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方法將魚體處理成5~10毫米厚的肉片,將肉片經(jīng)水洗、脫水及調(diào)味等處理,除去動物膠質(zhì)、三甲胺及血液等易腐敗成分。加入調(diào)味料,攪拌均勻,再進行凍結(jié)。在凍結(jié)狀態(tài)下,將魚肉切成所需要的大小和形狀,即可進一步加工制成食品。
該方法因處理的時間較短,可保持魚肉的鮮度,處理后的魚肉調(diào)味均勻,可同干酪、奶油、魚卵、雞蛋和海藻等配合,制出各種風味的營養(yǎng)食品。
應(yīng)用實例(以鱈魚為原料)首先,把鱈魚除去頭、內(nèi)臟及卵巢,用水洗凈。用采肉機將魚體兩則的魚肉采下并切成5~10毫米的厚度。取200千克移入容量1立方米的容器中,用清水沖洗3小時或盛滿水浸泡,每30分鐘換一次水。這樣即可除去魚肉中的動物膠、三甲胺和血液等物質(zhì)。
水洗處理后的魚肉,用離心機脫水至魚肉水分含量達到80%以下,再按每100公斤加入砂糖7千克、山梨糖醇14千克、谷氨酸鈉1千克及適量的聚合磷酸鹽,通過攪拌調(diào)味,使魚肉中的水分滲出。整個原料呈糊狀,再經(jīng)2~3小時的間歇式攪拌,使調(diào)味液浸透后,倒入預先設(shè)計好形狀的冷凍框中(注意不要讓肉片之間存有空隙)。放入冷凍室,在-20℃以下凍結(jié)。
將凍結(jié)調(diào)味魚肉取出,在凍結(jié)狀態(tài)下切成需要的大小,置于36~64目的網(wǎng)上,用熱風干燥機以30℃~40℃的溫度,將其干燥至水分含量為30%左右,再用紅外爐以100℃~120℃的溫度烘烤8~10分鐘,最后用壓滾壓延,制成魚肉成型產(chǎn)品。
今天這魚丸太讓家人滿意了,連我都情不自禁地發(fā)到朋友圈曬了一下。Q彈的魚丸潔白細膩,帶著海魚特有的鮮味和淡淡的甜味,實打?qū)嵉挠昧?,完勝外賣的魚丸。
自從認識了山東威海的小伙伴后,吃新鮮的海魚就不再是夢想了。漁船出海回來,海貨馬上拍照曬出來,喜歡哪個吱一聲,直接由海邊順豐過來,太享福了!趁著年前漁船出海,我趕緊入手了幾條新鮮的大鲅魚,第二天就送到家了,簡直不要太幸福?。?br>
趁著晚上看電視的工夫,我把3條大鲅魚收拾干凈了。魚頭魚尾單獨燉;魚肉從魚骨上刮下來,分成了好幾份冰箱冷凍著慢慢吃,有的用來做魚丸,有的準備包餃子。
鲅魚又稱馬鮫,其肉質(zhì)細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含豐富蛋白質(zhì)、維生素A、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元素,被譽為“最有營養(yǎng)的十種海洋魚類之一”。鲅魚不光好吃,還有不錯的食療效果,常吃鲅魚可改善視覺疲勞,并且可以促進身體的造血功能。
要說這個魚丸,我還真是做了3次才做出了今天這么Q彈的效果。第一次魚肉沒有上勁,魚丸煮好后看著很松散,吃到嘴里也是渣渣的;第二次手工攪打上勁兒了,胳膊累得不像自己的了,但魚丸吃著還不夠彈;第三次我索性用上了攪拌機,幾分鐘的工夫魚肉就上勁出膠了,捏一捏,咬一咬,魚丸Q得能彈起來。
Q彈鲅魚丸的做法
步驟step
1
鲅魚肉、雞蛋、花椒水、淀粉準備好;抓一小把花椒,用開水浸泡,晾到溫熱或者涼時再使用;淀粉我用的葛根粉,有清熱的效果,也可以用紅薯淀粉或者土豆淀粉代替;
步驟step
2
我用的淀粉顆粒比較大,先倒入攪拌機中,倒適量花椒水將淀粉稀釋沒有大顆粒;
步驟step
3
將鲅魚丸倒入攪拌機中,啟動機器將淀粉漿與鲅魚肉混合;
