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仙必成》開卷誡條
陳攖寧先生手稿
篇前語
仙學(xué)乃超人之學(xué),非一般人所能奉行。余往日注解幾種道書,乃專為少數(shù)同志而做,原無普遍流傳之意,與宗教家傳教的性質(zhì)絕不相同,本篇亦然。
浮生若夢,聚散無常。未知何日方能再見,因此書此篇留贈,聊以筆墨,代口授耳。
后列九條,宜寫在封面,今姑且列于本篇首頁中。
一、此書只許本系統(tǒng)內(nèi)諸道友鈔錄不可讓外人鈔錄。
二、非本系統(tǒng)諸友,若工夫已有程度,立志上進者,可參看余已經(jīng)出版各書及《揚善雜志》,《仙道月報》等。俟其對于余之學(xué)說有相當(dāng)之認識,遇有機緣或可將此書給他一觀,但只能來家中閱讀,不可借出門,更不可鈔錄。
三、若其人確屬為至誠君子,閱此書后,必欲再求深造者,須正式歸入本系統(tǒng)之內(nèi),方許為其仔細說明,否則不負解釋之責(zé)。
四、關(guān)于實行工夫,先天后天各種作用,余之訓(xùn)誡未曾詳細寫出,況且此等作用,非文字所能形容,望諸道友嚴守秘密,勿忘今日自己之誓辭。
五、若其人自尊自滿,不屑謙下,不肯虛心,只想得便宜,此種人即非載道之器,雖十分好道,亦不可給他看。
六、若其人有江湖習(xí)氣,與我輩氣味不投,雖表示謙虛之態(tài),亦不可給他看,更不可讓此種人混入本系統(tǒng)之內(nèi),庶免敗壞名譽。
七、此書慎防無意中被他人竊取,或竊鈔而去,改頭換面,出版賣錢,并防落到江湖販道者之手中,加添枝葉,當(dāng)生意做,余往日已有經(jīng)驗,此后望諸君勿再蹈覆轍。
八、此書鈔本,不可從郵局寄遞。防他人拆閱竊鈔。
九、此書附錄中,去病延齡方便法,本系統(tǒng)諸友若自愿鈔錄幾份,贈送至親好友者聽便,但《學(xué)仙必成》本文要語,不可鈔贈。
每一鈔本,必須將前列各誡條寫在封面,余往年認為大道貴在公開,不懂古人嚴守秘密是何用意,后來閱世既深,遂知此道實有秘密之必要,即如佛教,總算是公開普渡,尚且有密宗,而孔教中亦有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之嘆,不僅仙道為然。設(shè)若完全公開,則此道失其尊崇之價值,人將視為無足重輕。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公開之意,本欲善度,結(jié)果適得其反。此道雖與宗教、哲學(xué)、科學(xué)皆有關(guān)系,然而非單純勸善之宗教,非空談理論之哲學(xué),非偏向物質(zhì)之科學(xué),研究起來,簡直是一種超人的學(xué)術(shù),實行起來,可稱為人類中最高尚的事業(yè)。既稱為事業(yè),當(dāng)非一人之力所能包辦,所以要有團體組織,若要成就一個集團,必須先能自成一派,要獨立自成一派,必須本派中具有特長與優(yōu)點,而非其他各道門能知能言者,然后本派方有獨立之資格。若完全公開,則他人之秘密我不能知,我等之特長與優(yōu)點,他人都已明了,我派失其憑借,即不能成立,而諸君修煉之目的,亦難以達到,因此要守秘密。
諸君或疑古人修仙,并無集團之說,須知古人有幾種辦法,今人皆不能仿效。
一、投入僧道門中,藉彼宗教原有團體做安身之所。
二、雖不出家,而能在山林中做隱士,有田地可夠生活,不問國家社會之事,過他的清閑歲月。
三、有大富貴人做護法,一切不須自己勞心勞力去營謀。
這三種辦法,在今日之下,皆難做到,不得而已,才有團體之計畫耳。
學(xué)仙必成
