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想爾注》是天師道的重要秘典。關(guān)于它的作者,世有二說。一說是張陵所作。一說是張魯所作。在《想爾注》中,作者通過對老子《道德經(jīng)》的注解,圍繞 著對大“道”的信仰,開始深化老子的哲學(xué)理論和道醫(yī)體系。
《想爾注》把老子不可知不可言的“道”具體解釋為具有二重性的“神”。注文 中所說的“道”,是有人格、有意志的。雖然他無聲無息、無影無蹤,然而又無所不 在,無所不包,并主宰著天地萬物,至尊無上。其“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句注云: “魄,白也,故精白,與元同色。身為精車,精落故當(dāng)載營之。神成氣來,載營人 身,欲全此功無離一。一者,道也,今在人身何許?守之云何? 一不在人身也,諸附 身者悉世間常偽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都皮里 悉是,非獨一處。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侖,或言虛無,或言自然, 或言無名,皆同一耳。今布道誡教人,守誡不違,即為守一矣;不行其誡,即為失一 也。”這就是說,道是永恒不變的真體。他既是無法表像的自然神,又是可以顯現(xiàn)的 人格神。后來道教神系中的三清圣祖等,均可如此理解。而太上老君之名號,當(dāng)始見 于此。
在注中,道是有“氣”、有“精”、有“神”的。道散形為氣,“道常上下,經(jīng) 營天地內(nèi)外,所以不見,清微故也?!?“道氣歸根,愈當(dāng)清凈矣?!?“含血之類,莫不 欽仰?!本从跉?,是萬物生成和人類生存的根本,故注曰:“所以精者,道之別氣 也?!?“分之與萬物,萬物、精共一本?!?“萬物含道精,并作,初生起時也。吾,道 也。觀其精復(fù)時,皆歸其根,故令人寶慎根也?!边@樣一來,便為天地萬物的生成找 到了一個共同的本源“道精”,亦為道教的保精長生學(xué)說提供了本體論基礎(chǔ)。此外, 作者還認(rèn)為道中有“大神氣”,即所謂“道神”,因此“不可以道不見故輕也”。足見 《想爾注》的道,當(dāng)為有機生命、人的投影。顯然,這是一種泛生論的、擬人化的神 學(xué)宇宙觀。
最可貴的是,《想爾注》明確地把道醫(yī)的“道神”與中醫(yī)的“身神”做了區(qū)別,并對守“身神”給予強烈的批判。注中說:“世間常偽伎,因出教授,指形名道,令 有處所,眼色長短有分?jǐn)?shù),而思想之,苦極無福報,此虛詐耳。強欲令虛評為真,甚 極,不如守靜自篤也?!边@里所說的“偽伎”,即指“守身神”、“守五臟神” 一類的 方法。其大旨謂人體四肢百節(jié)、五臟六腑皆有擬人化之神靈主持,神守位則體安,離 位則疾病夭折,故而人應(yīng)時刻心存意守,思其形象名稱。這類方法具有濃厚的神秘味 和宗教色彩,如《太平經(jīng)》、《黃庭經(jīng)》、《抱樸子》、《登真隱訣》中所載。《想爾注》 反對這類方法,強調(diào)人本身固有精神的修養(yǎng),即“身常當(dāng)自生,安精神為本”。兩者 相比之下,《想爾注》的觀點是比較合理的。
《想爾注》還在當(dāng)時社會的養(yǎng)生實踐上,提出了不少內(nèi)煉功法和理論。據(jù)葛洪 《神仙傳》所載,張陵本人就是一名虔誠的體驗者并卓有成效?!捌渲尾∈?,皆采取 玄、素,但改易其大較,轉(zhuǎn)其首尾,而大途同歸也。行氣、服食,故用仙法,亦無以 易?!奔磶煶邢惹厝上傻溃_道教煉養(yǎng)門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3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