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許多老年人日常的健身方式。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專家提醒喜歡散步的老年人,散步雖看似普通,卻有不少講究。
第一,隨意走走停停地溜達,不能算散步。運動量過小,達不到有氧代謝,就起不到運動的效果,就如同做家務不能算做鍛煉一樣。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則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鐘內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齡)/分鐘內。比如一位65歲的老人,用170減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應保持在105次為宜,最高也不過在125次/分鐘范圍內。運動時出點汗,呼吸順暢,就達到了鍛煉效果。
第二,背著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也不利于身體放松,因此不能達到最好的運動效果。如果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體,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時要保持正確的姿勢,挺胸、抬頭、擺臂,有利于全身運動和身體協(xié)調。
第三,散步地點要選擇好。人體在運動時,需氧量高??諝馇逍拢菽久⒌牡胤胶趿扛撸瑢θ碛幸?。
第四,不要在坡多的地方散步。郭遠認為,老年人很容易出現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這也與不當散步有關系。爬坡或爬樓梯會導致膝關節(jié)負荷過重,加重關節(jié)磨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朋友也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保健了。那么呢?下面我為您介紹。
老人散步的講究方法冠心病患者散步時: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誘發(fā)心絞痛。餐后半小時后散步為宜,每天兩三次,每次半小時。
糖尿病患者散步時:要特別注意先吃點東西,不能餓著肚子,否則很容易使大腦供血不足,出現低血糖,嚴重時還會摔倒。
體質虛弱者散步時:最好拄個柺杖,以保持身體平衡。柺杖的高度要與手的位置相符,柺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時左右。
體胖的老人散步時:建議體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離,延長散步時間至一個半小時左右,每天保證兩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還可以促進血 液回圈和新陳代謝,改善心臟的功能。散步的節(jié)奏不宜太快,可以快慢結合,開始主要用腳跟著地,在放松狀態(tài)下走4分鐘,速度保持在每秒鐘走兩步,隨后換成踮腳走,較快地走5分鐘,如此反復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會兒。另外,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當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熱量。
老人散步的注意事項1、不在坡多地方散步
老年人比較容易出現老年骨性關節(jié)炎,這也與不當散步有關系。爬坡或是爬樓梯會導致膝關節(jié)負荷過重,加重關節(jié)磨損。
2、要選擇好散步地點
人體在運動時,需氧量高??諝馇逍?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對全身有益哦。
以上呢就是老年人散步需要謹記的四個要領。是不是我們的父母也喜歡散步?我們可以將這些建議說給他們聽,或是留著到我們老的時候再拿出來看。
3、最好不要背著手走路
有的老人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實背著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也不利于身體放松,因此不能達到最好運動效果。要是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體,很容易摔倒。
老人適合哪些保健運動 1、日常保健的方法
1.1、轉眼:運轉眼球,先左右,后上下,各慢慢轉動10次。有提高視神經的靈活性、增強視力和減少眼疾之功效。
1.2、叩齒:輕閉嘴唇,上下牙齒互相叩擊數十次,間宜旋舌,以舌尖舐動上顎數次。能促進口腔、牙齒、牙床和牙齦的血液回圈,增加唾液分泌,從而收到清除污垢。
