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推拿療法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療效確切,令人驚嘆!然而,推拿之中的秘術,人體開關,而真正懂得開關的則不多,此法歷來是秘不外傳的。
推拿之中的推就是按摩,拿就是開關,民間又叫開鎖,在治療因各種原因引起的昏厥之患者中顯得至關重要,一個瀕于死亡氣絕之人,經會開鎖的推拿師一看患者就知道哪把鎖閉塞,應該先從哪把鎖開起,經他一推拿,患者就會張口出氣,起死回生了,你說他神嗎?并不神,這樣的推拿師是是待得到了真?zhèn)鞯?。功夫學到家了。辯證出效果,實踐出真知。在這里關鍵是開鎖,先開哪把鎖至關重要,舉足輕重。為了讓這一絕技發(fā)揚光大,現(xiàn)把此不傳之秘法公開,期望為更多的人造富。
第一、 二把鎖為青龍鎖 - 位于肩頸交接的斜方肌處,左右各一把,民間也有稱為“井鎖”或“肩筋?!?/p>
開啟青龍鎖的方法:患者坐臥皆可,醫(yī)者站立患者背后,兩足分開,取站立式[患者坐或臥均可]。操作時四指微屈,與大拇指相對,用食指第一、二節(jié)指內側緣與大拇指內側緣捏住患者肩筋的斜方肌,根據患者承受力度,用力擰動即可。用力要由輕到重,不能突然用力,動作須緩和,只要具有一定的指力,能恰到好處的用勁,瞬間的擠壓擰動,即可打開此鎖。對兒童著力一定要輕柔。
第三、四把鎖為返魂鎖 - 位于腋窩處,左右各一把。此鎖有前中后三關,前為腋窩的前壁肌{胸大肌},中為腋窩與臂連接處{相當于肱二頭肌的上段,包括通過腋窩的神經組織],后為腋窩的后壁肌{背闊肌}。民間醫(yī)生把返魂鎖三關從前至后依次定為大定,返魂,后亭,也有稱前為總筋,中為痹筋{拿此筋壁有麻痹感},后為背筋;
開啟返魂鎖的方法:術者側向患者,取馬步或丁字步,一手握住患者的前臂部,使患者手臂成外展姿勢,另一手在患者的腋前、腋后、腋中分別用手法開鎖,先開總筋,再開背筋,最后開痹筋。有秘本上稱返魂鎖,“鎖中又有鎖,單開一鎖無效果。”
實質上就是指返魂鎖中有三鎖,即前中后三關,要開啟返魂鎖,前中后三關必須依次開啟方才有效,單開一關是不起作用的。
特別是中鎖,{痹筋},一定要開準,要拿到患者手臂有麻痹感才有效,否則,此鎖仍末打開。對昏厥患者開這把鎖就要憑術者的手法與感覺了。
第五、六把鎖為紫金鎖:位于臍下兩側腹直肌下端,相當于足陽明胃經之外陵與大巨穴之間。左右各一把,民間稱為吊筋的便為此鎖。
開啟紫金鎖的方法:開啟紫金鎖時需由旁人扶起患者,使腹部肌肉松馳,醫(yī)者面向患者站馬步樁,一手扶住患者腰背部,另一手四指并攏微屈,用食指指側順勢向上兜起,拇指與食指同時拿住吊筋,用力擰動,順氣而開。
第七、八把鎖為白虎鎖 - 位于大腿根部,腹股溝內側端直下三寸大筋處。左右各一把,分前中后三關,大筋為中鎖,中鎖前開一寸為前鎖,后開一寸為后鎖。有的民間醫(yī)生把白虎鎖前中后三關稱為前溝、中溝、后溝,也有稱上馬、大筋、下馬的。按解剖位置分,白虎鎖前中后三關分別為前溝即大腿前面肌肉群的縫匠肌{中段},中溝即內側肌肉群的{內收肌與股薄肌},后溝即后面肌肉群{半腱肌與半膜肌}。
開啟白虎鎖的方法:患者坐或臥皆可,醫(yī)者面向患者,站丁字樁或馬步樁,一手握住患者小腿部或國窩處。使患者大腿成外展姿勢,另一手在患者大腿根部用手法,捏住中溝,前溝,后溝所屬的肌肉組織,分別施以手法。白虎鎖與返魂鎖一樣,鎖中有鎖,即前、中、后三關,必須先開啟三關中的中鎖{中溝大筋}依次再開前鎖與后鎖。
第九把鎖為總鎖:位于前后陰之中點,相當于會陰穴處,民間醫(yī)生多稱為半把鎖。
開啟總鎖的方法:開總鎖采用食指掐法,患者仰臥,醫(yī)者站在患者的右側,左手掌放在患者下腹部關元穴處并向下擠壓,與此同時,用右手食指指腹于會陰穴處向上頂掐,緩慢用力到一定程度時維持1到2分鐘即可。
