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莊子第12章,天地(南華經(jīng))原文
網(wǎng)絡(luò)
2023-09-21 19:03:45
《現(xiàn)代莊子》第12章 天地
機心巧智
,天下大亂
一、道·德·義·事·技
天地遼闊,有哪一處不顯示出變化的跡象呢
?變化是普遍的
。萬物繁雜,有哪一種不活躍在自得的狀態(tài)呢
?自得是相同的。軍民眾多
,有哪一個不隸屬于國王的旗下呢
?國王是至高的
。國王要具備人德
,方可在位。國王要順從天道
,方能成功
。所以我說,遠古的大酋長統(tǒng)率天下
,無為而治
,內(nèi)具人德,外順天道,如此而已
。
順從天道,就是堅持道的觀點
。輿論的傾向歪斜了
,用道的觀點去糾正
。君臣的關(guān)系混淆了,用道的觀點去澄清
。政府的功能阻滯了
,用道的觀點去理順。自然的生態(tài)失衡了
,用道的觀點去調(diào)整。必須內(nèi)具人德
,方能外順天道。所以
,貫通宇宙的是道,貫通社會的是德
,貫通萬物的是義。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這就是義。行政工作自上而下
,這就是事。工作能力有所專長
,這就是技
。技,附麗于事
。事,取決于義
。義
,受轄于德
。德,符合于道
。道
,通行于宇宙間一切事物之中
。所以我還要說
,遠古的大酋長照料天下,注重修德學道
。他們自己廉潔無欲
,所以百姓自給自足。他們自己瀟灑無事
,所以萬物自盛自衰。他們自己沉靜無嘩
,所以社會自守自穩(wěn)
。
我理出頭緒,該這樣說:“國王無力
,大道歸一,萬事順利
,天下安謐。國王無欲
,大德完善,百姓恬淡
,鬼神稱贊
。”
二
、先師老聃論道我們的先師老聃說:“道喲
,你是浩浩高天,照看眾生
。道喲,你是茫茫大地
,接納百姓
。當權(quán)的君子
,你們不死心
,還想橫加干涉,那可不行
。不做什么,讓萬物自己去創(chuàng)造
,這是道
。不說什么,讓真理自己去表白
,這是德。尊重生命愛惜人
,這是仁
。求同存異放百花
,這是大。不矯情以傲岸
,不苦他人之所難
,這是寬
。吞萬物以大肚
,懷有他人之所無,這是富
。德的外化
,化成紀律約束,這是紀
。德有了,照著做
,做出成績
,這是立。道有了
,順著走,走得全對
,這是備
。堅持自己的立場觀點,我視外界的硬奪軟纏
,至死一貫,這是完。道
,德
,仁,大
,寬
,富,紀
,立
,備,完
,這十個方面,當權(quán)的君子弄通了
,他的雄心壯志就立得牢固了,萬民就去投奔他了
。他這樣的君子
,山有金礦不采,海有珠蚌不撈
,手不摸觸錢囊,心不掛牽紗帽
,壽高不辦喜筵,命短不須哀蛋
,闊綽而不矜驕,貧窮而不潦倒
。派他掌管財政,他不貪污
,不設(shè)自己的小金庫
。讓他統(tǒng)治天下,他不糊涂
,不當自己是大人物。在他看來
,萬物同根生
,死生一個樣?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我們的先師老聃說:“道喲,你好比雪白的石英石
,沉在深水亮晶晶
,摸不著,看得清
。銅不得道不成鐘,石不得道不成謦
。正如鐘謦沉默
,不敲不鳴,無聲的道喲
,人不問
,你不答
,人不感,你不應(yīng)
。萬物皆是客
,沒有你,誰來作主人
,天下誰來定。有那大德君子
,為了永葆天真
,官場俗務(wù)衙門事
,恥于過問。他立足于道
,智慧通神,所以遠播德名
,內(nèi)心生一感念
,外界便有響應(yīng)。是道造成我們的肉體
,無道,哪來七尺身
。是德養(yǎng)成我們的靈魂
,缺德
,糊涂過一生
。保持起碼的體魄,活夠應(yīng)有的年齡
,立德做出了成績
,學道弄通了理論
,這不就是大德的人品。有那大德君子
,地下隱沒
,象一條秘密的陰河,一旦把地面的表土沖破
,忽然噴成高柱,沛然流成大河
。沿途百姓喜洋洋
,歡呼追洪波。道喲
,你那里黑茫茫,俗眼不見你的跡象
;你那里靜悄悄
,俗耳不聞你的聲響。唯有立德的君子
,黑茫茫里看見了朝霞曙光,靜悄悄里聽見了和聲諧唱
。道喲,你深奧又通俗
,哺養(yǎng)萬物;你神奇又簡易
,輸送精氣
;你是空虛,最最沒有
,卻能提供萬有,滿足萬物需求
;你是變化,奔跑不停
,卻能提供靜境
,招待萬物安寢
。”
三
、黃帝尋找遺珠黃帝視察北方邊境,北渡赤水
,登昆侖山,南望中國
,非常得意
。回到山下行宮,發(fā)現(xiàn)胸前一串掛珠丟了
,急得要命
