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動后膝蓋疼是怎么回事
很多喜愛運動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就是運動過度之后,會有明顯的膝關節(jié)疼痛不適的感覺,而實際上發(fā)生疼痛的部位很難局限在某一個部位,以“膝關節(jié)前方”多見,也即我們所說的“膝前痛”。膝前痛是膝關節(jié)慢性疼痛中最常見的部位。通常表現(xiàn)為上下樓時酸痛乏力、下蹲后站起時痛、膝前出現(xiàn)彈響、交鎖卡壓等癥狀,伴有不同程度的膝關節(jié)腫脹和大腿肌肉的萎縮。
疼痛腫脹與活動關系密切,通常在活動后加重,休息可緩解或部分減輕,有些還與天氣變化有關系。部分病人有明顯的膝關節(jié)扭傷或碰撞損傷病史,或者劇烈活動,或者長時間長距離行走、爬山運動和外出旅游史。但有些并無明顯病因或誘發(fā)因素。部分發(fā)病與所從事的職業(yè)有關。女性病人還與內分泌系統(tǒng)變化有一定關系。這種膝關節(jié)慢性疼痛容易被當做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或是老年性骨關節(jié)炎來診斷治療,但治療效果不滿意甚至無效。
作為發(fā)病率較高的膝關節(jié)疾患之一,膝前痛的常見原因有以下10種。明確了這些病因,才有助于我們盡可能地避免損傷,尋求最佳緩解癥狀的途徑。
①髕骨股骨關節(jié)軟骨損傷
這是最常見的損傷形式。人體的髕骨股骨關節(jié)面承受著運動時的強大負荷,尤其在屈膝發(fā)力時,髕股關節(jié)承受壓力可達到體重的3至5倍。長期反復的運動刺激,以及一些輕微的急性創(chuàng)傷,日積月累,造成該部位關節(jié)軟骨的慢性損傷。除有膝前痛的表現(xiàn)外,通常在髕骨下極有深在敏感壓痛點,研磨髕骨與推擠髕骨引發(fā)或加重疼痛等。治療上,可先行保守治療,制動休息或減少活動,局部按摩熱敷,服用活血化瘀中成藥。亦可行物理治療,如微波、紅外線等。在日?;顒又幸⒁獗苊馀郎?、負重蹲起等對關節(jié)刺激較大的運動形式。
②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有分散壓力、吸收震蕩、穩(wěn)定關節(jié)的功能。在膝關節(jié)扭轉運動時容易受到損傷,它的疼痛特點是局限在膝關節(jié)內外側關節(jié)間隙處,一般在間隙中分或靠前部分。可有關節(jié)彈響或者關節(jié)交鎖病史,壓痛很敏感很局限。體格檢查合并MRI檢查大多可以明確診斷以及損傷具體情況。如果癥狀嚴重,半月板損傷一般需要及時手術治療,可在關節(jié)鏡下行半月板縫合,成形,部分切除甚或全切除術。
③滑膜皺襞綜合征
滑膜皺襞是關節(jié)腔的滑膜層發(fā)育過程中吸收不完全的遺跡,一般不會引起癥狀,但在受到損傷、卡壓,或勞損纖維化變硬后可以引起疼痛,其特點是疼痛在髕骨下極內外側髕股間隙部位,體格檢查可發(fā)現(xiàn)局部壓痛,研磨髕骨有時有彈響,并可在相應部位捫及纖維條索的彈動感。治療上,早期可行保守治療,適當制動休息,護膝保護,避免劇烈活動,服用消炎鎮(zhèn)痛、活血化瘀藥物;或者可以局部封閉、水針治療。對于保守治療無效、癥狀嚴重的患者,可以手術切除滑膜病變,目前多選擇關節(jié)鏡手術。
