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你要問一個人:有兩個人生目標可供選擇,但只能二選一。你是追求強大呢?還是追求長生?估計,這會讓很多人感到為難,因為我們很多人恐怕最想選的不是其中一個,而是兩個都選??墒牵咸鞝敃屓藗?nèi)缭竼幔?/span>
在世界上,《道德經(jīng)》被譽為“東方圣經(jīng)”,又有“萬經(jīng)之王”之美譽。
以道看世界,生命就如同一個容器。
生命的本質(zhì),就在于往生命這個容器里裝進了什么。
命運的秘密,就是你給生命裝進了什么,你就會變成什么!
生命的痛苦,就是因為給自己的生命裝進了自以為正確的程序,然而卻又遭遇相反力量的鉗制或者打擊。
生命的覺醒,就是懂得了將歷經(jīng)千年檢驗的圣人智慧裝進自己的生命中,讓正反兩個方面的程序同時運行,從而防止了生命走偏的危險!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老子道德經(jīng)第七十六章,看看老子對人間“強者死、柔者生”這一特殊規(guī)律的解讀吧!
【學(xué)經(jīng)先讀開經(jīng)偈】
太上玄深眾妙門,如影隨形難見真。上善若水藏智慧,虛極靜篤安心魂。
【我來把本章經(jīng)文的原文誦讀一遍】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老子在這一章中告訴我們】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咳嘶钪臅r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干硬枯槁了。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所以啊,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長的一類。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靠陀^規(guī)律是:凡是強大的,總是處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妙思】
從觀點看,老子真是個怪人。從揭示的真理看,老子真是個奇人。在這一章中,老子羅列了人們很熟悉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也揭示了這個現(xiàn)象背后所隱藏的、一般人很難理解的特殊規(guī)律。
“強者死,柔者生”,對人生的生死與柔弱和堅強之間的奇妙關(guān)系,我們很多人是很少有這樣的洞察力的,可這樣的規(guī)律,就被老子發(fā)現(xiàn)和揭示出來了。
自然界從生到死的現(xiàn)象,我們很多人已經(jīng)見過很多遍了。人的生命也一樣,從弱小到強壯,再從強壯到衰老,最后死亡。人的生命這種由弱到強,由強到亡,我們很多人也見到了。可這就是自然規(guī)律呀,有誰能夠從這樣一個自然現(xiàn)象中抽取出哲學(xué)的智慧嗎?老子做到了。
現(xiàn)實中的人們都追求自我的強大,會有人關(guān)心強大之后容易走向死亡的現(xiàn)象嗎?也許人間最悲催的事情是,在走向強大的過程中,倒在半路上。這些年里,一些社會精英的“過勞死”和更多人的亞健康,也許就是老子所揭示的這一現(xiàn)象的例證。
在老子的思想那里,任何事物似乎都有一種相反的力量與其相伴隨,能夠看到并把控這種相反力量的人,就是世間高人了。若是非要等到這種反面的力量出現(xiàn)并造成了惡果才覺醒的,算是后知后覺,也算得上是明白人。若是被反面的力量擊敗后,依然不能領(lǐng)悟這種規(guī)律,依然頑冥不化;或者在遇到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時,往往將其視為一種神秘莫測的力量,去求助于神靈,那就是徹底的糊涂人了。
【明道】
通過這一章的思想,老子教給了我們什么樣的智慧呢?