宇宙間為什么要生人生物?這個問題最難解答,留到后來再研究。我們現(xiàn)在所急須知道的,就是用如何方法,可以免除老病死之苦。
生與死,是相對的。既有生,自然有死。若要不死,先須不生。所以佛家專講無生,果真能做無生地步,自然無生。莊子《大宗師》篇“殺生者不死”亦是此意。但所謂無生不死,乃心性一方面事,肉體之衰老病死,仍舊難免,痛苦依然存在。因為有以上缺點,仙家修煉功夫,遂注重肉體長生,欲與老病死相抵抗。
雖然方法甚多,但不是每一個方法都能達到目的。法之不善者,非徒無益,而且有損。道書雖不可不看,卻不可盡信。有些道書,是冒名偽托的,根本就無價值(偽托書中,亦有好材料,要自己善于識別)。有些道書的作者,對于此道,并未十分透徹,竟大膽的做起書來,貽誤后學(xué)。有些道書,雖有作用,做書的意思,是要給當(dāng)時幾個富貴人看的,并未替普通人設(shè)想。有些道書,故意閃爍其辭,指鹿為馬,不教人識透其中玄妙。有些道書,疊床架屋,頭上安頭,節(jié)外生枝,畫蛇添足,分明一條坦途,偏長出許多荊棘。有些道書,執(zhí)著這面,而攻擊那面;或是篤信那面,而不信這面。豈知實際上做得好,兩面俱能有成,非如水火冰炭之不能相容。設(shè)若盡信書,反誤了大事。
不得口訣,無從下手;只憑口訣而缺少經(jīng)驗,亦難以成就??谠E幾句話可以說完,經(jīng)驗需要隨時指點,對癥用藥??谠E是死板的,經(jīng)驗是活潑的。若非自己經(jīng)驗豐富,不足以教人。
清靜功夫,與陰陽功夫(余所謂陰陽功夫,比較江湖先生所傳授者,大有分別),素來是立于反對地位。我認為二者皆有功效,但在今日環(huán)境之下,不便和諸位道友談陰陽功夫。因為條件不完備,實行起來徒惹麻煩,加添魔障。
即就陰陽功夫而論,亦僅能施于初下手之煉精化氣;及至中間煉氣化神,陰陽功夫已無能為力,自然走到清靜路上來了;最后之煉神還虛,更非清靜不可。所以,此后專講清靜。
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事。吾人若立志與造化相抵抗,須要分開步驟,循序漸進,不宜躐等而求。這件事,是實行,不是空想??障?,可以唱高調(diào);實行,則當(dāng)由遠及近,由淺入深。
變通在世間做人的辦法,一生過程,大概分作三段:二十五歲以前,是求學(xué)時代;二十五歲以后,至五十歲,是進取時代;五十歲以后,至七十歲,是保守時代;過了七十歲,身體衰朽,待死而已。此指健康無病之人而言。若素來多病,到了六十多歲,就如日落西山,未必人人都有能活到古稀之壽。所以人生過了五十歲,即當(dāng)抑制自己的野心,勿再和社會奮斗,要留一點余力,和造化小兒及閻王老子奮斗。
終身為生活奔走的人,談不到修煉二字。最低限度,也要家庭生活勉強可以維持,用不著再去勞心勞力。年齡將屆五十,已經(jīng)飽嘗人生痛苦,閱盡世態(tài)炎涼,覺得做一個人實在沒有意味,此時正是學(xué)道的好機會,就應(yīng)該即刻預(yù)備起來。
第一步,先將家庭事務(wù)安排妥貼,讓他們生活無憂。兒子能負擔(dān)者,就交托于兒子。兒子尚未成立者,暫時請至親好友代為照管,或令他們和叔伯家庭住在一起,然后自己方能脫身。
另外提出一筆修煉經(jīng)費,估計能管五個人的生活開支已足。雖不要過于奢侈,亦不宜十分刻苦。因為中年以后的人,身體多半虧損,或須藥餌調(diào)理,僅靠普通飯菜,恐不足以養(yǎng)生。所謂五個人者,乃最合式的道友二人或三人,傭工二人或一人。連自己共五人。
