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因素相起腸蠕動增快,導致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而不成形或呈水樣,就稱為腹瀉。當腸內有某種刺激因素存在時,機體就以腹瀉的方式,將有毒物質或刺激性物質排出體外,此時腹瀉是一種機體進行自我保護的措施。但嚴重腹瀉可造成大量胃腸液體喪失,從而導致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的紊亂。因此,對腹瀉病人應注意觀察、記錄糞便的性質、顏色及其次數,留取標本送醫(yī)院進行檢查。并對病人進行相應的護理。
1.臥床休息,減少腸蠕動,及時給予止瀉劑。注意腹部保暖,耐心協(xié)助不能自理的病人及時使用便盆,鼓勵和勸慰病人消除焦慮不安的情緒,使之達到身心休息的目的。
2.鼓勵飲水,給流質或無渣半流質飲食。腹瀉嚴重者,要暫時禁食,并將口服補液鹽用溫開水溶解后服用,如果患者仍然出現口唇發(fā)干、皮膚干燥無彈性、眼窩下陷、少尿或無尿等脫水癥狀者,應立即送醫(yī)院進行診治。
3.頻繁腹瀉者,應注意保護肛周圍皮膚,便后用軟紙揩拭以減少機械刺激,或用溫水清洗,在肛門周圍涂潤膚油膏,以保護局部皮膚。
新生兒腹瀉是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寶寶如果出現腹瀉,家人便會不知所措,因此,學習并掌握一些新生兒腹瀉發(fā)護理方法很重要。
新生兒腹瀉這樣護理
1、新生兒因感冒引起腹瀉,可以先從治療感冒入手,并應注意適當給寶寶補充水分,避免出現脫水。要少量多次給寶寶喂水,便于胃吸收。嚴重脫水者要立即送到醫(yī)院靜脈輸液。
2、如果是因為喂養(yǎng)不當所致的腹瀉,并且不嚴重,應及時調整奶量,在1~2天的時間內減少奶量,或把奶液稀釋為原來的1/2~2/3,一般可以奏效。但是不能長時間稀釋,以免造成營養(yǎng)不良。
3、由于排便次數較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黏膜會更加脆弱,更加強護理。每次為寶寶擦凈大便后,也要用細軟的紗布蘸水擦凈肛門周圍的皮膚,再涂些油脂類的藥膏,并要及時更換尿布。寶寶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清洗、消毒、并在陽光下暴曬,以免重復交叉感染。
4、寶寶腹瀉期間,要保護好寶寶的腹部,不能著涼,以減少腸蠕動。可以用熱水袋敷腹部。每次便后要給寶寶清洗肛門,勤換尿布。
5、新生兒在腹瀉急性期不能耐受乳汁,此時給新生兒喂奶非但不能補充營養(yǎng),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加速營養(yǎng)物質的喪失和消耗。因此,嬰幼兒在急性腹瀉期間內最好短期進食,使胃腸道得到適當的休息,對疾病的恢復有利。但是禁食時間不宜過久,一般不超過6~8小時。
問題一:成人經常拉肚子怎么調理?家庭治療措施
●多喝水
腹瀉病人由于大量的排便,導致身體嚴重缺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必須補充大量的水分。含有氯化鈉、氯化鉀和葡萄糖、枸櫞酸鈉的補液鹽是理想的選擇,因為它們能補充體內流失的葡萄糖、礦物質,并且調節(jié)鉀、鈉電解質、水分酸堿平衡;而胡蘿卜汁、蘋果汁、西瓜汁等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可以補充必需維生素,也是很好的補充品。它們都是防止機體因腹瀉而脫水和虛脫的良方。
●勿匆忙服藥
除非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或者嚴重腹瀉產生并發(fā)癥,普通的腹瀉并不需要服藥治療,它的癥狀一般不會超過48小時。所以,至少兩天以內,勿用藥物止住腹瀉,因為腹瀉是體內排除毒素的方式。今天,當病人發(fā)生急性腹瀉時,醫(yī)生多不鼓勵使用止瀉劑,除非其他急需控制的情況。否則,讓它排出可能比較有利,也能加速復原。
●檢查所用的藥物
腹瀉有時可能與你服用的藥物有關,比如服用紆解胃灼熱的制酸劑。制酸劑是最常引起腹瀉的藥物。為了避免與胃灼熱相關的腹瀉,建議使用僅含氫氧化鋁的制酸劑。除了制酸劑,抗生素、奎尼丁、秋水仙素(抗痛風藥)等藥也可能引起腹瀉。如果你懷疑這些藥物或其他藥物使你腹瀉,應向你的醫(yī)師詢問。