步驟step
4
加入蛋清和鹽,繼續(xù)攪拌;如果拿不準鲅魚肉的吃水率,2個蛋清分兩次加入,看魚肉的狀態(tài)再加下一個;鹽量根據(jù)口味來添加;蛋清起到粘合和膨脹的作用,還能為魚丸增白;蛋黃留做它用;
步驟step
5
魚肉被攪拌上勁兒,體積比純魚肉要膨脹,魚肉的顏色也發(fā)白,用肉眼能看出有充盈之感;用勺子舀起來可看到魚肉粘稠成型而且不輕易掉下來;
步驟step
6
戴上一次性手套,手里握一把魚肉,從虎口處擠出一個魚丸;
步驟step
7
再用一把勺子把丸子舀下來,這樣丸子的底部就是圓的了;
步驟step
8
提前煮一鍋水,水開后轉(zhuǎn)微火,保持一定熱度就可以;直到全部的魚丸都入鍋后再轉(zhuǎn)中火,煮到全部的丸子都浮在水面,體積略有膨脹就可以撈出來了。煮好的魚丸可直接食用,也可以跟其它菜一起燉,或者放少許白胡椒粉和醋煮湯吃。
Q彈鲅魚丸的成品圖
Q彈鲅魚丸的烹飪技巧
技巧tips
1. 鲅魚肉可以用新鮮的,也可以用冷凍的;鲅魚可冷藏保存2天,可長期冷凍保存;
2. 花椒水有去腥添香的作用,如果不喜歡花椒水,可以用白胡椒粉代替;花椒水和雞蛋清要逐量加入,別一古腦兒全加進來;攪拌上勁兒后再加下一次的;魚肉出膠了,魚丸才Q彈;
3. 煮魚丸時一定要水沸騰后轉(zhuǎn)微小火,這樣能使不同時間入鍋的魚丸幾乎同一時間成熟,口感軟嫩度也一致。
魚肉制的食品屬于商標分類第29類2902群組;
經(jīng)路標網(wǎng)統(tǒng)計,注冊魚肉制的食品的商標達180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果醬,群組號:2904)類別的商標有3件,注冊占比率達1.67%
2.選擇注冊(果凍,群組號:2910)類別的商標有3件,注冊占比率達1.67%
3.選擇注冊(葡萄干,群組號:2904)類別的商標有3件,注冊占比率達1.67%
4.選擇注冊(野味,群組號:2901)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占比率達1.11%
5.選擇注冊(花生醬,群組號:2904)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占比率達1.11%
6.選擇注冊(烹飪用的蔬菜汁,群組號:2905)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占比率達1.11%
7.選擇注冊(炸土豆片,群組號:2904)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占比率達1.11%
8.選擇注冊(肉汁,群組號:2901)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占比率達1.11%
9.選擇注冊(家禽,群組號:2901)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占比率達1.11%
10.選擇注冊(甲殼類動物,非活的,群組號:29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占比率達1.11%
問題一:用什么魚的魚肉做魚丸最好吃?需要怎么樣調(diào)味呢?魚丸制作的技術(shù)關(guān)鍵:
說起魚丸,大家并不陌生。其制作方法是:將魚治凈后,除皮去骨刺,并剔去紅魚肉,放入清水中略為漂洗,再至砧板上用刀背排捶,至魚肉松散后改用刀刃排斬成茸泥,然后分數(shù)次加入冷鮮湯及蔥姜汁,用手順一個方向攪成稀漿狀,調(diào)入精鹽,繼續(xù)攪打至呈極富粘性的泥茸,然后分次加入已攪散的雞蛋清、油脂和淀粉,快速攪打,一口氣攪成色澤乳白而明亮、細膩滋糯而松泡的魚糝。這時可將魚糝擠成荔枝大小的丸子,入冷水鍋中加熱至鍋邊冒小泡而不沸騰狀并保持一定時間,至丸子氽熟,撈出漂入冷水中,即成。
魚丸制作是否成功,原因自然很多。有時我們雖然如法操作,但卻總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多半是未能抓住制作中的技術(shù)關(guān)鍵。為此,筆者特將自己制作魚丸時的一些經(jīng)驗體會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魚肉的選擇
制作魚丸,我們通常用草魚、鰱魚、白魚、鯰魚等魚肉。由于魚的種類不同,它們肌肉組織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的含量也不一樣,所含纖維與結(jié)締組織也有一定的差異,因而不同的魚肉對魚丸的質(zhì)量是有一定影響的。制作魚丸一般宜選用蛋白質(zhì)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魚肉。魚肉的脂肪含量高會降低魚丸的彈性,這是因為脂肪會阻礙蛋白質(zhì)分子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的形成。其次,魚肉的新鮮程度也將影響魚丸的質(zhì)量。新鮮魚肉不會發(fā)生蛋白質(zhì)變性,因而它是制作魚丸的前提條件。反之,如魚肉超過其自溶期,那么制做魚丸的質(zhì)量是會受到影響的。
二、如何提高成品的色澤
要做出色澤乳白光亮的魚丸,應(yīng)該從魚肉的漂洗及如何排捶加工兩個細節(jié)方面入手。漂洗魚肉可以除去魚肉中的血污、雜質(zhì)及肌肉中的血紅色素。但須注意,漂洗魚肉時不能久漂,久漂則魚肉發(fā)硬,排捶時難以成茸,且降低其粘凝度。
排捶原料的手法對魚丸色澤的影響較大。一般應(yīng)以先輕后重的手法對原料進行排捶,切忌一開始就急于求成而用力過大,結(jié)果造成魚肉顆粒不僅難以成親合之茸外,還會帶起砧扳上的木屑等雜質(zhì)。另須注意的是,排捶時中途翻動切勿用手,同時要把握好節(jié)奏,縮短排捶時間,這樣有利于魚茸的色澤及質(zhì)地。
三、輔料對魚丸的影響
川菜中制糝素有“一水、二鹽、三蛋、四油、五淀粉”之說,可見對制糝輔料的加料是有講究的。水能起到稀釋魚茸的作用,魚茸可以強烈地溶劑化,使大量水分子排列在周圍。由于水分子的排列是有方向性的,同時因起電荷的作用,所以攪拌時一定要朝著一個方向,否則會破壞水分子的排列,便魚茸吐水。
制作魚丸用鹽量非常重要。從根本上講,制作魚丸就是利用蛋白質(zhì)的鹽溶性、熱凝聚的特性而成形。如鹽的用量過少,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溶出量不多,形成溶膠粘性不強,網(wǎng)絡(luò)形成力弱;鹽的用量過多,會起到一定的脫水作用,使魚丸的持水性能降低,產(chǎn)生變性而使蛋白質(zhì)性狀被破壞,降低了魚丸的彈性,影響其口感。
制作魚丸需要加入適量雞蛋清和油脂。雞蛋清具有吃水性強、凝固效果好的特點,添加的目的就是增加膠結(jié)性,保持魚丸的彈性和嫩度。加入油脂的目的是增加魚丸細膩、滑嫩的口感,并有增白的效果。但須注意,對蛋清和油脂都不能加得過多。由于雞蛋清具有膨脹性,加多了,在魚丸加熱時會使其表面不光滑,影響魚丸的外觀;而油脂加多了,則容易使魚丸內(nèi)部成蜂窩狀,造成口感質(zhì)粗且油膩。