1.3、挺腹:平臥,伸直雙腿,作腹式深呼吸。深吸氣時,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氣時松下。反復挺腹10~20次,可增強腹肌彈性和力量,預防腹壁肌肉松弛及脂肪積聚腹內,并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2、適合老人的運動
2.1、騎自行車。如果你想欣賞山川的美景,山地車可以幫你實現這一愿望。與徒步走和長跑不同的是,這項運動對關節(jié)的壓力更小,而且能量消耗和耐力鍛煉絲毫不遜色于其他運動。
2.2、打籃球。喜歡團隊運動的人肯定拒絕不了籃球的誘惑。上下肢得到鍛煉的同時,手眼協(xié)調能力也會提高。
2.3、慢跑。如果你喜歡一個人鍛煉,那么慢跑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我建議,最好是和伙伴一起運動,因為老年人突發(fā)狀況多,多個人一起做運動的話,當突發(fā)狀況時,有個人可以及時求救。
3、不同年齡各有講究
3.1、小于65歲的老人:可以選擇慢跑、打羽毛球、乒乓球、運動量小的籃球。一個星期運 動3~5次,每次不得少于30分鐘。
3.2、65歲~75歲: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體質明顯不如65歲以前的老人,此時球類運動就不 太適合了。70歲之前可以騎自行車、爬山、游泳。爬山一定是要爬緩坡,太陡對老人的關 節(jié)不好。
3.3、75歲~85歲:運動多以緩慢的運動為主,比如打打太極拳、太極劍、散步,跳舞也可 以,但只能跳跳***慢四,探戈、拉丁等動作變化幅度大的舞蹈最好不要跳了。
老人散步的講究方法
摘要:老人經常到戶外散散步,鍛煉鍛煉是一個不錯的保健方法,而且經常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可以幫助老人調節(jié)心情。不過老人外出,還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特別是自己駕車的老人更要了解出行安全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老人最佳出行時間老年人出行主要是因為日常生活所需,最佳出行時間集中在3個階段。第一個時段是5:00~7:00老年人出行去早市,第二個時段是10:00~12:30;這個時段一般是出行去大商場采購物品,第三階段是3:00~5:00大多是去商場采購。
老人不同天氣出行注意(1)夜間出行
①在夜間道路上的路燈是一段一段有的,在沒有路燈的道路有的是彩燈的燈光,就要注意腳下是不是平坦。
②夜間道路上設有減速裝置,減速裝置是突出地面的,老年人不要在減速裝置的道路上行走。
③道路上都是設有斑馬線的通道,老年人在過馬路的時候就要先看看后,有沒有車通過在過馬路。
(2)雪天出行
①遠離機動車道
由于路上積雪,機動車輛在路上行駛時特別容易打滑,車輛制動性能嚴重降低。所以,市民在橫過馬路時,如果看見有機動車行駛過來,千萬要小心。此外,市民外出時最好在人行道上行走,一些市民喜歡在快車道邊緣行走,還有一些兒童竟把道路當成了“溜冰道”,這些都非常危險。
②摔跤時用手撐地
雪后第二天,出行更加困難。如遇結冰路面,應慢行,走一步看三步,如果不幸摔倒,應盡量用手部、雙肘撐地,以減輕后背、后腦勺撞向地面的沖擊力。
③出門穿平底鞋
在雪地行走,切忌提重物,雙手不要放在衣兜里,因為雙手來回擺動能使身體保持平衡。老年人特別是骨質疏松患者雪天盡可能不要出門,盡可能不要穿皮鞋,出門時最好換上鞋底粗糙、有花紋的平底鞋。
(3)霧霾天出行
①外出戴口罩
醫(yī)用口罩對0.3微米的顆粒能擋住95%。選擇口罩要買正規(guī)合格的,同時要戴一下,買與自己臉型大小匹配的型號,要最大程度地貼緊皮膚,讓污染顆粒不能進入。口罩不能洗,取下后,要等里面干燥后再對折收起來,以免呼吸的潮氣讓口罩滋生細菌。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因為其為專業(yè)抗病毒氣溶膠口罩,密閉性好,戴上后容易呼吸困難,缺氧而感到頭昏。
②外出盡量別騎車
霧霾可以暫時減少晨練,盡量選擇在10—14時外出。同時,要多喝水,少吸煙并遠離“二手煙”,減輕肺、肝等器官的負擔。習慣騎單車、電動車上班或出門辦事的人,盡量避開早晚交通擁擠的高峰時段,盡量改換搭乘公交車。這是因為汽車尾氣里有很多沒有完全燃燒透的化學成分,會隨著空氣里面細小顆粒漂浮。當你騎單車或電動車時,身體需要供氧,肺就會吸入大量空氣。
③病人更要少出門
這種天氣,減少出門是自我保護最有效的辦法,尤其是有心腦血管、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人群,更要盡量少出門。
(4)沙塵暴出行
①要注意走路、騎車少走高層樓之間的狹長通道。因為狹長通道會形成“狹管效應”,風力在通道中會加大,從而對行進在其中的行人會帶來一定的危險。
②要注意不要在廣告牌和老樹下長期逗留。有的廣告牌由于安裝不牢,在強大風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一些老樹由于已經枯死,根基不牢,也非常有可能在大風天氣中斷裂,對行人會造成危險。
