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兒黃疸17.2高不高
新生兒黃疸17.4是明顯偏高的,正常足月出生的小嬰兒生后第三天開始出現(xiàn)黃疸,數(shù)值一般不超過12.9,持續(xù)兩周就可以消退,目前寶寶黃疸數(shù)值高于正常,存在病理性黃疸,有必要住院明確黃疸原因,給予及時干預治療,以免對神經系統(tǒng)造成不可逆損傷。
足月出生寶寶的黃疸正常值與早產兒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產兒的黃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于15毫克。
當寶寶的黃疸值超過12.9mg/dl或新生兒黃疸系數(shù)上升過快時(每日上升超過5mh/dl),或黃疸持續(xù)時間超過足月兒在14天內消退,早產兒在4周內消退這個時間,或者黃疸退而復現(xiàn)。就表示新生兒黃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膽紅素為參考指標的,只要足月兒不超過204μmol/L(12mg/dl),早產兒不超過255μmol/L(15mg/dl)即為正常。
二、如何治療剛出生寶寶黃疸
飲食方面
首先,在飲食方面要注意讓患兒多喝水,或者沖一些葡萄糖水來喝。另外,讓孩子多曬曬太陽,注意要選擇在太陽不是很猛烈不會對孩子造成其他身體上的傷害的時候來曬太陽。有時候甚至需要暫停對孩子進行母乳喂養(yǎng)。同時,也要注意保持寶寶消化道的通暢。
藥物治療
對于已經被確診為新生兒黃疸且不是生理性黃疸或者當出現(xiàn)較嚴重的生理性黃疸時,藥物治療對于促進患兒的恢復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例如,遵醫(yī)囑適時地給予寶寶供應白蛋白,以糾正患兒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使用肝誘酶制劑如*來促進血液中高水平的膽紅素的正常排泄,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增強患兒免疫力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對于新生兒黃疸患者的藥物治療方式。
藍光照射治療
對于患新生兒黃疸較嚴重的患兒,醫(yī)生一般會建議采用藍光照射治療作為輔助治療,以幫助促進患兒病情的好轉。在進行照射時,醫(yī)務人員會對患兒的眼睛、外生殖器官等部位進行必要的遮擋以免對患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所以,家屬不用過于緊張和擔心這種治療方式的副作用。一般情況下,醫(yī)務人員都會對患兒做好保護措施的。
換血治療
對于病情嚴重的新生兒黃疸患者,醫(yī)生也會采取換血療法。但只有當患兒出現(xiàn)了進行換血療法的適應癥時,醫(yī)生才會建議家長選擇這種方式進行治療。
三、新生兒黃疸的癥狀有這些
黃疸的癥狀會出現(xiàn)比較多的不同,是因為這些癥狀有些是因為原發(fā)病造成的,而有些是由于黃疸本身引起的。所以在治療過程中要分清楚因原發(fā)病造成的還是因黃疸本身造成的,然后才能對癥進行治療。
黃疸發(fā)生的癥狀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出現(xiàn)發(fā)熱。出現(xiàn)發(fā)熱情況的黃疸一般都是急性膽管炎造成的,有些還同時畏寒,其他會出現(xiàn)中等程度的發(fā)熱或者高熱情況的疾病還有肝膿腫、敗血癥、鉤端螺旋體病,而先有發(fā)熱情況,然后才會出現(xiàn)黃疸的則更多的是急性溶血或急性病毒性肝炎。
2、出現(xiàn)腹痛。因為膽道結石、肝膿腫、原發(fā)性肝癌或者膽道蛔蟲癥等疾病造成的黃疸經常會出現(xiàn)上腹部劇烈疼痛或者絞痛;右上腹持續(xù)性鈍痛或者脹痛的多數(shù)是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表現(xiàn);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隱痛或脹痛比較多的出現(xiàn)在肝膿腫或肝癌患者身上。
3、皮膚出現(xiàn)異常。有些患者比較容易出現(xiàn)皮膚瘙癢的情況,像肝內、膽汁郁積性黃疸患者;暴露部位皮膚例如面部等有色素沉著,與此同時還有肝掌、蜘蛛痣等情況的,多半是肝硬化、活動性肝炎以及原發(fā)性肝癌等疾病造成的。
