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勇氣來自于妄為,表現(xiàn)為魯莽蠻干,無所畏懼,那是無法無天,是禍害,勇氣來自于不妄為有所敬畏,人之所畏,我亦畏之,能而示其不能,動則善時,則于事有益,這是真的勇者。這兩者一個獲利一個遇害,老天所厭惡的,誰知道其中原由呢?所以圣人也認為“如何勇”很困難。天之道,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勝之,不輕易發(fā)布號令而能得到反饋,不強行征召大家不請自來,雖悠悠然,但一切均在謀劃中。天網(wǎng)看似稀疏,但卻沒有什么遺漏的。
本章主要說明了“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的道理。雖然上天的懲罰不會立即到來,但它終究會降臨。因此,順天道而為是萬物都應(yīng)遵循的法則,不可有所違背,否則就會受到天道的處罰。無論做任何事,都不能僅憑一腔意氣,莽莽撞撞,這樣的作為往往難達所愿。天道“不爭而善勝”,即合乎道的不用刻意的或不擇手段的去爭,通常能得到良好的結(jié)果;而不合乎道的,就算爭取到了也不會有較好的結(jié)果。當然,順道而為并非是讓人放棄主觀的想法、沒有自己的思想,而是不做無謂的努力。萬事萬物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因此不要只著眼于自己眼前的利益,把心態(tài)放平,順其自然,順勢而為,遵循道之理,便能一通百通。自然的規(guī)律,浩瀚無際,從來不遺漏;包括宇宙也有宇宙的規(guī)律。現(xiàn)在這句話,更用于警戒犯罪;你不要做壞事,抱著僥幸心理,一旦做了壞事,必然逃不掉。其實老子這句話的范圍更廣;你要合乎自然的做事兒 ,不合乎自然,就會得到不好結(jié)果。比如不注意休息,就會心情不佳,導致身體不舒服;一環(huán)套著一環(huán),從來沒有一個例外。為人處世,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擅長之處,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能夠深入下去,發(fā)揮個人能力,這樣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最終得到那個善的結(jié)果;一旦刻意去追求,勉為其難地去競爭,往往讓自己失望,使得別人感到厭惡。所以始終以不爭為原則;能不爭就不爭;但務(wù)必要在自己領(lǐng)域深耕下去,無為而無所不為。
大道無比精妙的造化,就像一張覆蓋天地的大網(wǎng),這張大網(wǎng)雖然很稀疏,稀疏得人們常常忘記祂的存在,但天地萬物所有的生、住、異、滅都無法脫離大道的造化法則而獨立存在,就叫“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因此我們才知道,人的生老病死,成功還是失敗,等等,都無法以我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無法服從我們內(nèi)心的貪嗔好惡。我們唯有順從大道的造化法則,將求果改變?yōu)榍笠颉?/span>要追求快樂幸福的人生,就必須以卸除貪嗔好惡、分別取舍這個“因”為前提條件,而不是去喂養(yǎng)貪嗔好惡、分別取舍這個“因”,不是以不斷滿足內(nèi)在欲望的方式來獲得快樂感、幸福感。懂得這一點,并能夠在自身上實施得來,就叫開悟,就叫得道。所以開悟也好,得道也罷,其實并非人們所想象的那么虛玄,而是有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可以抵達。而古圣先賢們留下的所有經(jīng)典,都是在為我們指出這條抵達開悟、得道之路,都是為了將我們引上這條路。因此讀經(jīng)典的目的不是為了增長知識,更不是為了炫耀自己多有知識,而是為了找回那個圓滿俱足的本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6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德經(jīng)》中對于管理的見解
下一篇: 《道德經(jīng)》第七十四章感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