。黃帝說:“俺那玩藝兒是命根兒
,是道的象征,怎丟得呀
!”當即召開御前會議,決定派人率領(lǐng)隊伍搜昆侖山
,找回“道”
。
黃帝吩咐大臣阿知,說:“你是知識分子
,讀五車書,通萬國文
。你領(lǐng)隊去找吧
。”
阿知去了
,沒有找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貋韴蟾妫骸拔矣弥R去找
。百科全書翻遍,找不到那玩藝兒
。”
黃帝吩咐大臣離朱
,說:“你是視力冠軍
,暗室察五色
,百步觀針眼。你去找吧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離朱去了,沒有找到
。回來報告:“我用視力去找
。遙視透視用遍
,找不到那玩藝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黃帝吩咐大臣叱吼,說:“你是辯論專家
,能說會道
。你去找
。”
叱吼去了
,沒有找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貋韴蟾妫骸拔矣棉q論去找。邏輯術(shù)用了
,推理法用了
,嗓子喊啞了
,還是找不到道的象征,那串掛珠
。”
黃帝莫可奈何
,叫象罔來
。象罔是隱身人,他的名字譯成白話就是形象沒有
,誰也看不見他的尊容貴體。黃帝說:“只好派你去試試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象罔去,找到了
。黃帝聞訊驚嘆:“怪哉
!有形找不到,無形找到了
。”
象罔說:“無找無
,容易找
。”
四、治理迷的七幕戲
堯帝在位時
,拜許由為師
,常常請教。隱士許由的老師是嚙缺
。隱士嚙缺的老師是王倪。隱士王倪的老師是被衣
,又名蒲衣先生
,也是隱士。
堯帝想讓位給許由
,許由說笑話推掉了,還反唇相譏呢
。堯帝又打嚙缺的主意,詢問許由:“你的老師嚙缺怎樣
?他的修養(yǎng)可以坐天下吧
?我想拜托他的老師王倪從旁促成,行嗎
?”
許由說:“你這是拿天下去冒險!我的老師嚙缺
,一聰二明三圣四智他都占全
,謀略深遠
,辦事果斷,稟性非凡
。他敢用人為的力量捆死天生的自然,就象馬夫用(革酋)帶勒緊馬的臀部
,所謂主觀戰(zhàn)勝客觀,人定勝天
。百姓觸犯刑律,他只曉得嚴辦
,而不曉得他倡導的聰明圣智正是萬惡之源
。天下他來坐嗎?他用人力否定天然
,有好戲看
。第一幕是自我中心,打倒對立面
,大家圍著他轉(zhuǎn)。第二幕是鼓吹智能
,智多好做官
,士人急得火燃。第三幕是擴充官府
,自己找麻煩
,累得寢食不安。第四幕是改造世界
,主觀碰客觀,碰得青鼻腫臉
。第五幕是號令四方,全民總動員
,大家手忙腳亂。第六幕是陷入困境
。矛盾堆成山
,應(yīng)付各界請愿。第七幕是不幸逝世
,天下又大亂,留下一個爛攤
。天下他能坐嗎?我很了解嚙缺老師
,確實稟性非凡
,有凝聚力,有創(chuàng)造力
,能做地方官,但是不能當國王
。作為國王
,面對天下,他的主觀能動性大強了
,是個典型的治理迷
。治理走在前
,動亂跟在后
,因果關(guān)系?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什么治?那是百姓的禍事
。什么理?那是國王的仇敵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五、華山老人批評堯帝
堯帝游覽華山
,車到山麓的華家莊
。莊主是一位仙風道骨的老頭兒,前來恭候圣駕光臨
。
堯帝下車
。莊主拱手行禮,說:“晦
,圣人!請允許老夫致祝詞吧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堯帝微笑點頭
。
莊主唱:“一祝圣人遐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堯帝皺眉說:“免了免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莊主又唱:“二祝圣人巨富
。”
堯帝搖頭說:“罷了罷了
。”
莊主再唱:“三祝圣人多子多孫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堯帝瞪眼說:“不要不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莊主說:“遐壽巨富,多子多孫
,人人都盼望呀
。獨有你不想聽,為什么
?”