總鎖,民間推拿醫(yī)生極為重視,認為這把鎖是“生死鎖”‘‘救命鎖’,不是極危重患者,此鎖不易關閉,一般平時推拿中也不隨便開總鎖。只在前八把鎖開齊,患者仍無轉機,不開口也不動彈,垂危之際,萬不得己才開啟此鎖,有救無救在此一舉。
這就是民間點穴推拿療法秘而不傳的“九把鎖”。其中前四把左右各一把,共八把,加上總鎖一把,號稱人體九把鎖。這九把鎖是人體功能活動中一種無形的特殊關卡。民間醫(yī)生多夸大其神秘性,說法多有不同,但是,手法都是一樣的。
九把鎖臨床運用之法
九把鎖就是人體因各種原因昏厥之后,醫(yī)者選擇上述幾個部位中的一個或多個施以適當?shù)氖址?,使患者當即復蘇,鎖不開則患者危重,甚至死亡。九把鎖多在臨床上用于治療因跌打損傷而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兩手握固,牙關緊閉,脈象有力,肢體強痙,邪盛氣實的閉證相當有效。特別是傷科疾病應用廣泛。
也用于某些痧癥{如中署,暈厥等}及溢死{吊頸}氣絕之治療。推拿醫(yī)生認準病情,從何下手,先開何鎖自有決斷,不一定把九把鎖都要打開,先后次序而各有別。大體說來,頸強直,牙關緊閉,口噤不開,胸腹氣悶,多開青龍鎖與紫金鎖{一、二、五、六把鎖},俗話說:“吊筋一兜,病人開口”。牙關緊閉,口不能言者,必開紫金鎖。肢體強痙兩手握固,胸腹煩悶,身熱肢涼,應開返魂鎖與白虎鎖{三、四、七、八把鎖}具體的說,就是氣血阻于何處,應先從何處開鎖,哪側氣血受阻,先開哪側鎖,有的患者則應從下往上開鎖{如吊頸患者}。一般開關都以推拿同時進行,邊推邊開,推拿結合,直至病人復蘇。無論閉證,痧癥,只要病人開了口,肢體活動恢復了就算達到了目的,也標志著人體氣血通道己開通,表示全身各鎖都己打開了。
至于總鎖,民間推拿醫(yī)生極為重視,認為它是“生死鎖”,“救命鎖”,不是極危重患者,此鎖不易閉塞,一般平時推拿中也不隨便開此鎖。只是在八 把鎖開齊,病無轉機,患者仍不開口,也不見動彈,垂危之際,萬不得己才開此鎖,有救無救在此一舉。
推拿開鎖最好在室內進行,溫度適宜,空氣應流通。不應在外當風處,以免復遭外邪侵襲。施力強度,視病情輕重及患者忍受的程度而定,原則上應輕重適宜,用力均勻。推拿最好直接在體表進行,隔衣開關有時部位拿不準,指力也達不到要求,特別是返魂、白虎四鎖各三關,只要一關末開啟,此鎖仍然關閉。開鎖的時間除總鎖頂掐時間1—2分鐘外,其他各鎖應在瞬間內完成,時間過久有傷穴位及組織,開啟應一次開啟,不得反復擒拿。小兒多以家屬抱在身上,坐臥皆可,力求舒服自然。
開鎖有它的禁忌癥,臨床上遇到口開目合,手撒肢冷,神迷冷汗,二便自遺,脈微欲絕,元氣虛極之脫癥,陰癥傷寒{民間稱辦為“傷寒挾色”}之痹縮癥,以及中毒及大出血后休克患者,則禁用手法開鎖,切記。
九把鎖是疏通人體機能活動的一種特殊關卡,與經絡有密切的關系,從十五經脈的角度來看,青龍鎖是手三陽經必經之處,反魂鎖是手三陰經必經之處,紫金鎖是足三陽經必經之處,白虎鎖是足三陰經必經之處,而總鎖則是任、督、沖三脈循行起始之處。由此看來,九把鎖是人體經絡循行的樞紐,是氣血循行的要道,“鎖”開則經絡疏通,氣血流暢,病人復蘇,“鎖”不開則氣滯血凝,病人危亡。
祖國醫(yī)學認為,人之一身莫不由氣血滋養(yǎng),而氣血之所以能在人體循環(huán)不息,主要是借助于經絡循行,經絡通行的要道一旦受阻,即鎖閉,則氣血運行失常,形成氣滯血瘀,引起疾病,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鎖閉則氣先閉,氣不行則血凝。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觀點看,昏厥病人則是由于全身微循環(huán)障礙造成的,開鎖實質上是開啟氣門,疏通微循環(huán),氣行則血行,經絡得以疏通,則人體氣血流暢,營衛(wèi)調和,肌體正常功能得到恢復,就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綜合上述,九把鎖開啟得法卻有起死回生之效!
