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權不放,大權獨攬,只顧自已尋歡作樂,今朝有酒今朝醉,動用國庫不為民只為已,千金只為博紅顏一笑,聽不進逆耳之忠言,獨斷專行。在國庫空虛時,就橫征暴斂,總有一天要淪為庸君而臣相易主、認賊作父,如夏桀暴虐無道,荼毒生靈,喪失民心,最后落個身弒國亡的下場。今世之人依仗自已年輕有資本,不知愛惜元氣呵護元氣,也知道起居要有常,飲食要有節(jié),房事要有度,但為圖一時之快,于是就逆著元氣的本性調用元氣一味地滿足自已的感官欲望:元氣要休息睡覺時他卻讓元氣去上網(wǎng)去熬夜通宵;元氣需要清淡飲食他卻為了滿足自已的口腹之欲,大魚大肉不斷;元氣暫時不足了虛了不足以應付方方面面的調用,所以會出現(xiàn)身體不適等亞健康狀態(tài)或是性欲低下,或是小弟弟暫時罷工了,但你卻用了春藥讓他帶病堅持工作;炎炎夏日,醒暑難耐,冰涼飲品一飲而入,一時爽極了……經(jīng)由暴君調用出來的元氣猶如沒有經(jīng)過認真的調查和思考權衡,隨意下達的指令一樣,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要么成為空文一張,要么在具體實行時變了樣,與初衷背道而弛。最終國道日衰,宦官當?shù)阑蚴歉某瘬Q代。
庸君是胸無大志,無才無能,偏聽偏信,只有任宰相使喚,于是君臣易位,小人得志,政出多門。離位之相火好比是后宮專權或是臣子篡位,如慈太后的垂簾聽政和魏忠賢的閹黨專政。他們是貪得無厭,得寸進尺的,觸手伸及四面八方,胡作非為,毫無顧忌,假傳圣旨。君主成為傀儡,聽任大權旁落而無所顧惜;或是眼看著臣相明目張膽地欺君虐民卻無可奈何,空有其名而無實權,敢怒而不敢言:晚上你想睡時讓你很精神,夜不交睫,白天你想工作時,卻沒有精神,昏昏欲睡;身體健康時一日吃三餐,不饑不飽剛剛好,還精力充沛,偶爾餓一餐也不礙事,現(xiàn)在過了點不及時進食就餓得慌,非得馬上停止手上的活去找吃的先填飽肚子再說,甚至在你正在處理重要工作或是剛入睡時就饑腸咕嚕,迫使你順從他滿足他,吃時饑不擇食、狼吞虎咽,到停手時又發(fā)覺吃得過飽而夜難安寐、腹脹難消,或是胃中空空如也卻不想吃也食不下;淫念易起,見色起淫心,聽聲欲望起,在你的心里可能已經(jīng)知道這樣不好,但你已經(jīng)控制不了你自已了,所以往往是不當時堅挺,興致勃勃,但真正要行云雨之事時卻事與愿違,心有余而力不足,令你灰心喪氣或是陽強而不瀉。過后不灰心屢屢霸王硬上弓;明明已是大便稀溏,日行二三次了,卻要讓你口渴異常,而且還得喝冰冷之飲才會暫時解渴……你身體這個臭皮囊不是聽從按照你的本愿去服從你,而是由離位之相火在操縱著,逆著你的本愿,讓你痛苦至極。一旦外敵來犯,國防空虛,長軀直入,不堪一擊,全面崩潰。
唯有明君能耳聽八方,眼觀六路,知曉自已的臣相能力的大小和性情,從善如流,君臣能愉快和平共處,既能聽從臣子的建議,也會有自已的判斷。對國力了如指掌,游刃有余。宰相也能如實向上稟報下面的所求所需,并提出合理的建議,明君經(jīng)過慎密的考慮,做出決策,下達圣旨,雙方各司其位,各當其責。于是令行禁止或是上行下效,國泰民安,國防強盛,四海臣服,天下太平,長盛不衰。如堯舜在上而水火工虞各有專司,自成無為之治。
經(jīng)過藥物的正確治療后,權力已經(jīng)逐漸收回,君主的威望逐步得到建立,君授命于相,相奉命于君,社會秩序得以逐步恢復:能與天地共早晚,早(晚)睡晚(早)起了;以前非肉不飽,現(xiàn)在不吃肉也可以,甚至看到肉膩胃,不想吃了;以前整日看似精力充沛,睡不著,現(xiàn)在困了,想睡了,睡得香了;以前脾氣暴燥,言行不慎,行而后悔,現(xiàn)在神清氣能內斂,能三思而后行了,遇見同樣的事情不似之前的草率和武斷,能前后思量而作出決斷了;不為物喜,不為已悲,情緒不會大起大落,身體內一片盎然生機,春光無限……
此時就要順明君之治,在其位要謀其職,用好手中的權力,不濫用也不放權,不要再次淪為昏庸之流了:識得萬病淫(指過度、放縱、不知節(jié)制,非僅指性)為首,量入為出。不要透支自已的生命精華以求一時之歡,而要逐步增加國庫的儲備,勵精圖治,招兵買馬,養(yǎng)兵千日,外敵外襲,才能用兵于一時或是國力強盛,兵強馬壯,最終將內外之敵一舉殲滅。既要有自已的主見,以免宰相凌駕于君主之上,也不要剛愎自用,大難臨頭仍一意狐行。
暴君是敗家子,庸君是亡國奴,唯有明君才是救世主。“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yǎng)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yǎng)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素問·靈蘭秘典論篇》)。何去何從,請君自擇!
