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純厚自然的赤子
這一章也就是上經(jīng)第二十五章的引申說明。上經(jīng)第二十五章說了一個原理,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道”所效法的是什么“自然”呢?這是由“以身觀身”而來的,但“以身觀身”又是如何呢?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這就是“以身觀身”。以人的生命而言,上經(jīng)第十章講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后來練太極拳的人,大家也用過這兩句話標榜,不過,要真正練到“專氣”,那是一股先天的元氣,是渾然一體的。
人的元氣不是有形之氣,可是現(xiàn)在練拳的人,拼命把空氣吸進來,好像輪胎灌氣一樣,那是大錯特錯。所以有些人太極拳練得不陰不陽,云里霧里的,練得毫無道理。真正的“專氣致柔”,是先天之氣充滿了,最后達到了忘身,只有一股氣團;那個氣團柔軟到極點,真正的筋骨軟了,像軟面團一樣。實際上,筋骨模上去仍是硬得很。有些練拳的人,故意裝得軟軟的,好像要睡覺那個樣子,就叫做“醉八仙”或“羅漢塔”,像是喝醉了酒一樣,但那根本不是元氣。
老子所說的“專氣致柔”,柔到什么程度呢?天下最柔的人體,就是剛剛生下來的嬰兒,古書上叫做“赤子”。為什么叫“赤子”呢?剛出生的嬰兒,全身是紅彤彤的赤色,所以叫赤子。赤子全身都是血色,使人感到不敢抱,練過拳的人更不敢抱,因為赤子像是一堆豆腐一樣,生怕會碰破他?!昂轮瘛?,講道德修養(yǎng)做工夫,就像是做到赤子這個境界。佛家說入定的人,是不能叫他的,也不準碰他,更不能拉他,古代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真正的入定,并不是打坐時閉起眼睛睡覺,而是像赤子一樣,如果拉他的手,可以把他的手拉出很長,他自己并不覺得奇怪,骨節(jié)的柔軟會到這個程度。但是把他的手放了,又會慢慢地縮回去。不過出定以后,他的手一定酸痛,而且還要再修煉才能恢復。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一般嬰兒的心理,是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善惡觀念,沒有好壞觀念,沒有香臭觀念。不論壞人好人來逗他時,他一樣都笑,因為嬰兒沒有后天的分別意識。對于赤子,據(jù)老子說“蜂蠆虺蛇不螫”,這些毒蛇猛獸,像蝎子、蜜蜂、四腳蛇、毒蛇等等,爬到嬰兒身邊也不會咬,只有極少的例外。如果嬰兒動一下,有些小動物,受驚嚇才反攻,雖然嬰兒的動是無心的,小動物因害怕就螫人反攻。像蜜蜂飛到我們臉上,停著不動,你不打它,也不趕它,它也不會螫人;蜜蜂之所以螫人,是因為人先有怕它的心理作用。
我曾經(jīng)在山中走路時試驗過,對蝴蝶說:“來!來!”它就飛到我手上站著,還跟著走了半天路,然后對它說:“走吧!走吧!飛走吧!”它就飛走了。那就是感應,生物跟人一樣,具備了慈悲、愛心,沒有侵害心。其實也無所謂愛心,而是一個自然的生命,與人無爭,與其他生物沒有利害關系。當小孩子身上停了蜜蜂,便叫孩子不要動,人不動它就沒有關系。蜜蜂停在人身上是在做工,希望找到一點汗汁,它只要沾一點汗就飛走了,因為蜜蜂把百花的蜜采來了以后,沒有一滴人的汗?jié)B進去,蜜就凍不攏來。像我們做豆腐一樣,不放一點石膏下去,煮好的豆汁就凍不攏來。如果蜜蜂來了,你不去打它,它也不會螫你,所以對于嬰兒,老子說蛇蝎不會螫他。
