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瓠瓜的營養(yǎng)價值與藥用方劑
瓠瓜食部每100g含蛋白質0.7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2.7g、膳食纖維0.8g、胡蘿卜素40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1mg、尼克酸0.4mg、抗壞血酸11mg、鉀87mg、鈉0.6mg、鈣16mg、鎂7mg、鐵0.4mg、鋅0.14mg、硒0.49μg等?,F(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瓠瓜具有清熱利水、止渴、解毒功效,適應于治水腫腹脹、煩熱口渴、瘡毒、肺炎、腸炎、糖尿病等癥。其治病之劑,如:治濕熱型急性腸炎,用瓠瓜150g、馬齒莧70g、薏苡仁50g、粳米100g、煮粥食。治肺炎:用瓠瓜80g、玄參12g、魚腥草30g、白茅根20g、甘草8g,水煎服,每日2次。
二、瓠瓜菜譜
1.瓠瓜雞蛋湯
原料:瓠瓜300g,雞蛋3個,蔥花25g,胡椒粉1g,鹽、味精、鮮湯、化豬油各適量。
制作:①將雞蛋打入碗內,加入鹽、胡椒粉攪打均勻;瓠瓜削去皮洗凈,切成薄片待用。
②炒鍋內放化豬油燒至六成熱,倒雞蛋液炒泡,加入鮮湯、鹽、瓠瓜片燒熟,放味精、蔥花,起鍋即成。
特點:清鮮,泡爽,可口。
主要功能:清熱潤肺,解毒利水,滋陰潤燥。
2.瓠瓜燒青頭菌
原料:瓠瓜250g,青頭菌180g,生姜片10g,大蒜瓣20g,馬耳蔥20g,鹽、味精、鮮湯、水豆粉、化豬油各適量。
制作:①青頭菌去蒂洗凈,改刀成塊;瓠瓜削去皮洗凈,改刀成塊待用。
②炒鍋內放化豬油燒熱,下生姜片、大蒜瓣、馬耳蔥炸一下,加入鮮湯、鹽、青頭菌塊、瓠瓜塊燒熟入味,放味精、水豆粉收汁濃味,起鍋即成。
特點:咸鮮,清香適口。
主要功能:清熱明目,解毒利水,止渴。
3.瓠瓜熘鴨絲
原料:瓠瓜170g,白鴨脯肉200g,生姜絲10g,白糖15g,料酒25g,馬耳蔥20g,味精、水豆粉、化豬油各適量。
制作:①白鴨脯肉切成二粗絲,碼上鹽、水豆粉待用。
②瓠瓜削皮洗凈,切成絲,碼上少許鹽;將白糖、料酒、鹽、味精、水豆粉調成滋汁水待用。
③炒鍋內放化豬油燒至五成熱,下鴨脯肉絲滑散,潷去余油,放生姜絲、馬耳蔥、瓠瓜絲合炒幾下,烹入滋汁推勻,待收汁后起鍋即成。
特點:細嫩爽口,咸鮮回甜。
主要功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滋陰止渴。
4.瓠瓜軟絲藻湯
原料:瓠瓜400g,軟絲藻150g,蔥花20g,化豬油30g,生姜片15g,高湯、川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①軟絲藻洗凈,改刀成段,用清水漂起;瓠瓜削去皮洗凈,切成絲待用。
②炒鍋內放化豬油燒熱,下生姜片炸一下,加入高湯、軟絲藻、川鹽煮入味后,入瓠瓜絲煮熟,起鍋放味精、蔥花即成。
特點:咸鮮,清淡爽口。
主要功能:清熱化痰,利水解毒,止渴散結。
瓠子的家常做法大全如下:
1、瓠子洗干凈后,先切成幾段,然后切皮下來,帶點瓠子肉,不要刨皮哦。
2、把瓠子皮切成絲,待用。
3、生姜切絲、蒜瓣切片、豆豉用水泡軟(稍微泡下就軟了),小紅辣椒用剪刀剪成小段。
4、炒鍋放油,燒熱,下姜絲、豆豉進去爆香。
5、倒已切成絲的瓠子皮進去翻炒2分鐘,加少許水稍煮。
6、把蒜瓣與紅辣椒倒進去翻炒。
7、加適量鹽、少許味極鮮或蠔油翻炒均勻,即可裝盤盛出。
葫蘆瓜別稱壺蘆、蒲蘆、瓢瓜等,為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下面我整理了葫蘆瓜的功效與作用,一起來看看吧。
葫蘆瓜的藥用價值
【性味】味甘、淡,性平。
【歸經】肺、脾、腎經。
