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
針灸治療本病
★體針
(一)取穴
主穴:百會透四神聰
配穴:分型選取
腎陽虛:患兒頭大
脾腎陽虛:患兒頭大
,顱縫裂開,前囟飽滿,張力高,無嘔吐,落日征不明顯,腹脹便溏,神疲納可,四肢活動尚好。
加大椎
、足三里。
脾腎陰虛:患兒頭大
,顱縫裂開,前囟寬大飽滿,張力高,面色 白加大椎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
,按中醫(yī)辨證分型除腎陽虛外,余均據(jù)癥選配穴。針刺采取短時間中等度刺激的方法,輕捻轉(zhuǎn)慢提插,每穴捻轉(zhuǎn)3次,緊插慢提1次,如此3遍后出針。每次針畢加捏脊3遍,即由尾骶部捏至背肩部作一遍,手勢要輕而緩,或沿督脈和膀胱經(jīng)用皮膚針輕度叩打3遍。每日1次,30天為一療程,停針3~5天續(xù)治。三療程無明顯效果者,宜改用它法。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痊愈:頭圍恢復(fù)至同齡兒童標準限度以內(nèi),前囟平坦或凹陷
,顱縫完全閉合,四肢活動及納食二便均正常
共治76例
,按上述標準評定:痊愈44例(57.9%),有效13例(17.1%),無效19例(25.0%),總有效率為75.0%。以腎陽虛型療效高,而脾腎陰虛型最差[3]。★綜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組
。1、水溝、支溝、四神聰、合谷、水分、陰交、中極、水道
(二)治法
每次取用1組,按患兒情況酌情加減
外敷中藥制備:大戟10克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69例
★針灸
(一)取穴
主穴:百會
配穴:阻塞性腦積水加腎俞
(二)治法
均采取先針后重灸之法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27例患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89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腦積水的預(yù)防及措施
下一篇:
腦積水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