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食療方-家庭藥膳食療方精選
【性味】甘、平。
【歸經】入胃、大腸。
【功效】健脾和胃,益氣調中。
【主治】內服治胃痛,便秘;外用治皮膚濕疹。
【說明】土豆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質,維生素B、C等,此外還含有一種少量的龍葵素,而適量的龍葵素有緩解痙攣的作用,能減少胃液分泌,對胃痛有效;但大量的龍葵素則對人體有害,可引起惡心、嘔吐、頭暈、腹瀉等中毒現象,嚴重的還會造成死亡。土豆經陽光曝曬后龍葵素的含量會增加。一般在土豆發(fā)芽,皮色變綠、變紫的情況下,龍葵素增多,不能食用。
【土豆食療方精選】
1、未發(fā)芽的新鮮土豆,洗凈切碎后,加開水搗爛,用紗布包絞汁,每天早晨空腹服下一兩匙,酌加蜂蜜同服,連續(xù)半月至二十天。服藥期間忌用刺激性食物,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和習慣性便秘,疼痛治愈后還須繼續(xù)服用一個月。
2、土豆洗凈,切碎搗爛,敷患處,用紗布包扎,每晝夜換藥四至六次,兩三天后便能治愈,治皮膚濕疹。
3、土豆蜜膏:鮮土豆一公斤,洗凈切細后,加水搗爛,用潔凈紗布絞取液汁,再放鍋中小火煎熬,濃縮至稠粘時,加入一倍量的蜂蜜,再煎至稠粘濃如蜜時,?;鸷罾溲b瓶。每次服用一湯匙,每日兩次,空腹服下,可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習慣性便秘。
4、貧血所引起的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手足冰冷等癥:以馬鈴薯150克洗凈去皮,再加入櫻桃、蘋果各50克共同打汁飲用,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5、胃痛、惡心反胃:以馬鈴薯100克洗凈去皮、生姜8克洗凈、橘子肉15克共榨汁去渣飲用,對于胃神經官能癥之食欲不振、嘔吐反胃,治療效果良好。
6、慢性長期性便秘:以新鮮馬鈴薯洗凈取約300克打汁,于每晨或午飯前各服120毫升,即可增強腸子的蠕動以治療便秘。
7、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鮮馬鈴薯600克洗凈去皮打汁去渣,將汁液以文火熬至粘稠時,加入1200毫升蜂蜜,再煎熬至更粘稠后冷卻,以廣口瓶裝放入冰箱儲存,早晚空腹各服一湯匙,效用非??煽?。
8、濕疹:以馬鈴薯洗凈去皮,搗碎如泥敷于患處,每隔一小時換一次,約十次即能治愈。
使用馬鈴薯時應特別注意去皮,若有發(fā)芽或腐爛時應切記不能食用,因其所含的龍葵毒素會于此時增高。另外,馬鈴薯中的許多營養(yǎng)素易溶于水,所以去皮或切后盡量不要泡水,以免營養(yǎng)素大量流失。
食療養(yǎng)生湯食譜大全
食療養(yǎng)生湯食譜大全,氣血不足即中醫(y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特別是女性由于自身生理的原因,容易出現貧血的情況。補氣補血湯配方,適合血氣不足的朋友,以下分享食療養(yǎng)生湯食譜大全。
食療養(yǎng)生湯食譜大全1 1、雙紅南瓜湯
原料:南瓜500克,紅棗10克,紅糖適量,清水2000毫升。
做法:
1、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凈,切滾刀塊兒。
2、紅棗洗凈,去核。
3、將紅棗、南瓜、紅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爛為止。
功效:南瓜性溫味甘,可補中益氣,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經人體吸收后轉化為維生素A,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女性經期服用,可益氣補血。紅棗則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滋陰養(yǎng)血。紅糖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種礦物質,有暖胃、補血、活血、散寒的作用。經常食用,可使臉色紅潤,增加皮膚彈性。