其實,吃人的猛獸,對于在它面前的嬰兒,也不一定會去吃的。古書上也有記載,嬰兒丟在曠野,許多猛獸或者豺狼、老虎,乃至于萬獸之王的獅子,有將這嬰兒抱回去喂奶養(yǎng)大的事例??墒且粋€嬰兒的尸體丟在那里,猛獸就會吃掉他。
“攫鳥不搏”,空中飛的老鷹,會捉跑得快的兔子,并不來抓嬰兒。像西北高原那種紅嘴老鷹,專門吃肉的,尤其在西康一帶的高原上,你手提一塊肉,如果不用兩個碗蓋起來,說不定從天上沖下一只大烏,呼一聲就把肉給叼走了。但是鳥絕不抓活人,也許腦袋被它抓一下抓破了。他說唯有嬰兒,“攫鳥不搏”
嬰兒的精之至
“骨弱筋柔而握固”,嬰兒的骨頭是柔軟的,筋也是軟綿綿的,什么是“握固”?在佛教密宗叫做手印,道家叫做掐訣。嬰兒的手握拳,把大拇指捏在掌心,叫做“握固”。道家有的人打坐就是這個樣子,把大拇指提起來,所謂學“握固”。嬰兒生下來手就是這樣握著,好像要抓一個東西。為什么那么抓?詳細研究起來,問題就大了,可以寫一本專論,探討人的生理醫(yī)理。
嬰兒生下來就“握固”,手總是那么握,一旦到年老臨死的時候,便放開了,表示對這個世界抓不住了。那個時候,“善抱者不脫”,不善抱的就脫了,知道抓不住了。
“未知牡牡之合而全(朘)作”(有的版本用“朘”),嬰兒沒有男女的欲念,也沒有男女的性別觀念,生理的機能是自然發(fā)展,而“精之至也”,精是自然出生的。很多學佛、學道、學打坐的人,拼命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生命上有限的精蟲卵臟之精,雖然也叫做精,但并不是煉精化氣的精。許多人做錯了工夫,一望而知,這些人不管他學佛學道,理解都不對。從表面上看,不是一臉黑氣,就是看得見紅光,或者是紅中帶烏,烏中發(fā)亮,亮中發(fā)黑。這種情形非常嚴重,是一種大病相。實際上,這種修行都是在玩弄,給自己找麻煩。因為在身體里有形的精蟲卵臟上做工夫,再加上用氣脈搬來搬去,結果沒有不出毛病的。這不是“道”,這也不是工夫。
什么是精?這一章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也說到要煉精化氣、心理、生理的修養(yǎng)等等,首先要看你能不能做到這個嬰兒境界。嬰兒沒有是非心、沒有善惡心,不管你喂他什么,他分別不出來香與臭。你說他沒有思想,沒有感受,其實他知道,只是沒有分別的觀念,就是佛家常說的“無分別心”,這就是說明嬰兒境界的狀況。
有人或者說,自己現(xiàn)在空空洞洞,沒有分別心。問他是真的嗎?他說:“是呀!我現(xiàn)在沒有分別心?!边@其中早已分別了。分別個什么呢?分別一個“沒有分別心”,那也就是分別心了。這是很邏輯的事,可是大家不知道,真到了無分別心,是渾然一體的。老子的話說得很清楚,到了這個境界,才真正是所謂精充滿了,這是精神之精。至于什么煉精化氣、煉氣化神都不談了,都在精之內,可以祛病延年,長生不死了。只不過,我們人就是太過聰明,做不到如嬰兒的境界。
在五十四章中,老子提出來“以身觀身”的修身之道,后世演變?yōu)榈兰业男奚裣伞㈤L生不老、祛病延年的方法。換句話說,這種修仙的方法,是從這個原理發(fā)展出來的。剛才講到什么是本身的精,也就是精神之精的狀況;下面是講氣,人的生命包括了精氣神,這三個要分開來研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2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五十四章(2)
下一篇: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五十五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