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堵住貪欲之口,關(guān)閉貪念之門,終身都不會煩苦。敞開貪念之門,增添世俗誘惑,終身都無可救藥。
這里兌、門,泛指眼,耳,鼻,舌,身這些人體與外界相通的信息通道。“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行道,需要時刻警惕被世俗誘惑而誤入歧途。滾滾紅塵彌漫著“五色,五音,五味”等等迷失心性的誘惑。明道的人,明白無、無我的人生本質(zhì),堵住、關(guān)閉了這些世俗誘惑之門,堅守道心立身天下,無我無為,平等,公正,包容,慈愛,為而不爭。所以,人生安、平、太,終身沒有煩苦,坦坦蕩蕩,明明白白過一生。不明道的人,迷失于自我意識,不能堵住、關(guān)閉這些世俗誘惑之門。虛榮,名利,逞強,斤斤計較,勾心斗角,爭名奪利,損人利己,不知足,貪得無厭。困頓于私我小我,心力交瘁,紛爭煩苦,糊里糊涂一輩子。修心為道,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做到堅定、堅決、徹底的塞兌閉門,尊道貴德,則終身無憂。當(dāng)然,老子不是要我們不吃、不看、不聽,甚至像死人那樣不呼吸,而是提醒人們警惕外界不良影響,阻斷“難得之貨”“五色”“五味”“五音”“畋獵”等對人們的誘惑,如此方能悟得“道”的真諦并抱守大道。
正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沒有欲念,就不會有煩擾之事?!?a href="/ddjy_100/224.html">莊子》中曾經(jīng)提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比嘶蛟S這一生都找不到那些所謂的真理,老子對這一點認識得很清楚,向外追求永遠都沒有終點。一個人要立身處世,擺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永遠都追求不到所謂的真理,功名和利益也一樣,想要追求就永無止境,所以圣人提醒世人塞住欲念的孔穴,閉起欲念的門徑。感官欲望的活動是最明顯的也是最直接的,人平常都是靠感官與外界接觸,生活中的點滴都能給人們帶來感覺,看到、聽到一些東西就會產(chǎn)生欲望,只要欲念的心啟動,就無法終結(ji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5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德經(jīng)》中對“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下一篇: 《道德經(jīng)》解析第五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