黃疸的癥狀比較多,鞏膜及皮膚黃疸的色澤都會發(fā)生變化,除了以上說的這些,還會表現(xiàn)出在飲食方面的惡心與嘔吐、食欲減退、上腹飽脹等癥狀,使用油膩食物還會造成右上腹穿不同程度的疼痛等;有些患者的消化道還會有出血的癥狀;另外尿、糞便的顏色也會有變化;內臟方面的變化有肝臟、脾臟、膽囊腫大等情況,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xiàn)腹水的情況。
四、新生兒黃疸的調理護理方法
新生兒黃疸是當前相當多發(fā)的一種疾病了,會有很多的孩子出現(xiàn)此病的癥狀,導致他們的健康受到了極強的侵害,新生兒黃疸是多發(fā)的,此病的出現(xiàn)應當積極的治療,并且要注意疾病的護理,認識一下此病的護理方法有哪些呢。
(1)家族中有蠶豆病病史者,新生兒出生后應立即檢查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變性珠蛋白小體等,以確定是否患“蠶豆病”。若確診為蠶豆病患者,平時應避免進食蠶豆及其豆制品,避免服用退熱片、呋喃類、磺胺類、喹啉類、維生素K3、維生素K4等藥物,避免接觸萘類及萘酚衍生物(如樟腦丸),以防誘發(fā)蠶豆病。此外,應在小兒的病歷中加以注明,且到醫(yī)院就醫(yī)時再次向醫(yī)生說明,以免醫(yī)生忽略病史而錯誤用藥引發(fā)蠶豆病。如新生兒為母乳喂養(yǎng),乳母也應禁食或忌食上述食品和藥物,因母親食用這類食物后哺乳,乳汁亦可使嬰兒發(fā)病。
(2)由于新生兒感染,如臍炎、肺炎、敗血癥、尿路感染等可誘發(fā)新生兒溶血而出現(xiàn)黃疸,應注意新生兒臍部和外陰的干燥和清潔,及時更換尿布,防止皮膚破損感染。注意衣被的增減,避免抱新生兒到人多嘈雜的地方,以預防各類感染的出現(xiàn)。發(fā)生上述感染時應及時控制新生兒的感染時應及時控制新生兒的感染病灶。
(3)新生兒黃疸的病兒應注意多喂其喝水,也可用綿茵陳6克、銀花6克、竹葉3克煎水代茶。保證小兒足夠的睡眠時間,保持小兒大小便的暢通。乳母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忌酒和辛辣食物,不可進食過多的滋補食物。病室內潔凈、通風良好,配備中央空調,保持室溫24℃~26℃,濕度55%~65%。光療箱清潔、完好,調試箱溫33℃~34℃,并以軟棉布覆蓋、固定于箱內準備放置新生兒頭部的一側,防止新生兒活動后撞傷前囟及耳、面部。光療前給新生兒洗溫水澡1次,更換清潔尿布,修剪指甲,并戴上棉制小手套,防止抓破皮膚。護士以輕柔的動作給新生兒戴上眼罩、會陰罩,松緊適宜,避免新生兒煩躁不安,便于新生兒更好地接受光療。
1 根據(jù)膽紅素報告判斷寶寶出生7天其膽紅素低于12mg/d1黃疸正常。
如果給寶寶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的情況下,屬于正常。
如果給寶寶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黃疸偏高,則應該考慮是病理性黃疸的情況。
12mg/d1:指的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應低于12.9毫克。
2 根據(jù)寶寶發(fā)黃部位判斷1、黃疸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的黃疸輕,可先觀察再對癥治療。
2、黃疸部位除了眼睛、臉部發(fā)黃,其身體其他部位也很黃,家長們在按壓寶寶身體任何部位時,皮膚呈現(xiàn)是黃色的,黃疸就高,需要及時就醫(yī)治療了。
3 根據(jù)寶寶是否喝奶判斷寶寶喝奶多,次數(shù)多的黃疸偏低。
如果寶寶是喝母乳的,那么寶寶多喝母乳便能促進腸蠕動和膽紅素在糞便中排泄,減少黃疸,降低膽紅素水平。因此喝奶次數(shù)多、排便多的寶寶黃疸低,而喝奶次數(shù)少、排便少的寶寶黃疸較高。另外寶寶體溫不穩(wěn)、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的黃疸可能也會偏高。
建議:可以在兩次喂奶之間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剛出生的寶寶小便次數(shù),以利于小便中膽紅素的排泄。
4 根據(jù)寶寶有無拉稀判斷寶寶有拉稀癥狀的黃疸偏低。
寶寶剛出生7天,想要黃疸消退,通常會采取盡快讓寶寶排胎便的方式來達到降低黃疸的目的,因此如果有拉稀現(xiàn)象的,通常黃疸要低一些,而拉便便少的,黃疸就會相對較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299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