④關節(jié)內游離體
大多是剝脫的細碎軟骨片,在關節(jié)腔內不斷受到研磨、包裹逐漸長大形成的。其特點是膝關節(jié)易出現(xiàn)交鎖、彈響并伴有明顯疼痛,或者關節(jié)伸直及屈曲受限制,有時患者還可感覺到有小硬物在膝關節(jié)內游離、跑動,當出現(xiàn)交鎖時可直接捫及卵圓形或扁圓形硬物。治療上需要關節(jié)鏡手術下取出游離體,并處理相應關節(jié)內病變。
⑤滑囊炎
滑囊是一種附屬結構,存在于肌腱、韌帶等軟組織與骨突相鄰或經(jīng)過之處,有緩減應力、減少相互摩擦的作用。膝關節(jié)周圍主要有髕前滑囊、髕腱下滑囊、髕上滑囊、股骨外髁部滑囊、鵝足腱滑囊等,當運動過度,受到過多的摩擦或擠壓、挫傷時,均可引起滑囊炎,主要是滑囊的相應部位出現(xiàn)疼痛,檢查時局部有腫脹、皮膚溫度稍高、伴有壓痛,某些活動或姿勢可引起或加重癥狀。治療上,一般多采用保守治療,適當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局部可用外用軟膏涂抹,服用消炎鎮(zhèn)痛、活血化瘀藥物;也可以局部封閉治療。近年來,放散狀體外沖擊波治療亦得以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療效。對于保守治療無效者,可以選擇手術切除病變滑囊。
⑥韌帶損傷
韌帶是維持膝關節(jié)穩(wěn)定的靜力性結構 ,主要有前、后交叉韌帶以及內、外側副韌帶。前交叉韌帶損傷后多出現(xiàn)膝關節(jié)前方深部的疼痛;后交叉韌帶損傷后多在股骨附著部位即后方出現(xiàn)疼痛,有時也表現(xiàn)為膝前方深面疼痛。當然韌帶損傷后還有關節(jié)腫脹、關節(jié)錯位感、下樓梯無安全感等癥狀,檢查可以有浮髕試驗陽性、抽屜試驗陽性、軸移試驗陽性等。MRI檢查可以明確診斷以及損傷的程度。治療上早期需要制動,加壓包扎抽吸關節(jié)內積血。晚期出現(xiàn)關節(jié)不穩(wěn)者可考慮手術重建韌帶。近年來,關節(jié)鏡下交叉韌帶重建技術發(fā)展迅速,患者預后良好。對于診斷明確的前后交叉韌帶損傷,強烈建議早期手術治療,以保護關節(jié)功能,避免加重關節(jié)軟骨以及半月板的損傷。
側副韌帶損傷疼痛部位位于股骨內外髁到脛骨平臺內外側稍遠端之間的區(qū)域,可以有局部腫脹、皮膚淤血、壓痛等,側方應力試驗陽性。治療上早期制動,支具或石膏保護。輔以冰敷、消腫等,后期及時、積極功能鍛煉。如有明顯側方不穩(wěn)則應行手術治療,恢復韌帶張力、關節(jié)功能。
二、跑步后膝蓋疼怎么恢復
膝蓋,是人體最為復雜的關節(jié),也是下肢承重和運動的主要關節(jié),因此非常悲催地成為運動中最易受傷,也是最難痊愈的關節(jié)。跑步傷痛中,膝傷最為常見,占到所有跑步傷痛的1/4,其中以膝蓋前方疼痛和膝蓋外側疼痛最為常見。一般人運動完,在12至48小時后會出現(xiàn)肌肉酸痛。那么跑步后膝蓋疼怎么恢復?