●順其自然
許多人喜歡用果膠、嗜酸菌、角豆粉、大麥、香蕉、瑞土于酪及各式各樣的奇特食物來治療拉肚。這些東西能約束腸子,延緩其蠕動。但實際上,這只是延長問題來源待在體內的時間,你真正需要的是將引發(fā)拉肚的物質排出體外,最佳的方法仍是順其自然地排掉。
●遠離廚房
拉肚期間不宜為家人作飯燒菜,應直到癥狀消除為止。如廁后要記得將手洗干凈,以免傳染病菌給他人。
飲食與營養(yǎng)療法
●每天喝3碗米湯
米湯有益于治療腹瀉。用3杯水加半杯糙米煮45分鐘,過濾后,每天喝3碗。同時,吃米飯也可幫助糞便成形,并提供維生素b。
●服用木炭片
每小時4粒木炭片與水服用,直到情況好轉。晚間使用。千萬勿與其他維生素或藥物合用。
●飲食清淡
腹瀉期間應食用清淡的流質食物,如雞湯或其他透明的液體。因為在腹瀉期 間,你的腸子需要充分地休息。當你確定雞湯沒問題后,可趁癥狀改善時,在飲 食中逐漸加入米飯、酸乳(含有益菌)、生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下列食物
拉肚子時,最需要避開的食物包括豆類、甘藍菜等。其他含有大量不易吸收 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會加重腹瀉。這些食物包括脂肪、小麥及含麩質食物如面包、面條及其他面粉制品、蘋果、梨子、李子、玉米、燕麥、馬鈴薯等。避免喝碳酸飲料,這類飲料所含的氣體可能使你的瀉肚火上加油。
●補充礦物質
服用海帶粉膠囊,每天5粒,或食用海帶湯以補充礦物質。每天服用100毫克鉀以補充流失的鉀。
●用大大蒜殺菌
你可以在三餐時吃幾粒大蒜,它可以預防和治療細菌性腹瀉。如果你不能或不愿吃生蒜,則可以服用蒜頭膠囊,每天3次,各2粒,也同樣起到殺菌(細菌及寄生蟲)作用。
●補充必需營養(yǎng)素
①鈣加維生素d
每天1500毫克。補充流失的鈣質,幫助糞便成形。每天400iu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
② 消化酶
用餐時服用。富含胰臟酵素,有助于幫助消化。
③ 鎂
每天1000毫克。幫助鈣吸收,促進ph酸堿平衡。
④洋車前子或燕麥麩
睡前4膠囊。有助糞便成形。
⑤不飽和脂肪酸
用量依產品指示,有助糞便成形。
⑥ 維生素b群加維生素bl及煙堿素及葉酸
維生素d群加維生素d:每天200毫克,2周。煙堿素及葉酸每天50毫克。由于吸收不良,或許有必要請醫(yī)師注射維生素d。
⑦ 維生素e
每天4......>>
問題二:腸胃不好經常拉肚子怎么調理?可以用一下正分子水蘇糖,之前朋友直腸炎就一直用這個,現在連辣的都能吃了。不管什么腸炎,其實根本原因都是一樣的,就是胃腸紊亂造成的,紊亂的根源是腸道菌群的紊亂,有益菌大量減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很多人有腸炎,去醫(yī)院,有的醫(yī)生會開一些雙歧桿菌給吃,感覺就很好,如果開的越是西藥,就越嚴重,一般都是這樣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通過增殖腸道有益菌群,抵御有害菌侵蝕,加強胃腸道防御能力,從根本上清除腸胃致病的根源。
問題三:腸胃不好容易拉肚子怎么調理?不要吃過于寒的食物,胃寒最容易導致拉肚子了,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
多吃一些養(yǎng)胃的食物:
1、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里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
2、牛奶,味甘、性平,可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適宜陰虛胃痛。
3、蘋果,比較中性,可健脾補氣益胃,適宜脾虛食少、胃陰虧虛。蘋果的維生素跟營養(yǎng)都不錯,具有美容,養(yǎng)胃,還等什么呢。
4、卷心菜,因為有健脾養(yǎng)胃、緩急止痛。里面含有的部分維生素C,讓它不但軟化血管,還有止痛及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
5、平時最好是飲用普洱茶,保健,養(yǎng)胃功效。還有中藥也可以調節(jié),比如云值某ξ茶也是清腸健胃的。