1、人與萬物的生死之道?!叭酥踩崛?,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從人的生命現(xiàn)象來看,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弱的,而死了以后,就變得僵硬。從植物的生命現(xiàn)象來看,草木活著的時候,其軀體也是柔弱的,而死了以后,就變得枯槁。老子到底要說什么呢?他是想通過這樣一個自然現(xiàn)象告訴人們,自我強大會加速自己的衰亡,自我柔弱反而利于長生。
2、物極必反,盛極而衰??雌饋恚@是一個人的意志很難改變的自然規(guī)律,但老子從這一自然現(xiàn)象背后,挖掘出了一個重要的哲理:在人的主觀意志驅(qū)動下,人們追求強大和霸權(quán),但人們不知,一旦真正變得強大,一旦擁有了真正的霸權(quán),人性就會變質(zhì),就會因為客觀上的強大而讓主觀自大,因為客觀上的霸權(quán)而讓主觀變得霸道。人性一旦出現(xiàn)這樣的表現(xiàn),主觀意識就開始出現(xiàn)嚴重錯誤,對很多事情就會出現(xiàn)誤判,就會激發(fā)或者培養(yǎng)反對力量的成長,就會漸漸的將自己置于險境,直至最終出現(xiàn)重大危機。
3、堅強者死,柔弱者生。老子在這里所說的堅強,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那種敢于面對困難,而是說的自我的膨脹和對自我的固執(zhí)。老子在這里所說的柔弱,也不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那種懦弱,而是對自我變質(zhì)的管控,是對那種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行為的管制。換句話說就是,老子所說的堅強,是人們在用膨脹的自我意識,背離客觀規(guī)律或者大道,當然就會走向死亡。老子所說的柔弱,也是弱化我們自我的意識,提醒人們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和大道,這種順應(yīng)規(guī)律的做法當然就會生存下去。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span>
4、強勢時逞強就是自我毀滅。老子說“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边@是說兵力太強大了,反而容易走向失敗,樹木太堅強了,反而容易被折斷。這對一般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特別是很多領(lǐng)導(dǎo)人,他們一心想用強大兵力去征服和統(tǒng)治世界。雖然實際生活中,弱肉強食現(xiàn)象比比皆是,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是不錯的。但在人類文明的高層面上,這樣的傲慢很容易把別人看成是自己的敵人,而不是相互依存的對象,這就背離了生命的本質(zhì),因而這是一條死路。因為兵強,便會恃強凌弱,窮兵黷武,這就必然遭到抵抗和反對,激起他國人民的仇恨。到頭來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終傷害了自己??雌饋韽姶蟮拇髽浞炊菀妆豢耧L(fēng)吹倒,柔弱的小草隨風(fēng)來回的搖擺,可不會折斷,這就是強死柔生的道家智慧。
5、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對于老子的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角度:第一種解釋是,明白了“堅強者死,柔弱者生”這一人生原理的人,雖然在客觀上強大了,但在主觀上知道“處下”,這就是合于大道的平衡。雖然在主觀上采取了柔弱態(tài)勢,但在客觀上卻可以讓自己變得強大和居于上位。第二種解釋是,強大的人知道“處下”是一種覺悟,柔弱的人最終能夠“處上”是一種規(guī)律。
【啟迪】
老子的思想,咋聽起來像一種奇談怪論,可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又確實就是這么回事兒。都說老子的思想玄妙,但老子的思想又是這樣的樸實和真實。從老子的思想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人生與生活的啟迪:
1、主觀強度與客觀高度的匹配,是人生命運的密碼。在老子所處時代的強者君王們,過著奢華的生活,掌握著權(quán)力與武力,搜刮民脂民膏??雌饋硭麄兒軓姶?,卻不知強大之后主觀意識就會出現(xiàn)問題?,F(xiàn)實中的人們,總在追求客觀上的強大,卻沒有同步提升主觀上的高度,最終產(chǎn)生了主觀與客觀的失衡,這就是人間悲劇“盛極而衰”的基本原理。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有三個最根本的人生策略:第一,若想讓自己在客觀上變得強大,首先就要在主觀上讓自己不斷的提高,主觀提高是客觀強大的因,客觀強大是主觀境界的果。第二,如果事先不知道主客觀的這一規(guī)律,自己已經(jīng)變得強大了,趁著還沒有出大事,趕緊從主觀上提升自己。第三,如果自己的人生中已經(jīng)出了一些問題,就要內(nèi)省自己,不要急著想從外部扳回一局,說到此你就知道了為什么賭徒會輸?shù)膫€傾家蕩產(chǎn);更不要對相關(guān)的人進行報復(fù),否則就會錯上加錯。