【功效】利水消腫、止渴除煩、通淋散結,治水腫腹水、煩熱口渴、瘡毒、黃疸、淋病、癰腫等病癥。
葫蘆瓜的營養(yǎng)價值
1、葫蘆瓜含有比較豐富的葡萄糖、維生素C、蛋白質、脂肪以及纖維素等,另外在含有的多種微量元素里其鈣元素的含量是最高的。
2、葫蘆瓜含有一種誘生劑,對于刺激機體使其產生干擾素有很好的作用,并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對抵抗病毒及腫瘤有很好的效果。
葫蘆瓜的功效與作用
1、提高免疫:葫蘆瓜含蛋白質、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同時其含有的維生素C還能促進人體內抗體的合成,從而提高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2、降低血糖:葫蘆瓜可分離出兩種胰蛋白酶抑制劑,這種抑制劑能夠對胰蛋白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3、預防癌癥:葫蘆瓜中的胡蘿卜素含量是比較高的,人體食用后可阻止體內致癌物質合成,從而減少癌細胞的形成,起到降低癌癥病發(fā)的幾率。
4、潤腸通便:葫蘆瓜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如半纖維素、木質素和果膠等,這些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酶水解,但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糞便排出。
葫蘆瓜的食用方法
1、清炒葫蘆瓜
【材料】葫蘆瓜,辣椒,蒜瓣,鹽,醬油。
【做法】①葫蘆瓜切絲,辣椒切絲,蒜子拍后切碎。②油熱后先下蒜子炒香,下葫蘆瓜絲快炒,再下辣椒絲同炒。③放鹽、醬油和醋快炒,收干湯汁轉盤即可。
2、葫蘆瓜煎餅
【材料】葫蘆瓜半小條,蝦皮2大匙,面粉2杯,鹽1茶匙,胡椒粉少許。
【做法】①葫蘆瓜去皮、刨絲,蝦皮洗將放入混合,再加入面粉及所有調味料,調勻成面糊。②平底鍋燒熱,放兩大匙油,再將面糊分兩次倒入平底鍋內,攤平,小火兩面煎黃盛出即可。
3、葫蘆瓜炒肉
【材料】葫蘆瓜400克,五花肉丁50克,青椒1個,紅椒1個,料酒、生抽、蠔油適量。
【做法】①紅辣椒、青椒洗凈切塊,葫蘆瓜洗凈切塊。②炒鍋放油下蔥姜末爆香,放五花肉煸至出油變白。③烹入生抽、蠔油、料酒、葫蘆瓜,煸炒至斷生后下青、紅椒略翻炒即可。
葫蘆瓜的種植方法
1、園地選擇:葫蘆瓜最好選擇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二洼地,有灌溉條件的崗地可以,以玉米、小麥、大豆茬為好,忌白瓜、西瓜等瓜類重迎茬。
2、整地施肥:葫蘆瓜種植地早春頂漿打垅,及時鎮(zhèn)壓保墑,種植壟為長口壟,畝用農家肥2500千克、蔬菜專用肥或含硫復合肥150千克作底肥。
3、適時定植:葫蘆瓜定植株距為0.67米,挖穴栽單苗,澆水定根,翻耕前用克蕪蹤除草1次,整好地后再噴丁草胺1次,然后才進行移植。
4、肥水管理:葫蘆瓜追肥依據(jù)地力,結合澆水進行,一般移植后6天每畝施豆麩浸液15千克、生物磷1.5千克、生物鉀1.5千克,混合糞水淋施,每隔7~10天淋施1次。
5、順蔓掐尖:葫蘆瓜每株留兩個主蔓,可培1次定向土,使瓜秧向順風方向傾斜。一級分杈長到3片葉時開始掐尖,看住并掐掉二、三級分杈,主蔓掐尖在8月以后。
6、人工授粉:葫蘆瓜一般上午和雨天不開花,所以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時開始授粉,過了處署就可停止授粉,一般兩條主蔓結瓜6~8個。
7、適時采收:葫蘆瓜于8月上旬開始逐漸采收,當?shù)?茬瓜長到15~18斤左右用指甲掐有聲音即可采收,原則頭一天采收,第2天先削掉瓜皮,再削瓜條,雨天不要削瓜條。
猜你喜歡:
1. 蒲瓜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作用
2. 蒲瓜的營養(yǎng)價值與食用功效作用
3. 常見水果的功效和禁忌
4. 絲瓜如何種植方法有哪些
可以。
葫蘆瓜又名瓠瓜,為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性草本。瓠瓜幼果味清淡,品質柔嫩,適于煮食。 在河北一帶的某些地區(qū),“瓠瓜”專指西葫蘆,“瓠子”則用來專指瓠瓜。 中國古時以其老熟干燥果殼作容器,也作藥用。瓠瓜是可消腫結、潤肌膚的藥用瓜菜。中國自古就有栽培,嫩果可供食用,老后不能食用,是民間夏令常吃的佳肴。瓠瓜品質細嫩柔軟,稍有甜味,去皮后全可食用。可炒食或煨湯。
一、西葫蘆、瓠瓜和葫蘆的關系及相似處:
三者都是葫蘆科植物,雙子葉植物綱。其中,瓠瓜是葫蘆的變種。西葫蘆、瓠瓜和葫蘆的嫩果都可以食用。
二、西葫蘆、瓠瓜和葫蘆的區(qū)別主要為:
1、使用價值不同
西葫蘆使用價值主要為食用。其種植的主要目的是為采摘其嫩果食用,是一種常見的蔬菜。
葫蘆的使用價值:食用、藥用、經濟作用、收藏作用。
食用:嫩果供食用。藥用:葫蘆種子供藥用。經濟:成熟后外殼木質化,中空,可作各種容器,水瓢或兒童玩具。收藏:在古人看來,葫蘆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內的上佳氣場,而對于不好的氣場則可以進行有效的抑制、阻遏,從而營造一個適宜的家居環(huán)境。
瓠瓜的使用價值:食用、制作樂器、日用、藥用。
食用:嫩果供食用。制作樂器:在古代,瓠瓜是制作樂器的重要原材料,其價值不亞于絲竹。日用:瓠瓜作為日常用具,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瓠瓜開口做成各種形狀的器具使用,最常見的是用來裝水或裝酒的水壺或酒壺,也可用來舀水、淘米、舀面、盛東西等。
藥用:瓠瓜除了能盛藥,本身也可為藥,以果實、種子、莖、葉、花、須、果殼或老熟果殼入藥。
2、原產地不同
西葫蘆原產北美洲南部,中國于19世紀中葉開始從歐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歐、美洲最為普遍。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國考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是目前世界上關于葫蘆的最早發(fā)現(xiàn)。據(jù)考古材料記載,亞洲的中國、泰國,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過石器時代的葫蘆化石。
瓠瓜原產非洲南部。亦廣泛栽培于世界熱帶到溫帶地區(qū)。在中國自古就有栽培,在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南方栽培普遍,近幾年北方也開始引種栽培。
3、生長需求環(huán)境不同
西葫蘆喜濕潤,不耐干旱,高溫干旱條件下易發(fā)生病毒??;但高溫高濕也易造成白粉病。
葫蘆喜濕潤,需種植在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二洼地。
瓠瓜不耐澇、旱,在多雨地區(qū)要注意排水,干旱時要及時灌溉。
4、所屬類族不同。
西葫蘆屬南瓜族。瓠瓜和葫蘆都是屬于冬瓜族。
—西葫蘆
—葫蘆
—瓠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09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養(yǎng)生中藥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