6、酸奶,早上喝酸奶對人體有益,酸奶容易消化,還可中和胃酸,保護胃粘膜。
7、湯水,菠菜、粉絲、雞蛋湯等,你還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雞精進行調味,這樣養(yǎng)胃的功效會更加的明顯。
8、面條,面條是溫性的,然后又比較軟,因面條是含堿的,當胃反酸是吃面條可以中和過多的胃酸,效果特別好。
問題四:腸胃不好,容易拉肚子,怎么調理可以吃點京常樂(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來調理腸胃,是進入新版國家基藥目錄的微生態(tài)制劑,主要用于細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腸炎、腹瀉。也可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腸道菌群失調的防治。
問題五:經常拉肚子和便秘的人怎樣調理使用雙向調節(jié)腸道的辦法,建議使用益生菌。
增加有益菌,益生菌,低聚果糖、乳酸菌素片等,體內有益菌群正常,就能夠抵抗病毒、病菌,調節(jié)腸道。
又有滋補身體的蜂蜜,甜甜蜜蜜,營養(yǎng)豐富,養(yǎng)顏排毒,補充能量。
問題六:腸胃不好容易拉肚子怎么調理?不要吃過于寒的食物,胃寒最容易導致拉肚子了,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
多吃一些養(yǎng)胃的食物:
1、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里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
2、牛奶,味甘、性平,可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適宜陰虛胃痛。
3、蘋果,比較中性,可健脾補氣益胃,適宜脾虛食少、胃陰虧虛。蘋果的維生素跟營養(yǎng)都不錯,具有美容,養(yǎng)胃,還等什么呢。
4、卷心菜,因為有健脾養(yǎng)胃、緩急止痛。里面含有的部分維生素C,讓它不但軟化血管,還有止痛及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
5、平時最好是飲用普洱茶,保健,養(yǎng)胃功效。還有中藥也可以調節(jié),比如云值某ξ茶也是清腸健胃的。
6、酸奶,早上喝酸奶對人體有益,酸奶容易消化,還可中和胃酸,保護胃粘膜。
7、湯水,菠菜、粉絲、雞蛋湯等,你還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雞精進行調味,這樣養(yǎng)胃的功效會更加的明顯。
8、面條,面條是溫性的,然后又比較軟,因面條是含堿的,當胃反酸是吃面條可以中和過多的胃酸,效果特別好。
問題七:拉肚子后飲食怎么調理1.急性胃腸炎患者應臥床休息,注意保暖。
2.急性期患者常有嘔吐、腹瀉等癥狀,失水較多,因此需補充液體,可供給鮮果汁、藕粉、米湯、蛋湯等流質食物,酌情多飲開水、淡鹽水。
3.為避免胃腸道發(fā)酵、脹氣,急性期應忌食牛肉等易產氣食物,并盡量減少蔗糖的攝入。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臘的魚肉,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 *** 性強的飲料、食物和調味品等。
胃腸炎初期 :正是腸道急性充血、水腫、發(fā)炎和滲出的嚴重階段 ,此時腸蠕動活躍或處于痙攣狀態(tài) ,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較弱 ,所以、在起病后 8~ 12小時內 ,患者可吃流質食物 ,如大米粥、雞蛋面糊、細掛面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 ,還應適當給病人多喝一些湯水 ,以補充體內水、維生素和電解質的不足。
胃腸炎好轉期 :可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營養(yǎng)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如薄餛飩皮、蒸蛋羹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進食 4~ 5次。需要注意的是 ,此時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蔗糖。
