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踮起腳后跟站立的人反而站不穩(wěn),大跨步前進的人反而走不遠,自我表現(xiàn)的人反而不顯揚,自以為是的人反而不彰顯,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沒有功勞,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長久。從“道”的方面說,這種人叫剩飯贅瘤,人們討厭這種人,所以有道的人不是這樣做的。
“企者不立?!薄捌蟆鄙厦媸恰叭恕弊?,下面是“止”字?!爸埂本褪悄_趾?!捌笳摺本褪酋谄鹉_后跟的人,踮起腳后跟站立叫做“企”。這種人,踮起腳后跟來站著他反而“不立”,也就是說反而站不穩(wěn)了。簡單地說,把你的目標(biāo)定得太高了,踮起腳后跟才能達到,你反而就達不到。
“跨者不行。”大踏步走的人,反而走不遠,走不快。有一個成語叫“欲速則不達”,這個意思與“跨者不行”是相同的。老子反對急功近利、浮躁冒進,這是老子自然、虛靜、無為之“道”的反映,是符合人類本性的基本原理。踮起腳后跟是想站得高,看得遠,結(jié)果呢?反而站不穩(wěn),甚至摔跤。大跨步前進是想走得快,走得遠,結(jié)果呢?反面走不快、走不遠。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超過了自己原有的能力,違背了自己本有的天性。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和尚,為了趕在天黑之前,趕到某一個地方去。結(jié)果,走路走得特別快,突然迷路了,遇到一個老和尚,小和尚就問老和尚:“我要到城堡去,怎么才能過去?”因為時間很緊,城堡晚上五點的時候就關(guān)門。門要關(guān)了,怎么才能過去?小和尚還挑了一擔(dān)東西,挑著一擔(dān)液體的東西。老和尚跟他說:“現(xiàn)在時間已經(jīng)很緊。我告訴你路線,但是有一條,千萬不能走快,你要慢慢走?!薄昂谩!毙『蜕凶焐洗饝?yīng)了,但他心里想:還剩下一點點時間,馬上就到五點了,就要關(guān)門了,我還要慢走,我肯定走不到。所以他怎么樣?他知道方向了,然后奔著那方向挑著東西往前跑。“啪啦”摔了一跤,東西全潑了。這就是“跨者不行”。等他把東西都收拾好,人家城門早關(guān)了。欲速則不達。
對我們一般人來說要心平氣和,穩(wěn)步前進,不要躁動冒進;對統(tǒng)治者、管理者來說,則要無為而治,不要為追求雷厲風(fēng)行而超越自我本性,給人民、給下屬帶來災(zāi)禍。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自我表現(xiàn)的人,反而不能顯揚。自以為是的人,反而不彰顯。自我夸耀的人,反而無功。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長久。這四句的含義在第二十二章中已經(jīng)闡明,不過是從相反的角度說的,“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span>此兩處相得益彰,進一步說明為人之道要內(nèi)斂、謙和、虛心。
曾國藩一生的特點概括地說就是“內(nèi)斂”二字。咸豐八年六月,曾國藩第二次出山帶兵,即運用“黃老之術(shù)”,他“無人不拜,無信不回”,以“柔道”而行之。曾氏與左宗棠本有“舊惡”,他從家到長沙,即主動去拜訪左宗棠,并集一對聯(lián):“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眹谧笞谔臑槠鋾?lián),于是,兩人交好如初。從此,曾國藩在政治、軍事上都極為順利。年余以后,他即署理兩江總督。日后,又成為所謂“中興第一名臣”。
“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如果從道這個層面來說,這種人叫做“余食贅形”?!坝唷本褪鞘S嗟?剩余的食物,可以理解為剩飯?!百樞巍笔嵌嘤嗟?人身上多余的形是什么?是腫瘤。這種自現(xiàn)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好比是剩飯和贅瘤,是多余的。你沒有必要把它表現(xiàn)出來,這些東西都是沒用的,都是無用。
所以,“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拔铩本痛砣藗?,“或”是有的,有的人就會討厭這種人。自我標(biāo)榜,把自己夸得不行,這種人肯定是很討厭的。所以有道德的人是不會這么去做的,也就是說,得道之人絕對不會去自我標(biāo)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5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三章
下一篇: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