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膽固醇如何代謝的釋放途徑
膽固醇代謝(cholesterolmetabolism)機體內膽固醇來源于食物及生物合成。成年人除腦組織外各種組織都能合成膽固醇,其中肝臟和腸粘膜是合成的主要場所。體內膽固醇70~80%由肝臟合成,10%由小腸合成。其他組織如腎上腺皮質、脾臟、卵巢、睪丸及胎盤乃至動脈管壁,也可合成膽固醇。膽固醇的合成主要在胞漿和內質網(wǎng)中進行。膽固醇可以在腸粘膜、肝、紅細胞及腎上腺皮質等組織中酯化成膽固醇酯。
膽固醇是體內最豐富的固醇類化合物,它既作為細胞生物膜的構成成分,又是類固醇類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的前體物質。因此對于大多數(shù)組織來說,保證膽固醇的供給,維持其 代謝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膽固醇廣泛存在于全身各組織中,其中約1/4分布在腦及神經(jīng)組織中,占腦組織總重量的2%左右。肝、腎及腸等內臟以及皮膚、脂肪組織亦含較多的膽固醇,每100g組織中約含200至500mg,以肝為最多,而肌肉較少,腎上腺、卵巢等組織膽固醇含量可高達1%-5%,但總量很少。
人體固醇的來源靠體內合成及從食物攝取,正常人每天膳食中約含膽固醇300-500mg,主要來自動物內臟、蛋黃、奶油及肉類。植物性食品不含膽固醇,而含 植物固醇如β 谷固醇、麥角固醇等,它們不易為人體吸收,攝入過多還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
二、膽固醇代謝的主要合成調節(jié)
膽固醇合成的過程中 HMGCoA還原酶為限速酶,因此各種因素通過對該酶的影響可以達到調節(jié)膽固醇合成的作用。
激素調節(jié)
HMGCoA還原酶在胞液中經(jīng)蛋白激酶催化發(fā)生磷酸化喪失活性,而在磷蛋白磷酸酶作用下又可以脫去磷酸恢復酶活性,胰高血糖素等通過第二信使cAMP影響蛋白激酶,加速HMGCoA還原酶磷酸化失活,從而抑制此酶,減少膽固醇合成。胰島素能促進酶的脫磷酸作用,使酶活性增加,則有利于膽固醇合成。此外,胰島素還能誘導HMGCoA還原酶的合成,從而增加膽固醇合成。甲狀腺素亦可促進該酶的合成,使膽固醇合成增多,但其同時又促進膽固醇轉變?yōu)槟懼?,增加膽固醇的轉化,而且此作用強于前者,故當 甲狀腺機能亢進時,患者血清膽固醇含量反而下降。
濃度調節(jié)
膽固醇可反饋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并減少該酶的合成,從而達到降低膽固醇合成的作用,細胞內膽固醇來自體內生物合成或胞外攝取。血中膽固醇主要由低密底脂蛋白(LDL)攜帶運輸,借助細胞膜上的LDL受體介導 內吞作用進入細胞。當胞內膽固醇過高,可抑制LDL受體的補充,從而減少由血中攝取膽固醇。
現(xiàn)知遺傳性家族 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體內嚴重缺乏LDL受體,因此LDL攜帶的膽固醇不能被攝取,來自膳食的膽固醇不能從血液中被迅速清除,故血中膽固醇濃度過高,當體內總膽固醇過高,超過合成生物膜、膽汁酸及類固醇激素等的需要時,膽固醇及其酯則沉積在動脈內皮下的巨噬細胞中(這些細胞是由遷移到動脈內皮下的血單核細胞分化而成的),引起內皮下變形,進而導致血小板在動脈內壁集聚。若同時伴有動脈壁損傷或膽固醇轉運障礙,則易在動脈 內膜形成脂斑,繼續(xù)發(fā)展可使動脈管腔變狹窄??梢妱用}粥樣硬化與血中高水平的膽固醇有關,特別與存在于LDL中的膽固醇水平有關。
三、膽固醇如何代謝的原理
膽固醇生物合成的原料是乙酰輔酶A,合成途徑可分為5個階段:(1)乙酰乙酰輔酶A與乙酰輔酶A生成二羥甲基戊酸(6C中間代謝產(chǎn)物);(2)從二羥甲基戊酸脫羧形成異戊二烯單位(5C中間代謝產(chǎn)物);(3)6個異戊二烯單位縮合生成鯊烯(30C-中間代謝物);(4)鯊烯通過成環(huán)反應轉變成羊毛脂固醇(30C中間代謝物);(5)羊毛脂固醇轉變成膽固醇(27C化合物)。膽固醇除作為細胞膜及 血漿脂蛋白的重要組分外,還是許多重要類固醇如膽汁酸、 腎上腺皮質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維生素D3等的前體。生物體內許多 生理活性物質如維生素A、E及K,胡蘿卜素,橡膠,葉綠素的植醇側鏈,多種芳香油的主要成分及萜類中的碳氫化合物;昆蟲的保幼激素, 蛻皮素等與膽固醇的生成相似;也是以 乙酰輔酶A為原料,衍化生成異戊烯醇磷酸酯。作為合成上述生物分子的結構單位前體。膽固醇的 分解代謝也在肝臟內進行。膽固醇大部分可轉變?yōu)槟懼?。小部分?jīng)腸道內細菌作用轉變?yōu)?糞固醇隨糞便排出體外。膽固醇代謝失調能給機體帶來不良影響。血漿膽固醇含量增高是引起 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含有大量膽固醇,是膽固醇在血管壁中堆積的結果,由此可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四、膽固醇代謝的主要合成過程
膽固醇合成過程比較復雜,有近30步反應,整個過程可根據(jù)為3個階段。
1.3?3-羥-3-甲基戊二酰CoA(HMGCoA)的生成
