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又名天門冬,明冬,為百合科常綠藤本植物,藥用地下塊根。本品為多數(shù)塊根,成簇,肉質(zhì),黃白色,長紡錘形,具有養(yǎng)陰潤燥、清熱降火、清肺生津的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肺燥干咳、頓咳痰黏、咽干口渴、腸燥便秘等癥,是中藥配方常用中藥材之一。近些年天冬還廣泛用于藥膳,作為養(yǎng)生保健中藥使用,其用量逐年增加,生產(chǎn)栽培前景廣闊,也是農(nóng)戶創(chuàng)收種植中藥材的好品種?,F(xiàn)將天冬分株速生高產(chǎn)栽培方法介紹如下。
種植的環(huán)境條件
天冬的生長習性喜生于向陽的坡地,氣候比較溫暖、潮濕,故在選擇地塊時應選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栽培。土壤選擇上應以砂質(zhì)壤土或腐植熟質(zhì)壤土生長最佳,黏性土壤不適宜種植。
整地施底肥
選擇好地塊,應深翻土地40cm,施入發(fā)酵圈肥4000kg,反復耙細整平,開120cm寬的廂,待用。
分株方法
天冬分株、栽培是在采挖天冬同時進行。其分株方法為:在4月上旬,植株未萌芽前,將根挖出,剪下較大的塊根,加工成藥材商品,然后分成3~5簇不等,每簇應有壯芽1~2,但每株至少帶未損傷的2~3個小塊根作為種苗,待栽培。
栽培方法
將分株的天冬苗,按大小分類,分別栽種。把整好廂的地,按行距30cm,株距30cm開窩,深14cm。每窩栽一株,先栽兩行天冬;預留間作行距45cm后,再栽兩行天冬。栽時要把塊根向四面擺勻,并蓋細土壓緊,再蓋細土約1.5cm厚即可。
中耕除草,追肥
天冬栽后每年要插支柱,并中耕除草、追肥3次。第一次在4月底進行,第二次在6月底至7月初,第三次在9月底至10月初,中耕除草要淺鋤,以免傷根。在追肥前兩次施用人畜糞水,再加入過磷酸鈣15kg混合施入。第三次施拌有人畜糞水的火灰圈肥3000kg,用四齒劃土,使糞和土混合。
病蟲害防治
天冬的病蟲害較少,一般發(fā)生根腐病、蚜蟲危害。其防治方法:1.根腐病 注意排水,防止土壤過于潮濕,加強輪作換地外,可用50%硫磺膠懸劑3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噴霧,也可用40%天病威500倍液或1:2:300波爾多液灌根或噴施。2.蚜蟲 用10%大功臣1000~1500倍液噴殺。另外,對危害病莖割除,并追施人畜糞水一次,促使生長嫩莖藤。
套種作物
天冬的收獲期比其他作物稍長,為了經(jīng)濟利用土地,可在栽天冬的預留行間種玉米或胡豆,樣可達到糧藥雙豐收的目的。另外,要經(jīng)常注意澆水和松土,以利植物生長。
收獲加工
收獲天冬時,先割去蔓藤,挖起全株,剪下較大塊根,洗去泥沙,放入開水里煮約15分鐘(見易剝皮時即好)撈出,剝?nèi)ネ馄ぃ没鹂恢涟顺筛蓵r,放入溫開水中,加入少許白礬浸洗,把初炕時所沾的灰塵和透出的油質(zhì)洗去。撈起,晾干水氣,再炕至全干,剪去兩頭尾蒂即成藥材商品。但在干燥時,火力不要過大,不然表面就會發(fā)泡,甚至局部變成焦黃色,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
天冬用紙箱內(nèi)墊防潮紙包裝貯運,放干燥處,防受潮發(fā)霉、鼠耗及蟲蛀。
一、土壤適宜:天門冬對土壤的要求極為寬松,普通的園土就可滿足生長需求。但是想要它爆盆最好用排水性好、松軟、透氣、肥沃的的土壤,這樣的土壤環(huán)境下根系可更好的呼吸,能吸收更多的肥水,從而利于生長,利于爆盆。建議在園土中摻雜腐葉土、腐熟的有機肥等。
二、適量澆水:天門冬屬于肉質(zhì)根,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懼怕水澇。想要它旺盛生長,實現(xiàn)爆盆目的不能頻繁澆水,否則容易積水爛根。澆水等土壤發(fā)干后再澆灌,每次澆透就行。通常生長旺季間隔3-4天澆一次,夏季高溫環(huán)境下可增加澆水次數(shù)。
三、光照柔和:天門冬喜歡光照,但是它懼怕直射光,只能接受柔和的光照。建議平時放在半陰、通風好的環(huán)境下,這樣可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可促使積攢更多的養(yǎng)分,從而旺盛生長。夏季的光照過于強烈,最好遮光處理,避免曬傷葉片。冬季的光照柔和,最好是接受全天的光照。