五臟當中,心屬火,為陽中之太陽,心臟康復患者多為心陽不足或心陽被郁遏,因此扶陽外治方法可用于心臟康復。
心臟康復1期陽(正)虛最為明顯,第一類治法有耗傷正氣之弊,因此第一類一般用于心臟康復2、3期。
心臟康復各期其基本病機都為本虛標實,治療當溫扶陽氣、扶正祛邪,因此第二類在心臟康復1、2、3期皆可應用。其在心臟康復各期的具體用法會在下一節(jié)詳細論述。
此類以泄實為主,通過中醫(yī)外治手法疏通人體被邪實痹阻之經(jīng)絡,活血化瘀,除濕消痹,正陽以除邪,溫陽以通里,使機體陰陽相和,營衛(wèi)協(xié)調,氣血得通,津液得化。具體方法如下:
1.針刺療法
針,“金”屬旁,“十”象形,代表鋒利、精準。刺之要,氣之而有效。通過對穴位的精準刺激,形質刺通,激發(fā)經(jīng)氣感傳,即陽氣周流運轉的次序迅速復原,才有《靈樞》中所描述的刺之道。這種自身修復能力的實現(xiàn),前提在于機體化生的陽氣尚足以維持失衡狀態(tài)的平復。內經(jīng)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明指光明四達,位指位居相位,然都以火立極。陽氣充沛,君火光明布達,人則神清氣爽,耳聰目明。相火位居相位,輔助人體正常氣血運化。陽虛者,灸之而溫扶其陽;陽郁者,刺之而條達其路;陰陽之氣不相順接者,針灸并施而復其升降浮沉一氣周流之道。
針刺是通過疏經(jīng)通絡、扶正祛邪、調和陰陽、防治疾病的一種中醫(yī)外治法??捎糜谛呐K康復2-3期。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研究證明缺血性心臟病人的HRV 多明顯降低, 且疾病的程度與迷走神經(jīng)的損傷呈很強的相關性。說明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均合并自主神經(jīng)的受損。實驗結果顯示, 針刺內關后LF成份顯著降低, 從而使LF/HF 比值發(fā)生顯著變化, 提示針刺內關的效應是以迷走神經(jīng)的張力相對增強, 交感神經(jīng)活性顯著降低為主的良性調整作用。并提示針刺治療心臟疾病的機理可能與改善HRN 相關。
電針可以改善肺運動試驗后2min時心率恢復值異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恢復和心率變異性,提高患者心肺功能以及生存質量。有研究發(fā)現(xiàn)針刺結合運動療法對于改善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心臟功能,控制危險因素,減少并發(fā)癥,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意義重大。
其意義體現(xiàn)在以下5點:
1.針刺結合運動療法能顯著降低冠心病 PCI 術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危險因素,預防術后再狹窄,可明顯改善 PCI 術后患者的遠期療效。
2.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的6min步行實驗距離經(jīng)過針刺結合運動療法治療后有明顯提高,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
3.針刺結合運動療法能顯著提高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能明顯改善患 II 者心臟的泵血功能,提高心臟搏出量。
4.針刺結合運動療法治療后患者的西雅圖心絞痛量表評分較治療前分數(shù)明顯提高,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證明針刺結合心臟康復運動療法能明顯改善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的心絞痛程度。
5.冠心病 PCI 術后的針刺結合康復治療實現(xiàn)了對術后患者的多方面、連續(xù)的 健康 管理,對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修復能力、控制危險因素、延緩冠心病的進一步發(fā)展、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等方面的意義尤為重大。
2.推拿療法
