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新生兒黃疽是指嬰兒出生后,全身皮膚、鞏膜、小便發(fā)黃為特征的一種病證,與胎孕等因素有關。凡嬰兒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黃疽,于10~14天內消退,若是早產兒可延遲到第3周才消退,其他情況一般良好,此為生理性黃疽,若7~10天后,黃色未退或加重,或兼見其他癥狀,則需進一步診療。本病中醫(yī)稱“胎黃”、“胎疸”等。
【病因病理】
新生兒黃疸為病,或由于孕母感受濕邪,郁而化熱,濕熱熏蒸,傳入胎兒,或寒濕阻滯,遺于胎兒,或濕熱蘊郁,瘀阻內積,郁結于里,均導致胎兒脾胃運化失常,氣機不暢,熏蒸肝膽,膽失條達,以致膽液外泄,而發(fā)為此病。
【診斷要點】
1.正常嬰兒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黃疸。
2.足月兒出生第3~4天血清膽紅素達高峰值(平均103μmol/L),繼則在2天內較快下降,此為生理性黃疸。若持續(xù)上升,應考慮病理性黃疸。
3.診斷應考慮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肝炎,巨細胞包涵體病,先天性膽道閉鎖等。
【辯證分型】
1.濕熱發(fā)黃癥狀:全身皮膚、面目發(fā)黃,色較鮮明,并見發(fā)熱,煩躁,啼哭不安,口渴,尿少色黃,嘔吐,便秘,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證候分析:濕熱內蘊,肝膽疏泄不利,膽汁外溢,侵入膚表,下注膀胱,故見身、目、尿俱黃。濕熱蘊結腸胃,則便秘。邪熱熾盛,故見發(fā)熱煩躁。濕熱內阻,脾胃不和,可見嘔吐??醇t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濕熱之象。
2.寒濕發(fā)黃癥狀:身、目、尿俱黃,日久不退,黃色晦暗,面色欠華,不思乳食,納少腹脹,食后易吐,大便稀薄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膩,脈細緩。
證候分析:小兒先天稟賦不足,脾陽不振,寒濕阻滯,肝失疏泄,膽汁外溢,故見身、目、尿俱黃,顏色晦暗。濕從寒化,脾胃虛弱,氣陽不振,故不思乳食,納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膩,為寒濕之象。
3.瘀積發(fā)黃癥狀:身、目、尿俱黃,黃色較深且晦暗,逐漸加重,納少易吐,腹部膨隆,大便搪,色如陶土,時伴腹痛,皮膚有瘀斑,兼見衄血,指紋紫滯,舌暗紅或微紫,苔黃,脈細澀。
證候分析:濕熱瘀滯,肝膽疏泄不利,膽汁外溢,故見身、目、尿俱黃,顏色紫暗。膽汁不循常道而橫溢肌膚,故大便如陶土樣。氣機郁滯,血脈不通,久則瘀血積聚,故腹部膨隆。見瘀斑,指紋紫滯,為瘀血之象。
【分型治療】
1.濕熱發(fā)黃治則:清熱利濕退黃。
主方:茵陳蒿湯加減。
加減:熱重者,加黃芩6克、黃連1.5克;浮腫,加豬苓6克、茯苓6克、澤瀉6克;嘔吐,加半夏6克、竹茹3克、陳皮3克;腹脹,加權實6克、厚樸6克。
主方分析:此證由濕熱熏蒸而引起,茵陳蒿湯為專治濕熱發(fā)黃的有效方劑。其藥性大苦大寒,用量不宜過大,皆因新生兒臟腑嬌嫩,脾胃薄弱,過用苦寒,恐傷脾胃。
處方舉例:
茵陳6克 山梔6克 生大黃3克(后下)澤瀉6克 茯苓6克 車前子6克(包煎)姜竹茹3克 甘草3克
2.寒濕發(fā)黃治則:溫中化濕。
主方:茵陳理中湯加減。
加減:食少便塘,加茯苓6克、苡仁6克;形寒肢冷,加附子3克(先煎)、吳英3克;嘔吐,加半夏6克、陳皮3克。
主方分析。此方重點在調理脾胃,溫中散寒,振奮中陽,疏通氣機,為治療寒濕發(fā)黃之主方。
處方舉例:
茵陳6克 干姜3克 黨參6克 白術6克茯苓6克 吳萸3克 陳皮3克 甘草3克
3.瘀結發(fā)黃治則:活血化瘀消積。
主方:茵陳蒿湯、血府逐瘀湯加減。
加減:若神軟乏力,哭聲微弱,加黨參6克、白術6克;皮膚瘀斑,衄血,加蒲黃炭6克、仙鶴草6克。
主方分析:血府逐瘀湯重在活血祛瘀,疏理氣機。茵陳蒿湯,清熱利濕退黃。兩方合用,可清熱利濕,化瘀消積。此方不僅有大寒大苦之品,且有行氣活血之藥,應注意損傷脾陽。
處方舉例:
茵陳6克 山桅6克 生大黃3克(后下)桃仁6克 紅花3克 川考6克 牛膝6克 甘草3克
【中成藥】
1.黃疸茵陳沖劑 每日3次,每次半包口服。
2.茵桅黃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
【簡便方】
1.山梔10克,水煎加母乳服,每日1次。
2.玉米須30克,茵陳6克,黃芩6克,水煎分兩次服用,每日1劑。
