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世上之人“滿眼且見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故“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然白玉蟾祖師在“開禧元年中秋夜”,陳泥丸祖師傳授性命雙修之訣法后,密修成真, “忽然嚼得虛空破,始知鐘呂皆參玄”。在《必竟恁地歌》中感慨的寫道:“恐人緣淺福分薄,自無壽命歸黃泉?!?/p>
筆者幼而好道,大學畢業(yè)后歷盡艱辛,遍游勝境,尋拜明師,參悟正法。后皈依全真龍門,知性命雙修為天地之至寶。然天性愚鈍,水平疏淺,今讀清康熙年間仇兆鰲《參同契集注》,擇其經文五節(jié),名為《修丹證驗章》,以龍門正宗一家之言加以淺釋,以拋磚引玉,就教于方家。
“五行相克①,更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稟與。凝精流形②,金石不朽。審專不泄③,得成正道?!?/strong>
①在丹道中五行之相克為金克木,水克火。
②修士盜機逆用,而成還丹。然元精(甘露)凝結之后,仍須防止元精泄漏,以底于成功。
③“審?!闭?,至誠專密,精炁神全守中宮。
“不泄”者,守我命寶,蟄藏中宮。如此而修,能成性命雙修之正道,能成金液大還丹,此丹如金石之不朽。
意譯:人道,男女交媾,男施精,女受之而懷孕,男為父,女為母,男施女受。
丹道,與人道一理。一陽來復之時采藥,為舉水滅火,金來伐木,在五行中為水克火,金克木,金水主施為父,木火為主受為母。一陽初動之時,運離宮之火,以銷元精,在五行中為火克金,火為父,金為母,與一陽來復之時火為母,金為父恰好相反,故“(五行變)更為父母”。
甘露與后天真陰之炁相合,凝為舍利子,即金丹,金丹如金石之不朽。
修士謹慎行之,審水源之清濁,以專密之心以待爻動,二候至,采至清至真的藥物。夜晚睡覺前握固,用閉精炁訣防止元精泄漏,二候至又采之,化為甘露,溫養(yǎng)又待陽生,如此修行,能成正道。
陳泥丸祖師《羅浮翠虛吟》曰∶“若欲延年救老殘,斷除淫欲行旁門;果欲留形永住世,除非運火煉神丹?!?此道非男女雙修之邪道,丹士應獨自清修,修煉自身之真陰真陽。
“立竿見影,呼谷傳響,豈不靈哉?天地至象,昔以野葛①一寸,巴豆②一兩,入喉輒僵,不能俯仰。當此之時,雖周文③揲蓍,孔子占象,扁鵲操針,巫咸④扣鼓,安能令蘇,復起馳走?”
①野葛,葛根含淀粉,可食用,亦可入藥。
②巴豆,種子入藥,有大毒,宜慎用,農業(yè)上亦用為殺蟲藥。
③周文,指周文王,善占卜。
④巫咸,《列子》記載:“鄭有神巫,自齊來,曰季咸,知人生死存亡,禍福壽夭?!?/p>
意譯:修此真道,見效迅速,如立竿之見影,又如在山谷中呼喊,會馬上聽到回聲。此道以天地自然之象設喻,豈有不靈驗之理?
如人服毒藥,若搶救不及時,則死亡,雖有高明的醫(yī)生也不能使死人復活。
真人以“立竿見影,呼谷傳響”兩種自然現象來比喻修此性命雙修之道見效迅速。
《悟真》云:“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語實堪聽,若言九載三年者,總是推延擬日程?!?/p>
張真人言活子時至,采得元精,化為甘露,見效迅速,為比喻,非實指一日成就。
陳泥丸祖師云:“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脈已息炁歸根,有一嬰兒在丹田,與我形貌亦如然,翻思塵世學道者,三年九載空遷延?!?/p>
修士如得訣,入洞修煉,七天即可修得身如火熱。吾師云:“人生五十精炁衰敗,修真訣,恢復童年。修煉有素者需時不等,可恢復為少年之體態(tài),皮膚有彈性,精神爽快,坐時身如火熱,如蒸籠?!?/p>
然于此長生之道,人們不信,指為笑談,我于九六年登臨華山,心酸世上幾多人,不煉此金液大還丹,作《西華吟》:“全真代有雄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盡掃偽邪如卷席,人間正道是滄桑。道心垂史照千秋,丹情付汝佳話傳,尋師指破水中鉛,水中鉛在西華山?!?/p>
觀人服毒藥,雖圣賢也不能使之復蘇,而于此長生甘露,至死不信,正如《悟真》所云:“井蛙應謂無龍窟,燕雀安知有鳳巢?”
