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guān)于用艾葉泡腳的好處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冬天市民通常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整個被窩都是涼的,加厚被子、放暖水袋也無濟于事,同時,因腳受涼引發(fā)了多種疾病。睡前泡個腳,對腳涼怕冷非常有用,如果再能按照中醫(yī)說法,加點藥材對癥下藥就更好了。
寒冬,體質(zhì)較弱和患有慢性病的市民可采用中草藥泡腳,既保健又驅(qū)寒。“體涼”,主要原因是人體的血氣供應不足。因此,冬天用紅花艾葉泡腳有很好的保健效果,既溫暖全身,還對睡眠有益。而且這些材料在中藥房里很容易買到,價格很便宜。艾葉屬于涼性的草藥,可以用來祛除腳氣和腳癬。
具體用法是先把50克左右的紅花和艾葉等放入紗布袋包好并捆緊,放到鍋里加水,先用大火煮開,然后小火煮5至10分鐘,取汁即可。將藥汁兌在溫度在40℃或50℃的熱水里,然后泡上半個小時就可以了。一次熬制的藥汁可以泡2至3天,用容器裝好,不必天天更換。
艾葉能祛寒、除濕、通經(jīng)絡(luò),因現(xiàn)代人普遍寒濕重,所以艾葉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幫手。喜歡用8-10艾葉制成的清艾條扎成一排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能快速祛寒濕,還喜歡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fā)作的這些與虛火、寒火有關(guān)的疾病,只要是發(fā)生上述疾病時,就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后泡腳或用純艾葉做成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腳桶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后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溫水,一般連泡次,也就是2-3天后,同時要多喝溫開水,不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zhuǎn)或消失了。
二、艾草泡腳的具體方法是怎樣的
用熱水泡泡腳,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其實,只要在水中加點中藥,它還可以起到其他的作用呢,熱水泡腳就是足浴,屬于中醫(yī)足療法內(nèi)容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腳是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腳部血管收縮,血液運行發(fā)生障礙,易誘發(fā)多種疾病。熱水泡腳則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驅(qū)除寒冷,促進代謝,從而起到養(yǎng)生保健作用。
艾草泡腳的方法:取干艾草50—100克(根據(jù)水的多少定,沒有嚴格標準),先用水煮開后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后泡腳,若嫌麻煩就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草20分鐘后再加水泡腳也可。
艾草泡腳的幾個小驗方:
①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guān)節(jié)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②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jīng)炎,血液循環(huán)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③艾草加鹽適用上焦有火,經(jīng)常眼紅、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④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濕疹。
三、哪些人不適合艾葉泡腳呢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fā)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guān)的疾病。只要是發(fā)生上述疾病時,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后泡腳艾葉做成或用純的清艾條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腳捅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會好轉(zhuǎn)。下面我們來看看什么人不能艾葉泡腳。
1.因用艾葉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這時候腦部容易出現(xiàn)供血不足的情況,因此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容易感覺到胸悶頭暈的老人,是不宜用艾葉泡腳的。
2.經(jīng)期婦女最好也不要用艾葉泡腳,如果有需要,需先咨詢醫(yī)生。
3.而如果是糖尿病和有發(fā)燒的患者,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艾葉泡腳。
4.兒童不宜用過熱的水泡腳。如果經(jīng)常用過熱的水給兒童泡腳或者洗腳,就很容易出現(xiàn)扁平足。
5.艾葉的藥用一般是對于一些體質(zhì)弱的女性,如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臉色發(fā)紫的,有一定的療效。
6.中醫(yī)眼里的“藥湯泡腳”不僅能解除疲勞,還對中風、痛經(jīng)、感冒、慢性胃炎、高血壓等有療效,不過這也只能起輔助治療作用,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治病方法,以免耽誤病情。
四、哪些人很適合艾葉泡腳呢
一般來說,陽虛寒盛的人最適合用艾葉來泡腳,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緩解腹部冷痛以及手腳發(fā)涼的癥狀,艾葉泡腳可以有效地刺激我們的足少陰腎經(jīng),在泡腳的時候不妨還加入一點肉桂、干姜、當歸等中藥材,調(diào)理身體的功效特別好。如果想要讓腳上的皮膚變得更加細膩,不妨加入一點食鹽。
艾葉的藥用一般是對于一些體質(zhì)弱的女性,如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臉色發(fā)紫的,有一定的療效。如果您是高血壓就不適合了 中藥泡腳很有講究,所選擇的藥物與內(nèi)服藥不同,中醫(yī)眼里的“藥湯泡腳”不僅能解除疲勞,還對中風、痛經(jīng)、感冒、慢性胃炎、高血壓等有療效,不過這也只能起輔助治療作用,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治病方法,以免耽誤病情。
如果高血壓患者堅持要泡腳,宜將菊花、枸杞子、桑葉枝、丹參等與冰片少許煎藥泡腳。對于氣虛的中老年人,可選用黨參、黃芪、白術(shù)等補氣藥。需要活血補腎的中老年人,可選擇當歸、赤芍、紅花、川斷等。泡腳時每樣取15—20克,用砂鍋煎煮,然后將煎好的藥液去渣倒進桶里,再加入熱水,每天浸泡約30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泡腳不要用金屬盆和塑料盆,因為此類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wěn)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fā)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zhì),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導致藥液有效成分損失。中藥泡腳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
用艾葉來泡腳可謂是好處多多,冬天泡一泡能夠祛除寒冷,腳上的血管還會在泡腳的過程當中不斷收縮以及舒張,在這話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nèi)淼难貉h(huán)都得到了加強,剛泡腳的時候就會明顯感覺到全身通泰舒暢,經(jīng)常這樣泡腳可以進行有效的去除冬季的寒冷,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98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