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意義上的缺鈣,是指骨骼缺鈣。人們經常片面地認為,老年人腰酸、背痛、腿抽筋,就是缺鈣,多補鈣就可以了。而事實上,問題并沒有如此簡單。人到50歲左右,鈣代謝平衡開始失調,吃進去的鈣并不能正常地進入骨骼,所以多“吃”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升高骨鈣的最好方法是阻止“鈣搬家”。
為了滿足人體生命的基本要求,骨骼中的鈣還經常被釋放到血液中“救急”。據(jù)研究,人的血鈣自穩(wěn)系統(tǒng),每天可從骨骼中“動員”出25毫克的鈣進入血液,這種鈣從骨骼中釋放出來的逆向運動,稱為“鈣搬家”。
“鈣搬家”可同時給人體帶來兩方面的副作用:一方面是骨骼缺鈣,引起骨質硫松、骨質增生以及各類骨折;另一方面是血液及細胞內鈣含量增高,導致鈣在血管壁和心肌、腎臟等軟組織中沉積,引起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結石、老年癡呆等老年性疾病以及惡性腫瘤等。因此骨鈣減少、血鈣增加的“鈣搬家”現(xiàn)象,是導致人體衰老的基礎。
“鈣搬家”現(xiàn)象是由于骨鈣代謝紊亂引起的。所以,糾正骨缺鈣首先要制止“鈣搬家”,也就是調整鈣代謝紊亂。
糾正鈣代謝紊亂,是減緩衰老的重要一環(huán)。影響人體鈣代謝的最重要的激素有: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維生素D等。人體甲狀腺分泌的降鈣素,是骨代謝調節(jié)激素,能降低血液和軟組織中的鈣,把將要“搬家”的鈣留在骨骼中,以降低血鈣,增加骨鈣。降鈣素還能抑制破骨細胞對骨骼的破壞,增加骨密度,避免了由于骨骼長期缺鈣造成的骨質疏松,以及由血鈣增高帶來的其他危害。但是老年人自身分泌的降鈣素往往不足,靠自身的降鈣素很難制止“鈣搬家”。
從20世紀80年代初,國外的醫(yī)學專家就嘗試用補充外源性降鈣素的方法來糾正人體鈣代謝紊亂。多年來觀察表明,降鈣素可預防和治療由“鈣搬家”造成的骨質疏松,有效地增加骨密度,解除由骨質疏松引起的骨痛,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809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按摩穴位治尿不凈
下一篇: 手指操防治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