1、運動后只要休息幾天就能緩解膝蓋痛的不適感。
2、跑步后,不要馬上停下來休息,要漫漫活動,比如慢跑。漸漸地停止運動,大約需要10-20分鐘的時間,可以把運動產(chǎn)生的乳酸釋放掉。
3、跑步完后一定要進行全身拉伸,采用靜態(tài)牽拉,牽拉的重點放在幾個大肌群:大腿(前、后、內、外)、小腿(前、后)、臀部(前、后)、軀干(上背、下背、胸、腹)、肩、頸,每個伸展動作最好維持20-30秒,最少做2個循環(huán)。靜態(tài)伸展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有助于痙攣肌肉的恢復。
4、冰敷膝蓋或冷水浴。由于訓練后肌肉微細結構破壞,熱水浴會加速受傷肌肉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肌肉微細機構的破壞加重,所以熱水浴后的第二天一定會比冷水浴后第二天酸痛感更重,同時會增加人的疲勞感甚至會降低血糖。而冰敷或冷水浴收縮受損處肌肉的毛細血管,使訓練時造成的肌肉微細結構破壞不會繼續(xù)擴大,同時冷敷亦有陣痛作用。
跑步后膝蓋疼怎么恢復
5、在跑完步后喝清水足夠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而喝運動飲料則更有助于身體的恢復。
6、長跑或者快速跑之后,不要等太久才進食。運動結束后30分鐘內多吃些堿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制品等,以保持體內酸堿度的基本平衡,盡快消除運動帶來的疲勞,可以將肌肉硬化或者酸痛的程度降至最低。
三、跑步過程中如何保護膝蓋
1、正確的姿勢是避免所有運動損傷的關鍵。保持上身穩(wěn)定不要左右晃動,眼睛直視前方,肩部適當放松避免含胸,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后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用腰控制,妹子要注意),腰部保持自然直立,腳的落地位置在身體正下方,這樣膝蓋會自然彎曲,肌肉來吸收落地的沖擊,避免傷及膝蓋。
2、特別是以前沒有運動基礎或運動習慣,想以跑步開始運動的,前期的肌肉力量訓練,很重要。在地板上進入俯臥姿勢,用你的腳趾和你的前臂支撐你的體重。手臂成彎曲狀,并置放在肩膀下。任何時候都保持身體挺直,并盡可能最長時間保持這個位置。若要增加難度,手臂或腿可以提高。
3、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特別是初期,不能冒然增量。一般原則,不用每天跑,跑一天,休一天就很好。
4、改正不良的跑步習慣,不正確的跑姿比如外八字、內八字、高抬腿跑、左右用力不均等都會對膝關節(jié)造成不良影響。其次,有些人想給自己增加些壓力,專門挑選上下坡跑步,而這種不容易控制的踏地,會使得膝關節(jié)壓強增高,加大膝關節(jié)損傷。
5、對于超重或肥胖的人來說,下決心跑步鍛煉原本就是一個辛苦的開始,但體重越大,膝關節(jié)因為載重過多反而更加脆弱。對于那些急于減肥的大體重強行跑,膝蓋也會不堪重負。正確的跑步姿勢是上半身保持穩(wěn)定,下半身保持足夠伸展,小腿和腳一定要在膝蓋之前,腳落地時,膝關節(jié)略微彎曲。
6、加強肌肉訓練。腿部尤其是大腿肌肉的強壯能夠對膝關節(jié)提供相應的保護,尤其是股四頭肌和闊筋膜張肌。練習大腿肌肉有很多種方式,比如箭步蹲、深蹲、爬樓梯、靠墻靜蹲。
7、盡量選擇較為柔軟的地面進行運動。利用塑膠跑道或平坦柏油路,以避免運動過程中地面對膝關節(jié)的沖擊過大。
四、跑步的正確姿勢是什么樣的
腳的著地方式
有些人認為跑步時用前掌著地,也有人認為應該足跟著地。我們建議先以用中間部分接觸地面。研究表明一名好的長距離跑者通常是以足中著地的。慢跑者以足中和腳跟著地,快跑者的著地點比慢跑者靠前。我們認為只有短跑選手和中短跑選手適合以前腳掌著地??赡苡行┤藭?,但是以足中著地對初中級跑步者是個好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震動,緩解對小腿肌肉和足腱的壓力,同時為下一個邁步做好準備。