“修之不輟休,庶氣云雨行①。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②。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往來洞無極,拂拂被谷中③?!?/strong>
①古時有嫡庶之分,人們以嫡為正統(tǒng),以庶為旁出,如正妻所生之子為嫡子,以妾所生之子為庶子。后世丹家有主賓之說,以明嫡庶之分。
《悟真》云:“饒他為主我為賓?!敝鳛樗遥瑸橄忍礻柧?,賓為我家,為后天真陰之炁,在真人眼中,嫡炁即指先天陽精,為主,庶炁指后天真陰之炁,為賓。
“庶炁云雨行”,指后天炁在人體脈道中自然循環(huán),無一處不通,此為采藥之首務。修士要采藥,必須使后天炁在督任二脈之中循環(huán)無礙,打通后三關,才好采元精,化為甘露。
輟(chuò):停止。庶(shù),本義為百姓,庶炁指后天真陰之炁。
②淫淫(yín),水流動的樣子?!冻o?哀時命》云:“夕淫淫而淋雨?!贝簼?,指春雨,喻甘露。春澤之春字,點出活子時采藥之功。大自然之春,百花齊放,人身之春,為活子時至。春雨淅淅瀝瀝,比喻甘露從玄膺穴一滴滴降下氣管。《金丹四百字》云:“一粒復一粒,從微而至著,及尋其根源,一粒如黍大?!奔囱愿事断陆抵跋?。
液液(yè),水流動。解冰,指河流封凍,后溫度升高,冰塊熔化,隨河水往下流。河之冰解凍,為一塊一塊,比喻甘露成團下降。
甘露入中宮,成團成滴,滋潤全身五臟六腑,漸至毛發(fā)皮膚,故能重返童年之精神,齒落重生。
③洞,為洞虛,指混沌、太極、先天。無極,指先天之源。甘露從無極混沌中來,今我得甘露,復歸于無極以還虛。甘露凝結,化為元神,為圣胎。
拂拂(fú),微風吹動的樣子,如涼風拂拂。被(bèi),遮蓋。谷中,為元神之谷,指中宮或泥丸,丹家養(yǎng)谷神為養(yǎng)元神。
共2
中宮為結丹之地,養(yǎng)胎之所。丹胎又稱為谷神,因中宮空虛如谷,元神居于此,故稱為谷神。丹、圣胎、谷神、元神都是一個意思,即是甘露于虛無混沌中凝結之物。
《入藥鏡》云:“先天炁,后天炁,得之者,常似醉。”丹經云:“三十六宮皆是春。”
此時修士更宜謹慎,如持盈器,意思為如端一滿盆水行走,深怕水蕩出,如履薄冰,若稍一不慎,煉己稍一不純,則胎泄,丈夫為之扼腕長嘆。
性命二光一合,如花之結果,二光纏繞之中,現出我身——陽神。光色如云氣環(huán)結中宮,象微風吹動樹枝輕微搖擺。
意譯:修士打坐修行,得后天炁,后天炁為庶氣,在人體脈道中循環(huán)無礙,打通后三關,再得真師訣法,二候至采藥,陽精被后天炁催逼,逆上督脈,至泥丸,化為甘露從玄膺穴下降,比蜜糖還甜。
如此多次采藥,甘露越聚越多,五臟如泡在水中,全身各處無不是甘露,從頭流到足,此時體內金光燦然,甘露一凝,即是舍利。全身充滿青春活力,三十六宮都是春。
甘露下降,成團成滴,從玄膺穴降下氣管,象黃河冰熔化,一塊一塊往下流,又象春雨一滴一滴落于地上。
甘露至于中宮,入于混沌,甘露化為先天炁,先天炁在絳宮和真炁穴之間“浮游”,如春風吹過山谷。
呂祖云:“地雷震動山頭雨?!薄暗乩渍饎印?,象卦為復,于時為二候,下手采藥?!吧筋^雨”喻甘露從泥丸(“山頭”)降下,如下雨一樣。
修士打坐修行,引動后天炁機發(fā)動,使后天炁在督任二脈循環(huán)無礙后,再得明師真訣,以采元精,元精至于泥丸,化為甘露,甘露成團成滴,如下雨般下至玄膺,入氣管,至于中宮,五臟如泡在水中,甘露多時,從頭流至足,全身無處不是甘露,修功至此,豈不美哉!快哉!白玉蟾祖師有《快活歌》行于世,言得甘露之妙趣,修士修至此,則自知我命在我不在天!方知吾言之不虛,吾親得甘露。
“反者道之驗,弱者德之柄①。蕓鋤宿污穢,細微得調暢②。濁者清之路,昏久則昭明③”。
① 反通返,指坎中之陽重返于乾,為采元精至于絳宮。
《道德經》云:“反者道之動?!?/p>
“道之動”指一陽來復。外陽舉為道之動機,乘時采藥,稱為返,故“反”為得藥之功。修道之證驗,從此而生。
又云:“弱者道之用?!?/p>
又云:“專氣致柔,知雄守雌?!?/p>
自然無為為“道”,有為返還為“德”,此為“道德”之真意?!叭酢睘椤暗轮?,為臨爐心訣。