另外尚須儲蓄一筆旅行費。因為長久住在一個地方,未免納悶(筆者注:當(dāng)為煩悶。張濤按,攖寧夫子的文筆,每不拘一格,遣詞用句,都有別有會心的地方。納悶二字,很傳神。)有時需要游覽名山勝境,使身心得以調(diào)劑。設(shè)在游覽期中,尋到比較更好之處,不妨遷移到彼處修煉,或者在彼處多住幾時,再回到此處亦可。所以每年的旅行費,不能算在日常生活費之內(nèi)。
第二步,選擇適宜于修煉之場所。須要近山林,遠城市。有終年不斷之泉水,有四季常青之樹木。東南方形勢開展,可以多得陽光;西北部峰巒屏立,可以庶避冬季寒風(fēng)。地方民俗要純良,購買用品要便利。又要植物茂盛,才有生氣,最好有松柏杉等類的樹木,由針狀葉中吐出特別香氣,人吸入身內(nèi)大有益處。此種樹木,皆要成林,香氣散布,始覺濃厚,稀疏幾株,無濟于事。
東南各省,無論農(nóng)村或山林,多產(chǎn)蜈蚣蛇蟲等物,常常爬到人家床上來。所以房間要干凈,門窗要嚴密。廚房更要十分留意,防飲食之中毒氣侵入。
屋內(nèi)陳設(shè),務(wù)求簡單。若非日常必需品,不宜放在屋內(nèi)。靜室中,光線要充足,空氣要流通,以防微菌滋生。惟正當(dāng)做功夫時候,光線不宜過亮,過亮則心神難得安定。室中不宜吹風(fēng),有風(fēng)則容易受感冒病。
無論住在什么地方,總不能不和人家往來,或者尚有交涉事件。正式做功夫的本人,不宜耗散精神再管閑事。凡應(yīng)酬鄉(xiāng)鄰,撐持門戶,購買食物,督察傭工,以及日夜輪班保護靜修之人,勿使受意外之驚擾,皆賴諸道友分擔(dān)其責(zé)任。
第三步,改良飲食。飲食對于人身有密切利害關(guān)系。世間講究衛(wèi)生的人,尚且懂得某物于我有益,某物于我有損。有益者,宜常吃;有損者,宜禁止勿使入口。而一般做功夫的人,每不知注意此事,難怪他們的功夫沒有進步。雖由于方法之笨拙,而煙火食舊習(xí)慣不肯改變亦為一大原因。
談到改良飲食,先決的問題:專吃素食。按事實而論,肉食之徒,也有長壽的;專吃素食,也有短命的。似乎吃葷吃素,與人之壽無關(guān)。然作精密觀察,究竟吃素的,比吃葷的少生疾病,在醫(yī)學(xué)上頗有根據(jù)。實行做修煉功夫,當(dāng)然以吃素為合法,并且不違背仁慈之心理。但也要配制得宜,營養(yǎng)不缺。若飲食太菲薄,弄到面黃肌瘦,血液干枯,則不免為肉食之徒所竊笑。
吾人每天飲食所需營養(yǎng)質(zhì),最重要的,有三種:一碳水化合物(又名淀粉,亦名糖);二蛋白質(zhì);三脂肪。何謂碳水化合物?即碳、氫、氧三元素化合所成之物,如淀粉、糖等類。何謂蛋白質(zhì)?即碳、氫、氧、氮、硫、磷各種元素化合而成者。何謂脂肪?即各種油類。
碳水化合物,米麥中最多,豆類次之。蛋白質(zhì),黃豆及卵黃、卵白中最多,米麥次之。脂肪,除各種油類外,黃豆及卵黃中所含最多。以上三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在每一個身中,每天需要多少,則不能一律。今只可言其大概之?dāng)?shù),亦是按中國人體質(zhì)而論。碳水化合物,每人每天需要九兩;蛋白質(zhì),需要三兩;脂肪,需要二兩(五十歲以上至六十照此數(shù)九折,六十歲以上至七十照此數(shù)八折,七十歲以上至八十照此數(shù)七折,市秤計)。勞心的人,與勞力的人,所需要營養(yǎng)質(zhì),數(shù)量多少,當(dāng)有分別。
牛奶、雞蛋、鴨蛋,可常服食。自磨豆?jié){,可代替牛奶(豆腐店出賣之豆?jié){,嫌其水分太多)。芝麻油、黃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牛奶油,皆可輪流食用,惟菜籽油性味不佳,勿食為妙。甲乙丙戌四種維他命,上等牛奶中皆有之,惟缺少丁種。
