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午以后,到了傍晚,蓮花苞就都關閉了呢?因為午時一過,能量往下走了蓮花苞就關閉了。等到子時一過,能量又往上走了,蓮花苞又全都打開了。
我們?nèi)梭w生理的機能運轉(zhuǎn)與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樣的。
道教里面講:“精滿不思欲,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這里所講的“精”,是指人體的精力。
我們通常講的“某某人精力特別充沛”,就是指這個“精”。越是精力衰弱的人(或者講身體虛弱的人),他的欲望越重。
為什么呢?因為他的精力(或者說元氣)不充足,體內(nèi)就有足夠的空間讓它來流動,它就會亂串。而當一個人精力充沛的時候,它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力量,越是充滿越不容易走動,所以他的欲望很少產(chǎn)生。
它既然是一個完整的能量體,就不僅不會往下走,還會往上升。因為我們身體里邊有一種力量,它本身就是來自宇宙里面所以它很容易和宇宙的力量相應、溝通、相吸??墒俏覀兺捎隗w內(nèi)的能量消耗太多,沒辦法往上升,只能夠往下沈。
當你修煉到一定程度,體內(nèi)的能量往上升的時候,它自然而然就和宇宙的力量緊緊地吸在一起。因為體內(nèi)的這股力量本身就是來自宇宙里面的一部分。因此它很容易又被吸上去,回到源頭。
可是我們現(xiàn)在很少有人能夠把生理上的能量修充足,而且還能夠保證它不外漏,如果你能夠做到的話,這股能量就會轉(zhuǎn)過頭來,從下往上升。問題是很少有人做得到,常人不是能量不足,就是充足了以后也會漏掉。
如果你能夠把這股能量修充足,而且不讓它漏掉,它就會呈圓形(督脈上升,任脈下降呈圓形,又從中脈往上升)往上升。
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再在地面上打坐了,可以跑到山頂上,或者跑到屋頂上,總之離地面越高越好!因為地面有一種吸引力。既然地面有吸引力,那么樹枝為什么又會往上長而不向著地面長呢?這就說明宇宙虛空同樣有吸引力。
所以當一個人的精力足了,保持不漏的話,它就往上升變成氣。這個氣不是呼吸之氣,是元氣。
在道教里面,中國的古文字寫作“炁”,當一個人沒有欲望的時候,精就變成了氣。狹義的欲望,指的是男女之間的欲望;廣義的欲望,指的是人的“貪、嗔、癡、慢、疑”,例如人的種種抱負,都可以列到欲望之列。
因為你有了種種欲望(包括廣義的、狹義的欲望),就沒有辦法保持先天的元氣,它就會變成后天的“精”。有了精,你的欲望就會更強烈,就要漏掉。
所以佛教里面的“六通”,有一通叫做“漏盡通”。
佛在《楞嚴經(jīng)》里講過,漏盡不證,要想成佛,無有是處,猶如煮沙欲其成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你通過某種手段達到了不漏,但是你還得能夠讓這股力量回過頭來往上升,升到中間變成“氣”。你如果降伏了這股氣,讓它繼續(xù)往上,升到頭頂就變成“光”。在下邊是精、在中間是氣、在頭頂就是神,或者叫做光。就像一杯水,遇到冷空氣就變成冰,中等的溫度就是水,遇到高溫就變成水蒸氣,或者變成一股煙、一束光。
這就是為什么修行層次高的人,頭頂上會有光。他把下邊的能量,由精變成氣,把氣變成神光散發(fā)出去了,既然我們?nèi)梭w可以通過五谷雜糧吸收能量,再把體內(nèi)的能量釋放出去,也就能夠把宇宙的能量吸收進來。
但是你必須達到全身八萬四千毛孔都張開了以后,才能吸收外邊的能量,既然能夠吸收外邊的能量,也就意味著你體內(nèi)的能量可以(通過八萬四千毛孔)釋放出去!