臀部和頭部的姿勢
這點比較難以想象:當你的腳著地時,你的臀部的位置在哪里?有些人建議,著地時你的腳應該在你的重心線的末端,也就是頭臀腳三點成一線。頭部保持正和直,目光看向正前方。轉頭的時候需要特別小心,通常是從脖子以上部分轉動,避免身體的扭轉,避免在行進時產(chǎn)生不穩(wěn)定。
手臂的姿勢
這個姿勢是在你沒有使用慢跑嬰兒推車,而是可以擺動雙臂。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僵直手臂,緊握拳頭,完全彎曲肘部。保持放松。將手臂自然彎曲在腰線以上,不要太高或太低。兩個手臂前后交替擺動,使腿部相應反方向運動。短跑選手在跑道上奔跑時手臂是完全前后擺動的,很多長距離跑步者略帶弧度地擺動,但優(yōu)秀的跑者不會把力氣用在擺動胳膊上。換句話說,不要激烈地擺動手臂。
膝蓋
長距離跑步時膝蓋不要抬得太高。只有短跑選手或我們在上坡時才需要太高膝蓋。
步長
很多長距離跑步者最大的問題就是步長過大。千萬不要這樣做,它將導致很多傷害,包括足腱,**髂脛束疼痛和髂腰肌疼痛。
(**這種疼痛并不是來自膝蓋,而是來自韌帶,是從臀部外側往下一直到脛骨的一條韌帶。這條韌帶靠近膝蓋的地方變窄,并在運膝蓋彎曲時會與摩擦脛骨靠近膝蓋的最上端。長期的摩擦會導致發(fā)炎。40%的跑步者會在開始跑步5年或更多時間后遭遇髂脛束綜合癥)。
對于膝蓋這個部位,我相信體驗過跑步的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如果有一天,你的膝蓋疼痛,酸痛,那么你離跑步生涯結束的時間就縮短了,你可能要永遠的告別跑道了!
在我剛開始跑步的時候沒跑幾天,我的膝蓋就出現(xiàn)了不適應的情況,雖然不是很嚴重,但是有點酸痛,那時候我就非常警惕了,保護膝蓋是我跑步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后來我采取了很多方法來保護膝蓋,這些方法都收獲了很好的效果,跑到現(xiàn)在我膝蓋幾乎沒有受過什么傷!依然完好無損!所以跑步保護膝蓋是需要方法的,不是盲目的!
那么跑步后膝蓋很疼,我們到底該如何挺過難關呢?我們到底該采用什么樣好的方法才能讓膝蓋在跑步時不受到重大的傷害呢?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寶貴的經(jīng)驗!
1. 適度永遠是第一
其實生命是在于適度的運動,并不是在于過度的運動!如果你過度運動了,那身上肯定全是傷,而且我相信,等你老了以后,你肯定健康不到哪兒去,肯定是全身疼痛!
其實對于膝蓋也是這樣的,適度永遠是第一!只有適度運動才能保護好你的膝蓋,才能讓你堅持更久的跑步幾十年后,膝蓋依然完好無損!我建議大家每天不超過半小時!
2. 姿勢正確也重要
其實跑步是姿勢的不正確也是引起跑步膝蓋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人在跑步是傷到了膝蓋,就是因為他們的姿勢與正確的跑步姿勢相距太遠!
正確的跑步姿勢應該是,你應該做到落地無聲,膝蓋要彎,腳踝要彎,用膝蓋和腳踝充分的減震,這樣可以緩解膝蓋的壓力,防止膝蓋受傷!
3. 正確的深蹲鍛煉
一般跑者都會鍛煉深蹲!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深蹲是增強大腿小腿肌肉的王牌動作,大腿小腿肌肉的強大意味著我們膝蓋是否能夠受到很好的保護?
大腿,小腿肌肉越強,膝蓋受到了保護越多,膝蓋就不容易受傷!所以我們沒事就應該練練深蹲,就算是最簡單的徒手深蹲,對于我們肌肉的增加也是非常有利的!
4. 有時間讓膝蓋修復
從小的原則上來講,每天晚上的充足睡眠可以讓膝蓋修復!從大的原則上來講,每周休息兩天可以讓膝蓋充分的修復,所以我們應該充分的把握大小原則!
我們每天晚上一定要早睡,這樣膝蓋才能得到一定的修復,才能再送上之后進一步加強!我們每周要留下兩到三天的休息日,讓身體充分的放松,讓身體加快修復!這樣才對我們的膝蓋更加的有利,才能防止膝蓋的受傷!
