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冬天等寒冷的時候
,許多人都非常容易出現(xiàn)凍瘡的情況,通常凍瘡都發(fā)生于手部
、腳部、耳朵以及臉部等處
,并且還會伴隨有瘙癢疼痛的癥狀
,所以許多人就希望能夠通過一些方法治愈凍瘡,那么怎么治療凍瘡
?凍瘡的治療方法是怎樣的?
1
、怎么治療凍瘡
1
、采用按摩治療在凍瘡紅腫部位
,用手進行搓
、摩、按壓
,先輕后重
,促使紅腫消散
。每日做2—3次
,每次10分鐘。按摩時切忌用手指抓
,以免損傷皮膚造成潰爛。已破潰不適于按摩者
,可用5%魚石脂軟膏或磺胺軟膏外敷
。
2
、傷濕止痛膏治療患輕度凍瘡者
,在凍傷紅腫部位貼傷濕止痛膏
,可起舒筋活血、消炎止痛作用
,使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
,同時也有一定的保暖作用
。止痛膏一般兩天換1次
。凍瘡重者和患處已破潰者,不可采用此法
。
3、凍瘡夏治為防止冬季凍瘡復發(fā)
,可以夏季試用以下方法
,在凍瘡好發(fā)部位進行預防性治療。
(1)取獨頭紫皮大蒜
,去皮搗爛
,放在烈日下曬1小時
,然后用以擦拭患處
,治療時患處忌水,每天3—4次
,連擦4—5天。
(2)取新鮮芝麻花10朵擦患處皮膚
,每次約20分鐘,讓花汁留在患處
,過1小時后再用水洗凈。
(3)取辣椒稈500克,放鐵鍋煮
,取其液擦患處,每晚1次
,擦5—7天
。
2
、凍瘡的食療偏方
偏方一
黑木耳5克,柿餅30克
,將黑木耳泡發(fā)
,柿餅切塊,同加水煮爛
,每日1~2次,有益氣滋陰
、祛瘀止血功效
。
偏方二
鮮荸薺500克,紅糖90克
,加水適量,煮沸1小時
,飲湯
,吃荸薺
,每日一次,有清熱養(yǎng)陰的功效。
偏方三
黃鱔100克
,去內臟切段
,加調料水煮,食肉飲湯
,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
、祛風除濕之功效
。
偏方四
蕹菜2000克
,蜂蜜250克
,將蕹菜洗凈
,切碎,搗汁
,放鍋內,先以武火
,后以文火加熱煎煮濃縮
,至較稠時加入蜂蜜
,再煎至稠黏時停火
,待冷裝瓶備用
,每次以沸水沖化飲用1湯匙
,每日兩次
,有清熱解毒、利尿
、止血功效。
3
、如何預防凍瘡
要注意保暖其實
,我們要知道:想預防凍瘡的發(fā)生
,首先就是要注意保暖
,建議大家出門戴上手套
、耳套、圍巾
,鞋子等
,還要保證要能夠保暖
。
另外
,注意喜歡出汗的可以穿吸汗鞋墊和襪子,盡量要保持腳部的干燥
。
用合適的鞋墊要穿寬大舒適
、滲汗能力較強的鞋墊以保持干燥
,避免局部受壓、出汗受冷
。同時鞋不要系太緊,避免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
。
一些女性在冬季依然喜歡穿哪些尖頭高跟的皮鞋,這樣的鞋穿起來肯定會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huán)
,所以在冬季還是少穿這樣的鞋
。
持體育鍛煉或隨時適當運動通過善周身血液循環(huán)來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也是預防凍瘡的好方法
。
比如你可以找些小巧的運動器材
,最好是可以隨時拿在手里就可以運動的
,比如可以試一試拿在手里玩滾球
。經常的搓手也可防止手被凍傷哦。
熱水泡手腳天用熱水泡手腳對預防凍瘡也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已經有凍瘡的人不能直接用熱水來泡或者用電暖器來考
,這樣可能會加快凍瘡的潰爛,凍瘡需要循序漸進的來復溫
,可以先在溫水中
,如15℃水中來泡手腳
,泡上5分鐘左右再在比較熱的水中
,如45℃水中浸泡,這樣還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
,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
冷水建議大家想要用冷水來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的話
,建議可以從夏冬開始堅持,這樣到了冬天用冷水洗手洗臉甚至洗腳都不會覺得很冰冷了
,建議還可以進行洗澡,也可適當冬泳等
,可明顯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
加維生素E如果你去咨詢醫(yī)生
,醫(yī)生可能會建議你增加維生素E?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悦刻?次的分別口服E膠丸100毫克/次。如果已長凍瘡
,可用20%維生素E軟膏涂擦患處
,2星期為一療程
。
使用維生素E后能使皮膚毛細血管血液增快,皮膚溫度升高
,對寒冷防御能力增強,故治療凍瘡療效較佳
。
食物預防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
、C及礦物質的食入
。注重飲食
。
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
,使其發(fā)熱,然后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
,拉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
,這樣反復相互共摩擦15-20次
。
預防可在皮膚上涂些油脂
,以減少皮膚的散熱
。
如何治療凍瘡?
