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注解: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p>
天下大亂,每因大國恃其強(qiáng)盛,欲吞并四海,獨(dú)霸一統(tǒng),擴(kuò)張國土,有本錢凌辱小國,以致興兵動戰(zhàn),萬民遭殃。欲得天下太平,首先大國、強(qiáng)國要主動安守本分,取法水性,去高就下,虛心謙讓。能以此交于天下,天下的國家必來投歸而相處。
“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p>
“牝”,陰性,主靜?!澳怠?,陽性,主動。
陰陽相交,陰性主靜,陽性主動,牝必能制勝于牡。這是天地陰陽相交的自然之理。
“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p>
既知陰以靜取勝,那么大國就應(yīng)效其陰靜處下之道。所以,大國以謙讓居下而交于小國,猶如牝以靜定勝于牡動,是以不勞而自益,不戰(zhàn)而自勝,天下小國近悅而遠(yuǎn)誼,必四海賓服,如水東流而自歸于江海。小國本沒有威脅大國的力量,亦應(yīng)安分守己,謙虛謹(jǐn)慎,安其小而從其大。本著真誠之心,以靜處下,必能取得大國的撫愛和庇佑。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p>
所以,或因效牝靜虛心自下,取得小國投歸擁戴,或以安分居下而取大國的容納庇佑,總之,有兩個愿望:大國的目的不過是欲想小國都來歸順賓服;小國的目的不過是想不受大國、強(qiáng)國的侮辱欺凌,國土得以完整,百姓得以安寧,不被拋棄而已。
“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p>
如果大小國效法牝靜,虛心謙下,定能達(dá)到兩者的愿望。但最適宜的是大國首先虛心謙下,對小國撫之恩德,視天下如一家,大小同等。天下安危,主要由大國決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8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