2、枸杞紅棗烏雞湯
原料:烏骨雞、大蔥、陳皮、高良姜、草果、枸杞、紅棗、料酒。
做法:
1、將烏骨雞清洗干凈,剁成塊。
2、將大蔥切段,把陳皮、高良姜、草果用紗布包起來。
3、砂鍋內放上水,將紗布包和雞塊放進去,加料酒、蔥、枸杞、紅棗同煮。
4、旺火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燉熟、燉爛,然后撈出紗布包和蔥段即可。
功效:這道食療中的烏骨雞可以溫中益氣、補肝益腎、延緩衰老、強健筋骨,對于月經不調、女性的缺鐵性貧血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3、花生豬蹄湯
原料:豬蹄2只、花生200克、蔥2片、姜2片。
做法:
1、將豬蹄放進涼水里,燒開后去除血沫,沖洗干凈后待用。
2、砂鍋內注入涼水,將豬蹄、花生、蔥片、姜片一起加入鍋內,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煨制100分鐘即可。
3、根據口味適當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美容養(yǎng)顏、益氣養(yǎng)血。
4、四物湯
原料:豬骨適當,生地(用手抓一小把),黨參6-8條,枸杞40-50粒,當歸(3-5片)。
做法:
1、原材料洗凈。
2、然后跟豬骨放在一起褒湯,大約褒40分鐘小火,就差不多了(切記是小火哦)。
功效:補血補氣、溫暖子宮。
5、銀耳百合雪梨糖水
材料:雪梨一個,銀耳4-6片(用水先泡20分鐘,去掉黃梗),百合6-10片,冰糖適量。
做法:
1、把梨切成快狀,可以大一些,大約切成4大快就好。
2、然后放在一起煮,大約20-30分鐘就可以(記得要時不時關注鍋里的動靜)。
3、喜歡甜品的朋友,可以加點冰糖。
功效:滋潤皮膚。
6、魚肉豆腐湯
材料:一條黃魚(或者鯽魚)、一塊韌豆腐。
做法:
1、把魚去除內臟和魚鰓,洗凈。
2、鍋里裝水,把魚放入鍋中小火燉至魚肉熟了。
3、加入豆腐,再燉10分鐘,加入鹽、生姜片、蔥末、香菜、紹酒調味即可。
注:魚肉和豆腐都含有優(yōu)質蛋白,而且豆腐的原材料大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對女性大有好處。這個湯有美白、養(yǎng)血豐乳等功效。
功效:美白的極品。
7、紅棗桂圓蓮子枸杞糖水
原料:紅棗15粒、桂圓5粒、枸杞40粒、新鮮蓮子20顆、新鮮百合2個、水2000ml。
做法:
1、所有材料用清水泡發(fā),洗凈。
2、裝入鍋里,水煮。小火煲25分鐘即可。
3、每次多煲一些,冷藏在冰箱里。喝的時候取出來,稍稍加熱,可以連續(xù)喝幾天。
功效:補血滋潤、調氣血、通經絡。
食療養(yǎng)生湯食譜大全2 1、養(yǎng)顏甲魚烏雞湯
主料:甲魚、烏雞、后尖肉、鹿茸、枸杞子、西洋參
功效:烏雞含有豐富的黑色素、蛋白質、鐵質及其他營養(yǎng)素,是益氣滋陰的佳品,與藥材及其他滋補原料一同熬制,能很好的養(yǎng)陰和胃,益氣補血,特別適合女性滋補。
2、陳皮綠豆煲山珍
主料:綠豆20克,山珍菌150克,陳皮10克
功效:排毒利尿、健脾理氣;特別適合經常熬夜或皮膚容易長痘痘、生瘡的`.人喝。
3、養(yǎng)生壯陽湯
材料:柴雞、牛鞭、西洋參、黨參、甲魚、枸杞子、火腿、海馬、巴棧、鹿茸。
功效:海馬、鹿茸、牛鞭等都是壯陽佳品,與西洋參、黨參等藥材一起進行合理搭配,可起到滋陰補腎、潤肺止咳、補元益氣的功效,非常適合男性的一款滋補湯。
4、玉米煲牛腩
材料:鮮玉米120克,山珍菌50克,牛腩200克
功效:健胃消積,理氣止痛。特別適于養(yǎng)胃,并能調理進食后反胃、嘔吐等癥。
5、杏仁珍珠豆腐湯
主料:內脂豆腐150克,大杏仁10克,葡萄糖粉15克,珍珠粉1—3克
功效:美白肌膚,消積潤腸。
6、首烏鴿蛋湯
主料:熟地3克,何首烏5克,草菇10克,鴿蛋50克
功效:益精血、烏須發(fā)、補肝腎。
7、當歸阿膠鹿肉湯
主料:當歸3克,鹿肉300克,阿膠8克,枸杞2克,紅棗10克
功效:補血和血,益氣調經。特別適合于貧血女性,可用來調理血虛引起的頭暈眼花、臉色憔悴、心煩失眠及月經不調等。
8、時蔬養(yǎng)顏湯
主料:燈籠椒30克,芹菜20克,南瓜各50克,胡蘿卜,海帶30克,西蘭花50克,黃花菜30克,小柿子40克,蘆筍20克,黃瓜條20克