③要注意輕型車的安全。由于輕型車重量較輕,所以在高速行駛中可能被大風掀起。所以要在輕型車上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駛。
④要注意盡量少騎自行車。因為在大風天氣中,順風或逆風雖不會對騎車造成太大危險,但是一旦側風向騎行,很有可能被大風刮倒,造成身體損傷。
⑤要注意攜帶口罩、紗巾等防塵用品,以免沙塵對眼睛和呼吸道系統(tǒng)造成損傷。
(5)酷暑天出行
①出行要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fā)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老人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
②要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老人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jié)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③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老人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老人出行帶什么東西好(1)聯系卡
親人聯系的紙條顯得格外重要,因為老年人記憶力不好,如果走失了或者途中暈倒什么的,路人看到了就可能通過這個聯系紙條來聯系家人了。
(2)常用藥物
上了年紀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毛病,所以,如果要外出,一定要隨身攜帶你常吃的藥物,這樣才能避免因為用藥過晚而導致的不必要的麻煩。
(3)拐杖
老人一般都腿腳不方便,帶個拐杖可以讓自己走的更平穩(wěn)一點。
(4)手機
年輕人不可能一直陪著老人,老人如果隨身帶一個手機,家里人就可以隨時聯系到了,這樣就不必要擔心老人在外面出了什么意外,怎么還不回家啊,打一個電話就可以知道老人在哪里了。
(5)零錢
帶零錢為了方便老人走累了坐坐公交車或者打個的什么的,因為人老了身體不好了,走一點路就會感到很疲勞,這時坐個車是很有必要的,帶零錢是為了防止一些壞心眼的人看到是老人就用大面值來欺騙他們。
老年人駕車出行安全(1)選車要選自動擋
自動擋車操作相對簡單,老年人駕駛時可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到處理路面情況上,不用頻繁換擋、踩踏離合器,大大降低開車勞動強度,簡單操作可減輕老年人心理壓力,令駕駛更自如。
(2)駕車時間不要太長
人的年齡大了,體質相對變差,老年駕駛人駕車時間過長,很容易疲勞,而疲勞駕駛又是安全行駛的大忌,所以建議老年人每次駕駛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3)控制行駛距離
老年人長途自駕出行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建議行駛距離應控制在200公里以內。
(4)避開高峰時段
7時30分至9時,17時至18時30分是車輛行駛高峰,特別是在市區(qū)主要道路上。老年人駕車在擁擠路段上更容易被擠、被催促,從而影響行車安全,建議老年駕駛人應盡量避開高峰時段出行。
(5)避免高速行駛
老年人應變能力相對遲緩,對車速、車距判斷能力低于年輕司機,如果高速行駛,一旦出現險情,難以采取應變措施,所以應避免高速行駛,更不可強行超車。
(6)要減少夜間行車
夜間能見度很低,視線模糊,特別是在沒有路燈的道路上行駛,很容易發(fā)生事故,所以老年駕駛人應盡量減少夜間出行。
(7)特殊天氣少出行
雨、雪、霧等惡劣天氣,能見度低,路面濕滑是事故多發(fā)時段,所以老年人因盡量減少在特殊天氣條件下外出。
(8)常年備藥保健康
有慢性病的老年駕駛人,車上一定要攜帶常用藥物,一旦發(fā)生緊急狀況要立即靠邊停車、及時吃藥、尋求幫助。
(9)結伴而行來照顧
老年人駕車外出時最好結伴而行,讓親人或朋友坐在旁邊是一種保護,尤其是在長時間行駛中可以互相照顧。
(10)日常保養(yǎng)要堅持
開車是一項耗費大量體力的活動,老年人在長時間駕車后,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睡時將小腿和腳稍微墊高,以防下肢水腫。
老人如何安全乘做公交(1)避開高峰時期乘坐公交車
公交車是現在許多人上下班時的選擇,在上下班高峰時期公交車上往往是人滿為患。老年人最好避免在這些時間乘坐公交車,老年人不比年輕的時候,人體機能減退,不再矯健,行動較遲緩,并且老年人多數患有的高血壓等慢性病,都是在人體內的定時炸彈。老年人要正確評估自己,不可以“逞強”。人多的時候總有一些老年人沒有座位,只能站在搖晃的車廂里,如遇不得不站立的情況,請一定抓好車廂的椅座或者抓桿,懸掛在上方的塑料抓手由于有一部分地方是軟繩,固定不穩(wěn)定,當車轉彎或者剎車的時候搖晃的幅度比較大,一般不建議老年人使用。老年人坐車座位的時候,建議坐在車廂的前半部分,由于后半部分一般都有階梯,不方便老年人上下。同時,越靠車廂后面的座位顛簸感越明顯,尾部顛簸得最厲害,老年人最好避免后面的位置。有部分車廂設置有面朝車廂側面的座椅,老年人也要盡量避免坐在這種位置,因為那里沒有扶手,急剎車時很容易撲倒。如果坐在上述位置,務必抓緊身側的扶桿。
