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純厚自然的赤子 這一章也就是上經第二十五章的引申說明。上經第二十五章說了一個原理,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道”所效法的是什么“自然”呢?這是由“以身觀身”而來的,但“以身觀身”又是如何呢?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這就是“以身觀身”。以人的生命而言 人的元氣不是有形之氣 老子所說的“專氣致柔”,柔到什么程度呢?天下最柔的人體,就是剛剛生下來的嬰兒,古書上叫做“赤子” “含德之厚 我曾經在山中走路時試驗過 其實 “攫鳥不搏”,空中飛的老鷹,會捉跑得快的兔子,并不來抓嬰兒。像西北高原那種紅嘴老鷹,專門吃肉的,尤其在西康一帶的高原上,你手提一塊肉,如果不用兩個碗蓋起來,說不定從天上沖下一只大烏,呼一聲就把肉給叼走了。但是鳥絕不抓活人,也許腦袋被它抓一下抓破了。他說唯有嬰兒,“攫鳥不搏” 嬰兒的精之至 “骨弱筋柔而握固”,嬰兒的骨頭是柔軟的,筋也是軟綿綿的,什么是“握固”?在佛教密宗叫做手印,道家叫做掐訣。嬰兒的手握拳,把大拇指捏在掌心,叫做“握固”。道家有的人打坐就是這個樣子,把大拇指提起來 嬰兒生下來就“握固”,手總是那么握,一旦到年老臨死的時候,便放開了,表示對這個世界抓不住了。那個時候,“善抱者不脫”,不善抱的就脫了,知道抓不住了。 “未知牡牡之合而全(朘)作”(有的版本用“朘”),嬰兒沒有男女的欲念,也沒有男女的性別觀念,生理的機能是自然發(fā)展,而“精之至也”,精是自然出生的。很多學佛、學道、學打坐的人,拼命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生命上有限的精蟲卵臟之精,雖然也叫做精,但并不是煉精化氣的精。許多人做錯了工夫,一望而知,這些人不管他學佛學道,理解都不對。從表面上看,不是一臉黑氣,就是看得見紅光,或者是紅中帶烏,烏中發(fā)亮,亮中發(fā)黑。這種情形非常嚴重 什么是精 有人或者說,自己現在空空洞洞,沒有分別心。問他是真的嗎?他說:“是呀!我現在沒有分別心。”這其中早已分別了。分別個什么呢?分別一個“沒有分別心”,那也就是分別心了 在五十四章中,老子提出來“以身觀身”的修身之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2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五十四章(2)
下一篇: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五十五章(2)
、八十一"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