁所!千萬要有廁所!我可不想在這里丟臉。目光掃到D出口時,幸運地發(fā)現(xiàn)了帶有衛(wèi)生間的標志,感覺像找到了救世主一樣開心,雖無法飛奔,但還是以我能走的最快速度趕在更囧的事情發(fā)生前解決了我的問題。
走出洗手間的那一刻,還是覺得不太舒服,嘴里一樣無味,特想吃酸的東西來刺激下味蕾;但是偏偏在這大地鐵里找不到如7/11的小賣店。心里糾結(jié)著是該往公司方向繼續(xù)走,還是回家休息。一看回家的路,足足10個站,心里一驚,要是在回家路上發(fā)生類似的情況怎么辦,并不是每次都能幸運地在地鐵里找到廁所。于是我還是選擇了坐往公司的車,不料才剛走到等待區(qū),肚子又開始搗鼓起來,無奈之下又得返回找?guī)?br>再一次從廁所出來之后,我決定在該地鐵站旁邊的咖啡廳休息一下,直到我覺得恢復(fù)得差不多了才選擇回家還是上班。多坐一個站,都可能增加我出糗的概率。
在上班路上肚子不舒服的事件是不可預(yù)測的,一旦發(fā)生后后果也是不堪設(shè)想。我就這么不幸運地碰到了這種事情,當時心里無敵緊張,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但是強烈的意識告訴我不能當眾出丑。正是因為意識所驅(qū),才有強大的毅力使出全身力氣向前走。希望你不會有我這般遭遇,但如果有,也請你用意志力戰(zhàn)勝疼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hangban/80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電腦族5招保護頸椎
下一篇: 降低電腦輻射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