在胞液中,3分子乙酰CoA經(jīng)硫解酶及HMGCoA合酶催化生成HMGCoA,此過程與酮體生成機制相同。但細胞內定位不同,此過程在胞液中進行,而 酮體生成在肝細胞 線粒體內進行,因此肝臟細胞中有兩套同功酶分別進行上述反應。
2.甲羥戊酸(mevalonic acid,MVA)的生成
HMGCoA在HMG CoA還原酶(HMGCoA reductase)催化下,消耗兩分子NADPH+H+生成甲羥戊酸(MVA)
此過程是不可逆的,HMG輔酶A還原酶是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
3.膽固醇的生成
MVA先經(jīng)磷酸化、脫羧、脫羥基、再縮合生成含30C的鯊烯,經(jīng)內質網(wǎng)環(huán)化酶和加氧酶催化生成羊毛脂固醇,后者再經(jīng)氧化還原等多步反應最后失去了3個C,合成27C的膽固醇
高血脂癥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fā)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fā)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fā)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癥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
雙和醫(yī)院心臟內科邱淳志醫(yī)師表示,許多高血脂癥患者在自行停藥后,原本已控制的膽固醇就可能會再次回升,而當膽固醇超標時,將造成體內的血管慢性發(fā)炎,容易形成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增加急性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不建議隨意自行停藥。而有些高血脂患者則希望透過改變生活型態(tài)、適度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指數(shù),然而此方法并非適用所有人,若經(jīng)由非藥物的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膽固醇數(shù)值時,應透過藥物治療,且高血脂癥亦屬慢性病的一種,應該遵從醫(yī)囑規(guī)則服藥控制,停藥前應該先與醫(yī)師討論為宜。何謂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
邱淳志醫(yī)師解釋道,低密度膽固醇屬于膽固醇的一種,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主要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運到全身細胞之中運用。
當?shù)兔芏饶懝檀歼^高時,就有點類似垃圾車,把這些過剩的膽固醇全部運送到血管壁堆積,造成血管狹窄。垃圾車對身體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數(shù)量過多的時候,血管會被塞入過多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管健康。
根據(jù)許多跨國的研究結果,對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高危險群而言,若能把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降得比較低,便能降低未來復發(fā)的機率。后來更進一步發(fā)現(xiàn),針對之前沒有發(fā)病過的高危險族群,若能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數(shù)值,未來發(fā)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會也會降低。
所以,根據(jù)實證醫(yī)學的觀點,當我們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超標,可以減少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至于數(shù)值要控制到多低,根據(jù)每人狀況不同,標準會因人而異。若為一般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病人,希望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低于130 mg/dl;如果曾經(jīng)中風、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根據(jù)2017臺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降到低于100 mg/dl;如果曾經(jīng)發(fā)生過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血管有阻塞的患者,目前根據(jù)2017臺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低于70 mg/dl。?
