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不等于綠色食品
近年來,隨著“綠色消費”觀念的興起,野菜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不少人認為,野菜是自然生長的,沒有施用過化肥、農藥,應該是最安全、最“綠色”的食品。有些農貿市場的菜販抓住市民害怕農藥殘留的心理,宣稱“野菜一點污染也沒有”,是綠色食品。野菜果真一點污染也沒有嗎?
專家指出,如果野菜的生長環(huán)境沒有污染源,周圍沒有農作物施用農藥,這樣的菜還是比較安全的,如果野菜生長在污染地帶,受污染就是很自然的事,并且污染物還較難清洗干凈。有些長勢茂盛的野菜,經(jīng)常是生長在垃圾堆或者被污染的河道附近,因為這些地方的土壤中,“養(yǎng)料”特別豐富。
大棚菜比露天菜安全嗎
在市場上,常有賣菜的人說,自己的菜是“大棚菜”,基本上等于無公害蔬菜。專家認為,這一說法并不盡然。
不少人認為,大棚菜一般是冬天生產,外面天寒地凍,蟲子很少,因而用的農藥也少。而露天菜的蟲害多,殺蟲藥往往毒性大。還有人講,大棚菜總的來講病多蟲少,即使用藥也是殺菌農藥,這類藥往往是低毒的。
農業(yè)部蔬菜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專家劉肅認為,冬天大棚外固然蟲害很少,但大棚內的高溫條件卻不影響蟲害的發(fā)生,危害程度也不比露天菜輕。最重要的一點是,同樣情況下,大棚內用藥后,農藥降解速度要比露天慢。目前,國內制定的蔬菜用藥安全間隔期大部分是露天條件下的標準,因此對大棚菜并不一定適用。
另外,認為殺菌類農藥高效低毒也不太確切,有些殺菌藥毒性并不低。而且目前我們的農藥殘留檢測多為殺蟲劑,對殺菌藥檢測難度大,檢測較少,但并不能說明不存在危險性。
“蟲眼菜”未必就安全
有的人買菜時專挑有蟲眼的買,他們認為,沒有蟲眼的菜肯定打過藥。據(jù)一位菜農透露,為迎合消費者的這種心理,有些商販在賣菜時,捉幾只菜蟲放到蔬菜上,號稱為無農藥污染的“綠色蔬菜”。如此看來,人們覺得“有蟲眼的菜是被蟲子咬過的,農藥殘留應該很少”的想法也是靠不住的。
農業(yè)部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張真和研究員介紹說,蔬菜發(fā)生病蟲害是必然的,目前除了打農藥,還沒有更先進科學的辦法。那種理想化的“無公害蔬菜”是違背客觀事實和科學道理的。這跟人治病用藥的道理類似,“是藥三分毒”,不可能因為藥物有副作用就徹底不用它。
張真和研究員說,農藥的殘留問題是指農藥使用后在農產品上或環(huán)境中所殘存的藥量,這是一個隨時間和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而逐漸降低的變量,各種農藥都有一定的允許殘留量,國家對此也有規(guī)定。同時,在農藥安全使用標準中,有一項完全等待期(或稱安全間隔期)的規(guī)定,即指在作物采收前的一定時間內必須停止施藥。等待期就是讓農藥殘留量自行降低到安全閾值以下,這一安全閾值是經(jīng)過許多部門合作反復試驗檢測而確定的。只要嚴格按照此要求施藥,作物和農產品上的農藥殘留量就不會超出安全閾值,這種農產品是安全的。
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和有機蔬菜三者中,要求最嚴的是有機蔬菜,不允許使用任何人工化學品;其次是綠色蔬菜,它允許使用一定量、一定品種的化學品;無公害蔬菜就是要科學地使用農藥、化肥。
至于“蟲眼菜”,有時在菜長了蟲子之后,為了防止蟲子對菜的進一步侵蝕,菜農也會噴灑農藥。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蟲眼菜”都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28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食堂食品安全亟待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