修行有成就的人的確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跟修行高的人坐在一起會感到他身體的火力特別旺,感到他身體發(fā)熱;也會感覺到自己很清醒、頭腦更活躍了。因為他的能量場比較大,可以影響對方。就像一團大的火焰,我們一靠近它,就會感覺到身體發(fā)熱;或者是走到一個冰山旁邊,我們的身體就會發(fā)冷。這都是能量影響到對方的一種現(xiàn)象。
所謂的“加持力”,譬如這個人修行很高,他身體的能量場比較大,他摸一摸你,就能改變你體內(nèi)的能量場。甚至他用過的東西:杯子、筷子、碗、衣服上都有他的能量。你一碰到他的東西,就能改變你自身的能量場。這就是佛教里面千百年來講的所謂的“加持力”!實際上秘密說穿了,也就是能量場的作用。
“能量”是現(xiàn)代科學的用語,過去沒有“能量”之說??茖W越發(fā)達,越能證明宗教里面講的是真,中醫(yī)的針灸、按摩過去都是按照“子午流注”來治療的。因為在子時,我們?nèi)梭w的能量全部要歸源。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工作、不要勞動了,最好要休息。如果這個時候你不休息,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體內(nèi)的能量就很難回到它的源頭。“源頭”一是指丹田,二是指身體的各個臟器。身體工作了一天,到了子時是要休息的時候了。
當我們這個時辰休息,氣血全部回到五臟里,補充了以后(五臟吃飽了),過了子時,能量又要從五臟里面分布到身體的每個角落,又開始工作了。過去的修行人,尤其是年青人,通常在子時都還在用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辰容易降伏身體的能量。身體虛弱的人、精力不充沛的人,在子時通常就要休息。
為什么男同志在清晨的時候,會明顯地表現(xiàn)出很強的欲望呢?因為這個時候生理的能量都走到了下邊。在這個時候你必須起來修煉,你通過一種方法修煉,能量就上來了(編者注:早上是男同志鍛煉的最佳時間,測試過,此時靜心效果殊勝);你不修煉,能量就一直停在下面。
我們體內(nèi)的能量,在頭上是“神”,在中間叫做“氣”,在下面就變成“精”修煉了以后,就由精變成氣,由氣變成神;你如果不修煉,有欲望,就由神變成氣,由氣變成精,有精就有欲望。
也就是說精、氣、神它是一個東西。譬如“水”,你可以把它變成“冰”,也可以變成水蒸氣,變成一種霧狀散發(fā)掉了水蒸氣就是水,就是冰;冰就是水,就是水蒸氣,三者是一,不是三。
為什么古人要把它分成精、氣、神呢?
它在我們體內(nèi)確實是一種東西,但是它走到不同的層次,就變成不同的形象。
如果你沒有欲望的話,身體里面就有用不完的元氣;如果你體力不消耗,欲望又沒有的話,身體里就有用不完的神光。如果你這個人很能干活的話,你體內(nèi)的“神光”也少,“精力”也少,但是你的體力比較大。如果你不動腦筋,也不干體力活,你體內(nèi)的“精力”就特別旺盛,通常容易產(chǎn)生生理的欲望。
為什么過去祖師爺們都是半天干活,半天修煉而且在修煉之前,都要運動——跑香。通過跑香把身體跑熱,把下半身的能量輸送到上半身來。下半身沒有能量存在,就不容易有欲望出現(xiàn)。
