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接受布施的嚴重性 這章也是上經(jīng)第二十三章的道理 “驟雨不終日”,夏天的雷雨是“驟雨”,不會下一整天的,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否則就變成了水災(zāi)。這是第二十三章講的道理,也就是物理正反的必然道理。 懂了第二十三章的這一道理,于是“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什么叫“介”?中國字“人”字下面一直為“個”字,兩直為“介”,就是一個人站在那里的兩只腳立正的姿勢,頂天立地,上頂天下通地。他說要想介然頂天立地地站住,真正的智慧是“行于大道”,做一個光明磊落正直無私于天下的人。但是“惟施是畏”,“施”是布施,要知道布施是可怕的。為什么可怕?因為天地生成了萬物 所以說真正的道德是付出,不希望收受進來;可是人之所以沒有道德,是因為相反的想法,不能介于天地,不能給天地什么,只是接受。人都是接受父母的、家庭的、社會的、國家的,自己的生命才能活著。我們自己反省有何德何能?給社會、給國家、給別人的是什么?什么都沒有!所以“惟施是貫”,要警覺這個道理,隨時有恐懼之心,檢查自生命的意義何在。 愛抄小路取巧自利的人們 下面講歷史哲學(xué),包括社會人類的通病?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按蟮郎跻亩窈脧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大道非常平坦寬闊,但是人卻不喜歡走大道偏愛走小路 這句話的意思 歷史上有些地區(qū)社會 以現(xiàn)在社會來講 至于那些青年人,在都市中“服文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2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五十二章
下一篇: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五十四章(1)
、八十一"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