功效:祛風解毒,潤膚養(yǎng)顏。
秋季是一年之中的進補佳節(jié),這個時候喝湯進補是最好的秋季養(yǎng)生方式。有時間就自己動動手,煲煲湯,做個養(yǎng)生小達人。
食療養(yǎng)生湯食譜大全3 1、南瓜紅糖蜜棗湯
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凈,切滾刀塊兒。將無核蜜棗、南瓜、紅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爛為止。
功效:補氣補血,適合月經不調,氣血不穩(wěn)的女性,活氣養(yǎng)顏,止血調理。
2、黑木耳紅棗飲
做法: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將黑木耳、紅棗洗凈。紅棗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功效:具有養(yǎng)血止血,補中益氣,美膚益顏之功效。適于月經過多,貧血及身體虛弱者。
3、高麗參烏雞湯
做法:高麗參10克、紅棗6個、圓肉10克、杞子15克。除高麗參外,各藥稍浸泡,紅棗去核,洗凈;烏雞宰洗凈,切塊,置沸水中稍滾片刻,洗凈(即“飛水”)。一起放進燉盅內,加入冷開水1250毫升(5碗量),加蓋隔水燉3小時便可。進飲方下鹽。
功效:清潤可口,具有補血調經的功效,對貧血、神疲體倦、腰膝疲軟、月經不調的人十分有效,同時也能改善人的記憶力,并適合陽痿的`人飲用。
4、八寶雞湯
做法:老母雞1只,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當歸、川芎、赤芍、熟地各5克。將老母雞宰殺,洗凈;將中藥裝入紗布袋,放入雞腹內,小火煮熟,去掉藥袋,調味佐餐。經前3-5日服食。
功效:益氣補血,調經止痛。主治氣血虛弱型痛經。
5、當歸生姜羊肉湯
做法:羊肉500克、當歸30克、生姜50克,先把羊肉用清水洗凈后再用生姜爆炒,當歸則以紗布包裹,再與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湯。
功效:很適合氣血虧虛、大病久病及產后的女性食用,對改善痛經、月經不調也有顯著效果。
6、銀耳南瓜補血湯
做法:南瓜200克、干蓮子20克、銀耳2朵、紅棗15顆、冰糖適量水1000ml。銀耳溫水泡發(fā)約30分鐘;南瓜去皮切滾刀塊;蓮子洗凈去苦心;紅棗洗凈;砂鍋水燒開,先放銀耳和蓮子,小火煮15分鐘;放紅棗再煮5分鐘,最后放南瓜,煮至變軟即可。
功效:這款養(yǎng)顏湯可以補血調經,潤膚養(yǎng)發(fā),改善面色蒼白、肌膚粗糙等問題。
7、歸耆雞湯
做法:當歸1錢,黃耆2錢,雞腿1只,水4碗。首先,將雞腿洗凈,切塊,放入水中,以大火煮開;然后,放入黃耆,和雞腿一起燉至七成熟后放入當歸,煮5分鐘,加鹽便可食用。
功效:當歸具有補血之功效。黃耆具有補氣之功效。所以,本品具有讓女性氣血通順、月經調和之功效,在此基礎上促進乳腺分泌健全,達到豐乳的目的。
8、熟地黃燉烏雞
做法:烏雞1只,豬瘦肉100克,25克熟地黃、3片生姜,先把雞殺了,取出內臟去皮,洗干凈,然后再把其他材料一起洗干凈,加冷開水約6碗量,加蓋隔水燉2個半小時便可。
功效:補髓養(yǎng)血、滋補肝腎的功效,對女生月經不調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9、四物湯
做法:當歸、熟地、川芎、白芍、排骨、鹽。排骨洗凈斬塊,汆水撈起;將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凈;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血調經,潤膚養(yǎng)發(fā),改善面色蒼白、肌膚粗糙。
10、云耳紅棗煲黃鱔
做法:黃鱔2-3條、云耳3小朵、紅棗10個、生姜3片。云耳、紅棗分別洗凈、稍浸泡并撕開、去核。黃鱔宰洗凈,用熱水燙去黏液,洗凈、切段,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1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這道補血湯適合經期,主要是因為其能養(yǎng)陰活血,幫助女性調經補血。
胃痛食療方:日常生活就可以辦到.