胃腸炎恢復期 :要特別注重節(jié)制飲食 ,飲食上宜吃些清素、軟爛、溫熱的食物 ,避免過早地進食肥肉、油炸食品、生冷堅硬的食品以及多纖維食物 ,如芹菜、黃豆芽、韭菜、蒜苔等?;謴推诤?2~ 3天左右 ,即可按正常飲食進餐
問題八:腸胃不好經常拉肚子怎么調理?可以用一下正分子水蘇糖,之前朋友直腸炎就一直用這個,現在連辣的都能吃了。不管什么腸炎,其實根本原因都是一樣的,就是胃腸紊亂造成的,紊亂的根源是腸道菌群的紊亂,有益菌大量減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很多人有腸炎,去醫(yī)院,有的醫(yī)生會開一些雙歧桿菌給吃,感覺就很好,如果開的越是西藥,就越嚴重,一般都是這樣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通過增殖腸道有益菌群,抵御有害菌侵蝕,加強胃腸道防御能力,從根本上清除腸胃致病的根源。
問題九:經常拉肚子腹瀉,怎么調理腸胃少吃點油葷的食物
(1)急性期患者要臥床休息,大便次頻繁的,應用便盆等,以保存體力。(2)飲食:開始以流食主。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稀飯、面條等,切忌過早給予刺激性、渣、多纖維的食物。禁食生冷食品,可鼓勵病人多吃點生大蒜。(3)保護肛門:由于大便次數增多,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肛門受多次排便的刺激,皮膚容易潰破,因此每次便后,用軟衛(wèi)生紙輕輕按擦后用溫水清洗,涂上凡士林油膏或抗生素類油膏。(4)按時服藥:要堅持按照醫(yī)囑服藥7~10天,不要剛停止腹瀉就停止服藥,樣容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很容易轉為慢性痢疾。(5)慢性痢疾:①禁食生冷,病情較重者飲食應少油、少渣、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如豆?jié){、蛋湯、瘦肉末、菜泥等,設法改善全身營養(yǎng)狀況。②不要過于勞累,腹部要注意保暖,防止著涼感冒,因降低身體抵抗力會使病情加重。要進行力所能及的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如散步、體操、氣功、打太極拳等。③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為提高療效,可采取保留灌腸的方法給藥,每天1次。 菌痢屬傳染性疾病,護理要注意隔離與消毒:(1)隔離:①患者的食具、用具要單獨使用,要有專用便盆。②使用避污紙隔離:使用避污紙,避免手的傳播。來不及洗手時,可用避污紙防止相互感染。這種辦法,既省時間,又省去來回洗手、消毒手的麻煩,達到避免交叉感染的目的。(2)消毒:①食具、用具要消毒。②注意手的消毒;病人和護理病人的家屬必須做到飯用流動水肥皂洗手。處理完病人的大便后,必須用消毒水(如5%的優(yōu)氯凈等)泡手2 min,后用流動水將藥液沖洗干凈。③認真做到糞便消毒:痢疾病人的大便要排在便盆內。糞便要用藥物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劑(水100 ml+漂白粉20 g)或用10%的優(yōu)氯凈或用來蘇、石炭酸水消毒。藥液要比糞便多1倍,用棍將糞、藥攪拌混合均勻,放置2 h后再倒掉。有效的隔離與消毒切斷感染源。
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根據腹瀉的持續(xù)時間長短,可將其分為急性(<14天),持續(xù)性(14~29天)或慢性(≥30天)。病原體主要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真菌等。其染病途徑大致相同,主要“病從口入”即糞-口傳播,少數由個體接觸傳播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諾如病毒等),但是仍然有些病例病原體的實際傳播途徑不明了。不同感染接種劑量直接影響疾病的傳播方式和易感性。