附:點穴“開鎖”救治法,是民間武師、醫(yī)師秘而不傳之術,有人也稱之為“開神昏”還陽術。主要用于技擊實戰(zhàn)中,因擊打、擒摔、跌撲而致人氣閉昏迷不醒人事之救治。此法具有立見神效之功。
所謂“鎖”,是指經脈關閉之意,共分為“金鎖”、“銀鎖”、“銅鎖”、“鐵鎖”四部位。
一、“鎖”的部位簡介
“金鎖”:位于肩峰至“大椎穴”(脊椎第一節(jié)上)連線的中點,相當于“肩井穴”(肩上陷中)部位的大筋上,左右各一。
“銀鎖”:位于胸大肌外緣,腋前下大筋處,左右各一。
“銅鎖”:位于腹部“帶脈穴”(章門下1寸8分)大筋處。
“鐵鎖”:位于腹股溝下部大筋處,左右各一。
二、救治操作方法
1.用雙手拇、食、中三指形成鉗狀,同時在兩側“金鎖”位置上壓、拿、點、扣三次。
2.對于牙關緊閉、氣急、兩手握拳、痙攣、昏厥的實癥者,采用順勢法:即從“金鎖”開始,依次為“銀鎖”、“銅鎖”、“鐵鎖”逐一點、壓、扣、拿開穴。
3.若昏迷、張口、大小便失禁、兩手推開的虛癥者,采用逆勢法,即從“鐵鎖”處開始,依次為“銅鎖”、“銀鎖”、“金鎖”逐一點按開穴。
4.在救治中,只需開一把“鎖”即可令患者蘇醒,操作便可結束,不必再開其他“鎖”,嚴重者才需“四把鎖”全開。
5.只要患者不是內臟破裂出血者。均可施用此法救治,對于炎熱天氣的中暑者,也同樣可以施此法急救,并有神效。
三、點穴“開鎖”急救昏迷不醒的治療原則
如果傷后昏迷不醒,一般都是血管痙攣導致大腦供血供氧不足,或是傷后疼痛休克,引起組織痙攣,腦神經缺血缺氧而出現(xiàn)昏迷,但時間過長則會危及生命。中醫(yī)理論認為:傷后氣滯血瘀,經脈閉塞,聯(lián)絡受阻,從而失去知覺。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所說:“氣傷痛,形傷腫。”亦如《醫(yī)宋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所云:“或昏迷目閉,身軟而不能起,聲氣短少,語言不出,心中忙亂,睡臥喘促,飲食少進?!秉c穴“開鎖”,目的就是松解痙攣,操作部位基本上是在人體的肌腱部位,通過按壓扣拿,點按相應的穴位,打開經脈的閘門,從而使氣血暢通,改善了人體循環(huán),使傷者重獲清醒。
四、典型急救病例
陳某,男,21歲,民工,某日午飯后休息時,與同事嬉鬧打玩,不慎右下腹部被對方用頭撞擊,當即昏倒在地,呼之不應,兩手分開,小便失禁。旁人準備送其去醫(yī)院搶救,正遇醫(yī)者路過,即檢查傷者,只見其脈搏跳動有力,面色如同正常人,呼吸略有加促。于是采用平臥位,對其實施點穴“開鎖”法救治,剛打開兩側“鐵鎖”;患者兩手即能抬起,接著便能說話,回答提問如常,約五分鐘便能站立行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4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看看人家高手的臨床治病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