活子時動,調外藥,此時元精未撞出,用“專氣致柔”、“弱”以待之。我之心不動,不用意促之使之壯盛,又不忘元精隨時會撞出,丹家稱此時為“勿忘勿助”。
我虛其心以待之,待元精自動溢出,下手采藥,此為明師真訣?!叭酢闭?,不與之爭強,若爭強,則為強戰(zhàn),非時妄作。煉己之功是否純熟,于此時最見功力。如此,我示卑弱以待陽生,陽生元精出,我又迅即下手。
炁體子云:“靜如處子,以待陽生;動如脫兔,迅即下手?!边@就正如兩軍對陣,我外示卑弱以驕敵,內時刻警惕,待敵出現破綻,我即出其不意攻之,以擒敵酋,故后世丹家用“出奇用兵”比喻采藥之功。呂祖《黃鶴賦》云:“斯其道術肇端,似行邪而實正,就中火候始末,如出奇而用兵”。
“?!?,為心專,不分神?!靶邸睘樵按啤睘樾闹泻筇熘帪?,“知雄守雌”如張三豐祖師所說“閉目觀心守本命” ?!氨久睘樵奘俊伴]目”,內視絳宮,“守”住元精,心神時刻不離中宮,不忘爻動之機,才能采得元陽(元精),故真人云:“弱者德之柄” 。元精不動,我示卑弱,操柄在我。修士煉己純熟,性格沉靜,待其機動而采之,化為甘露。
②蕓,通耘(yún),除草之意。如此多次采藥,甘露歸于中宮,化為先天陽炁,將身體內之陰炁全部剝盡,如將田地里的雜草全部除盡,陰炁盡,則身體細微之處得到調理,而英華暢于外。至此真炁充裕,百脈歸源,而入于大定。
③丹經云:“精滿不思淫,炁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如此修煉,則自然精足炁滿,神自清明。吾師云:“每天睡多則半小時,少則幾分鐘,實睡時間少,純陽無陰無瞌睡?!?/p>
修士入定,如醉如癡,似昏似濁,久之出定,神清氣爽,如燈昏而復明,如白真人云:“這回大死方今活。”
“昏濁”,指修士入定之功,無思無慮,口鼻呼吸微弱,如命之將絕,又如燈光搖搖欲熄。神不入定,則丹不結,胎不圓。
《道德經》云:“孰能濁以靜之徐清,眾人昭昭,我獨若昏?!薄氨娙苏颜选保瑸楸娙饲逍?,“我獨若昏”,指修士入定,若昏沉入睡。久之,“濁而徐清”為出定。
丹道有定七日、七七四十九日之功,為結丹之功。非世俗之打七七。打七七者,無真種子,專修孤陰(只修后天炁,因后天炁為真陰),為頑空,久之氣脈不活,以致生疾。我今入定結丹,神滿不思睡,是因為甘露凝而丹成。兩者有天壤之別,一為頑空,另一為真空,真空不空,因得甘露,頑空為空,為“水火煮空鐺”,難以結丹。
意譯:甘露下降入絳宮,為坎中之陽返回乾宮,稱為九還。采藥時,我以卑弱之心待之,不以心意促之,更不以淫心催之,此為采藥之本,也為煉己純熟之德柄。修士煉己純熟才能采藥,否則被白虎所吞噬,傷身害道。
如此以先天陽炁去除后天身中之陰炁,為進陽退陰,如田地里鋤草。這樣將身體中的污穢除去,化為純陽之體,全身細微之處得甘露滋潤,均得到調理和暢通。
如此修煉,則修士自然入定。入定之中,為昏為濁,為無意識狀態(tài)。久之出定,則神明氣清,有脫胎換骨之意。
“金砂①入五內,霧散若風雨。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發(fā)白皆變黑,齒落生舊所,老翁復丁壯,老嫗②成姹女③,改形免世厄④,號之曰真人?!?/strong>
①后天炁為砂,先天陽精為金,后天炁押解先天陽精上泥丸,化為甘露。
②老嫗,指老婦人。
③姹女,為少女。
④改形,指重返少年之精神。厄指困厄,遭遇困境,世厄,指世上有生、老、病、死之苦。
意譯:甘露從玄膺穴下降入氣管,歸于中宮,滋潤五臟六腑,臟腑如泡在水中。溫養(yǎng)久之,丹炁薰蒸四肢,重返童顏,發(fā)白變黑,齒落重生,老翁變丁壯,老婦成少女,重返少年之體態(tài)精神,無生、老、病、死之苦,稱為神仙,號之為真人。
(本文作者:盧理湘: 載于《道源》2009年第四期)
共2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448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教音樂與養(yǎng)生的關系
下一篇: 養(yǎng)生——人類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