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老子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個人都知道,總有許多夢不能圓,卻始終無法舍棄諾言對自身的纏繞,曾幾何時,在激情中定下豪言壯語,那些大多是不符合實(shí)際的,過高的追求往往不能帶來成功,反而會使自己更加退步。
一群烏鴉想徹底改變自己的壞形象,它們夢想成為鷹。一只烏鴉前去觀察鷹生養(yǎng)孩子,回來后告訴大家說:“不多不少,老鷹孵卵花了整整三十天。毫無疑問這是老鷹從小就擁有強(qiáng)健體魄的原因。”于是,烏鴉們孵卵也用去整整三十天。一只烏鴉前去觀察老鷹練飛的情況,回來告訴大家說:“我準(zhǔn)確算過,老鷹每次練飛到離地一萬米的高空再停飛,這肯定是它們擁有強(qiáng)大飛翔能力的關(guān)鍵?!庇谑?,大大小小的烏鴉們努力向一萬米的高空沖去,從不停歇,可直到它們相繼累死過去,烏鴉們也沒有一只飛到那么高的位置。烏鴉還是烏鴉,它們到死也沒改變。與其不切合實(shí)際地去幻想成為一只鷹,倒不如實(shí)實(shí)在在地做好自己。古語講,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唐太宗與魏征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剛繼承皇位,勵精圖治,有志建立盛世,多次把魏徵召到臥室里詢問得失。魏徵也言無不盡,前后上諫兩百多項,唐太宗都欣然應(yīng)允?!搬缫嘞卜曛褐?,思竭其用,知無不言”,然而受到重用的魏徵也遭到了他人的中傷,被誹謗說包庇自己的親戚,雖然查無實(shí)據(jù),但唐太宗還是想借此敲打一下魏徵。“愿陛下俾臣為良臣,毋俾臣為忠臣”,沒想到魏徵并不在乎這些謠言,而是用一番肺腑之言打動了唐太宗:“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對于其他皇室成員,魏徵就更不含糊了,長樂公主深受唐太宗鐘愛,在她出嫁的時候,唐太宗準(zhǔn)備的嫁妝其禮數(shù)加倍于永嘉長公主,大臣紛紛表示“陛下所愛,欲少加之”,僅有魏徵堅決反對,“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碧铺趯⒋耸赂嬖V了長樂公主的母親長孫皇后,長孫皇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贊揚(yáng)魏徵能“引禮義抑人主之情”,像這樣剛正不阿的事情,魏徵還做了很多。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明君,他非常注重聽取不同意見,從諫如流。唐太宗曾經(jīng)說過:“我知道我的優(yōu)點(diǎn)和缺點(diǎn),因此我能夠正確地認(rèn)識自己。我重用魏征,是因為他能夠指出我的錯誤和缺點(diǎn),讓我更加了解自己?!边@個故事告訴我們,正確地認(rèn)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而聽取他人的意見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yè),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yè)。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鬃诱f:“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彼抉R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span>
生活中高估自己的人比比皆是,他們認(rèn)為別人的成功只不過是碰到了好的機(jī)遇或是得到了伯樂的賞識,要知道不論是運(yùn)氣還是賞識都需要實(shí)力。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5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