《莊子? 養(yǎng)生 主》“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倍矫}“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又循行于脊里人絡于腦,與腦和脊髓有密切的聯(lián)系。
《本草綱目》稱“腦為元神之府”,經(jīng)脈的神氣活動與腦有密切關系。任脈的穴位與五臟六腑密切相關。大量臨床經(jīng)驗也證明,督脈及任脈是治療臟腑疾病的重要穴位,可直接改善大腦和全身臟腑的氣血運行。
督脈與任脈二經(jīng)是推拿砭術施治的主要經(jīng)脈,可總結為“調任督二脈”。推拿任督二脈治療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血液循環(huán),改善心肌供氧,降低血流阻力,促進病變組織血管網(wǎng)的重建,改善心臟和血管功能。并有調整自主神經(jīng)和鎮(zhèn)痛的作用。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研究證明推拿療法在心臟康復中對心血管具有直接和間接調節(jié)作用。
推拿通過特有的機械刺激方式,直接對心臟、動靜脈及毛細血管、淋巴系統(tǒng)和血液等產(chǎn)生較好的作用,從而改善心功能、促進血液流通、改善血液的流變、降低血流阻力、促進微循環(huán)的建立。推拿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也非常復雜。它可以間接作用與影響中樞神經(jīng)、外周神經(jīng)和效應器官。
現(xiàn)代研究表明,推拿后機體血液中白細胞總數(shù)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加強,血清中補體、免疫球蛋白含量升高,淋巴細胞數(shù)量增多,從而發(fā)揮其免疫功能。推拿療法還可以調節(jié)康復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解痙、消炎與鎮(zhèn)痛。生理研究表明,調節(jié)肌肉張力的神經(jīng)組織有位于肌腹的肌梭感受器和位于肌腱的腱梭感受器,前者興奮時可使肌肉加強收縮,后者興奮時可抑制肌肉收縮。運動生理研究證實,受累的肌肉充分拉長后可使腱梭感受器興奮。推拿可通過運動關節(jié)類手法拉長受損的肌肉,從而消除肌緊張、痙攣。
3.刮痧療法
刮痧療法是起源于我國民間的一種中醫(yī)外治法,是應用邊緣光滑或硬物器具,蘸上潤滑液體,在身體表面部位進行刮、提、推、擦,或用手指鉗拉患處,造成皮膚表面淤點、淤斑、點狀出血,以此刺激經(jīng)絡,改善氣血流通狀態(tài),從而達到調氣行血、活血化瘀、通行陽氣、舒經(jīng)通絡、驅邪排毒等功效。
4.拔罐療法
拔罐技術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內負壓,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應體表部位,使局部皮膚充血或瘀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
下面重點介紹扶陽罐的幾種操作方法。
扶陽罐點按以扶陽罐罐底陶瓷部分著力,在體表腧穴或一定部位上,逐漸往下用力,按而留之的方法,稱為扶陽罐點按。
術者一手握住扶陽罐上部,罐體與體表形成一定角度,另一手大拇指抵住罐底陶瓷部分,相對應的另一瓷邊以點接觸體表穴位、陽性反應點或椎問。垂直用力,力度由輕到重。在點按時,不可以有移動,力度要滲透,由淺入深。除了頭面部少量穴位以外,扶陽罐點按在全身大多數(shù)經(jīng)絡穴位都可以應用。
具有溫通經(jīng)絡、調和氣血、鎮(zhèn)靜止痛的作用。
扶陽罐溫滾以扶陽罐罐底陶瓷部分著力,在體表進行連續(xù)不斷往返滾動的方法,稱為扶陽罐溫滾。
扶陽罐溫滾的操作要領為:術者將扶陽罐橫置,罐底陶瓷部分接觸體表,一手握住罐的上部,另一手用掌壓住陶瓷邊并推動,使罐在體表局部滾動,力度均勻,節(jié)奏一致,連續(xù)往返滾動,使受術者有壓和技動的感覺。
扶陽罐溫滾多用于肩背部、腰臀部、四肢等肌肉發(fā)達部位??梢詼赝ń?jīng)絡、調和氣血、緩解痙攣。
扶陽罐溫撥以溫熱的罐陶瓷邊緣著力,置于肌肉、肌腱等組織一側,作與其走行垂直方向撥動,其狀如彈撥琴弦,從而達到剝離黏連、消散結聚、解痙鎮(zhèn)痛目的之手法,稱為扶陽罐溫撥。
扶陽罐溫撥的動作要領為:術者手持扶陽罐略微傾斜,以溫熱的罐陶瓷邊緣壓住受術部位或陽性反應點,適當用力下壓,由淺入深,朝向與肌纖維垂直的方向撥動。