很多人一說起運動,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跑步吧。跑步是很不錯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一般跑步鍛煉的最佳時間是早上或者傍晚。但很多人的跑步動作都是有問題的,不僅浪費體力,身體還會受到傷害,尤其是膝蓋。
大多數(shù)人在跑步會感到膝蓋疼痛,平時鍛煉太少,突然運動有這種感覺可能是因為髕前壓力太大造成,但過量的跑步對于膝關節(jié)肯定有不利之處,正確的跑步姿勢可以把損傷降到最低。每年因為跑步造成的膝蓋損傷案例太多了,據(jù)統(tǒng)計,我國將近有85%的跑步者會有傷痛,其中膝蓋受傷最為常見。
美國醫(yī)學權威期刊《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JOSPT)在最新發(fā)布了一期《系統(tǒng)性回顧與薈萃分析:健身跑步、競技跑步與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之間的聯(lián)系》,對11.5萬人進行研究,進行數(shù)據(jù)學統(tǒng)計,得出了可信度最高的研究結果:競技跑步者的關節(jié)炎發(fā)生率為13.3%;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jié)炎發(fā)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jié)炎發(fā)生率為3.5%。對于普通健身跑步的人來說,跑步是有利于關節(jié)健康的,建議每周跑量的上限為92公里。
由此可見,無論男女平時不運動的突然運動,往往容易造成運動損傷,經(jīng)常跑步鍛煉的人,只要不過度,關節(jié)性疾病反而會少一點。
健身跑步雖然好,但是瞎跑還是會造成損傷的,,若一開始跑步就直接猛跑,不做拉伸動作,很容易造成跑步時心跳加快,上氣不接下氣,嚴重的可能造成缺氧。跑步講究跑前熱身循序漸進。
健身跑步注意事項:
1、跑步前熱身
跑步前熱身可以升高體溫,減少肌肉拉傷,喚醒機體做好運動準備,促進關節(jié)腔滑液分泌,減少關節(jié)因缺少潤滑而產(chǎn)生的磨損,并減少跑步出現(xiàn)岔氣也就是腹痛的情況。
(1) 、跑步之前可以先弓步側壓腿,雙手放在兩腿膝蓋上,先單側拉伸大腿內側肌肉,左右拉伸各8次;
(2) 、身體站立,右手掐腰,左手抬起貼近耳朵,然后身體向右側側彎,同時胯部向左側頂出感覺到左側身體有明顯的拉伸感為佳,左右腰部各做8次;
(3) 雙手握拳,雙臂抬起放到平胸位置,然后雙臂打開伸至身體后方,達到擴展胸部的目的,之后雙臂抬起至平胸位置,上半身向左側旋轉,下半身保持不動,左右側各做8次。
(4) 原地跑步,高抬腿,左右腿各8次,雙腿開合跳使腿部肌肉處于活躍狀態(tài)。
2、準備好適合跑步的鞋子和衣服,合適的鞋子可以讓你跑起來更加舒服,盡量選擇舒適,排汗好的衣服。
3、正確的跑步姿勢
跑步時身背挺直稍微向前傾,手臂肩膀放松盡量連貫擺動,腹部收緊,腳落地時盡量腳面落地。
4、跑步結束時,不要直接坐下休息,在跑步快結束時,慢慢降低速度,這樣可以釋放因運動產(chǎn)生的乳酸,也要做一些適度的拉伸動作,幫助肌肉得到放松,緩解疲勞。
5、跑完步膝蓋疼痛緩解方法:
1、多休息,減少跑步,如果疼痛難忍,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塊,對膝蓋進行冷敷,但也要注意不要敷太久。
2、冰敷過后用熱敷(溫度不宜過高,建議使用暖水袋)或者用拇指由輕到重的按壓疼痛部位,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
跑步本身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也是大部分選擇的運動方式,可是由于經(jīng)常跑步,導致最近好像膝蓋有些疼痛,而且之后每次跑步都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如何才能避免跑步的時候損傷膝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缺乏運動鍛煉導致