堯帝說:“多子多孫多顧慮
。富了事煩,不得清閑
。高齡不死討人嫌。這三點不利于個人道德的完善
,所以不敢,不敢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莊主說:“我以為你真的是圣人
,原來我看錯了。你只是普通的君子罷了
,唉
。聽我說吧。老天爺生下了萬民百姓
,不論好好歹歹
,總會給他一只飯碗。金碗鐵碗泥碗
,碗總是有的嘛。子孫有碗可端
,誰叫你去顧慮
。富了,就當財產(chǎn)不是你的
,正好分給貧民
,不就清閑了
?真資格的圣人
,想法和你的不一樣。他好比鵪鶉不擇居處
,他好比雛鳥不擇口糧
。他出游,滿天飛
,不用官員迎來送往
。社會生活正常,他居高位
,也向大家攜手共進,臻臻日上
。社會生活失常
,他便退休,保持個人道德高尚
,晦跡韜光。人生百年厭倦了
,他便拋棄無聊的皮囊
,讓靈魂解放,隨風飄蕩
,搭乘白云
,飛向天堂
,啊
,那真正的故鄉(xiāng)。你怕的那三點
,對他毫無損傷
。什么高齡討人嫌,對他說來
,此話荒唐
!”
華家莊莊主說完便走
。堯帝仿fo夢醒,急追上去
,連說請問請問。莊主不回頭
,走著說:“請打道回府吧
。”
堯帝悵然若失
,但見華山狀似一朵紅蓮含苞開放
,映照朝陽。
六
、以刑為綱,引起大亂伯成子高
,姓伯成
,名高,學道修德甚勤
。從前堯帝在位
,提拔賢士,伯成子高當了侯爺
。后來堯退位
,讓給舜,伯成子高照當不誤
。再后來舜帝視察南方
,死在蒼梧
,治水有功的禹即了帝位
,便是夏朝開國之君。伯成子高心頭明白
,堯舜時代隨著樸素的民風去了,文明時代跟著殘酷的血與火來了
,便打報告辭職
。不待批準,他已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
,躬耕南畝。
夏禹王既然是靠治水起家的
,所以要貫徹論功行賞的政策
。封官賜爵,得看你的成績表現(xiàn)
,賢不賢在其次
。不過,伯成子高這樣的著名賢士
,雖然無為無功,也得挽留在朝
,免得輿論瞎說咱們功利主義
。于是他老人家?guī)еS員親自去找伯成子高,真是求賢若渴
。
伯成子高正在耕田
。夏禹王下田去
,站在下風位置,自謙口臭
,恭敬的說:“咱們的老前輩
,堯爺在位時,封你當諸候
。天下傳給舜爺,你繼續(xù)當諸侯
。舜爺把天下傳給我,我還來不及登門拜望
,老前輩你喲怎么就撂開擔子走了
。好好的侯爺你不當,跑來耕田
,是對我有意見嗎
?老前輩呀,咱們談?wù)労脝?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伯成子高說:“從前堯爺在位
,以德為綱。他不獎賞誰
,百姓自然矢勤矢善
。他不懲罰誰,百姓自然戒驕戒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今你在位
,以刑為綱。你動輒獎賞人
,百姓仍然不仁不義
。你動輒懲罰人,百姓仍然違法亂紀
。以刑為綱,道德衰亡
,動亂將會沒完沒了,是你帶的頭喲
!呆在這里做什么
?你快走吧,別打擾我的正經(jīng)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伯成子高不理睬夏禹王,繼續(xù)耕他的田
,小心翼翼
,不漏耕一寸地。
七 、從無到一到二到萬
最初有什么
?有“無”
。
任何“有”最初都沒有。
最初還有什么
?還有虛無
。
任何存在最初都還不存在。
既然沒有任何“有”,
哪有代表“有”的名稱呢
。
既然不存在任何存在
,
哪存在反映存在的概念呢
。
到后來有了“有”,
這個“有”是宇宙
。
宇宙就是大一。
宇宙只有一個
,所以是大一;
宇宙混飩一團
,所以是大一
;
宇宙處處一樣,所以是大一
;
宇宙未分大地
,陰陽同一,所以是大一
。
這個一
,內(nèi)藏道,
尚未醒
,在睡覺
。
又到后來一分為二
,道睡醒了
,
于是一團渾沌裂成高天厚地
,
于是陰陽矛盾促成元氣變化,
于是造成生物
,一種到萬種
。
是道造成萬物,
萬物便有所得
。
得什么
?得道。
