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第十七》
1 太上,下知有之。
2 明皇曰:太上者,淳古之君也。下知者,臣下知上有君,尊之如天,而無施教有為之邊,故人無德而稱焉。○河曰:太上謂大君,無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質(zhì)樸也?!疱鲈唬禾现^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日太上。大人在上,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雱曰:因三皇之出,無為而治,使民各遂而不知其然,豈得而親譽之乎。
3 其次,親而譽之。
4 明皇曰:逮德下衰,君行善教,仁見故親之,功高故譽之。○河曰:其德可見,恩惠可稱,故親愛而譽之?!疱鲈唬翰荒芤詿o為居事,不言為教,立善施化,使下得親而譽之也?!痣勗唬赫忻餍В瑒t百姓戴恩懷德,毀譽之名彰。雖足以為治一時,而上已離道德之全,下已失性命之正,亂自此始矣,此仁義之治。
5 其次畏之。
6 河曰:設(shè)刑法,以治之。○弼曰:不能復(fù)以恩仁令物,而賴威權(quán)也?!痣勗唬捍朔ㄖ浦巍?/span>
7 其次侮之。
8 明皇曰:德又下衰,君多弊政,則驅(qū)以刑罰,故畏之。懷情相欺,明不能察,故侮之。○河曰:禁多令煩,不可歸誠,故欺侮之。○弼曰:不能法以正齊民,而以智治國,下知避之,其令不從,故曰侮之也?!痣勗唬菏У聼o政,則民侮之,一本作畏之侮之,無其次二字。
9 信不足焉,
10 河曰:君信不足于下,下則有巧詐民。
11 有不信焉。
12 明皇曰:畏之侮之者,皆由君信不足,故令下有不信之人。○河曰:君信不足于下,下則應(yīng)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疱鲈唬貉詮纳弦病7蛴w失性,則疾病生。輔物失真,則疵釁作。信不足焉,則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己處不足,非智之所濟也?!痣勗唬好献釉唬河兄T己之謂信。經(jīng)曰:其中有信,人盡其性,則不失天命之常,故曰信也。上離道而治,則非性之質(zhì),而失其常矣,故于信為不足。上于信不足,則下鈴至于偷薄詐偽,故曰有不信也。下有不信,亂之大者。
13 猶兮其貴言。
14 明皇曰:親之譽之者,由君有德教之言,故貴其言而親譽之。○河曰:說太上之君,舉事猶貴圣于言,恐離道失自然。○雱曰:猶豫之猶,猶者不次,貴者不輕也?!?a href="/ddjy_100/224.html">莊子》曰:言者風(fēng)波也,圣人出言,常若有所疑,不敢輕發(fā)言,且不敢輕,而況于為乎。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圣人猶難之。一本無兮字,非。
15 功成事遂,
16 河曰:謂天下太平也。
17 百姓皆謂我自然。
18 明皇曰:功成而不執(zhí),事遂而無為,百姓日用而不知,謂我自然而成遂,則太上下知也。○河曰: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為己自當(dāng)然也?!疱鲈唬鹤匀黄涠苏撞豢傻枚娨玻湟馊げ豢傻枚靡?,無物可以易其言,言鈴有應(yīng),故曰猶兮其貴言也。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痣勗唬哼w善遠(yuǎn)罪,而莫知為之者是也。
19 大道廢章第十八
20 大道廢,有仁義。
21 明皇曰:澆淳散樸,大道不行,日仁與義,小成遂作。濡沬生于不足,周弊起于有為,然則圣人救世之心未嘗異,而夷險之邊不得一爾。○河曰:大道之時,家有孝子,戶有忠信,仁義不見也。大道廢,不用惡逆生,乃有仁義可傳道○弼曰:失無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進物也。
22 智惠出,有大偽。
23 明皇曰:用智惠者,將立法也。法出而奸生,則有大偽矣。○河曰:智惠之君,賤德而貴言,賤質(zhì)而費文,下則應(yīng)之以為大偽奸詐?!疱鲈唬盒行l(wèi)用明,以察奸偽,趣睹形見,物知避之,故智惠出則大偽生也。
24 六親不和,有孝慈。
25 明皇曰:父子夫婦兄弟,六親也。疏戚無倫,不和也。久親各子,有孝慈也。皆由失道,故有偏名。○河曰:六親絕,親戚不和,乃有孝慈相收養(yǎng)也。○雱曰:至德之世,民盡其性,六親非不孝慈,而孝慈以為常,故無孝慈之名。今尚孝慈之行,而尊之者,更由六親有不和故也。
26 國家昏亂,有忠臣。
27 明皇曰:太平之時,上下交足,何異名乎?昏亂之日,見危政命,有忠臣矣。○河曰:政令不行,上下相怨,耶俑爭權(quán),乃有忠臣匡救其君也?!疱鲈唬荷趺乐诖髳?,所謂美惡內(nèi)門。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若六親自和,國家自治,則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魚忘于江湖之道則相濡之德生也?!痣勗唬好髦蝿t人無不忠,孰為忠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66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彭耜《道德真經(jīng)集注》十六
下一篇: 彭耜《道德真經(jīng)集注》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