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所問積多
天地之間
天地之性
如人不卜相其土地而種之
故古者大圣大賢將任人
,必先試其所長,何所短,而后署其職事,因而任之;其人有過,因而責之,責問其所長,不過所短,是者不感天也,反為習進此家學,因而慎之,故能得天下之心也。令后世忽事,不深思惟古圣人言,反署非其職,責所不能及自古者諸侯太平之君,無有奇神道也
,皆因任心能所及,故能致其太平之氣,而無冤結民也。禍亂之將起,皆坐任非其能,作非其事職而重責之。其刑罰雖坐之而死,猶不能埋其職務也,災變連起,不可禁止,因以為亂敗,吉兇安危,正起于此。是以古者將為帝王選士,皆先問視,試其能,當與天地陰陽瑞應相應和不。不能相應和者“其相應和奈何
夫治者,從天地立以來
人者在陰陽之中央
“古者無文
“何故時有文,時無乎哉
“見師言
“其任之云何乎?”“必各問其能所及
,使各自疏記所能為,所能分解所能長,因其天性而任之,所治無失者也。故得天下之歡心,其治日興太平,無有刑,無窮物,無冤民,天地中和所以壽多者
讀此書者
,宜反復之,重之慎之,死生重事,不可妄也。夫子賢明者,為父計是故上古圣帝王將任臣者
,謹選其有道有德,不好殺害傷者,非為民計也,乃自為身深計也。故得天地心意,舉措如與神俱,此之謂審舉得其人,而得人力之君也。如此乃感神,乃后天上真神愛之,因而獨壽也。好用刑,乃與陰氣并。陰者殺,故不得大壽。天之命,略可睹可知矣,天地人所疾惡同耳右得天地人民萬物歡心國興家安天下無爭訟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604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太平經丁部之四(卷五十五)在線注解
下一篇:
太平經丁部之二(卷五十三)在線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