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 道德經(jīng)注解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三十四章

      德玄 2024-12-23 20:50:36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
      ,功成而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廣泛啊,它可以左右逢源

      。萬物依靠它生長而不推辭
      ,功勞成就而不占有
      。養(yǎng)育萬物而不去主宰
      ,可以說它是微小的;萬物歸附于它而不去主宰
      ,可以說它是偉大的
      。正因?yàn)樗冀K不自以為偉大
      ,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0686.jpg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胺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就是廣泛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胺骸弊謳c(diǎn)水,像水一樣
      老子總喜歡用帶水字旁的字來形容道,大道就像流水一樣汪洋廣闊
      ;這個(gè)道它可以左右逢源,統(tǒng)領(lǐng)天下萬事萬物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叭f物恃之以生而不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薄笆选保褪且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萬事萬物依靠它而存在,而生生不息
      ,但是它不推辭、不主宰
      。萬事萬物不是靠道而產(chǎn)生的嗎
      ?但是道又不來主宰萬事萬物
      。這個(gè)太了不起了!“功成而不有
      。”它讓萬事萬物去成功
      ,但是它不去據(jù)為己有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耙吗B(yǎng)萬物而不為主
      ,可名于小?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彼軌蝠B(yǎng)育萬物而不去主宰,可以說它是最小的
      ,任何細(xì)小的事物里面都有它。“萬物歸焉而不為主”
      ,萬事萬物都?xì)w附于它而不去主宰,“可名為大”
      ,所以它是最偉大的。它既是最小的
      ,也是最大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耙云浣K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正因?yàn)檫@個(gè)道它終究
      、始終不自認(rèn)為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大
      。不自認(rèn)為偉大的人,才是真正的偉大
      ;而那種說“我偉大”的人,肯定是不偉大的

             道能夠產(chǎn)生萬物

      、養(yǎng)育萬物
      ,但是它又不去把持萬物
      。我們想一想,我們能做到嗎
      ?比如說你對你的孩子,你對你的企業(yè)
      。對
      于孩子,有哪個(gè)做父母的生養(yǎng)他了而會(huì)放手不管
      ,任其自生自長。你生他就完了
      ,你不要去管他不就行了嗎
      ?但是不行,我們?nèi)巳硕家ス芪覀兊暮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你知道誰不管孩子嗎?有一個(gè)人,他對他的孩子根本就不管
      ,這個(gè)人是誰?當(dāng)代大儒梁漱溟
      。我說過,當(dāng)代真正能稱為圣人的有三個(gè)人
      ,有一副對聯(lián)
      ,上聯(lián)是馬一浮,下聯(lián)是熊十力
      ,橫批是梁漱溟。梁漱溟從來不管孩子
      ,他有一個(gè)兒子叫梁培寬,梁培寬在回憶錄中說
      ,他的父親從來不管孩子,哪怕說看他的成績單他都從來不看
      ,他自己要選擇什么他父親從來不干涉。有一次他考試沒考好
      ,沒考及格
      ,然后把成績單給父親梁漱溟看
      ,父親看了一眼后
      ,什么話都沒有說
      ,就還給了兒子。非常簡單
      。他父親說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去做
      ,你知道什么叫考得好,什么叫考得不好
      ,你也知道怎么去努力。真是太厲害了
      !我們聽過好多好多動(dòng)物的故事對吧?那個(gè)老鷹
      ,等到小鷹一長大,就非要把它給踢出去
      ,把它趕出這個(gè)窩。這個(gè)就叫什么
      ?這叫你生養(yǎng)的萬物
      ,你不要去占有它
      ,不要去支配它
      ,讓它去自生自滅,讓萬物自己去主宰自己

             這一章贊美了“道”的作用。前面許多篇章都提到了“道”具有生育萬物的作用

      ,這里進(jìn)一步指出“道”的廣大,正如《周易》中所說:“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耙住奔词菑V大悉備的“道”
      莊子在說明“道”的廣大時(shí)說:“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
      ,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
      ,先天地生而不為久
      ,長于上古而不為老?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笨梢姟暗馈笔亲顝V大、最深遠(yuǎn)
      、最長久的。

