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近代文藝復(fù)興時期,有一位藝術(shù)家叫做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的雕刻是受到眾人稱贊的,非常的精彩,是重要的藝術(shù)品。別人就問他說,你怎么能雕刻得這么好?他怎么回答?他說,我雕刻的時候只是把多余的部分去掉。什么意思? 把多余的部分去掉,就讓它原來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等于是米開朗基羅有一種透視的眼光,看到一塊木頭,很好的木頭,他要雕刻,他先把他所看到的人物直接投射到木頭上,然后把多余的去掉。
這與我們《莊子》里面說的故事一樣。有一個人他要雕刻一些動物的形象,比如說飛禽走獸,他到山里面找一些適合使用的樹根與樹干。他找的時候,排除任何雜念,直接看到這個樹根、樹干里面有一只老鷹、有一只老虎,他可以直接看到??吹街?,就等于是把里面的老鷹、老虎解放出來,把多余的部分去掉。看起來好像很笨拙,多余的部分你把它去掉,巧妙就出現(xiàn)了。所以說“大巧若拙”,在藝術(shù)方面也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fā)。
接著提到“大辯若訥”,就是最大的辯才好像是木訥。我們都知道人在辯論的時候,并不是說你一直喋喋不休,就代表你有智慧,你說得好,不見得。莊子也說過一句話,很諷刺的,他說:“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保ā肚f子·徐無鬼》)一只狗他拼命會叫,這不叫做好狗;人拼命地說話,他不見得是卓越。所以在這個時候你就要記得,真正的高手,他說話不多的,但一語中的。關(guān)鍵的地方把握住,一句話就夠了。所以原來他辯論的才華是在內(nèi)心里面,把邏輯掌握得非常好,所以一出手就擊中要害,讓別人無法反駁。相反的,一個人喋喋不休,一定出現(xiàn)很多漏洞,到最后可能自相矛盾了。所以說話也是一種技巧。這種技巧的根源在于理解,所以理解才是重點。
宗教里面也有這種說法,在佛教里面說“圣默然”——神圣的沉默。所以話說得越多,你可能變得更多誤會的可能。相反的,有時候你說的話,說一說,你停下來,讓別人去好好想一想,他說不定反而了解了你在說什么。
接著有兩句話,他說“躁勝寒,靜勝熱”。這兩句話很多《老子》的專家都討論得比較過頭了,為什么?有人就說了,老子是楚國人,在南方,他們所謂的“躁”是火爐,所謂的“靜”是一種清水,所以這變成怎么樣解釋呢?你如果冷的話,用火爐嘛;如果你熱的話,用清水。另外一個解釋是我們現(xiàn)在采用的解釋?!霸辍贝怼霸陝印?,就是走路走得很快,“靜”就是平靜,安靜下來。
我現(xiàn)在請問你,老子希望你在炎熱與寒冷中該怎么辦?兩個選擇:第一個,很冷的時候選擇火爐,讓你可以溫暖;很熱很熱的時候,你選擇清水,讓你可以比較清涼一點。這是第一個,使用外物,使用火爐,使用清水。第二種,你覺得老子會怎么做?他說,我用疾走來避開寒冷,我用平靜來讓自己不那么熱。我覺得第二個才比較可能。為什么?你如果要借助外物的話,萬一你很冷的時候,旁邊沒有火爐怎么辦?你如果借助外物的話,萬一你很熱很熱,旁邊沒有清水怎么辦?老子的思想總是希望你借助于自己本身的條件,而盡量減少對外物的依賴。
所以“躁勝寒,靜勝熱”這兩句話,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我們這邊所翻譯的:疾走可以克制寒冷,安靜可以化解炎熱。尤其是第二句,我們常常說“心靜自然涼”嘛。你在中國南方,天氣很熱,心靜自然涼。像夏天的時候,你心煩氣躁,你能不能把心靜下來呢?靜下來之后,就會覺得沒有那么熱了。
最后的結(jié)論就是“清靜為天下正”,我們把“清靜”兩個字理解為平淡無為。平淡無為,才是天下人的康莊大道,這是《老子》基本的思想?!盁o為”,無心而為。到最后,一切該出現(xiàn)的就出現(xiàn)了。人活在世界上,當(dāng)然會喜歡有些時候高潮迭起,讓人振奮,也喜歡人群的肯定與掌聲。但在人生里面占最大多數(shù)的時刻是什么?還是平平淡淡,無心而為,這才是自然的狀態(tài)。
所以在這一章里面,我們學(xué)到什么?學(xué)到老子用五個“大”來代表一種圓滿的、最高的一種境界,大成,大盈,圓滿,充實。但是用“若”這個字讓你知道“正言若反”。你如果說要直就好像有屈,你要圓滿就好像有缺陷,你要靈巧就好像是笨拙的。像這就是提醒我們,不要想一步登天,也不要想賣弄小聰明,要知道人間的一切都在變化之中,除非你最后停止在道里面,才能夠得到圓滿的、真正的、最后的安定。
我們今天可以思考一下,后面有三種:大的正直、大的靈巧、大的辯才。你覺得哪一種比較容易學(xué)會?你跟別人相處,正直、靈巧、辯才,你在哪一方面有一些個人的觀察與經(jīng)驗?希望聽聽你的想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0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