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對毒蕈中毒及解救方法早有認識。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果實菜谷禁忌并治》中指出:“食諸蕈中毒,悶亂欲死”,治療應“土漿飲一二升,大豆?jié)庵笾嬛T吐利藥,并解”。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亦有多處論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總結了前人解毒蕈中毒的藥物,如甘草、防風、忍冬藤、生姜、胡椒、綠豆、梨葉、荷葉、阿魏、地漿、鷓鴣等。
蕈類又稱蘑菇,屬于真菌植物。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類,毒蕈在我國有100多種,對人生命有威脅的有20多種,其中含有劇毒可致死的不到10種。分別是:褐鱗環(huán)柄菇、肉褐麟環(huán)柄菇、白毒傘、鱗柄白毒傘、毒傘、秋生盔孢傘、鹿花菌、包腳黑褶傘、毒粉褶菌、殘托斑毒傘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24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暴發(fā)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下一篇: 肺栓塞診斷及鑒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