我們?nèi)梭w有周期性的生理變化,就是由于我們有欲望,才會有這些現(xiàn)象。一個修煉成就的人功力很深的人,他就沒有生理上的周期性變化。這也就是佛經(jīng)上面講的“馬陰藏相”。道教里面講的“斬赤龍、降白虎”就是這個意思。修行成就的人,沒有后天的生理反應。
我們之所以有后天的生理反應,是因為有欲望了以后,神光就變成了氣,由氣變成了精,有精就要漏。如果你沒有后天的欲望,就會保持先天的精、先天的氣、先天的元神。它在身體里面是轉(zhuǎn)的,你有欲望了,它就從上面轉(zhuǎn)到下面;你如果沒有欲望,它就從下面轉(zhuǎn)到上面,由上面出去了。
我們現(xiàn)在不管他哪一派怎么說,但是他們有一點是共同的,也就是說他們都非常重視“中脈”。
無論你是想“開悟成佛”,還是想“得道成仙”,都必須要中脈暢通!為什么必須要中脈暢通呢?這個中脈就是我們?nèi)梭w的中樞、中軸,相當于一支蓮花的蓮桿。
我們頭頂這朵蓮花要想開放,必須要蓮桿吸足了養(yǎng)份,不斷地往上輸送。日夜地輸送,這個蓮花苞脹得滿滿的、脹足了,蓮花一下子就打開了才出去了!這就是我們的頭,這串小念珠就是我們的中脈,下邊的穗子就是我們的男、女生殖器。
你有了欲望,這個能量就沖不上去,就要從下面漏掉;你有了精力,又沒有欲望,精力充足以后,這個能量就從這個中脈往上輸送,輸送給你的頭腦了。能量順著中脈不斷往上輸送,自然就達到“還精補腦”,腦袋也會鼓鼓的、圓圓的。能量沖到腦袋這個蓮苞上,這個蓮苞脹得鼓鼓的、滿滿的,脹得沒辦法了,“啪”就打開了!能量足了,就沖出去了。
大家看蘋果,后邊有個蒂把,前面有個凹,中間有個中樞(即蘋果核),我們?nèi)梭w跟這個蘋果一模一樣。
我們頭頂有個“旋兒”,相當于蘋果把兒;下邊的會陰—生殖器與肛門之間,相當于蘋果前面的凹;我們的中脈,就相當于蘋果的中軸部位。上面的蘋果蒂把是和大樹連接的部位。沒有這個蒂把兒,蘋果就回不到大樹上。
我們?nèi)梭w就是一個完整的蘋果,你要修到如何讓落到地上的蘋果再回到蘋果樹上去。因為這個蘋果原本就是從樹上掉下來的,所以我們有足夠的理由讓它再回到樹上去。
宇宙就是一棵蘋果樹,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只從樹上掉落下來的蘋果。
為什么會掉落下來呢?因為地球的吸引力太大了,蘋果熟了、能量足了,就降落下來了。
但是我們沒有做到能量足了,再反彈上去——那么這個“修煉”,就是要把體內(nèi)足了的能量從背后面升上來,再從前面沈下去,再從中脈回上來。一回上來,這只蘋果自然還會回到樹上,又和宇宙同一體了。
這個能量足了以后,先從后邊(督脈)上來,升到頭頂以后,再從前邊下來。經(jīng)過眉間、鼻梁、下巴下到胸口(順著任脈),到了這個三江口(即會陰)。
密宗、道家叫做“三江口”,“生我之門,死我之戶”,意思是說我們生是從這里生,死也是因這里而死。降伏了三江口,你就超越了生死!你降伏不了,生也是從這里生、死也是從這里死!
你降伏住了,這個能量從前邊降下來,就再也不走后脊背了。因為它已經(jīng)走了一個圓,陰陽已經(jīng)走完了,它就直接開始進入中脈了。當能量進入中脈的時候,整個人都沒有力氣了,因為能量不在肌肉里面了,而是進入中脈了。這個時候的修行人,會感覺到要死死不了,要活活不了!