萬物都有所得
,
也就都具有自己的德
。這是德。
萬物成形以前
,
早在胚芽期間
,
便已稟受天命,
從不間斷的支配一生
。這是命。
陰陽矛盾
,造成生命
,
生命成長
,各具形體。這是形
。
萬物形體以內(nèi)
,都藏有自己的靈性。
靈性隨物種而不相同
,
各自堅守獨特的規(guī)矩
。這是性。
修養(yǎng)自己的靈性
,
對照自身的德行。
要使德行完善
,
洗凈人偽的污染
,
還我無為的童心。
心中無為
,沒有妄想
,自然空寂。
心中空寂
,沒有成見
,自然博大。
人有博大的胸懷
,
言談乃符合無心的鳥鳴,
行為乃符合無為的大道
。
這種符合
,絲絲入扣。
嚴守愚拙
,不露智慧
,
嚴守晦暗,不閃光芒
。
所謂玄德
,順乎天道,這就是了
。
八
、一技之長捆死自己邏輯大師公孫龍的一位門徒,自稱圣人
,來找孔子辯論
,說要捍衛(wèi)他老師的堅白論。堅白論的核心命題是一塊石英石可以分析為一塊堅
,一塊白
,一塊石。他很雄辯的把孔子的論點一一駁倒了
。還逼問:“誰是真圣人,你
?我
?”
事后
,孔子煩悶
,特來請教老聃。
孔子說:“有兩位先生討論堅白論
,他們的主義簡直風馬牛
。這個說行的,那個說不行
。這個說是的
,那個說不是。雄辯的那個說
,堅白絕對可以分析開來
,此理不闡自明,好比日月經(jīng)天
,抬頭就能望見
。弱辯的這個說不贏。請你回答我
,雄辯的那個該是圣人吧?”
老聃說:“你說的那個倒很象衙門里供職的小吏
,工作勞累
,心情緊迫,他那一技之長恰似一條繩子
,把自己捆綁在辦公桌
,想調(diào)調(diào)不走
,想辭辭不掉,死了才給松綁
。堅白論就是捆他的繩子
,死了才得解脫
。狗能防盜被拘留
,捆在門口眼含愁,悲哉不自由
。山中猿猴能騰跳
,一條鐵鏈頸上套,進城逗人笑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浊鸢。行┰捘泔@然從未聽過
,也從未講過
,我來告訴你吧。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有腦袋有腳板
,就是不長心肝又缺耳朵
。你同他們講理
,他們無耳可聽取
。你同他們講道,他們無心可開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吹靡姷氖侨诵危床灰姷氖翘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集形與道于一身的
,他門中間一個也沒有
。他們與道無緣嘛。他們活動了
,結(jié)果停止了
。他們死亡了,結(jié)果新生了
。他們作廢了,結(jié)果再起了
。這些結(jié)果全是他們想不到的
。努力求治治不好
,是人為。無為而治治好了
,是天道
。忘掉人為,忘掉天道
,也就是說
,忘掉人事
,忘掉天理,你能這樣
,便能忘掉你自身了
。所謂吾喪我
,亦即如此
。連自身的存在都坐忘了
,你便冥合天道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九
、如果君臣都在表演魯國動蕩不安
,國王急于求賢
,召見隱士蔣閭免
,說:“請先生賜教
。”蔣閭免推辭
。國王糾纏不放
,再三請教
。蔣閭免看見國王有誠意,便大膽鳴放說:“你自己不要奢侈
,對下屬不要傲慢
,帶頭實行恭儉吧。干部路線方面
,那些在公無私的忠臣
,你得提拔他們
,可別再任人唯親啦
。以上兩點落實了
,百姓誰敢說二話
。”說完了又覺得不太妥當
,卻又想不起哪句不妥當
。國王再三道謝,還說以后要請他出山來
,共濟時艱,振興魯國
。
蔣閭免從王官回家后
,拜訪隱士季徹,告訴此事
,并復(fù)述了自己講過的每句話
。
蔣閭免問:“妥當嗎
,那些話?”
季徹笑彎了腰
,說:“先生那些說教,拿去匡正國王
,好比螳臂擋車
,頂個屁用!他若聽過了你的話
,豈不睜眼跳崖
。什么帶頭實行恭儉?你是教他示范表演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