淀粉本是一種粘合劑、增稠劑。魚丸中加入淀粉會使其增強吸水性,同時增加魚丸的可塑性,有利于成形。但淀粉的用量要適量,過少,魚丸的粘性不夠;過多,則魚丸會發(fā)硬、色澤不白且浮力差。
四、魚丸的加熱及火候
加熱會使魚肉蛋白質(zhì)凝固至魚丸熟透。但是,應(yīng)掌握好氽煮魚丸的火侯。其方法是:魚丸生坯應(yīng)下入冷水鍋中,然后移至火口,隨著鍋中水溫的升高,魚丸的彈性就......>>
問題二:有什么魚適合做魚丸的魚丸又稱“魚包肉”,用鰻魚、鯊魚或者淡水魚剁蓉,加甘薯粉(淀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等餡制成的丸狀食物,富有沿海特色風味小吃之一。并且魚丸是福州、閩南、廣州、臺灣、江西撫州一帶經(jīng)常烹制的特色傳統(tǒng)名點,屬于粵菜或閩菜系。亦名“水丸”,古時稱“氽魚丸”。因為它味道鮮美,多吃不膩,可作點心配料,又可作湯,是沿海人們不可少的海味佳肴。
湖北省嘉魚的傳統(tǒng)魚丸。因為產(chǎn)地草魚的品質(zhì)好,嘉魚魚圓因色澤潔白,口感細膩,鮮香滑嫩,深受人們的喜愛。
問題三:什么魚做的魚丸最好吃?1.選料:選擇重1.25~2.5千克、肉質(zhì)厚實、鮮度較高的鰱、鳙魚。
2.刮肉:魚剖殺洗凈,從尾到頸,去內(nèi)臟,去脊骨,取下背部兩塊肉,先冷藏一下再刮取魚肉。操作時,要順纖維紋路刮,刀的傾斜角以45度為宜,將魚肉刮成薄片。將刮下的魚肉漂浮于清水中,以去除血筋和混濁雜質(zhì),使魚肉早白色,然后用潔凈新紗布濾去水。
3.排斬:將魚肉平放在砧板上,用雙刀有節(jié)奏地按順序排斬,至魚肉稍有轉(zhuǎn)白,手感有粘性時為好,注意要斬透,使魚肉全部成泥。此工序也可用絞肉機操作,但加工的魚丸口味較差。
4.攪拌:將魚肉泥放于容器內(nèi),先加7成左右的清水,水的總量為魚肉的1.7倍,用竹筷將魚肉泥劃散,成粘糊狀后,放入輔料,用力攪打以后,魚糜蛋白質(zhì)疑膠,呈透明狀。
5.擠丸:潔凈鐵鍋―口,盛以清水,另備邊緣光滑的羹匙一個,左手攥魚糜,從虎口處擠出成圓形顆粒,右手用羹匙接住,放入清水鍋中,動作要干凈利落,魚丸的形狀要圓,光澤度要高。擠出的魚丸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時左右,防止煮制時粘連。
6.煮(或炸):煮(或炸)負丸要用旺火,火不旺魚丸只熱不熟,時間―長會變味。煮制時,也要防止水過沸騰,以免將魚丸沖撞破碎。魚丸煮至熟透后撈起出鍋,即為成品。
1.制作流程
原料魚預處理(去鱗、去內(nèi)臟、去頭采肉漂洗脫水配料擂潰成形水煮冷卻包裝。
2.加工方法
2.1 原料的選用
選用草、青、鯉魚作為原料魚加工魚丸。魚規(guī)格要達1.5 kg以上,肉質(zhì)厚實,鮮度較好。
2.2 預處理
刮除鱗片,切去魚體上的胸鰭、背鰭、腹鰭、尾鰭,沿胸鰭基部切去頭部,剖開腹部,去除內(nèi)臟,洗去血污和腹內(nèi)黑膜。
2.3 采肉
用刀沿脊骨切下左右兩片背部肌肉,不能帶有骨刺、黑膜,并剝?nèi)ヴ~皮。
2.4 脫腥
將魚肉片放入濃度6%食鹽溶液浸泡30分鐘,浸泡過程不斷翻動。
2.5 漂洗
將脫腥后的魚肉放在5倍的清水中,慢慢攪動8-10分鐘,倒去漂洗液,然后用循環(huán)水反復沖洗,清除魚肉中含有的血液,保持血肉潔白有光,肉質(zhì)良好。
