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圖爾漢?坎利(turhan canli)認為,抑郁癥不是情緒障礙,而是一種由寄生蟲、細菌或病毒感染引發(fā)的傳染性疾病。如果這一理論能得到證實,未來研究人員或許能夠研發(fā)出預防抑郁癥的疫苗。相關結果已發(fā)表在《情緒和焦慮癥生物學》(biology of mood & anxiety disorders)雜志上。
“相對于把抑郁癥看做一種情緒障礙,我建議將抑郁癥重新進行定義為某種形式的一種傳染病。未來的研究應該共同努力去探尋寄生蟲、細菌和病毒可能在抑郁癥的病因中起到的因果作用?!笨怖麨樗睦碚撜业搅巳齻€依據(jù)。
首先,在他看來,抑郁癥患者通常感到乏力、起床有困難、對周圍的世界缺乏興趣,與一些傳染病患者表現(xiàn)相同。另外,研究還顯示,抑郁癥患者大腦中有炎癥標記物存在,表明應對某種病原體的免疫系統(tǒng)被激活。
其次,某些寄生蟲、細菌或病毒會引起情緒變化。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弓形蟲,弓形蟲生活在貓科動物的腸道中,它們在那里產(chǎn)卵,通過排泄分散到環(huán)境中??怖赋?,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有感染弓形蟲,而通過對抑郁癥患者的觀察,弓形蟲感染和炎癥標記有關。在診斷為重性抑郁癥或躁郁癥的患者中,那些有過自殺歷史的其體內(nèi)針對弓形蟲的抗體水平更高。不過,重性抑郁和弓形蟲的大規(guī)模研究或者系統(tǒng)性搜索以發(fā)現(xiàn)其它潛在寄生蟲感染尚未開展。
坎利援引了對28項研究的薈萃分析,發(fā)現(xiàn)了病毒和抑郁癥之間的聯(lián)系。其中包括博爾納病病毒、唇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以及巴爾病毒。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感染了博爾納病毒的人患上抑郁癥的風險比沒有感染的人多了3.25倍。
最后,當考慮疾病遺傳時,將重度抑郁癥重新概念化與寄生蟲、細菌或者病毒存在因果聯(lián)系是很有用的。此外,如果我們將人體視為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人類基因組作為非人類外源序列的宿主,可能會擴大發(fā)現(xiàn)基因與疾病聯(lián)系的機會。
目前來說,關于特定基因和抑郁癥之間的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耙苍S,我們一直關注的是錯誤的有機體。目前的研究一直在尋找改變?nèi)祟惢虻膬?nèi)部變化,但事實上,8%的人類基因組是基于外部變化,比如病毒。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可以將基因轉移到細胞中,導致我們遺傳結構的變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271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保持規(guī)律運動長壽才能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