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寒濕較重,選擇刮痧調理身體的朋友,不禁有這樣的疑惑:
“出痧是不是越多越好?”
“出痧就是皮下出血嗎?”
“刮痧以后覺得很累,是不是傷陽氣了?”
“刮痧是不是只有瀉,沒有補?”
今天就給大家解答幾個關于刮痧的困惑。
刮痧有瀉也有補
關于傳統中醫(yī)的治療手段,古書中記載便是“砭、針、灸、藥”四種方法。刮痧療法又稱“砭法”,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绊尽敝腹勿鸷桶茨Φ奈锢碇委煼椒?,由于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材料,只需要雙手或者刮痧板,懂得醫(yī)理和經絡,就能隨時隨地為人們治病,是最方便的治療手段,因此被古人列為四法之首。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是中醫(yī)治療疾病的基本法則之一,也是刮痧療法的治療原則。
刮痧雖無補益或瀉邪的物質直接進入體內,但依靠補瀉手法刺激體表一定部位,即可起到促進機體機能或抑制機體亢進的作用,這些作用的本質屬于補或瀉的范疇。
刮痧療法的補瀉作用,固然與腧穴的治療作用有關,但主要取決于操作力量的輕重、速度的急緩、時間的長短、刮拭的方向、刮痧的次數等因素,而上述動作的完成都是依靠補瀉手法來實現的。因此,刮痧并非只有瀉,沒有補。
補刮是指能鼓舞人體正氣,使低下的機能恢復旺盛的方法。刮拭按壓力小,作用淺表,速度慢,動作輕柔,刮痧范圍較小,出痧要求色淡紅而少,刺激時間稍短.
瀉刮是指能疏泄病邪,使亢進的機能恢復正常的方法。刮拭按壓力大,作用深透,速度快,動作重猛,刮痧范圍較大,出痧要求色暗紅而多,刺激時間稍長.
古人曰:“法雖有定,變通在人?!毖a瀉手法的應用并非一成不變,臨床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靈活選用。
出痧過程能排毒
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刮痧是損傷毛細血管造成的皮下出血,那么為何有的地方不出痧呢?為什么每刮一次,出痧都會減少呢?
中醫(yī)認為,刮痧時體內致病因素由經脈、絡脈溢出脈外,積聚皮下,出現形狀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成片,或融合的“痧”,也稱“痧毒”。痧是滲出于脈外含有大量毒素的離經之血,出痧的過程是排毒的過程。編輯新經絡公眾號
西醫(yī)學認為,在許多疾病的過程中,由于細菌病毒的侵害,產生毒素、毒性物質,或當人體組織器官功能減退、發(fā)生疾病時,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體內出現不同程度的潴留,成為危害機體健康的內毒素。這些毒素使毛細血管通透性異常,使黏膜、皮膚之下充血或浮現出血點,與中醫(yī)的認識不謀而合。
臨床觀察發(fā)現,健康人一般刮拭后不出痧,一些自我感覺良好而有潛伏病變的人刮拭后會出痧?;疾≌咭话銜虿∽儾课弧⒉∏檩p重、病程長短不同,出痧的部位、顏色、形態(tài)也不同。
同一種病癥出痧的部位、顏色、形態(tài)又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這與經脈循行、全息穴區(qū)的分布及臟腑器官、經絡的病理狀態(tài)有直接關系。
刮痧不一定會出痧
有些人認為,刮痧就一定要刮出痧才可以。是不是出痧越多越好呢?