平時不常運動或根本就不鍛煉,身體沒有一個緩沖階段,就突然參加強度比較大的跑步,膝蓋等關節(jié)部位一時無法適應比平時大很多的負荷,就容易在跑步中產(chǎn)生疼痛的不適感覺。
2、沒有進行熱身運動
跑步之前,沒有做熱身運動,使得身體的關節(jié)、肌肉都沒有活動開就去開始跑步,容易導致膝關節(jié)韌帶拉傷,出現(xiàn)膝蓋疼痛;再加上沒有充分的熱身運動,容易導致膝關節(jié)不能分泌足夠的潤滑成分,在跑步時膝蓋磨損嚴重,就更容易出現(xiàn)膝蓋疼痛的現(xiàn)象。
3、跑步姿勢不正確
跑步時跑姿不正確,像步伐跨度過大、腳外八跑等都是容易增加對膝蓋軟骨的磨損,使得膝關節(jié)會承受更大的壓力,從而跑步時會出現(xiàn)膝蓋疼痛。
4、用腳后跟落地
跑步時有的人喜歡用腳后跟著地,但是用腳后跟著地是會對膝蓋等關節(jié)部位造成更大的沖擊,跑步時膝關節(jié)磨損更加嚴重,引發(fā)膝蓋疼。
5、跑鞋不合適
如果穿著高跟鞋、皮鞋、涼鞋等這些不適合跑步的鞋子去參加鍛煉,對膝關節(jié)會造成很大的沖擊,增加對膝關節(jié)的壓力,容易使得膝關節(jié)發(fā)生損傷,產(chǎn)生疼痛等不適感覺。跑步時要穿合腳的跑鞋去參加,才能避免因鞋子的問題導致膝蓋疼。
6、運動量過大
跑步的運動量過大,容易產(chǎn)生大量的乳酸,不能及時分解排出的話,就容易產(chǎn)生肌肉酸痛的問題,也就會導致膝蓋酸痛的出現(xiàn);
再加上運動量過大,超出自身能負荷的范圍,使得身體的關節(jié)、韌帶和肌肉超負荷運轉,容易造成拉傷,從而引發(fā)像膝關節(jié)等部位的疼痛。
7、場地原因導致
跑步時如果是選擇的硬水泥地這樣彈性差的場地進行,對于膝蓋的沖擊力是很大的,就可能出現(xiàn)膝蓋疼痛的情況。跑步最好是能選擇像塑膠操場、土質等彈性比較好一些的場地上跑為好。
8、沒有佩戴運動護具
本身膝蓋有磨損或肌肉拉傷的人,在跑步時沒有注意佩戴護膝這樣的運動護具,會導致跑步時的膝蓋磨損加重膝蓋疼痛的感覺。而佩戴護膝,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膝蓋磨損帶來的疼痛感。
9、患有關節(jié)炎等疾病
本身患有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人,在平時可能就會出現(xiàn)膝關節(jié)疼痛的情況,參加跑步鍛煉,可能會加重這種疼痛感。
10、如何跑步不傷膝蓋
1、跑步姿勢
腳部落地點盡可能控制在前腳掌,控制腳踝的落地位置盡可能在膝蓋的正下方,或是略偏后一點。這樣膝蓋處的彎曲將起到極好的緩沖作用。注意控制身體的穩(wěn)定性,不要左右搖晃和過度擺臂。這樣會導致重心位置在側向不斷改變,給膝蓋側向沖擊力。
2、不要運動過量
對有經(jīng)驗的跑者來說,在增加跑量時,先會紀錄并感知身體的反饋。如果身體感覺疲憊,則要慎重選擇增加跑量。同時進行充分的恢復休息與交叉練習。而對于新手來說,雙周增加一次跑量更為慎重穩(wěn)妥。也就是一周提高,一周鞏固。增加跑量不必苛求數(shù)據(jù)。關注身體的聲音,感覺膝部不適時馬上要停下來。
3、熱身運動不能馬虎
跑前如果沒有熱身充分,身體的關節(jié)、肌肉都還沒有進入運動狀態(tài),這樣很容易出現(xiàn)膝蓋韌帶拉傷,導致膝蓋疼。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沒有熱身,膝蓋的關節(jié)沒有分泌足夠的關節(jié)液,使膝蓋磨損更嚴重,疼痛感也會越強烈。
4、硬件配置
建議盡量選擇專業(yè)一點的運動場地和運動裝備。鞋非常重要,進行哪項運動,就盡量要用專業(yè)的鞋,不要為了省那一點錢而受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99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