(2)上車前準備好老年卡
有些老年人當車來的時候會急急忙忙上車,上車之后再去找老年卡,當車開動的時候,老年人在沒有依靠的情況下很容易摔倒,是很危險的。所以上車前老年人最好提前準備好公交卡,避免上車后慌亂尋找。車開動時如沒有座位一定要抓好扶手,不要在車廂盲目走動,不然公交車緊急剎車時容易摔倒。注意一定不要去追趕公交車,站臺一般設有臺階,如過不注意容易摔倒,公交車也存在視線盲區(qū),稍不注意容易發(fā)生意外。
(3)等車停穩(wěn)之后再動身下車
當車到站時,最好提前告知駕駛員目的地,然后等車停穩(wěn)之后再動身下車,下車的時候也要抓緊扶手,看清臺階路況,看看附近有沒有過往的車輛再下車,保護好自身的安全。下車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下車,也可以選擇穿防滑的鞋子,做好自身的保護措施。
老人防走失方法(1)為老人設置標記
為避免家中老人走失,應長期在老人手、脖子等顯眼的位置懸掛寫有家屬聯系方式或身份信息的標識,或讓老人牢記一位至親的聯系方式,以便老人走失時方便好心群眾或民警聯系家屬。
(2)?;丶铱纯?br>一定要?;丶铱纯?,多抽時間陪伴,緩解老人的孤獨,感受家庭的溫暖,避免出現老人“在家呆不住”的情況,減少走失機率。
(3)遠親不如近鄰
當兒女不在家時,鄰居就成了您的耳目,“剛剛看到老人往那邊走了”,“老人說要去散散心”,當老人走失時,鄰居的一句話也許會為家屬尋找老人指明方向。
(4)為老人尋找“安心家”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以聘請保姆或將老人送至養(yǎng)老院等方式,讓老人在您忙碌的時候有專人看管,有效避免老人“離家出走”。
老人散步有什么禁忌?
1、忌步伐過大
揮舞手臂,邁著大步,很多人認為這是精神好的表現。然而,邁大步時,往往是大腿帶動小腿甩出去,腳“砰”的一下落在地上。用這種姿勢走路,腳掌的緩沖力變差,容易加重膝關節(jié)損傷。而且腳伸太遠,在你和身體前面并不產生任何向前推進的動力。日常走路,用自己最舒服的步幅即可。
2、忌快走后突然停止
如果走得很快,突然停下,會讓額外的血液被泵入你的腿部肌肉及心臟,讓你感覺頭暈和過熱。
最好慢慢開始,可以先花5分鐘進行熱身運動,這會增加血液流向你的腿部肌肉并讓血液溫暖起來。然后在進行運動。運動即將結束后要慢慢緩和下來。
3、忌手上拿太多的東西
散步時手里不要拿太多東西,手持太多重量可能導致肩膀和前臂受傷。但一定不要忘記帶水。每30分鐘至少喝1杯水,如果覺得用手拿著麻煩,可以放在腰包里,或用一個保溫水壺架承載水瓶。
4、忌屁股扭的幅度過大
走路屁股扭的幅度過大。還有就是落腳點過于重,就給膝蓋造成了一定的負擔。應該在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jié)奏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60~90步。
5、忌踮腳尖走路
踮腳尖走路,其實本意是為了使步伐更美妙,消耗更多的能量,但是由于過于在腳尖上使力。會使膝蓋因為腳尖使力的關系而太用力于腿肚上,容易引起疼痛,以及導致腳踝扭傷的情況出現。
散步對于老年人來說,運動量不會較大,對身體的健康也取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但是什么事情都需要講究方法,以上就是有關于不適合老人散步的方式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可以進行借鑒,避免出現這種錯誤,采取正確的運動方法,這才是對身體最好的做法。
老人進行什么鍛煉最好?
1、平衡性鍛煉
平衡性鍛煉的重點是對腿部肌肉進行塑造,對于老年人保持生活的獨立性和預防跌倒起關鍵作用。建議老人采取“腳后跟接著腳尖走路”的方式,即把一只腳放在另一只前方,腳后跟接觸到另一只腳的腳尖,向前行走20步,每天練習3次,每周練習三天。
2、力量訓練
過了40歲之后,人們的肌肉力量每年會喪失1%;60歲后,肌肉力量每年會喪失1.5%。為防止肌肉萎縮,建議老年人使用重量較輕的物體(2.5公斤重的啞鈴)做肱二頭肌彎舉或臂舉15~20次,每周鍛煉2~3天。
3、柔韌性鍛煉
無論是彎腰摸腳趾,或是做瑜伽都能提高老年人身體的柔韌性,每周進行2~3次。
4、有氧鍛煉
讓心率得到上升的有氧鍛煉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的體重和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老年人每周進行3次有氧鍛煉,每次20~30分鐘。一些家務活動(修剪草坪、打掃房間和園藝勞動)也可以當作有氧運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277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