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介然有所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錯。
此章教人知本知末。行近而遠邪。就無去有底意思。
我者身外之身。使身外之身介然湛寂。湛寂中有所知。知者覺照也。如此覺照。若行于大道。惟聽其自然之施為。常存是畏之心。深息常守而不敢放逸。
大道。即天地之正氣。如天之無言無動。輕清而至高。虛靜而至靈無有奇異處。平夷而已。大道與天同體。亦是甚夷。而無奇異。不常而已。無有施為。靜以俟其自動。隨一氣之周流。靜則徑生。民者。氣也。處靜。則徑路通貫。而民隨其徑。而入虛無。氣靜則和。氣和則定。氣定真生。真生。而好徑。從徑而起。元海如火發(fā)?;鸢l(fā)上升。則先天見矣。者纔呌做而民好徑。
朝者。一氣也。氣升除息。謂之朝甚除。田者。身也。修身要無絲毫罣牽??吹萌缜瓴桓环N無用之地。為世之所廢。我之身。亦看得如此無用。若田之蕪一樣。真修道者。舍其身而修心。心修得灰蕪身。而道日益。身看得重。道安在哉。身重心動。則求名求利念出。輕其身而身存。身存即道存。重其身而身亡。亡其身。道安在哉。謂之田甚蕪倉者。
無名無處虛空之室也。虛心靜意。則先天生。先天生。則倉纔開。人纔知其處也。者箇時節(jié)。方纔知道之妙。謂之倉甚虛歷代祖師所言虛無竅者。此也后人求見者有訣。訣曰。心靜而性明意。清而慧覺息深忘我??瘴彝巍R粴饫u生?;鸢l(fā)乃見。起者。金室也止者。神室也。無意之中。而聽自然。四海之富。莫能得此。者纔是太上倉甚虛本旨底訣法。
服者丹也。丹乃保身之珍。服乃護身之物。故以服字作丹字看。文彩者。內中五行。而還于虛白。從虛中見丹。丹成于三色云氣之中。照徹天下。保我之身。謂之服文彩。帶利劍。先天生?;酃庖?。則心之厭矣。厭者。無心之謂也。飲者。金液也。金液有物。謂之食。無心中動是我飲也。食也。總者不過一氣耳。財者氣也。貨者。神也。神氣足而有余。是謂盜天地陰陽之道兮。天地陰陽之盜兮。非道也哉。錯當者箇不是大道就錯了。不錯上文即道也。非道而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57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呂祖《道德經》釋義第五十二章
下一篇: 呂祖《道德經》釋義第五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