2.6 擂潰
利用擂潰機對魚肉進行擂潰,分為空擂、鹽擂和調(diào)味擂潰三個階段。空擂是將魚肉放入絞拌機內(nèi)粗絞一次成糜。魚糜應(yīng)粗細適中。隨后鹽擂,將3%食鹽溶于水,加入魚糜中,攪拌研磨10分鐘,使魚肉變成粘性很強的溶膠。最后是調(diào)味擂潰,先將0.2%味精、3%白糖、0.2%五香粉、0.3%姜粉(以魚肉重量計)溶于水,倒入魚糜中,勻速攪拌3分鐘。然后將4%淀粉溶于水,加入魚糜再攪拌3分鐘。
2.7 擠備
潔凈鐵鍋一口,盛以清水,另備邊沿光滑的羹匙一把,左手攥魚糜,從虎口處擠出魚丸,右手用羹匙接住,放入清水鍋中,動作要快,魚丸形要圓,光澤度要高。擠出的魚丸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時左右,防止氽制粘連。
2.8 氽
氽魚丸要用旺火,也要防止沸滾?;鸩煌~丸熱不熟,會變味;水沸滾,魚丸相互沖撞易破碎。魚丸熟透后立即撈起出鍋,進行冷卻。
3.包裝
將魚丸稱量后,采用清潔、透明的食品級薄膜塑料袋,進行真空包裝。將袋裝魚丸再裝入紙箱,放置平整,紙箱用封箱紙帶粘牢。成品堆放整齊,低溫貯藏。
問題四:什么魚做魚丸好吃方法/步驟
1
選魚有講究
做魚丸的魚,一定要刺少肉厚,鲅魚,鰱魚,鳙魚是首選,魚丸吃的就是一個鮮,所以用魚最好是新鮮的活魚。選魚要選大魚,3斤以上的為宜,小魚的話,刺兒太多。
2
用料有講究
單純用魚肉做魚丸的話,口感單一,不夠香。建議在拌魚肉泥的時候,加入一些剁碎的豬肥肉,魚肉和豬肉的比例為3:1,混合在一起攪拌,這樣做出來的魚丸又香又鮮。
3
魚丸嫩的秘密
很多做過魚丸的人都說,自己做的魚丸,口感不夠嫩,原因是你沒有放水。魚肉其實是很吃水的,在攪打魚泥的時候,多次少量的加入一些清水,吸飽水分的魚肉,做出來的魚丸自然嫩而不柴。
4
魚丸Q彈的竅門
做魚丸放雞蛋和淀粉是必須的。淀粉可以使魚肉快速成型而且有嚼勁,雞蛋的蛋清使魚丸松軟彈牙。500克的魚肉用2個蛋清就可以了,淀粉是魚肉的一般用量就正好。
5
調(diào)味料不宜多
魚肉本身就很鮮美,做魚丸放調(diào)料的時候,一定要少而精,否則魚丸味道就混了。胡椒粉和姜粉是必須的,料酒和雞精適量。鹽的用量很重要,放多了太咸就不鮮了,放少了沒味道又會腥,放鹽的時候要邊嘗邊放。
問題五:哪些魚可以做魚丸?制作魚丸,我們通常用草魚、鰱魚、白魚、鯰魚等魚肉。由于魚的種類不同,它們肌肉組織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的含量也不一樣,所含纖維與結(jié)締組織也有一定的差異,因而不同的魚肉對魚丸的質(zhì)量是有一定影響的。制作魚丸一般宜選用蛋白質(zhì)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魚肉。魚肉的脂肪含量高會降低魚丸的彈性,這是因為脂肪會阻礙蛋白質(zhì)分子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的形成。其次,魚肉的新鮮程度也將影響魚丸的質(zhì)量。新鮮魚肉不會發(fā)生蛋白質(zhì)變性,因而它是制作魚丸的前提條件。反之,如魚肉超過其自溶期,那么制做魚丸的質(zhì)量是會受到影響的。
問題六:什么品種的家魚能做魚丸鰱魚 草魚 青魚