2、走出“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死循環(huán)。人的一生,沒有追求,必然碌碌無為。若追求極致,又很容易走向衰亡。看起來這是一個無法破解的死循環(huán),可人也不能二選一???要么碌碌無為,要么由盛而衰?這兩個結(jié)局都不好啊。那又怎么辦呢,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就是遵道而行,有所成就時注意不要驕傲,處在高位時更要謙卑,享盡榮耀時要思考危機。也就是說,客觀上要有追求,但要遵循客觀的規(guī)律;同時,又能防止因為客觀上的追求或者客觀上的成就而扭曲了自己的主觀狀態(tài),從而避免偏離規(guī)律大道。這就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功夫,主觀上既要有追求,又要防止主觀搗亂,這需要非常謹慎細微的進行區(qū)分和把控。只顧了主觀追求,而忘記了對主觀的管控,主觀就可能失控。主觀上的追求與把控,也是我們內(nèi)心世界的陰陽,陰陽和合才是大道。那些主觀上有宏大追求的人,你是這樣做的嗎?如果缺少了一個方面,一切的追求都將走向反面,要特別小心?。?/span>
3、人間堅強與柔弱的善用者才能是勝者。老子在這里所說的堅強,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那種敢于面對困難,而是說的自我的膨脹和對自我的固執(zhí)。老子在這里所說的柔弱,也不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那種懦弱,而是對自我變質(zhì)的管控,是對那種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行為的管制。換句話說就是,老子所說的堅強,是人們在用膨脹的自我意識,背離客觀規(guī)律或者大道,當然就會走向死亡。老子所說的柔弱,也是弱化我們自我的主觀意識,提醒人們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和大道,這種順應(yīng)規(guī)律的做法當然就會生存下去。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span>
4、不修行的人,強大后就會轉(zhuǎn)向衰弱,這就是命賤??v觀人類歷史,一個個強勢的、窮兵黷武的、試圖征服世界的帝國,一個個滅亡了。強大本來使他擁有了優(yōu)勢,可他的文明卻承受不起這樣的強大,于是就進入了作死的節(jié)奏:四處攻伐,到處樹敵,不可一世,自己陷入四面包圍,最終四面楚歌,耗盡自身的優(yōu)勢后,走向衰落的境地。歷史上處處是這樣的例子,當今的世界也不乏這樣鮮活的例子。這又一次證明,當一個國家的文明和實力之間不匹配時,這個國家就會給人類帶來很多災(zāi)難,最終也會導(dǎo)致自己的毀滅。對于一個組織或者個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有了實力,盛氣凌人,自以為是,瘋狂的擴展,最終耗盡自己的資源,因一個節(jié)點上的變化,而導(dǎo)致全盤皆輸。這在現(xiàn)今的企業(yè)界,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因此,速度快時,知道踩剎車,這是覺悟。機會多時,敢于做取舍,這是明智??傊?,不可以把弓拉得太滿,否則就會崩斷。
5、悟道就是主動的平衡自己的主觀與客觀。若你已是強者,或者處于強勢的地位,就要主動的處下,這就是覺悟。主動處下的人,在別人看來是柔弱,但正是這種主動柔弱自己主觀的做法,卻可以讓人健康的向上發(fā)展。若是不懂得這一規(guī)律,已經(jīng)是強者了,卻橫行霸道,任憑自己的主觀膨脹,就會在客觀上把自己的強勢地位轉(zhuǎn)化成弱勢,這就是自毀,這就是命賤。若是在客觀上自己處于弱勢地位,就應(yīng)該立大志,向強者學(xué)習(xí),做好做精自己眼下能做的事情,在客觀上就能夠向上發(fā)展,只是不要忘了,如果在客觀上自己優(yōu)勢越來越多,可千萬別忘記了自己的過去,始終堅守謙卑、好學(xué)、不自滿、不霸道、不自我膨脹,能夠把控好自己的人,才能維持主觀與客觀的平衡,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span>
總結(jié)一下,老子在本章中的思想,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物極必反,盛極而衰。人們都追求強大,可又會遇上“物極必反”的大道法則。不追求強大,豈不是自我頹廢了嗎?看看那些強大而平安的人,也就知道了,強大了主動處下,這就是自我主動平衡,就是智慧與覺悟。否則,強大了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主觀上柔弱,促進客觀上強大;客觀上強大了,主觀上柔弱,就能保障人生的平安!主觀上老實一點,命運上就平安一點!
把老子本章的思想智慧總結(jié)成《悟道箴言》,奉獻給各位朋友:
因優(yōu)勢而張狂,就是作死的節(jié)奏。
處優(yōu)勢而謙卑,就是覺悟的明智。
也許有人會問,若是不具備這種明智會怎么樣呢?
凡是違背大道規(guī)律的,都要付出代價。
平常人,相信的是自己,走的是人間道;悟道者,相信的是天道,走的是天道!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道路!
讓我們一起走進老子道德經(jīng)第77章,看看天道和人道這兩種不同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8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