撥動時要具有滲透力,且罐底邊與表皮沒有摩擦。撥動頻率可快可慢,速度要均勻,用力要由輕到重,再由鶯到輕,剛中有柔。扶陽罐溫撥多用于肩背部、頸項、跟腱等處。具有松解黏連、緩解痙攣、祛瘀止痛、舒筋活血等功效。
扶陽罐溫推 以溫熱的扶陽罐罐底面著力,進行單方向或往返直線或弧線推動,從而達到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扶陽氣目的之方法,稱為扶陽罐溫推。通過扶陽罐溫推操作法的運用,可起到“以罐代手”推拿的目的。
扶陽罐溫推的動作要領為:術者手持扶陽罐,以溫熱的罐底面接觸體表,按循行方向罐前1/3稍抬起,沿經(jīng)絡或體表循行,操作時力度重而不滯、輕而不浮,路線不偏斜、不跳躍,緩慢地進行溫推。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研究證明拔罐可以借助負壓吸附人體皮膚表面形成的局部瘀血以期達到治病防病效果, 其屬于物理療法。
以罐體為工具, 根據(jù)患者的病情, 選擇合適的部位開展拔罐活動, 先保持人體皮膚的清潔, 可以涂抹甘油, 罐體吸附5 min 即可, 進行拔罐時避開皮膚受損部位, 該療法多用于治療血瘀質、濕熱質心臟病患者。
拔罐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 拔罐前要檢查器具是否完好, 避免火罐口有破損損傷人們的皮膚, 拔罐時嚴格觀察人們的反應, 一旦有不適情況及時取罐。皮膚潰爛、重度心臟病患者嚴禁使用。
5.氣功導引療法
氣功療法氣功療法是以少林內功、易筋經(jīng)、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六字訣等傳統(tǒng)功法為主要手段指導患者進行主動訓練的推拿醫(yī)療技術,以指導患者進行功法訓練為主,也可以在功法訓練的同時進行手法治療。
氣功療法具有疏通氣血經(jīng)絡、扶正通陽、強身健體的作用,可以與其他推拿技術配合,運用于心臟康復。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研究證明導引技術通過推行中醫(yī)傳統(tǒng)運動形式, 如太極拳、五禽戲、氣功和八段錦等, 根據(jù)患者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 引導患者進行訓練, 可以幫助其強身健體, 以便更好地應對病魔。
太極拳 以陰陽辨證為理念, 結合陰陽五行的變化, 是一種內外兼修、緩慢、輕靈、柔和、剛柔相濟的傳統(tǒng)拳術, 適合冠心病患者進行練習, 患者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調整運動強度, 長時間練習太極拳可以改變人們的用力習慣, 減少人們日常因用力不當導致氣血受阻、胸悶緊張等不良癥狀。
五禽戲 作為中國導引 養(yǎng)生 的重要功法, 虎戲13 式、鹿戲9 式、熊戲9 式、猿戲10 式、鳥戲13 式, 動靜結合的引導民眾進行鍛煉, 如虎戲健肺, 鹿戲活腰胯, 熊戲健脾胃助消化, 猿戲活筋骨養(yǎng)肝臟, 鳥戲通脈絡。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幾個動作進行練習。
八段錦 有坐八段錦和立八段錦之分, 又有文八段和武八段之說, 因簡單易學、療效顯著, 備受民眾歡迎, 人們練習八段錦不僅能緩解不良情緒, 調節(jié)心情, 同時還能改善睡眠情況, 是冠心病患者最佳的心臟康復運動方式。
此類以補虛為甚,通過溫扶人體先后天之腎陽、脾陽、心陽等,正陽以固精、溫陽以驅寒,補虛以潛陽,此類外治法主要以艾灸、中藥浴、中藥貼敷、石蠟療法為主,具體方法如下:
1.艾灸療法
“灸”,久+火也。火代表光明,代表動力,運用火的能力是人類與其他動物存在的本質區(qū)別。除了白天的太陽,唯有火才能給予人類光明和能量。
長久的運用火是為了什么?補陽氣的不足,是故才有“針不及,灸之所宜”灸法是利用易點燃的材料和某些藥物。燒灼穴位,憑借溫熱刺激,通過經(jīng)絡的作用,來調整機體的生理失衡,達到治療和保健的一種外治方法。
艾灸具有雙向調節(jié),無副作用,簡便易行,安全高效的特點。包括直接灸、間接灸、艾條灸、溫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溫針灸及灸器灸等。
2.中藥浴療法
中藥泡浴 將煎好的中藥方于5000 6000升溫水中混勻,泡浴20分鐘后擦干皮膚,每周2 3次。