預防凍瘡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
、鞋襪不宜過緊
,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熱水浸泡
。易受凍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以保護皮膚
。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藥物,如10%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
。民間用辣椒煎水局部燙洗
,有一定效果
。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軟膏
、紅霉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
。同時內服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中醫(yī)治則為溫經、通絡
、活血化瘀
,方用當歸四逆湯或陽和湯加減
。
凍瘡治愈的關鍵是擺脫濕冷環(huán)境和溫冷作業(yè),保持凍瘡局部溫暖和干燥
,否則易復發(fā)。較好的治療方法有:
(1)堅持用40℃水溫浸患處
。
(2)硫酸新霉素霜劑或呋喃西林霜劑外用,有效率達85~95%
。
預防凍瘡復發(fā)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濕
,室內溫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
,相對濕度50%左右
。
(2)保持鞋襪、鞋墊、手套干燥
。汗腳者不宜穿膠鞋
,并用止腳汗粉
。
凍瘡的注意事項及防治驗方:
對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應經常鍛煉身體
,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
,盡早戴手套
,鞋襪要溫暖寬松
,以保持手足干燥
。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
、蛋白質和維生素,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
。平時應經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
,促進手足血液循環(huán)
,每年復發(fā)凍瘡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線照射以往患凍瘡的部位以起到預防作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純霪徶螅思皶r盡早地治療
。市售凍瘡膏、貂油防凍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療效
。另外,我國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
,對凍瘡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chuàng)立了許多治療凍瘡的良方
,現(xiàn)介紹驗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調攔燒焦的柿子皮外敷
。
(2)茄根
、大蔥、辣椒煎液熏洗患處
。
(3)桂枝50克、紫蘇50克煎水浸泡
。
(4)新鮮桔皮3~4個,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鐘,連渣取出
,浸泡并用藥渣蓋過患外。
(5)取夾竹桃葉50克加水500毫升
,煎水浸泡患處,注意有潰瘍時禁用此方
。
(6)山楂去核搗爛,敷于患處
,用紗布包扎3天,對于復發(fā)性凍瘡有很好的療效
,注意有潰瘍時禁用
。
(7)桂附煎:桂枝20克
,紅花20克、附子20克
、荊芥20克
、紫蘇葉20克
,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處
,并用藥渣揉搓患部。
(8)甘遂
、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
,煎液熏洗患處。
(9)用老絲瓜燒成炭研為細末
,用豬油調勻后涂患處。
(10)紅靈酒:當歸60克
、紅花30克
、川椒30克
,樟腦15克
、肉桂60克
,細辛15克
、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
,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
(11)二烏茴香酒:川烏30克、草烏30克
、小茴香30克、樟腦30克
、紅花20克、桂枝15克
,酒精浸泡一周,以藥酒揉搓局部
。
(12)紫云膏:紫草30克、當歸30克
、胡麻油1千毫升
,黃蠟250克
,共制為膏,外敷凍瘡引起的潰瘍面。
(13)樟腦25克
、海螵蛸10克
、凡士林150克調成膏狀,外敷潰瘍瘡面
。對于頑固型凍瘡可配合內服中藥治療,處方:黨參9克
、黃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
、當歸9克
、丹參9克、陳皮6克
、患部寒涼顯著者加干姜6克
,炙甘草6克
;血瘀證顯著者加桃仁紅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
、芫花各15克
;制作方法:上藥用水1000毫升
,煎數沸,取汁
;用法:末潰者趁熱洗潰
,已潰者于洗后用黃連水紗條換藥
;功效:消腫止痛
、用于凍瘡,對Ⅰ~Ⅱ度凍傷效果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