發(fā)病機制為毒素和(或)病原體直接侵犯胃腸道黏膜而致病。其臨床表現均可有腹痛、腹瀉,并可有發(fā)熱、惡心、嘔吐等癥狀。最后確診須依賴病原學檢查。各種腹瀉處理原則亦相似,但不同病原體引起的腹瀉,在流行病學、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上又有不同特點?!吨腥A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將霍亂定為甲類傳染病,將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定為乙類傳染病,除上述以外的感染性腹瀉定為丙類傳染病。感染性腹瀉是由病毒、細菌、真菌、原蟲等多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腹瀉。常見細菌:霍亂弧菌、痢疾桿菌、致瀉大腸埃希菌、副溶血弧菌、沙門菌、彎曲菌、氣單胞菌和類志賀鄰單胞菌、臘樣芽胞桿菌、產氣莢膜梭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等。病毒:諾如病毒、B組輪狀病毒及腺病毒、星狀病毒、某些呼吸道病毒等。寄生蟲:賈第鞭毛蟲、溶組織內阿米巴、隱孢子蟲、環(huán)孢子蟲等??股叵嚓P性腹瀉:艱難梭菌等。
臨床表現
腹瀉通常定義為每天(24h)排未成形大便≥3次,或每天排出未成形糞便的總量超過250克。糞便的性狀可為稀便、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或血樣便。同時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腹脹、食欲不振、發(fā)熱及全身不適等。病情嚴重者,可以因大量丟失水、電解質而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根據發(fā)病機制分為分泌性腹瀉與炎癥性腹瀉。
1.分泌性腹瀉
指病原體或其產物作用于腸上皮細胞,引起腸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礙而導致的腹瀉?;颊叨嗖话橛邪l(fā)熱、腹痛,糞便性狀為稀便或水樣便,糞便的顯微鏡檢查多無細胞,或可見少許紅、白細胞。屬于此類腹瀉的除霍亂外,還有腸產毒性大腸桿菌腸炎、致瀉性弧菌腸炎、非O1/非O139霍亂弧菌腸炎,諾如、輪狀等病毒腸炎,賈第鞭毛蟲、隱孢子蟲腸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現的臘樣芽胞桿菌腹瀉,金黃色葡萄球菌腹瀉等。
2.炎癥性腹瀉
病原體侵襲上皮細胞,引起炎癥而致的腹瀉,常伴有發(fā)熱,腹痛、里急后重,糞便多為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糞便的顯微鏡檢查見有較多的紅、白細胞,屬于此類感染性腹瀉的除細菌性痢疾外,還有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彎曲菌腸炎、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腸炎、艱難梭菌性腸炎等。體格檢查:應注意中毒征象、精神狀態(tài)(中毒性菌痢、STEC)、脫水體征和提示性腹部體征。
實驗室檢查
鑒別炎癥性和非炎癥性感染性腹瀉目前尚無理想的指標。
1.糞便檢查
(1)糞便細菌培養(yǎng)糞便細菌培養(yǎng)仍然是“金標準”。發(fā)熱和/或膿血便患者應進行糞便標本培養(yǎng)及藥敏有助于經驗治療后調整治療方案。近十幾年來為了防控霍亂,CDC要求腹瀉患者在腸道門診開診期間霍亂培養(yǎng)率達100%。目前臨床常見的輕型霍亂往往通過便培養(yǎng)被確診。
(2)糞便常規(guī)肉眼外觀,如便標本中肉眼可見黏液和血便,提示是一個炎癥過程。顯微鏡下檢查:見紅、白細胞可提示炎癥性腹瀉;暗視野下見“魚群樣運動”提示弧菌,并需進行制動試驗以甄別霍亂弧菌;如腹瀉帶血,尤其糞便中不含白細胞,提示可能為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O157:H7/O104:H4)或阿米巴、艱難梭菌感染(后兩種病原體可破壞糞便中的白細胞)。
(3)諾如和輪狀等病毒性腹瀉可用ELISA法檢測抗原或RT-PCR檢測病毒核酸。
(4)寄生蟲如懷疑寄生蟲感染可選擇便涂片找蟲卵或卵囊。