1.鮮土豆100克,生姜10克,榨汁加鮮橘汁30毫升調勻,將杯放熱水中燙溫,每日服30毫升,適用于神經官能癥性胃痛、惡心、嘔吐。
2.粳米60克,砂仁細末5克。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好后調入砂仁末,再煮沸1~2開后即可。早晚服食。此方對虛寒胃痛、脹滿、嘔吐有效。
3.鮮姜3~5片,紅糖適量,以滾開水沏泡,趁熱飲服,服后取微汗。適用于寒氣犯胃的胃痛。
4.大蔥3~4段,生姜3~5片,白胡椒面適量,以開水沖泡;或于火上煮蔥、姜片刻,服時可加少量食鹽調味,再放胡椒面,趁熱飲湯。
適用于因感受寒涼的胃痛。
5.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紅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后再入桂皮,待山楂將熟去火,濾汁入紅糖,調勻后熱服。用于因飲食寒涼、粘滑太過所致的胃痛。
6.粳米100克,牛肉松25克(或其它肉松)。將粳米用常法煮粥,加入肉松調勻,趁熱用食。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
7.佛手柑20克煎湯去渣,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粥成后加冰糖并入佛手湯稍煮即可。每日服2次。此方對慢性胃炎、胃氣痛有較好的療效。
8.新鮮瘦羊肉250克,切小塊先煮爛,再同粳米同煮粥。
每日服2次。此方治虛寒性胃痛、中老年氣虛虧損、陽氣不足、惡寒怕冷、胃脘疼痛。
9.生山楂片15克,炒麥芽20克。用開水沏泡,待泡開后,加白糖適量,代茶頻頻飲服。適用于脾胃虛寒胃痛。
10.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熟,于食前空腹1次服下。每日3次,連服2~3周。蜂蜜能使胃液總酸度降低,疼痛消失,大便正常。適用于十二指腸潰瘍。
11.紅茶5克,蜂蜜、白糖適量。將紅茶放入低溫杯中,以沸水沖泡,加蓋浸泡10分鐘后再加入蜂蜜和紅糖,趁熱飲服。每日3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
12.老姜250克,紅棗250克,豬油250克,面粉250克。
把老姜洗凈抹干水分,和紅棗一起用豬油炸酥后研為細末,與面粉調勻加水適量做成小餅,蒸熟后分兩天食盡。有溫中健脾、解痙止痛作用。用于十二指腸潰瘍,常服有效。
13.鮮包心菜、飴糖適量。將包心菜用冷開水洗凈后搗爛,置消毒紗布中絞汁。每日早晚飯前,取鮮包心菜汁1杯,加溫后加入適量飴糖飲服。每日2次,每10天為一療程。有清熱止痛、促進潰瘍愈合作用。適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早期療效明顯。
胃痛最好是食療,藥物只是輔助性的,不能根治,只能應急,平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穿暖,不要受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16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莧菜食療方-家庭藥膳食療方精選
下一篇: 海藻食療方-家庭藥膳食療方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