五味皆宜淡,不宜濃。若能完全淡食最好。
甲種生活素,奶油、蛋白、白菜、青莧菜、番茄、芹菜、菠菜中最多。
乙種生活素,麥麩、米皮、黃豆、白菜、菠菜、花生、芝麻、蕃茄、豌豆、芹菜中最多。
丙種生活素:白菜、菠菜、卷心菜、豌豆苗、水芹菜、藕、辣椒、番茄、茭白、菜花、雞毛菜、油菜及各種水果中最多。
丁種生活素:雞蛋黃、奶油中最多。
戊種生活素(戊種,又名庚種,即維他命G):雞蛋、牛奶、花生、蕃茄、綠蘿卜、山藥、芥菜、洋芋、芹菜、小麥、黃豆、白菜、菠菜中皆有之。
凡吃蔬菜,最要洗得干凈。但不宜煮得太熟,太熟則生機消滅,吃下去沒有益處。亦不宜太咸,太咸則菜湯不能多吃,而菜中生活素,大半棄在湯中,未免可惜。
蔬菜要從地上剛拔來的,生機充足。若隔一兩日,或浸在水里,菜中所含生活素,不免損失大部分。
各種干果、水果,皆可常吃,但要與自己身體配合適當(dāng)。寒體宜吃干果,熱體宜吃鮮果。凡新鮮水果,大概是涼性;而紅、黑胡桃、楊梅、干荔枝、干桂圓、櫻桃干、葡萄干之類,大概是溫性(中涼性,即西醫(yī)所謂第三種維他命。中醫(yī)所謂血熱,即西醫(yī)所謂壞血癥)。
(新鮮蔬菜及新鮮水果中,皆有維他命C,干果中則無C,因維他命C喜水而怕干。)
南方山中多竹,產(chǎn)筍最多。做素菜的人,常喜用筍做主要食品,味頗鮮美。但此物性,與人無益而有損,不可多吃。其他如蘑菇、鮮菌、味精等類,亦當(dāng)禁絕勿用。
專做靜功的人,每日飲食物料及時間,須有特別規(guī)定,不能與尋常習(xí)慣相同(若不肯改變尋常習(xí)慣,決難有成)。其他道友及傭人,每日三餐或兩餐聽便。
第四步,起居飲食,都安排好了,就要講到功夫如何做法。世人只曉得關(guān)起房門在里面打坐,不曉得行立坐臥四種姿式皆可以做功夫;只曉得閉著眼睛,在自己身中搬弄許多花樣,不曉得后天的物質(zhì)、先天的精神都有是從身體外面攝取進來的。凡人到了五十歲以后,身中物質(zhì)與精神,大半虧損,所存無幾??v讓你封固得絲毫不漏,也不過保留得一點殘余,況且每天尚有消耗。所以做修煉功夫的人,若只曉得在腔子里面弄,總弄不出好結(jié)果。人沒有飲食,就不能維持生命。沒有空氣,更是立刻便死。飲食空氣,對于身體,關(guān)系如此重要,并且都是由外面進來。據(jù)理而論,一個人,只要有豐富的飲食滋養(yǎng),有新鮮的空氣呼吸,應(yīng)該可以永久生存,何以仍不免生老病死?諸君先要明白這個道理,然后方可入仙學(xué)之門?;蛑^:人的身體構(gòu)造,像一部機器。年代用久了,自然要損壞。身體年齡過久了,自然要衰老。機器損壞并非因為缺乏燃料,即使不斷的加煤加炭,裝足汽油,也不能保機器不壞。身體衰老,并非因為缺乏食料,即便長年的滋養(yǎng)豐富,醫(yī)藥無虧,也不能保身體不死。
愚謂:拿機器比喻身體,雖有幾分近似,但非完全相同。試看初生嬰兒,身體如何之小,過幾年就變成孩童,孩童身體比嬰兒身體大多少?孩童再過幾年,就變成壯丁,壯丁身體比孩童身體大多大?請問一部小機器,過幾年,能自動的變成一部大機器否?身體皮肉,受傷破爛,自己會生長完好,機器損壞,機器自己有生長之能力否?身體或動或靜,由自己意思做主;機器動作或停止,須聽人的意思,機器自身不能做主。如此看來,人是有生命的,究竟與機器之無生命的不同。
人既然有生命,不是機器,就應(yīng)該永久長存。為什么也要衰老?也要病死?其中有兩個理由:(一)是從母胎所帶來的限量的先天生命力愈用愈少,自幼至老,數(shù)十年未嘗添補。(二)是對于先天生命力所賦予之后天生命權(quán)極端放棄,自幼至老,數(shù)十年未嘗執(zhí)管,因此身體遂不能永久維持。
