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東漢草創(chuàng)階段,從朝廷到民間
一 隱喻籍貫姓名 描述養(yǎng)煉境界
魏翱,字伯陽
,號云牙子,以字行于世。關于他的籍貫 ,正史卻沒有記載,而后世的書上都錯誤地稱他是“會稽上虞人”。魏伯陽究竟是哪里人
?我們從他寫的《周易參同契》一書中,可以找到荅案。他在該書的《五相類》一文中說:“鄶國鄙夫,幽谷朽生;挾懷樸素,不樂權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鄶國”,是魏伯陽追述自己遠古的籍貫
,他采取了舍今用古的隱喻手法,舍去了籍貫當今的稱謂,這是古今文人慣用的手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在鄶國的南鄰,有一個小國叫密國
,也是西周的封國,也是到春秋時,被鄭武公所滅,併入了鄭國。西漢時,在古鄶國和密國的原址上,建置了密縣。東漢時,密縣屬于中央直轄區(qū)河南尹(治所在洛陽)的二十一個縣城之一。密縣位于中岳嵩山東麓,三面群山(有大隗山、梅山
、徑山等)圍繞這個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正是魏伯陽所描繪地“幽谷朽生”之處
魏伯陽為了讓后人了解自己的出生籍貫 和意趣,采取了隱晦曲折的文筆來表達
然而,后人硬是誤解了魏伯陽的初衷
東漢大興讖緯之風,因此
,文人的不少文字就采用了讖緯這種謎語式的隱喻手法,上述魏伯陽的籍貫如此,而他的姓名,也在《周易參同契·五相類》中采用了同一手法:“委時去害
,依托丘山,循游寥廓,與鬼為鄰“委時”四句:“委”與“鬼”相合為“魏”
魏伯陽在這里用隱語署下了自己的名字,而通過“魏伯陽著”四字的隱喻手法
這就是和魏伯陽撰述《周易參同契》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二 服氣煉內丹 燒制成外丹
魏伯陽生活在東漢大興讖緯之風的京畿之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3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龜息養(yǎng)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