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孩健脾養(yǎng)胃的食物有哪些
一、地瓜:補脾胃、益氣力
地瓜具有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的作用。宜于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地瓜營養(yǎng)豐厚,所含的黏蛋白,是一種多糖和蛋白質的混合物,能堅持人體血管壁的彈性,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作。又含豐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在腸道中不被吸收,吸水性好,可預防便秘和某些腸道疾病。
推薦食譜:拔絲地瓜
主料:地瓜500克
調料:白糖150克,清水100克,香油30克,花生油1000克
做法:
1、地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
2、勺內(nèi)加花生油燒至90℃時,把地瓜塊放入油內(nèi)炸熟透至色澤金黃色時撈出控油。
3、勺刷凈加清水、白糖,用慢火熬糖,從水大泡變成水小泡;從糖大泡變成糖小泡至濃稠變色時,倒入炸好的地瓜離勺、顛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
4、倒入抹過香油的盤內(nèi),上桌的時候要上碗白水,沾著吃,才不沾牙。
二、馬鈴薯:補氣、健脾
馬鈴薯味甘、性平。具有補氣、健脾的作用。宜于脾虛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fā)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推薦食譜:土豆南瓜湯
主料:土豆、南瓜
配料:杏脯、紅棗、枸杞、鹽、蘑菇精
二、小孩健脾養(yǎng)胃吃什么蔬菜
玉米
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它的纖維含量很高,可以刺激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是降低血脂、治療便秘,養(yǎng)顏美容、防止腸癌的最佳食物。玉米有利尿降壓作用。胡蘿卜維生素A含量很高,能促進機體正常生長繁殖、防止呼吸道感染、保護視力、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南瓜
南瓜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適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而且,南瓜所含成分還能幫助食物消化。
高麗菜
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維他命C,營養(yǎng)價值高,更重要的是,高麗菜當中有維生素K1和維生素U,含有抗?jié)円蜃?,可修復體內(nèi)受傷組織,可保護胃腸黏膜,經(jīng)常食用可減少胃部不適,打高麗菜汁飲用也是好方法。
地瓜
地瓜具有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的作用。宜于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山藥
健脾胃、益腎氣,可促進消化吸收,黏稠質地也有保護胃壁功效,還能促進食慾,胃部長期不適導致食慾不振的患者可多吃。
姜
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可緩解天氣寒冷造成的胃痛;生姜在中藥中也用以治療噁心、嘔吐,對胃病患者很有助益。
秋葵
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果實間有果膠和糖類組成的黏液,可保護胃壁,還可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是健胃潤腸食材。
有胃病的朋友可以多吃以上的食物,對胃部還是很好的,容易引起胃酸的食物不要吃,還有一些不易消化的,有胃病的朋友一定要時刻謹記自己的情況,改變不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吃冷飲,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不能吃豆腐,馬頭蘭。
三、小孩健脾胃的湯
1、茶樹菇燉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茶樹菇30克、胡蘿卜半根、姜4小片、鹽適量。
做法:排骨切塊洗凈備用。茶樹菇提前半小時泡發(fā)好。胡蘿卜去皮切滾刀塊,姜切片備好。鍋下水燒開后,放入排骨焯水,然后洗凈排骨表面浮沫。將排骨、茶樹菇、胡蘿卜和姜片放加內(nèi)膽里,加入適量的水。把后把內(nèi)盅放入電燉盅里,蓋上蓋子,加入適量的水。調到筋骨鍵。四小時后聽到響鈴就燉好了,加入適量鹽即可開吃。
功效:茶樹菇有健脾止瀉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茶樹菇燉排骨湯,是一款秋季健脾養(yǎng)胃湯。
2、蓮藕紅豆章魚煲豬踭湯
材料:蓮藕800克,紅豆、蓮子各50克,紅棗5個,章魚干1只,豬踭500克,陳皮1/3個,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凈,蓮藕去節(jié)、切段;紅豆、蓮子、章魚稍浸泡;紅棗去核;豬踭切塊,與生姜一起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蓮藕能健脾、開胃、養(yǎng)血。紅豆亦為旺血之食材。豬踭為豬肉之上乘,常為廣東民間入湯之用,關鍵此湯中加入章魚干既養(yǎng)陰又讓湯味更鮮美、可口。此湯甘潤鮮美可口,有健脾益氣、養(yǎng)胃生津、滋陰補腎之功。
3、豬骨山藥湯
材料:豬脊骨適量、山藥適量、嫩玉米適量、桂皮適量、生姜適量、香葉適量、枸杞適量、精鹽適量。
做法:豬脊骨洗凈,用刀斬成小塊。把豬脊骨焯水,去血沫撈出備用。砂鍋里添足水,放入豬脊骨、姜片、桂皮、香葉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燉制。嫩玉米切成小塊。砂鍋煮30分鐘后倒入嫩玉米塊,小火繼續(xù)燉制。山藥去皮,切滾刀塊。把山藥塊倒入砂鍋。灑入枸杞。調入適量精鹽,小火煮10分鐘即可。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養(yǎng)胃、補肺益腎的功效,是秋季脾胃虛弱者的最佳藥方。
4、黃芪煲牛肚湯
材料:黃芪50克、牛肚500克、紅棗3個、生姜4片。
做法:黃芪稍浸泡,洗凈;請售者把牛肚處理干凈,用鹽再搓擦凈;紅棗去核。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民間認為牛肚能消積除滯健脾益胃,而中藥黃芪性味平和,具健脾補中、益氣之功。合而為湯則有益氣血、健脾胃之功,主治脾胃氣虛型的消化不良、氣短乏力、食后腹脹等。
5、桂圓大棗紅豆湯
材料:干桂圓30克,大棗50克,紅豆150克,清水1500克。
做法:紅豆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備用。桂圓去殼留肉備用。泡好的紅豆、大棗、清水,上火煮沸。加入桂圓。再次沸騰后,轉文火煲60分鐘。
功效:大棗本品甘溫,為補脾養(yǎng)胃、養(yǎng)血安神之藥,多用于治療脾氣虛、血虛。大棗煲湯時加入生姜幾片更加補益脾胃。
四、小兒脾胃虛弱的十大表現(xiàn)
1.睡眠不沉,半夜容易哭、容易驚嚇。
2.胃口不好,飯量很小,挑食不愛吃主食。
3.腸道動力減慢、大便不通、初頭干硬、后便爛,也就是寒性便秘。
4.白天愛出虛汗、稍一動就汗出淋漓。
5.精神差,缺乏靈氣(兒童獨有)動整張臉都偏青青白白的蒼白之色(少神)
6.面色黃或青灰,兩眼之間有一條隱約的青筋。
7.眼、嘴、人中、鼻子周圍,印堂等位置有隱約的青光泛出(跟臉頰的紅潤相比)
8.身體瘦弱、吃不長肉、不長個,或者虛胖、胖而無力。
9.容易發(fā)困,上課睡覺,容易累、不愛運動(兒童陽氣足喜動為佳)。
10.體弱容易感冒、兒童慢性病如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脾胃為后天之本,導致小兒脾胃虛弱變差變寒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不健康生活飲食方式所導致,小兒脾胃虛寒、脾胃虛弱會導致一系列的后果,最主要的是影響發(fā)育或者從小就有各種慢性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299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