             “道”是萬物的宗主

      ,它不僅生育了萬物
      ,而且促使萬物成功
      ,最后又給萬物提供一個(gè)安息歸宿的場所
      。這樣的“道”當(dāng)然是宇宙自然最偉大的主宰,可它卻不去充當(dāng)支配萬物的主宰者
      ;它是萬物之母,可它卻不當(dāng)創(chuàng)世者
      ;它是使萬物成功的根本,可它卻不當(dāng)救世主
      ;它是一切功勞的源泉
      ,可它卻不居功自傲
      。它是最偉大的
      ,可卻微小得看不見;它是微小的
      ,可它卻偉大得無與倫比。

             這章兩次提到道“不為主”——“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
      ,是強(qiáng)調(diào)了“道”不愿做有形的主宰
      ,不愿意去支配
      、占有萬物和眾生。所以它偉大得看不見
      。通行本“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之后有“常無欲”三字,有些古本沒有
      ,是衍文,所以刪去

             這樣的主宰者

      ,與基督教的上帝耶和華是不同的
      ,上帝是統(tǒng)領(lǐng)一切
      、支配一切的,萬物
      、眾生都由他創(chuàng)造出來,所以都受他的主宰
      ,萬物、眾生是不能超越上帝的
      ,只有順從這個(gè)最高主宰
      ,聽命于這個(gè)最高主宰
      。而老子的“道”卻不是這樣
      ,它是“不辭”、“不有”
      、“不為主”的
      ,沒有任何占有欲與支配欲
      ,任憑萬物順其自然地生生滅滅。

            基督教的主宰是人格化的

      、有形的,是最高本體
      ,支配萬物是強(qiáng)有力的
      ,無所不在
      、無時(shí)不有
      ;老子的“道”也是最高本體,但它是自然的
      、無形的,支配萬物是虛靜的
      ,看似無力實(shí)際同樣是有力的
      ,同樣是無處不在
      、無時(shí)不有
      ,萬事萬物、蕓蕓眾生都逃不脫“道”的規(guī)律和法則
      。所以老子的“道”既是最高本體,更是最高法則
      、最高規(guī)律。

             相比較而言

      ,老子的“道”是無私的
      ,不以占有
      、支配為目的,這就告訴我們
      ,生育了孩子
      ,創(chuàng)造了財(cái)富,或者創(chuàng)辦了企業(yè)
      ,都不要占為己有
      ,要讓他們順應(yīng)天道人道
      ,符合人生規(guī)律
      、社會(huì)規(guī)律、自然規(guī)律去發(fā)展
      ,越不控制他,他就越能自由發(fā)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5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
      ,沒身不殆。塞其兌
      ,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
      ,是謂襲常。 金丹一物
      ,豈有它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氣
      ,古人喻為真鉛、為金花
      、為白雪、為白虎初弦之氣——種種喻名
      ,總不外乾坤交媾之后,乾失一陽而落于坤宮
      ,坤得此
      2024-11-14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陳致虛《道德經(jīng)轉(zhuǎn)語》四十八
      為學(xué)日益章第四十八為學(xué)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
      。有為之道須落著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
      、八十一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雖有甲兵
      ,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
      ,樂其俗。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重復(fù)
      。愛生安土。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不遷
      。雖有甲兵,無所陳
      2024-12-20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div   id= 、八十一" onerror="nofind(this)" >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經(jīng)》七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久。天地不自生者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shí)。夫唯不可識(shí)
      ,故強(qiáng)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 孰能濁以澄
      ?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dòng)之徐生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
      ,同于失
      。同于道者
      ,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
      ,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
      ,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希言自然
      。希,少也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四十一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上士聞之,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忘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jìn)道若退
      ,夷道若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