中藥蒸氣浴 將特定中藥方煎煮取汁約500 1000毫升,經(jīng)汽療蒸發(fā)器加熱和形成蒸汽,直接作用于體表,每周2 3次。功效: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疏通經(jīng)脈、透達腠理、祛邪和中、溫經(jīng)散寒、祛風除濕、消腫化瘀、通絡止癢、榮 養(yǎng)生 肌的作用。
沐足療法 沐足療法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論治理論,將藥物煎煮成液或制成浸液后,通過浸泡雙足、按摩足部穴位等方法刺激神經(jīng)末梢,改善血液循環(huán),從而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作用的治療方法。
3.中藥穴位貼敷療法
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是將中藥或中藥提取物與適當基質和透皮吸收促進劑混合后,制成敷貼劑,貼敷于人體腧穴上,利用其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和中藥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疾病的無創(chuàng)穴位刺激療法。將扶陽的藥物和活血行氣、解表散寒等藥物配伍(如扶陽益火膏、散陰膏等),制成敷貼劑。例如臍封,臍封是在神厥穴外敷以溫補、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等藥物,通過緩慢滲透吸收,達到持續(xù)治療的目的。其操作方法:臍部填入中藥膏劑,外敷紗布,膠布固定,保持約數(shù)小時。機理:臍部即神厥穴,為神氣出入之門戶,具有振奮中陽、溫通血脈之作用。
4.石蠟療法
石蠟是從石油中蒸餾出熱容量較大、導熱性較小的高分子碳氫化合物,經(jīng)過加熱后的液體,石蠟作為導熱體,涂敷于患處可達到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疏通經(jīng)脈、透達腠理、祛邪和中、溫經(jīng)散寒的作用。
具體有以下兩方面作用:
(1)溫熱作用:由于石蠟具有熱容量大,導熱系數(shù)低,保熱時間長等特點,蠟療時蠟療區(qū)局部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明顯,熱透入可達皮下1 5cm,局部汗腺分泌增加,致使局部大量出汗。
由于蠟療具有較強而持久的熱透入作用,故有利于血腫的吸收,加速水腫消退,并能增強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的吞噬功能,提高新陳代謝,故其也具有消炎作用。
(2)機械壓迫作用:由于石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黏稠性,能與皮膚緊密接觸。在冷卻過程中,其體積縮小,對皮膚及皮下組織可產(chǎn)生柔和的機械壓迫作用,既可防止組織內淋巴液和血液滲出,又能促進滲出物的吸收。
“上虛火”就是中醫(yī)說的“陽虛”(作者按)。
廣東、廣西那邊喝涼茶很普遍,但很多人就是喝涼茶喝出病的。他們不知道這個是“陽虛”,以為上火:嗓子疼、臉上長痘,就去喝涼茶。其實那不行的;更糟糕的是,成終生疾病了,永遠好不了。舌頭紅、喉嚨痛、起痘,是由內向外自我修復的一種機制,已經(jīng)啟動了,你再喝涼茶把它壓回去,那不成了一個終生疾病啊,怎么好得了?
中醫(yī)里面講“從治”,有“正治(從治)”有“逆治(反治)”,“逆治”就是表現(xiàn)為熱,就給它用寒;“從治”就是順其勢,它本來是個熱癥,一大片的熱象,然后你用熱藥,把它引回到它應該去的地方?!秲冉?jīng)》不是講“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這個位很重要,這個相火應該在什么地方?君之下,水之中,如果它離開水,跑到這個君的前面、上面去了。實際上就是它不應該跑到上面去,而應該回去;但是它脾氣很暴,你要順著來,你不要揍它、不要罵它,這個就是引導。
1、“相火”是指腎陽,也就是肝火。簡單的來說,“相火”就是上升的火,為“先天之火”。通俗可解釋為,冬天家里的地暖就是相火。
2、“君火”是指心陽,也就是心火。簡單的來說,“君火”就是下降的火,為“后天之火”。通俗可解釋為,冬天的燈泡就是君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96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好文--中醫(yī)與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