當進入中脈以后,你繼續(xù)修煉,這個時候就需要“保養(yǎng)”了,不要講話,整天閉著眼睛,總之“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功寒”。你動個念頭,這個能量就出去了;你一開口說話、一做事、一考慮問題能量就全部消耗了。就不進入中脈了還會往下走。
這個時候你如果做到六根關閉,眼、耳、鼻、舌、身、意都不起作用了,能量分分秒秒都在增長、增長,往上走、往上走(示意)。走到頭頂上了,可是頭頂又打不開,你眼睛閉上了,里面又放光、又炸雷、又頭痛、眩暈、嘔吐!因為能量出不去,在里面搞得天旋地轉(zhuǎn)!這個時候,就要靠一種方法。
當你掌握了方法以后,下邊的能量就繼續(xù)往上補充,補充到了一定程度,蓮花苞(頭)承受不了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譬如說你摔了個跟頭,或者受到了驚嚇的時候,這個蓮花苞“啪”打開了!豁然頓悟了。
虛云老和尚就是在禪堂里打禪七期間,護七的人倒茶時濺到了手上,燙著手,杯子掉到地上“嘩”地碎了。虛云和尚天天都是處在那種定中,突然受到這個刺激,一下子就開悟了!當下就連著說出兩首悟道偈:“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薄ⅰ盃C著手,打破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鄙眢w是個房子(家),“家破了,人出去了,語言難以形容!”虛云和尚從此以后就不打坐了,就出去弘法了。這就是虛云老和尚開悟的經(jīng)過。
為什么那么多人都被聲音驚得“激靈”了一下子,只有虛云和尚他開悟了呢?因為他的能量已經(jīng)達到了頭頂,已經(jīng)快破了,所以“激靈”一下,他開悟了,他破了。別人下邊可能還沒有能量,而他已經(jīng)差不多了,就是這個道理。在過去有很多這種情況,被石頭砸了一下,摔了個跟頭,一個聲音的刺激,開悟了。
古時候的祖師,把身體的中脈(脊柱)比做“竹根”,指的就是我們生理的構造。這都是一些術語、行話,你不是這個“行”里的人,說了你也不懂,你還會毀謗,你是這個行里的人,也不需要表達,自然會明白。
這也就是為什么過去禪宗里的人都不講。因為你不懂,講了你會毀謗。人就是這樣,他越是不懂的人,越是敢發(fā)言、敢毀謗;越是懂了的人,行內(nèi)的人呢,就不說話。
所以“語言”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才使用的,如果彼此能心領神會,就不需要語言了。
我們的頭是圓形的,上面有眼、耳、鼻、舌四個地方可以漏掉,我們頭上還有一個先天的通道,就是嬰兒時期頂骨未長合縫的“囟門”,又叫“頂門”。小孩子在哭叫的時候這個地方還會動,一歲左右就閉合了。這個地方就是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一個通道。
大家看那個蓮花苞,它沒有開的時候花瓣一層包著一層,花苞的頂端有一個開口。能量不足的時候,它不開,等到能量不斷地輸送,充足了,它就會慢慢、慢慢打開。如果花苞沒有這個先天的裂縫,它能量足了的時候,它就有可能從花苞的其它地方打開,不一定都在頂端打開。
學佛的人都知道,人死了以后,頭頂發(fā)熱——神識從頭頂出去,往生極樂世界。既然是這樣,我們學佛的人為什么還讓人家把意識守在下丹田、守在什么中丹田?本來把意識放在頭頂是正確的,你把意識調(diào)到下丹田,臨終時神識從肚臍眼兒出去——進入餓鬼道!你生前如果慣性地把意識放在頭頂,你臨終的時候,意識就很容易從頭頂出去,不就和三界以外相應了嗎?!
有許多人駝背,就是因為他體內(nèi)的能量不足,當他體內(nèi)的能量足了,進入了中脈以后,腰桿自然就挺直了。我們的脊梁骨是一個一個椎體連接起來的,中間是一個空管,充滿了骨髓,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精力。如果骨髓足的話,它就不斷地往上輸送、輸送……再加上你不斷地修煉,它凝聚、凝聚、凝聚得多了,就從頭上出去了!