問題七:什么魚做丸子最好吃最好買大的但刺少的魚 ,鯉魚等 然后片出魚肉 去皮 用料酒或花椒水泡泡 10分后 取出來剁成泥 做豬肉或牛肉的最好用手剁好吃 倒一鍋涼水用小火 擠丸子啦 熟了撈出來 可用高湯再煮 用草魚 先把草魚洗干凈,按脊椎骨的方向,對po開,用刀刮魚肉,從魚頭的方向向魚尾的方向刮,把刮好的魚肉放在大碗里,(一定要大),按同一方向攪,攪到一定的時候(這個時候比較難把握)加水,鹽,味精,再攪,攪到魚肉會浮在冷水時為好,然后用手擠,勺子接住,放在冷水里,冷水加熱,自己做的牛鮮,外面買的是加粉的,不是純魚肉做的。 有條件的話可以做海鰻魚,很好吃啊 海鰻魚殺好,和小尖刀刮取魚絨,盛入盆中,清水500克加精鹽4克,分5次添入魚絨 中,每加一次,用手往一個方向命名勁攪動,使魚肉泡漲起勁,加入淀粉調(diào)勻,至魚 絨捏成小丸放入水中能浮起即成。 制作魚丸的魚肉,一定要是新鮮的。魚丸的成敗主要由魚的新鮮度和魚肉的纖維所 決定的。 掌握好魚肉、鹽、水三者的比例。鹽和水過少,魚絨無粘性,湯易渾濁,反之,魚 丸易變硬沉底浮不起來。 用干淀粉攪拌,魚丸韌而有彈性,如用水淀粉攪拌,軟而滑嫩,彈懷稍差。
將主材草魚(或者其他幾種魚類,或者是自己喜歡吃的,重點是挑肉多魚刺少的品種)洗干凈,將魚尾切除至露出魚肉。
2
用刀背從頭往魚尾方向刮,用力適當,把魚肉擠出來,并裝入大碗(或者盆里,反正一定要足夠大)
3
將大碗里的魚肉用適當粗細的攪棒按同一個方向攪動,力道跟速度要均勻,攪到有粘稠感時加入適當?shù)乃?、鹽以及味精,然后繼續(xù)攪動,直到魚肉浮于水面上。
4
用手擠成一顆顆的魚丸,用勺子接住放別另一盆準備好的清水中,全部完成后將清水加熱把魚丸煮至定型即可。
END
注意事項
這是自家做的魚丸,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再加入其他調(diào)料。
與外面加了粉及藥品的不一樣,彈性跟他們沒法比,但勝在健康。
如有這經(jīng)驗有用,請加個關(guān)注或收藏唄
問題八:做魚丸用的是什么魚。。。,對于魚的選擇,當然是選擇肉多、價格便宜、魚骨頭比較少的魚。以下幾種就是經(jīng)常選用的魚類。
1、多齒蛇鯔,這種魚被潮汕地區(qū)被稱為“那哥魚”。這種魚呈長柱狀,橫切面為橢圓形,尾部細長。健脾補氣,固精縮尿。
2、草魚。這種魚體較長,略呈圓筒型,頭部平扁,尾部側(cè)扁。肉性味甘、溫、無毒,有暖胃和中之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3、海鰻。這種少刺多肉,潔白細嫩,吃水量大,味道鮮美,是烹制魚丸的理想原料。
4、馬鮫魚。這種魚渾身肥滿,是一種經(jīng)濟價值較高的海產(chǎn)優(yōu)質(zhì)魚類,含有多種維生素。馬鮫魚還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療功能,常食對治療貧血、早衰、營養(yǎng)不良、產(chǎn)后虛弱和神經(jīng)衰弱等癥有一定輔助療效。
以上這四種都是適合做魚丸的魚,還有鮮黃魚、鰻魚、小參鯊、鱸魚、鱖魚(桂花魚)、石斑魚、青衣、鯰魚、鯪魚等都可以。
百度來的
問題九:自己在家怎么做魚丸?什么魚最適合做魚丸? 5分 一般都是用草魚,性價比高一些,
草魚比較實惠,味道也不錯,
海魚的話有些奢侈。
問題十:哪些淡水魚適合做魚丸鯪魚 霸魚 用海水魚做也行的 關(guān)鍵是刺要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66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洋快餐與丙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