何謂后天生命權(quán)?即是心臟的跳動、肺部的呼吸。
何謂先天生命力?即是使心臟跳動、使肺部呼吸的一種天然能力。
惟念同志諸君,被書所迷,對于真理尚未多悟,不能不有徹底之啟發(fā),留作后學(xué)之南針。特將實行上最關(guān)重要各點,設(shè)為問答,依次列述于后。
問:前文所謂行立坐臥,乃人身四種不同的姿態(tài)式,并非功夫有四種做法。因為仙道功夫,本是活潑潑的。若經(jīng)年累月,閉門死坐,實不合法度。
凡遇良辰美景,日暖風(fēng)和,宜到郊野空曠地方散步。務(wù)須緩緩而行,切忌奔跑喘汗。當(dāng)其行時,不妨兼做神氣合一、重心放置臍下之功夫。
偶或于松蔭泉石之間,花草園林之際,小立些時,亦可做同樣的功夫。但須注意身干要正直,兩腳要站穩(wěn)。預(yù)防功夫做得恰到好處時,精神一恍惚,筋骨一松馳,不免有傾跌之危險。
至于坐的姿式,盤腿或垂腿,聽其自便,總能以耐久不動為妙。功夫仍是神氣合一。至少要靜坐一小時,方可起身。效驗常發(fā)生半小時以后,在半小時前難見功效。佛教跏趺坐,不適于用,長期下去,腿要生病。
睡的姿式,有仰睡,有側(cè)睡,有半靠邊睡。若要攝取先天氣,以仰睡為便,得效最快。若止做神氣合一的功夫,側(cè)睡亦可。
飽餐之后,只宜散步,不可打坐,更不可睡倒。若犯此誡,恐得胃病。坐功宜在飯后二小時,睡功宜在飯后四小時。吃飽了,立刻就做功夫,毫無效驗。
問:如此做法,要做到初步成功,約需多少歲月?
答:如此做法,只能去病延齡,使身體健康而享高壽,不能說幾時可以成功。若要成功,必須功夫一步緊似一步,逐日增加時間。設(shè)環(huán)境適宜,功夫急進,一日不斷,五年可成;若功夫緩進,偶有間斷,十年可成。倘或中途發(fā)生魔障,即不能限定年月。所謂五年、十年其中有個計算,就是按每天增加之?dāng)?shù),積累上去,到某種程度為止。并非隨意虛擬一個數(shù)目,以寬自心。
第一年,行立坐臥功夫,每天隨意煉習(xí),不拘時間。
第二年,上半年終,每天除隨意煉習(xí)的功夫不算,正式功夫,必須做到接連二小時,靜坐不動(最初從一個鐘頭做起,每天加二十秒鐘,三天加到一分鐘,三十天加到十分鐘,半年一百八十天,加到六十分鐘,即是加一小時)。
第三年,上半年終,每天必須做到接連四小時半,靜坐不動。下半年終,每天必須做到接連六小時,靜坐不動(每天加半分鐘,兩天加一分鐘,一個月加十五分鐘,六個月加九十分鐘)。
第四年,上半年終,每天必須做到接連七小時半,靜坐不動。下半年終,每天必須做到接連十二小時,靜坐不動。
此種功夫,在夜間行之最便。因為晝間要飲食活動,不能久坐。
問:接連十二小時,靜坐不動,身體如何忍耐得???豈不是象受刑罰一樣嗎?
答:我所說的,已經(jīng)比古法減輕一半。若是完全按照古法行事,功夫做到五年期滿,可以說晝夜二十四小時,身體沒有活動的機會。我改為十二小時,已經(jīng)是大開方便之門。
問:這樣做法,豈不是活死人嗎?
答:神仙功夫,原來是未死先學(xué)死。這個暫時的死,能由自己做主;然后長久的生,方能由自己做主。若不經(jīng)過此關(guān),如何能成仙呢?
問:這樣死打坐,就可以成仙嗎?
答:你看他外表象死打坐,不知他身內(nèi)生理上已起了微妙的變化。非但比真死人絕不相同,即比較普通活人亦大大兩樣。氣滿自然不思食,神全自然不思睡,息自然停,脈自然住。到如此程度,雖非入圣,確已超凡。一切效驗,都是從死打坐上得來的。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能到此程度。
問:靜坐功夫,既如此重要。何以前文又說長年累月閉門死坐,不合法度?