這是一支蓮花(示意),下邊是藕,你如果把這個蓮花桿割一刀,會是一種什么情況呢?漿液馬上就流出來了。第二天這朵荷花就枯萎了,或者不生長了。這也就是為什么修行人要節(jié)欲。
為什么叫“花開見佛悟無生”?因為本身就有這個東西,我們不需要修煉,只需要把能量蓄積足了以后,把它送上去,就看見了。
我們身體的生理構造,就相當于一套完整的火箭發(fā)射裝置。我們的四大——身體,就是個發(fā)射架子,中脈就是發(fā)射通道,體內(nèi)的精、氣、神就是火箭發(fā)射之前堆放的、發(fā)射時點燃的火藥。
當傳給你們一種微妙的方法,把體內(nèi)的精、氣、神點燃,也就是把“火藥”點燃。火藥一燃燒,火箭頭“呼——”一下子就被送到太空中去了!
我們體內(nèi)的這個“火箭頭”,叫做“自性”也好、“智慧”也好、“靈魂”也好,或者叫做我們的“本性”也好,在這里我們不討論它的名字??傊?,不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古人,還是今人;道教還是佛教,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是人還是動物,都有這個“火箭頭”,都有這個靈氣,都有不生不滅的這個東西!
為什么要靜心?為什么要六根關閉?就是要凝聚能量。
現(xiàn)在我們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使能量充足,可是我們往往都是充足了以后又都漏掉了!你如果不想讓它漏掉,就必須要通過一種方法,使它進入先天的軌道。
任、督二脈就是先天的軌道。密宗講左脈、中脈、右脈,道家講前(任)、中、后(督),但是他們都承認、重視這個中脈。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中脈,它是中樞。
為什么很多高層次的宗教,在修煉時都要盤腿打坐呢?因為盤腿打坐,手腳不動小腿、大腿壓住了,不消耗能量,等到腿發(fā)麻、發(fā)熱,能量就往上走,體內(nèi)的能量就不會下沈,就把體內(nèi)的能量送上去了,人的生理就容易打開了。
四禪八定修完了就不需要執(zhí)著打坐了,就可以每天出去晃晃悠悠、游山逛景了,但是還需要靜心。既然是靜心,就不一定只有盤腿才叫做靜心。你干任何事情,只要是心靜下來,六根關閉,能量就會不斷地往上輸送!
“觀照”,就是把你的意念放在一個地方,為什么要有“觀照”,就是為了集中思想;思想一集中,體內(nèi)的能量就集中,不容易外露。
譬如說你的意念放在頭頂,身體的能量自然由下而上到頭頂;你如果把意念放在丹田,能量就跑到丹田。
道家修這個丹田,下丹田修100天就不能夠再修了,就挪到中丹田;中丹田修100天,就挪到上丹田;上丹田修100天,就破殼(頭頂)出去了!可是我們現(xiàn)在的人呢,根本不懂,所以他一輩子都守這個下丹田。也有個別人他知道上丹田重要,他一輩子守這個上丹田。實際上每個丹田只修100天,修圓滿了,馬上就從下丹田到中丹田,又從中丹田到上丹田了。
如果沒有“法”這一說,就不存在過去有“求法、傳法、得法、證法”這一說!所謂的“無法為法,無門為門”,是指成就的人,已經(jīng)沒有法、沒有門了!說入定就入定,說走掉就走掉不需要借助某一個方法。他已經(jīng)達到無法為法,無門為門了!
而我們一個初學的人,就算是有法我們還修不好,何況我們還沒有法!每天只能夠誦誦經(jīng)、拜拜佛、打打坐。甚至我們連誦經(jīng)、拜佛都懶得搞了,我們男、女的生理構造(指主要經(jīng)、脈)一模一樣,絲毫沒有差別!不管是現(xiàn)在的人,還是古時候的人,絲毫沒有差別!
就是說每個人的任脈、督脈、中脈(或者說左脈、中脈、右脈),都長得一模一樣。
為什么前幾天我講對治昏沉的方法時,說要把下巴壓到胸前呢?
