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看來,得“道”的圣人,即修養(yǎng)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夠“挫銳”、“解紛”、“和光”、“同塵”,這就達到了“玄同”的最高境界。凡是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必然有照射不到的陰暗的一面存在,只看到了照射著的一面,忽略了照射不著的另一面,是不算真正懂得光的道理的,只有把‘負陰’、‘抱陽’的兩面情況都統(tǒng)一地加以掌握了,然后才能懂得‘用其光,復歸其明’的道理。宇宙間到處充滿著灰塵,人世間紛繁復雜的情況也是如此,超脫塵世的想法與做法是不現(xiàn)實的,眾人皆濁我獨清的想法與做法是行不通的,這些都是只懂得對立一面的道理,不懂得統(tǒng)一一面的道理。只有化除成見、沒有私心的人,才能對于好的方面,不加阻礙地讓它盡量發(fā)揮作用,對不好的方面,也能因勢利導,善于幫助它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同其塵’,是對立的統(tǒng)一道理的較高運用?!?/span>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波蘭、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國的革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相繼垮臺。特別是蘇聯(lián)解體,對社會主義陣營產(chǎn)生了強烈的沖擊。面對這一嚴峻的國際形勢,鄧小平說了十六個字:韜光養(yǎng)晦,冷靜思考,穩(wěn)住陣腳,沉著應付。1990年12月24日,鄧小平在對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講話時說,現(xiàn)在國際形勢不可測的因素多得很,矛盾越來越突出。過去兩霸爭奪世界,現(xiàn)在比那個時候要復雜得多,亂得多。怎樣收拾,誰也沒有個好主張。第三世界有一些國家希望中國當頭,但是我們千萬不要當頭,這是一個根本國策。這個頭我們當不起,自己的力量也不夠。當了絕無好處,許多主動都失掉了。鄧小平為什么要“韜光養(yǎng)晦”,“不當帶頭人”?這是因為當時世界政治力量嚴重失衡,國際局勢也處于動蕩時期。如果我們誤估形勢,當?shù)谌澜绲摹邦^兒”時,中國將再次承擔起沉重的經(jīng)濟援助負擔,這將延緩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同時,它也將自己推向了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對立面,成為公眾批評的對象。這無疑將導致冷戰(zhàn)的另一個時代。如果“不合適”,中國可以繼續(xù)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針,積極主動地進行對外交流,抓住主動權。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加強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jié)與合作,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當然,鄧小平的“不當頭羊”并不意味著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無所作為。相反,我們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和平環(huán)境,做到“光明磊落”,“不搞無意義的正面對抗”,“在陽光下溫順,在暗中備戰(zhàn),伺機而動”。中國雖然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在國際舞臺上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但其“不當頭”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20年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證明了鄧小平對當時國際形勢分析的正確性和他制定的一系列處理國際關系的戰(zhàn)略,體現(xiàn)了鄧小平高超的戰(zhàn)斗藝術和政治智慧。
在管理過程中,領導者不僅要“挫其銳氣”,更要“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也就是說,要化解矛盾、化解矛盾、維護正義、弘揚正義,整合不同的思想觀點,以人為本、以人心為本。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管理的目的。這也是老子政治思想和管理思想的內(nèi)涵,也是“道”的體現(xiàn)。用老子的話說,“玄同”是他所描述的領袖們的哲學和智慧境界。也就是說,我們不會根據(jù)自己的收入來區(qū)分世俗的親密、利益、高貴和卑鄙,而是平等地對待它們。這就是成功的領導者。大道有無同源、動靜如一、生生不息,道是無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永遠不會充盈。做人也一樣,用永遠保持空杯心態(tài),善于接納新鮮事物,這樣才能永遠保持創(chuàng)造力。喬布斯也曾說,人要保持一種饑餓的狀態(tài),要保持一種大智若愚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和自然大道一樣,按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斷向前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4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德經(jīng)》中挫其銳的現(xiàn)實例子。
下一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