2.血常規(guī)
炎癥性腹瀉患者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分類可增高。合并溶血尿毒綜合征(HUS)時有貧血及血小板減少。
3.尿常規(guī)
合并HUS者可見血尿、血紅蛋白尿、管型尿。
4.生化及電解質
合并HUS者血BUN、CR、AST、ALT、BIL、LDH、CK等可增高,血清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加。
治療
治療原則: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繼續(xù)飲食、合理用藥。
1.飲食治療
急性感染性腹瀉患者一般不需禁食(嚴重嘔吐除外),口服補液療法或靜脈補液開始后4h應恢復進食,少吃多餐(建議每日6餐),進食少油膩、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食物,盡可能增加熱量攝入。避免進食罐裝果汁等,以免加重腹瀉。
2.補液治療
成人急性感染性腹瀉患者,應盡可能鼓勵其接受口服補液鹽治療,但有下述情況應采取靜脈補液治療:
(1)頻繁嘔吐,不能進食或飲水者;
(2)高熱等全身狀況嚴重,尤其是伴意識障礙者;
(3)嚴重脫水,循環(huán)衰竭伴嚴重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者;
(4)其他不適合口服補液治療的情況。脫水引起休克者的補液應遵循“先快后慢、先鹽后糖、先晶體后膠體、見尿補鉀”的原則。
3.止瀉治療
(1)腸黏膜保護劑和吸附劑蒙脫石、果膠和活性炭等,有吸附腸道毒素和保護腸黏膜的作用。
(2)益生菌不僅對人體健康有益,還可以用于治療腹瀉病,能有效減少AAD的發(fā)生,能顯著降低艱難梭菌感染。益生菌盡可能避免與抗菌藥物同時使用。
4.抑制腸道分泌
(1)次水楊酸鉍,抑制腸道分泌,減輕腹瀉患者的腹瀉、惡心、腹痛等癥狀。
(2)腦啡肽酶抑制劑,減少腸道水和電解質的過度分泌。
5.腸動力抑制劑
洛哌丁胺、苯乙哌啶。感染性腹瀉不推薦使用。
6.病原治療
(1)抗感染藥物應用原則急性水樣瀉患者,排除霍亂后,多為病毒性或產腸毒素性細菌感染,不應常規(guī)使用抗菌藥物;輕、中度腹瀉一般不用抗菌藥物。以下情況考慮使用抗感染藥物:①發(fā)熱伴有黏液膿血便的急性腹瀉;②持續(xù)的志賀菌、沙門菌、彎曲菌感染或原蟲感染;③感染發(fā)生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敗血癥或有假體患者;④中、重度的旅行者腹瀉患者。
(2)抗菌藥物的選擇應用抗菌藥物前應首先行糞便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若無結果,則行經驗性抗菌治療。喹諾酮類藥物為首選抗菌藥物,復方磺胺甲惡唑為次選。鑒于細菌對喹諾酮類耐藥情況越來越嚴重,,對于嚴重感染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腹瀉,在獲得細菌培養(yǎng)結果并對大環(huán)內酯類類敏感的患者,可以考慮使阿奇霉素。如48h后病情未見好轉,則考慮更換其他抗菌藥物。利福昔明是一種廣譜、不被腸道吸收的抗菌藥物,亦可選用。CDI的治療:甲硝唑是輕中型CDI治療的首選藥物,對于重型CDI,或甲硝唑治療5~7天失敗的患者應改為萬古霉素治療。
(3)病毒性腹瀉的病原學治療一般不用抗病毒藥物和抗菌藥物。硝唑尼特對病毒性腹瀉有一定治療作用。
(4)急性寄生蟲感染性腹瀉的治療①賈第蟲病,可使用替硝唑或甲硝唑;②急性溶組織內阿米巴腸病,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隨后加用巴龍霉素或二氯尼特;③隱孢子蟲病,使用螺旋霉素。
7.中醫(yī)藥治療
鹽酸黃連素對改善臨床癥狀和緩解病情有一定效果。
預防傳播
做好手衛(wèi)生、消化道隔離、消毒、及時報告和填寫傳染病報告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653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家庭護理糖尿病人三項注意
下一篇: 推薦:護理嘔吐病人需細辨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