最新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發(fā)布的高血脂癥治療指引,將某些極度高風險的病人壞膽固醇建議值由原先的70mg/dL下修至55mg/dL,顯示膽固醇數(shù)值降低的重要性。
如何控制壞膽固醇?
面對膽固醇過高,治療方式分為「非藥物」及「藥物」兩種方式。 「非藥物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規(guī)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健康的生活行態(tài),讓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邱淳志醫(yī)師表示,「藥物治療是使用口服藥,這類的藥物主要是在肝臟促進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服用口服藥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xiàn)肌肉酸痛的狀況?!?
怎么辦?我每天都有規(guī)則服藥,為什么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
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guī)則服藥,飲食也很節(jié)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邱淳志醫(yī)師說明道,因為每個人體內膽固醇代謝的狀況不太一樣,除了飲食攝取之外,另一部分的膽固醇是由身體制造的,當合并有其他代謝疾病,像是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腎臟功能不好,這些患者體內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很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與遺傳有關,家族成員都有膽固醇偏高狀況,即使規(guī)則用藥,膽固醇指數(shù)仍不容易降下來。這時就要考慮增加口服藥物劑量或合并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以及改變生活型態(tài)、增加運動量、調整飲食,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指數(shù)。
若于一年內曾發(fā)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就屬于「高危險族群」,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降低患者的膽固醇,以避免復發(fā),所以可以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合并治療或單獨治療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高危險族群最好趕緊把壞膽固醇降到低于70 mg/dl以下,才算達標。若患者罹有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根據(jù)2017臺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可以考慮把壞膽固醇降低到55 mg/dl以下。
邱淳志醫(yī)師表示,PCSK9抑制劑針劑的作用是幫助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回收到細胞內,不再于血管中游走,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數(shù)值,無論原本是否有服用降血脂藥,針劑的使用可以讓壞膽固醇濃度降低50%以上,最高可達到60%左右的降幅,幫助患者達到治療目標。
針對PCSK9抑制劑針劑臨床使用,一般會建議合并口服藥物,口服藥的劑量有機會可以減少。有些對口服藥物過敏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才會單純使用針劑來降低血脂。針劑目前主要作為口服藥物的輔助,加強治療效果。和傳統(tǒng)口服藥物比較,針劑較少產(chǎn)生肌肉酸痛、肝臟功能受損等副作用。
哪些人為高血脂癥的高危險族群?是否有家族遺傳可能性?
邱淳志醫(yī)師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有些高血脂癥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很多高血脂癥的病人,可能家族里成員的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比較嚴重的狀況像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Homozygous FH,HoFH)相當罕見,目前為 *** 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是一般人的4-6倍,低密度膽固醇可能高達500-1200 mg/dL,會大量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關于高血脂癥常見的四大錯誤迷思
迷思一:血脂高,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接受治療或者停藥?
做完健康檢查,病友看到血脂指數(shù)的紅字,可能會想說:「我又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系吧!」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有危險的,因為高血脂是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長期高血脂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引發(fā)動脈硬化,導致腦部,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傷害。
因此,即使病友們覺得目前自己沒有不舒服,還是得考慮治療。降低膽固醇是一個長期保護血管的方式,最好要和醫(yī)師合作以生活型態(tài)調整加上藥物積極的達到治療目標,而不是不管它,在身體埋下未來健康的未爆彈。 邱淳志醫(yī)師提醒道,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并不會因為年輕就不會生病,所以要及早治療這些危險因子,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
迷思二: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有副作用?
