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皮膚粘膜有破損或發(fā)生化膿性炎癥時,細菌則容易侵入體內。人體的免疫反應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及特異性免疫反應兩種,后者又可分為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方面。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不能充分發(fā)揮其吞噬殺滅細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細菌量較少,致病力不強也能引起敗血癥。條件致病菌所引起的醫(yī)源性感染也逐漸增多。
1.菌血癥病原菌經局部組織進入循環(huán)血液,尚未大量繁殖和引起嚴重的臨床癥狀,稱作菌血癥。菌血癥多為一過性存在,常作為細菌感染的臨床早期,如傷寒病的第一次菌血癥。
2.敗血癥泛指細菌侵入血液循環(huán)后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引起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如高熱、出血斑、肝脾腫大等。該術語存在較多歧義,在內科領域尚在使用,在外科領域已棄用此詞。
3.膿毒血癥化膿性細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過血流擴散至宿主體內的其他組織或器官,產生新的化膿灶。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膿毒血癥,常導致多發(fā)性肝膿腫、皮下膿腫等。
敗血癥是指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huán),并在血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fā)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敗血癥伴有多發(fā)性膿腫而病程較長者稱為膿毒血癥。
致病菌的變遷及常見的敗血癥致病菌:具有致病性或條件致病性的各種細菌均可成為敗血癥的病原體。由于年代的不同,患者的基礎疾病不同,傳入途徑以及年齡段不同等因素的影響,致敗血癥的細菌也不同。
隨致病菌的種類、數量、毒力以及患兒年齡和抵抗力的強弱不同而異。輕者僅有一般感染癥狀,重者可發(fā)生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燒傷敗血癥
1.感染中毒癥狀
大多起病急驟,先有畏寒或寒戰(zhàn),繼之高熱,熱型不定,弛張熱或稽留熱;體弱、重癥營養(yǎng)不良和小嬰兒可無發(fā)熱,甚至體溫低于正常。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嚴重者可出現面色蒼白或青灰,神志不清。四肢末梢厥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嬰幼兒還可出現黃疸。
2.皮膚損傷
部分患兒可見各種皮膚損傷,以瘀點、瘀斑、猩紅熱樣皮疹、蕁麻疹樣皮疹常見。皮疹常見于四肢、軀干皮膚或口腔黏膜等處。腦膜炎雙球菌敗血癥可見大小不等的瘀點或瘀斑;猩紅熱樣皮疹常見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
3.胃腸道癥狀
常有嘔吐、腹瀉、腹痛,甚至嘔血、便血;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痹或脫水、酸中毒。
4.關節(jié)癥狀
部分患兒可有關節(jié)腫痛、活動障礙或關節(jié)腔積液,多見于大關節(jié)。
5.肝脾腫大
以嬰、幼兒多見,輕度或中度腫大;部分患兒可并發(fā)中毒性肝炎;金葡菌遷徙性損害引起肝臟膿腫時,肝臟壓痛明顯。
6.其他癥狀
重癥患兒常伴有心肌炎、心力衰竭、意識模糊、嗜睡、昏迷、少尿或無尿等實質器官受累癥狀。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常見多處遷徙性病灶;革蘭陰性菌敗血癥常并發(fā)休克和DIC。瘀點、瘀斑、膿液、腦脊液、胸腹水等亦可直接涂片、鏡檢找細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35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飯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