3.車前草10克,半邊蓮10克,茵陳10克,每日煎水代茶飲。
【其它療法】
【注意事項】
1.懷孕期間,匆過食辛辣刺激的食品,勿濫用藥物。
2.對足月兒10天內或早產兒兩周內的黃疸,應密切觀察其變化。
什么是新生兒黃疸
什么是新生兒黃疸,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新生兒黃疸吧,那么你們知道新生兒黃疸是什么嗎?知道為什么會出現(xiàn)新生兒黃疸嗎?這個知識是很重要的,閱讀本文,相信你就知道什么是新生兒黃疸了。
什么是新生兒黃疸1 1、嬰兒黃疸是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嬰兒黃疸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約50%至80%的早產兒于生后兩至三天內出現(xiàn)黃疸,四至五天達高峰;一般足月兒會在2周內消退,早產兒可延到四周內。
2、嬰兒出現(xiàn)黃疸是一種生理性現(xiàn)象,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和智力,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有沒有異常情況發(fā)生,可是適當喂葡糖水幫助退黃。
3、如果在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黃疸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做進一步檢查,病理性黃疸持續(xù)時間長而且容易退而復現(xiàn);如果病理性黃疸克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會產生膽紅素腦病,所以應加強對嬰兒黃疸的臨床觀察,盡快找出原因,及時治療。
4、引起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 ,感染性又包括新生兒肝炎和新生兒敗血癥,非感染性包括新生兒溶血癥、膽道閉鎖,母乳性黃疸,以及遺傳性疾病和藥物性黃疸。
什么是新生兒黃疸2 什么是新生兒黃疸癥
新生兒患有黃疸的時候,身體的`膽紅素的代謝會紊亂,導致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從而使眼球,黏膜,皮膚等位置出現(xiàn)黃色的情況,這就是新生兒黃疸。新生兒發(fā)現(xiàn)黃疸正常情況下在一個周之內發(fā)病,也有可能是出生后24小時之內。
新生兒黃疸多久消退
新生兒黃疸有可能是生理性黃疸,因為新生兒的身體器官沒有完全成熟,新陳代謝不出很多打紅素就會造成新生兒患有黃疸的情況。一般治療過后,1到2個星期就會慢慢的消退,如果是早產的新生兒就會在第三個星期才會消退。
如果新生兒在出生后,一天之內患有黃疸,持續(xù)2到3個星期都不消退,甚至有復發(fā)或是加重的情況就是屬于病理性的黃疸。如果不及時去醫(yī)院治療,新生兒會出現(xiàn)呼吸衰竭,尖叫,核黃疸,抽搐等情況,甚至會患上腦癱。
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是多少
1、生理性黃疸足月兒的黃疸正常值與早產兒有所不同,足月兒黃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2.9毫克。
2、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是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5毫克。
3、足月兒黃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4-6天達到高峰,7-14天消退,早產兒持續(xù)時間較長,但也會在28天內消退。
4、當寶寶的黃疸值超過12.9mg/dl或新生兒黃疸指數(shù)上升過快時(每日上升超過5mh/dl),足月兒黃疸持續(xù)時間超過14天未消退,早產兒黃疸持續(xù)時間在4周內仍未消退,或者黃疸退而復現(xiàn)。就表示新生兒黃疸不健康,極可能患了病理性黃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443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兒脾虛證的診斷標準(草案)
下一篇: 睪丸鞘膜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