根據(jù)目前最新的臨床研究,某些壞膽固醇降得很低的患者,并沒有發(fā)生什么特別的副作用。同時,根據(jù)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將病人的膽固醇降到跟新生兒的水平一樣時可以降低約1/3的心臟病發(fā)作,中風及其他致死性心臟病的風險。
另外有些先天遺傳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蛋白質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ilisin/kexin type 9),PCSK9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天生缺乏PCSK9的人,血中的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和一般人比較,這些膽固醇偏低的人未來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低很多,且他們并沒有因為膽固醇偏低造成內分泌的問題,一樣能結婚生子,并不會因為膽固醇過低就影響身體的機能。因為我們所謂的膽固醇降低,其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不代表身體里面不存在膽固醇,只是膽固醇被移到細胞里運用,而不是留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硬化。
迷思三:美國修改飲食建議,不限制蛋黃的攝取,所以就能肆無忌憚地吃?
修改飲食建議不代表「吃東西就可以肆無忌憚」。邱淳志醫(yī)師進一步說明,體內膽固醇一部分來自飲食攝取,大部分是身體里面自己合成。雖然日常飲食不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紅肉、高溫油炸及燒烤的食物等等,不僅會影響膽固醇數(shù)值,像是血糖上升和其他的食品添加物也會增加其他疾病發(fā)生的危險。所以,別以為美國不限制蛋黃攝取后,飲食上就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吃,平時還是要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
迷思四: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
很多病友在調整生活型態(tài)、吃健康食品之后,會發(fā)現(xiàn)膽固醇下降幅度仍有限。畢竟如果健康食品的降脂效果很好,它就會被當成「藥物」而不是「健康食品」。如經(jīng)生活型態(tài)調整后膽固醇控制如未能達標,最好還是要根據(jù)醫(yī)師建議,適時服用藥物來改善自己的血脂狀況。
患者常詢問的「紅曲」,因紅曲菌素的結構類似他汀類藥物,通常不建議與降血脂藥物合并使用,以免產(chǎn)生交互作用及增加肌肉酸痛與無力等副作用的風險。
邱淳志醫(yī)師提醒,服用健康食品要特別留意,應先和醫(yī)師溝通和了解,以免花了錢,沒有促進健康,反而增加非預期的副作用,得不償失。
膽固醇是一種脂類。隨著物質水平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xiàn)膽固醇過高。高膽固醇的原因大多來自食物的攝入,因為隨著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善,飲食種類也非常豐富??梢哉f日常飲食是膽固醇的直接來源,對于高膽固醇人群,有些食物不宜食用,以免增加膽固醇含量而加重病情。
4種食物是高膽固醇的“罪魁禍首”
1、高糖食品
生活中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蛋糕、飲料、糖果、甜點等,這些都不適合高膽固醇人群。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為甘油三酯,這會增加體內的脂質,不利于降低膽固醇水平。因此,生活中最好少吃或不吃。
2、油炸食品
油炸后的食物會容易吸收很多脂肪。如果吃進胃里,會使體內的脂質含量增加,從而引起膽固醇的升高,也會增加血液的粘度,容易導致血管出現(xiàn)問題,嚴重危害 健康 。
3、高膽固醇食物
我們經(jīng)常吃的魷魚、豬蹄、鴨蛋和各種動物內臟都是高膽固醇食物。這些食物不僅容易導致高膽固醇,還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高膽固醇患者,在生活中也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科學飲食
生活要做到飲食均衡,不偏食,主食應以谷類為主,適時補充一些蛋白質類食物,如:魚、蝦等低蛋白食物。另外,可以多吃水果和蔬菜,如木耳、海帶、洋蔥、南瓜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并有助于膽固醇的排泄。
2、堅持鍛煉
高膽固醇患者在生活中可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太極拳等,每天堅持鍛煉半小時。它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有效促進人體脂質代謝。
3、戒煙戒酒
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也戒煙戒酒。這兩種物質不僅會增加膽固醇,還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4、保持情緒穩(wěn)定
情緒對高膽固醇人群非常重要。經(jīng)常生氣、生氣的人容易加重病情,不利于膽固醇的下降。
高膽固醇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出現(xiàn)時卻沒有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很容易導致各種疾病和生命危險。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膽固醇,要注意飲食,保持飲食清淡,避免暴飲暴食,多喝水,促進新的新陳代謝,從而降低膽固醇,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27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腸胃不好的人不能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