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的主題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句話我們常常聽到,就出自于《老子?第64章》。這章內(nèi)容比較豐富,也比較長,我們要分兩集來說。我先把原文全部讀一遍,
《老子?第64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我們接著用白話把它意思整個說一遍:情況安定時容易把握,情況尚無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化解,事物微細(xì)時容易消散。要在事情尚未發(fā)生時就處理好,要在禍亂尚未出現(xiàn)時就控制住。合抱的大樹,是從小芽苗長成的;九層的高臺,是從一筐土堆起的;千里的行程,是從腳底跨出的。作為的將會失敗,把持的將會落空。因此,圣人無所作為,也就不會失??;無所把持,也就不會落空。人們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時反而失敗。面對事情結(jié)束時,能像開始時那么謹(jǐn)慎,就不會招致失敗了。因此,圣人想要的就是沒有欲望,不重視稀有的商品;想學(xué)的就是沒有知識,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此助成萬物自己如此的狀態(tài),而不敢有所作為。
我們這一集要先介紹前半段,前半段一開頭連講了四個容易的“易”,像安定時容易把握,情況尚無跡象時容易圖謀等等,這些說的都符合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這章的標(biāo)題定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它要求的就是要有一種長遠(yuǎn)的看法。任何狀況在開始的時候、還沒有跡象的時候、脆弱的時候、微細(xì)的時候,都很容易去把握、去安排。事情還沒有發(fā)生的時候,就把它處理好;禍亂尚未出現(xiàn)時,就控制住。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一般人聽到都會覺得有道理。
這一集里面,我們從老子這些話里面,要特別提出三個重點:第一就是提早分辨;第二就是付諸行動;第三就是積少成多。
我們先說第一點,提早分辨,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見微知著”。你看到一片樹葉落下了,就要想到秋天快來了。在《易經(jīng)》里面有一個坤卦,就是乾坤的坤,第二個卦,六爻都是陰爻,所以它最底下的一個(初六)怎么說呢?它說:“履霜,堅冰至?!蹦_下踩到霜,堅冰將會到來。什么意思?你看到霜,就要知道可能快下雪了,那快下雪的下一步可能是結(jié)冰了。你不能說我等到看到冰,我再來準(zhǔn)備過冬,那就來不及了。所以看到霜,心里就要有數(shù)。請問坤卦初六為什么看到霜呢?因為坤卦六爻都是陰爻,所以你一上場就覺得冷到心里面了。所以開始的時候可能還沒那么嚴(yán)重,但是你要有長遠(yuǎn)的、整體的看法。所以坤卦的初六的爻辭會說“履霜,堅冰至”,提醒你后面的發(fā)展可能很嚴(yán)重,所以你要早點分辨這些。
舉個例子來說,在春秋時代的兩百多年中,有大臣?xì)?,有兒子殺父親的,這些事情都不是忽然出現(xiàn)的。不是說一切都很好,社會都很穩(wěn)定,忽然發(fā)生這些可怕的事,不是的。它都是漸漸演變成的。這就是我們要強調(diào)的,要提早分辨,千萬不要以為現(xiàn)在天下太平就沒事了。
《易經(jīng)》經(jīng)常提醒我們要做什么?居安思危。在安全的情況之下,要想到將來可能會有危險,那該怎么辦呢?因為《易經(jīng)》的“易”就是變化,人間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所以在尚未出現(xiàn)之前,沒有什么動亂,就要把它先搞定。
在《尚書·周官》里面也強調(diào)“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還沒有亂的時候,就要制定好正確的制度;在國家沒有危險的時候,就要好好去保護(hù)它。這與老子所說的“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是一樣的意思。
接著連講三句話,就是今天的重點,提到“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第一句講的是自然界,用一棵樹做比喻。合抱的大樹,開始的時候是小芽苗。九層之臺看起來非常的宏偉壯觀,它起于累土,一筐筐土慢慢堆成的。這講的是人間的情況。然后第三個是講人的行動,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這三句話里面它都會提到什么?“生于”“起于”“始于”,代表什么?代表你要開始付諸行動了。你不能光提早分辨,分辨了以后你就要立刻行動,否則怎么可能成就前面說的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加上千里之行呢?所以接著付諸行動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1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