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 道德經(jīng)注解

      彭耜《道德真經(jīng)集注》二十一

      德玄 2024-11-15 16:17:24

      psc (10).jpg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1 孔德之容,

      2 河曰:孔

      ,大也
      。有大德之人
      ,無所不容
      ,能受垢濁
      ,處謙卑也

      3 唯道是從

      4 明皇曰:孔,甚也

      。從
      ,順也。設問甚有德之人
      ,容狀若何
      ?言此有德人所行,唯虛極之道是順
      ○河曰:唯
      ,獨也。大德之人不隨世俗所行
      ,獨從于道也
      。○弼曰:孔
      ,空也
      。唯以空為德,然后乃能動作從道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鹦阍唬旱乐谖抑^德,德至則與道為一
      ,道不可容
      ,因德而顯,德者無我
      ,從道而已

      5 道之為物

      ,唯恍唯惚。

      6 明皇曰:此明孔德所從之道

      ,不有不無
      ,沖用難名,故云恍惚
      ○河曰:道之于萬物
      ,獨恍惚往來于其無所定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鹦阍唬旱兰骊庩枺庩栔?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若無若有
      ,謂之恍惚。

      7 忽兮恍

      ,其中有像

      8 河曰:道唯恍惚無形之中,獨為萬物法像

      ○秀曰:一陰一陽乃成象
      。一本作忽兮恍兮。

      9 恍兮忽

      ,其中有物

      10 明皇曰:物者,即上道之為物也

      。自有而歸無
      ,還復至道,故云其中有物也
      ○河曰:道唯恍忽
      ,其中有一,經(jīng)營造化
      ,因氣立質(zhì)
      。○弼曰:以無形始物
      ,不系成物
      ,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
      ,故曰恍兮惚兮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痣勗唬阂魂栆魂幠顺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恍惚者陰陽之妙,故能變化以成象物
      。一本作恍兮忽兮

      11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12 明皇曰:惚恍有無

      ,窈冥不測,生成之用
      ,精妙甚存
      ○河曰:道唯窈冥無形,其中有精
      ,實神明相薄
      ,陰場交會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疱鲈唬厚黑ど钸h之欺
      ,深遠不可得而見,然而萬物由之
      ,其可得見
      ,以定其真,故日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也
      。○雱曰:精者
      ,物生之始
      ,前稱象物,道之具體
      ,道體既具
      ,乃生萬類,萬類之所出
      ,在深妙不測之際
      ,故云窈兮冥兮。

      13 其精甚真

      14 河曰:言道精氣神妙甚真也

      ,非有飾也。○雱曰:精者
      ,形生之始
      ,精無不真,而更云甚真者
      ,由物有失理喪精
      ,沉于人偽故也

      15 其中有信。

      16 明皇曰:窈冥之情

      ,本無假雜
      ,物感必應,應用不差
      ,故云有信
      ○河曰: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疱鲈唬盒牛膨炓?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物反窈冥
      ,則真精之極得,萬物之性定
      ,故日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痣勗唬厚黑ぶf物作類
      ,而物之生者
      ,各正性命,度數(shù)法象
      ,一有儀則
      ,可以前知,無或差舛
      ,此之謂信
      。《莊子》曰:未形者有分

      17 自古及今

      ,其名不去,

      18 明皇曰:言道自古及今

      ,生成萬物
      ,物得道用,因用立名
      。生成之用
      ,既今古是同,應用之令
      ,故古今不去
      。道不然
      ○弼曰: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萬物之始,皆始于無哉
      ,以此知之也
      。○雱曰:道常住而衆(zhòng)美不常
      ,故能閱其萬變
      ,圣人所以能知衆(zhòng)美之不常者,亦以體道之常住故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鸷釉唬鹤裕瑥囊?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從古至今
      ,道常在不去?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疱鲈唬褐琳嬷畼O
      ,不可得名,無名則是其名也
      。自古及今
      ,無不由此而成,故日自今及古
      ,其名不去也
      。○雱曰:常道常名
      ,未常變易

      19 以閱衆(zhòng)甫。

      20 明皇曰:閱

      ,度閱也
      。甫,本始也
      。言至道應用
      ,度閱衆(zhòng)物本始,各遂生成之用也
      ○河曰:閱
      ,稟也。甫
      ,始也
      。言道稟與,萬物始生
      ,從道受氣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疱鲈唬盒\(zhòng)甫,物之始也
      ,以無名說萬物始也
      。○雱曰:甫
      ,美也
      ,《莊子》曰:神奇復為臭腐,臭腐復為神奇
      ,夫萬物之美
      ,遷易不常,唯道常住
      ,故能遍閱之
      。閱如閱人多矣之閱。

      21 吾何以知衆(zhòng)甫之然哉

      22 河曰:我何以知

      ,從道受氣。

      23 以此

      24 明皇曰:以此今萬物皆稟道

      ,妙用生成故爾。○河曰:此
      ,今也,以今萬物皆得道精氣而生
      ,動作起居
      ,非言吾何以知萬物之始,皆始于無哉
      ,知之也
      。○雱曰:道常住而衆(zhòng)美不常
      ,故能閱其萬變
      ,圣人所以能知衆(zhòng)美之不常者,亦以體道之常住故也

      640.jp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66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
      ,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
      ,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復歸其明
      ,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 金丹一物
      ,豈有它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氣
      ,古人喻為真鉛
      、為金花、為白雪
      、為白虎初弦之氣——種種喻名
      ,總不外乾坤交媾之后,乾失一陽而落于坤宮
      ,坤得此
      2024-11-14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陳致虛《道德經(jīng)轉(zhuǎn)語》四十八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
      ,以至于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
      、八十一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雖有甲兵
      ,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重復
      。愛生安土。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
      ;不遷。雖有甲兵
      ,無所陳
      2024-12-20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div   id=
      、八十一" onerror="nofind(this)" >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經(jīng)》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久
      。天地不自生者
      ,人本不知,天地自生不生
      ,但見風雨霜露益於世人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
      ,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
      ?天地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