刮痧時我們要求“徐而和”的手法,操作時通過透皮入骨的手法,以“文火燉蹄膀”的節(jié)奏,平和、滲透力強,從而達到臨床效果。切忌使用暴力強行出痧,但也忌諱不使用向下的按力,僅僅在皮膚表面刮拭。這樣不但沒有治療效果,還會因為反復摩擦,形成表皮水腫、皮膚破損,使患者受到傷害。
公眾號:御痧閣,更多中醫(yī)妙法發(fā)表于此
正確的刮拭手法應始終保持按壓力,每次刮拭都應速度均勻、力度平穩(wěn),不要忽輕忽重、頭輕尾重或頭重尾輕。
公眾號:御痧閣,更多中醫(yī)妙法發(fā)表于此
在臨床上,一些肥胖、肌肉發(fā)達或氣血不足者不易出痧,腹部、頭面部等部位也不易出痧,因此切不可盲目暴力刮痧。新經絡公眾號提示現在美容院的所謂儀器刮痧,刮拭后全身通紅,每個部位的痧斑都是一模一樣的,且在刮拭過程中未做到辨證、循經,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刮痧有個原則,就是根據每個人皮膚的耐受度,以不刮傷為宜。
正確刮痧不傷陽氣
刮痧以后,很多人會感覺累、睡眠相當好,就認為這是傷陽的表現。刮痧療法是以調動自身陽氣來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打個比方,1000米長跑后,把全身氣血都調動起來了,你也會覺得很累,難道這也是傷陽氣了嗎?以通為治,以通為補,以通為瀉,刮痧治療的過程中,它的落腳點就在“疏通”二字上。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大禹治水的智慧就是采用疏通的方法讓水有歸舍和出處,從而達到治理的目的。
人體有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淋巴系統等,因為各種淤堵會造成各種疾病。如果能做到經絡通、血管通、淋巴通、神經通,全身所有的通道都打通了,疾病自然能夠化解。
刮痧是中醫(yī)中一種調理身體的方法,聽說腎虛刮痧好,請問刮痧對腎虛真的有好處嗎?腎虛刮痧能刮好嗎?
刮痧對腎虛有好處嗎
刮痧對腎虛有一定的好處。
刮痧有調氣行血、活血化瘀、疏經通絡、祛邪排毒等功效,通過滋,補,填,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腎虛的癥狀,保持腎臟營養(yǎng)均衡,通過刮痧還可以改善體虛氣短,面黃肌瘦等癥狀,加體內毒素和多余水分的排出,機體免疫力提高,刮痧在一定程度上對腎虛還是有好處的。
腎虛刮痧部位
1、然谷穴,位于足內側緣,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刮然谷穴有清熱利濕、益氣固腎的功效,主治遺精,陽痿,小便不利,月經不調,泄瀉。
2、水泉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下方,當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jié)的內側凹陷處。有通經活絡,清熱益腎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小便不利,腹痛。
3、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主要有補腎壯陽,通經活絡等作用,主治月經不調,遺精,陽痿,小便頻數,腰脊痛,下肢厥冷。
腎虛刮痧能刮好嗎
刮痧雖然對腎虛癥狀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刮痧并不能把腎虛刮好。
刮痧是以中醫(y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多特制的工具和手法,蘸取一定介質,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是皮膚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刮痧并不能治療腎虛,建議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理。
經常刮痧會不會導致腎虛
不會。
中醫(yī)認為腎虛可能由于行房事過多,思慮憂郁損傷心脾,恐懼傷腎,肝不好,飲食不當等等原因引起,而刮痧有較好的調氣行血、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等作用,適量刮痧是不會引起腎虛的,反而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
1、刮痧的好處
(1)調氣行血
刮痧可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加快。
(2)活血化瘀
刮痧可調節(jié)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機體組織間的壓力得到調節(ji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組織血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3)舒筋通絡
刮痧治療能增強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在刮痧板的直接刺激下,可提高局部組織的痛覺閾,可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得以舒展,從而緩解或消除疼痛。
(4)排毒保健
刮痧可使吞噬有害物作用及運輸排泄能力加強,促使體內廢物、毒素加速排除,組織細胞得到營養(yǎng),從而使血液得到凈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減輕病勢,促進康復。
2、刮痧的壞處
(1)可以使重傷口出現大量的血液,而導致骨折、急性的腰扭傷等病情加重。
(2)孕婦進行刮痧容易出現流產的風險,所以孕婦絕對禁止刮痧,無論是腹部,還是腰部。
(3)皮膚表面出現很多的斑疹、丘疹,或者是皮膚病,進行刮痧容易導致出現皮膚的感染。
(4)刮痧容易誘發(fā)相關的病情加重,如出現腦血栓的患者、心梗患者,通過刮痧會使病情出現生命危險。
(5)有出血傾向的人,刮痧會造成皮下出現嚴重的血腫,特別見于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后期相關并發(fā)癥比較明顯的患者。
現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70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男孩青春期的特征,青春期叛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