答:他們靜坐,或運氣,或止觀,或參禪。做到幾年以后,生理上并無變化。呼吸仍舊不停,脈搏仍舊跳動,仍舊要吃飯,仍舊要睡眠。不能依功夫淺深層次,逐漸進步,故曰不合法度。
問:彼此一樣的靜坐,何以結(jié)果不同?
答:這就因為身中先天氣充足與不充足的關(guān)系。譬如一粒種子,種在土里。好種子,自然生長好花果;壞種子,就無美滿的成績可見。先天氣充足,是好種子;先天氣虧損,是壞種子。若專在后天物質(zhì)上做功夫,不識先天的作用,是無種子。肉體譬如土地,飲食譬如肥料,功夫譬如人工。止有種子,沒有土地、肥料、人工,種子固然不能生長。若止有土地、肥料、人工,沒有種子,又豈能生長植物,開花結(jié)果?所以同是一樣的靜坐,而有成功不成功的分別。
問:靜坐能做到十二小時不斷以后,是否再要增加鐘點?
答:慢慢的增加亦可,否則只須保持十二小時的限度已足。
問:從此以后,是否每天必須接連靜坐十二小時?或亦有休息之期間否?
答:到此程度,可以暫時休息。但須注意勿使功夫退化。
問:初步功夫以后,飲食起居,與普通有別否?
答:非但成功以后與眾不同,起手做功夫時候,早已有特別規(guī)定:
第一年,每天飯菜兩餐,補品兩餐,果品一餐,共五餐。
第二年,每天飯菜一餐,補品二餐,果品一餐,共四餐。
第三年,每天飯菜一餐,補品一餐,果品一餐,共三餐。
第四年,每天飯菜一餐,補品或果品一餐,共兩餐。
第五年,每天僅食一餐,或飯菜,或補品,或果品,輪流替換食之。
第六年,即當(dāng)斷絕煙火食,每天僅食小許水果,或終日不食亦可,或數(shù)日不食亦可。
(所謂補品,大概屬于藥餌之類,或是普通飯菜中所缺少之物質(zhì),而為身體上所需要者。吃補品,須有醫(yī)學(xué)知識,不可亂吃。)
問:男女之事如何?
答:預(yù)備下手做功夫的時候,即完全斷絕。正式做功夫,更要絕對禁止,否則在五六年極短期內(nèi),如何能修成半仙之體。
問:精滿自遺或生精太多,身中受了刺激而動欲念。這兩種困難,用什么方法應(yīng)付?
答: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因人而施,不能執(zhí)定某法更好。若功夫有效,這兩種困難,也就能免除了。
問:各種方法用盡,仍舊無效,將如之何?
答:決無此事!世間雖偶有百法無效之遺精病,乃尋常不做功夫的人始有之。專門修煉家,若得此病,豈非笑話。
問:常聽他們做功夫的說起,多有患遺精病者,不知是何理由?
答:他們的功夫做法,都不高明,所以越做越遺精。停止不做,則遺精次數(shù)反而減少。此等功夫,尚不能卻病,安望成仙。
問:自古相傳煉精化氣之法,用之能獲效否?
答:你先要明白精是何物,若認為交媾之精,或遺泄之精,那就錯了。須知化氣之精,即《靈源大道歌》中所謂“神水”,不是濃厚粘膩之濁精。神水可以化氣,濁精不能化氣。
問:假使欲念旺盛,不易制伏,將如何辦法?
答:欲念之起,有關(guān)于生理上的,有關(guān)于心理上的。如身中生精過多,刺激神經(jīng)不能安定,這是生理作用。若是煉氣功夫做得好,后天濁精自然就不生了。又如看見有誘惑性的書籍圖畫,心理上先受感觸,而后影響到生理上,只要你永遠禁絕不看,就無妨了。況且在山林中專做清靜功夫,足跡不履城市,又與家庭隔離,環(huán)境上的誘惑也可以避免。欲念既無起因,決不至于旺盛到不易制伏地步,此屬毋須過慮。飲食之中,含有興奮刺激性的,宜勿入口。
問:陽神與陰神之分別何在?