四、合理追肥:每年的5月到9月之間都是天門冬的生長旺季,這期間消耗的養(yǎng)分非常多。為了促使旺盛生長,更容易爆盆,必須要追肥,確保養(yǎng)分充足才行。最好是間隔半月追肥一次,施加稀釋的有機溶液就行,促進枝葉萌發(fā)。一定不可施加濃肥或者生肥,否則吸收不掉,還容易產(chǎn)生肥害。
五、溫度適宜:天門冬喜歡溫暖環(huán)境,耐寒性差。想要它爆盆還需合理控溫。最好提供給它20-30℃的環(huán)境,夏季溫度過高,必須要采取降溫措施,加強通風。冬季則要將天門冬搬到室內(nèi),最好能控溫在10℃以上,這樣才可避免受凍。
狐尾天門冬這種植物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而且綠綠的看上去非常漂亮。在家里養(yǎng)上一盆,不但可以凈化空氣,而且觀賞效果也不錯。那么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來看一下這種植物在養(yǎng)護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一、養(yǎng)護方法
1、光照
這種植物在養(yǎng)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光照,因為它們比較喜歡半陰的環(huán)境。所以說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遮陽,而在冬天的時候要注意多曬曬太陽。冬天的時候可以全日光進行養(yǎng)護,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光照不足的現(xiàn)象了。
2、溫度
這種植物在冬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防凍措施,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抗寒能力比較弱。所以在冬天的時候一定要把它們搬到室內(nèi)去度過。還要注意好溫度,一定控制在5℃以上,否則會影響這種植物的生長。冬天的時候一定要少澆水,主要是為了防止這種植物被凍死。
3、澆水
它們是一種比較喜歡濕的植物,所以要在濕度比較大的環(huán)境下養(yǎng)護。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等到干透了再澆,否則積水容易導致根系腐爛。一旦植物的根部腐爛,那么整個植株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平時如果不知道是否該澆水,可以把花盆端起來看一下重量。
4、施肥
這種植物對肥水的要求很低,它們所需要的肥料主要是氮肥和鉀肥。而且每次施肥的時候濃度不要過高,即使是在植物生長期的時候,只要30天施一次肥就可以了。施肥的時候可以用復合肥,這樣會有助于它們的生長。
施肥的時候要注意濃度,薄薄地施上一層肥,增加施肥的次數(shù)就可以了。這樣植物可以很好的吸收,而且也不會因為肥料濃度較高而傷害到植物的根系。
5、修剪
在空氣比較干燥的情況下,這種植物的葉子是容易發(fā)黃的。植物葉片發(fā)黃也可能是因為光照不足影響的,這個時候可以將發(fā)黃的枝條剪下去,就不會影響植物整體的生長了。而且顏值也會提高,看上去非常漂亮!這也能夠看得出來修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整個植物看上去是否美觀,離不開修剪,所以在修剪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認真。
二、繁殖方法
這種植物更加適合分株繁殖法,分株的時候可以選擇在春天的時候進行,最好是清明之后。因為這個時候的氣候比較溫和,而且水量充足,這種情況下很適合植物的生長。
三、注意事項
在分株的時候不要傷害到植物的根系,同時要控制好距離,分株的時候每株最低控制在五株以上。保證不傷害到植株以及植株的根部。
今天就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種植物的養(yǎng)護時注意事項,在養(yǎng)護過程中,每一步都是非常關(guān)鍵的。如果你想擁有一盆看上去比較漂亮的盆栽,那么就要用心的去呵護他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55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秋冬藥材種植管理把五關(guān)
下一篇: 馬齒莧栽培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