就是為了鍛煉中間這個中樞、中脈。你一刺激,一暢通,就把能量輸送給頭腦了。能量一輸送上去,它就不缺氧了,不昏沉了;還是一種控制妄念的方法。
你把這個中脈控制住,像水管一樣,一折彎,頭腦馬上就入定了就不會散亂了,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些都是需要有些方法的。
我們睡覺為什么要“吉祥臥”?
尤其是男同志在這方面是受用無窮的,而且感受也是最多的。人在吉祥臥的時候,就把三條脈的會聚點——三江口——給折起來了一折起來,人就不會有欲望了,就不容易漏了。而且吉祥臥,你一折起來能量就往頭上走了。
吉祥臥是右側臥。正確的姿勢是把手枕起來,大拇指放在耳朵后邊,其余四指放在太陽的地方。把手當枕頭,但并沒把耳朵蓋起來。當你修到一定程度就不是這樣做了,就換一種方式了,就把大拇指塞住耳朵睡覺了。
但很少有人能達到這個境界。左手就自然放在身上。但是左手有左手的用處,左、右手都有用。
現(xiàn)在我們是“身轉(zhuǎn)心”,你有心沒有力量,心有余力不足,你有心也沒有用,能量上不來。
那怎么判斷(本次)打坐是否有效呢?
1 心不散亂,一座一口玉液
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zhuǎn)太陽一周。地球公轉(zhuǎn)太陽一周是365天,易數(shù)以9為最大,以9歸真,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9口真氣。一天十二時辰一時辰六刻鐘,每刻鐘二十分鐘,即每二十分鐘為一座。
人坐禪時,六根清靜心志既不散亂也不昏沉時,每一刻鐘能化一口真氣。
當真氣化生時,由督脈上行百會再下行到口腔時,會化成一口清而甜的玉液(口水),把這口玉液吞咽下去,勝過服一支人參,補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臟六腑,推動百脈千經(jīng)。
所以,人坐禪時,心不可動,心動則氣動,氣動則氣散,真氣元氣散亂了,不能上行督脈化為玉液。當心昏沉欲睡時,真氣元氣也化不出來。所以,如果你不懂自己坐禪時妄想有沒有,多或少,你看你化的真氣元氣多少就知道了。
如果化生的玉液多,說明你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沒有,說明你不是散亂就是昏沉,白坐了,四大五行一絲也沒有轉(zhuǎn),只不過是練練腿,休息休息而已。
像人的思想散亂一天,那一天口都是干的。人睡覺睡一天,口也是干的。只有心既不散亂又不昏沉時,真氣元氣才能化生。初坐禪時,未入真定前,如果心處于不散亂又不昏沉時,一刻鐘能化滿滿一口玉液。
2、靜坐津液滿口,并有清而甜之感,這說明是有效的。
此時應用吞律法將津液腹內(nèi)。即舌頂上腭不動,將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噴嗆時引頸吞下。這樣引吞,可直接入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
3、注意上體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會穴與會陰穴成垂直一線,但務必放松自然。須知松則氣順,經(jīng)脈舒暢;僵則氣滯,有礙氣血流通。
人在盤腿打坐的時候,往往要求人盤腿打坐,雙腿疊加,雙手放在膝蓋上,叫五心朝天(兩手心、兩腳心、頭頂百會)。這時,人體打坐的形狀,就形成了一個典型的金字塔形狀,就能采集到天體中高層空間的能量,得到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
長期的打坐下去,人的身體就會健康;人的思想就會寧靜;人的頭腦就會清醒,還能開發(fā)人的智慧,激發(fā)人的功能。眼能看到奇景,鼻能嗅到異香;耳能聽到妙音;舌能嘗到甘味,身體感到輕松、有漂在空中的感覺;意識通靈,清醒的意識到另外空間的存在,眼耳鼻舌身意同時感受到身臨仙境的妙不可言的狀態(tài)。
文源:打坐站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24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修行的根本意義是什么?
下一篇: 修行開悟的體驗與心理學的“高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