答:各家道書上皆言,陽神可以現(xiàn)形與大眾看,能言語,能動作。陰神止有靈感,而無形質(zhì),雖能見人,而不能為人所見。道本無相,仙貴有形,故修煉家以陽神為足貴。
附:抄給洪太庵信中之一段
讀“呼吸與丹田重心之間的關(guān)系”一篇理論,亦頗為扼要,凡是修養(yǎng)家都有應(yīng)該注意到此。然吾人性命根源,尚別有所在,不僅此也。
儒家所謂“道”,是抽象的名詞,不能實指在身中某處(原文引《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一句,謂此說與丹田重心有關(guān))。仙家所謂“丹”,乃最精微的物質(zhì)凝結(jié)而成。雖不離乎丹田,但中年以后之人,做修養(yǎng)功夫,徒然保持重心,未必就能結(jié)丹。必須將已經(jīng)喪失之物質(zhì)與精神添補進去,使之凝結(jié)不散,方有成就。惟禪家所定,確是與重心有密切之關(guān)系(此指小乘四禪而言,不是如來禪,祖師禪)。
愚最近研究生命根源,即是腦髓中所儲蓄之放射力,與神經(jīng)上所運用之?dāng)z取力,二力分工合作,遂成為吾人之生命力。先能放射,而后能攝取。若放射力一日枯竭,則攝取力亦同歸于盡矣。譬如人家有許多錢財,藏在庫里,按時搬出若干,放在外面?zhèn)溆?,此即所謂放射力也。況有錢財在手邊,即可購買各種日用必需之物,并且可以修理屋宇,裝飾門庭,此即所謂攝取力也。但錢財雖多,經(jīng)過數(shù)十年之消費,總有窮盡。等到錢財用完,購買力亦同時消滅,于是門庭衰敗,屋宇摧殘矣。
放射作用,由內(nèi)而外;攝取作用,由外而內(nèi)。放射是精神一方面事,攝取是物質(zhì)一方面事。細的叫做精神,精的叫做物質(zhì)。其實非妄,凡眼耳鼻舌身意之活動,五臟六腑之功能,有放射力于中主持。無放射力即無攝取力;無攝取力,即無生命力。雖有飲食、空氣并各種補藥,亦不能一日活矣。若要長生續(xù)命,須要做一個極高妙的功夫,添補腦髓之放射力,方有把握。
尋常安定重心之靜功,只節(jié)制身中之放射力,使其慢慢放射,少少放射,而不能添補已經(jīng)放射數(shù)十年快要放盡之原動力。尋常導(dǎo)引、吐納之動功,只能幫助身中之?dāng)z取力。譬如拿錢到外面購買各種日用必需物品,雇舟車搬運到家中。一朝老本錢用完,無力購買時,外面物品雖多,不能為我所有。僅用舟車,徒勞往返,何濟于事?豈非犯了丹經(jīng)上所謂“鼎內(nèi)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之弊耶?故普通人卻病延齡,君子學(xué)說已足以應(yīng)付,可不必深求。若為自己修養(yǎng)起見,似宜于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愚五十年來,于命功上研究所得,當(dāng)以此為最上乘。國內(nèi)學(xué)道人士,限于程度,無可與言者,今日第一次為君言之。以上的學(xué)說,乃寧于以往五十八年中,所共閱讀的一萬幾千卷書籍(如道藏、佛藏、丹經(jīng)、子書、醫(yī)書、科學(xué)、哲學(xué)、筆記、小說、雜志等)融會貫通,并親身實驗,又同時參考國內(nèi)外許多學(xué)道者之經(jīng)過事實,而后下的一個結(jié)論。凡講命功,無有高于此者。再高即越出命功范圍,完全偏于心性方面,不能達到長生之目的,止可成佛成道、入滅歸空而已。若低于此亦不能達到長生之目的,只可以卻病健康,終其天年而已。
腦髓中所儲蓄之放射力,究竟是什么東西?這就是丹經(jīng)上所謂先天氣。雖也是物質(zhì),但非科學(xué)家所指定之物質(zhì);雖似乎精神,又不是哲學(xué)家所表示的心靈。這個東西,介于心靈和物質(zhì)的中間,兩方面都能夠聯(lián)絡(luò)。僅有心靈而無物質(zhì),不成為肉體之人;僅有肉體而無心靈,亦不能成為完人。必得心靈與肉體合作,方能維持吾人有思想有意識之生命。
尚有最寶貴的經(jīng)驗數(shù)十條,未能一一筆錄。俟有機會,再謀補充。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十月三十日攖寧自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09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是外星人傳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