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與肱骨髁交界處發(fā)生的骨折。肱骨干肘線與肱骨髁肘線之間有30度—50度的前傾角,這是容易發(fā)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多發(fā)于10歲以下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多發(fā)生于運動傷、生活傷和交通事故系間接暴力所致各個類型骨折損傷機制根據(jù)暴力來源及方向可分為伸直型和屈曲型。
肱骨髁上骨折以小兒最多見,占兒童肘部骨折的30%-40%,好發(fā)年齡為5-12歲。早期處理不當易發(fā)生缺血性攣縮,晚期可出現(xiàn)肘內翻等畸形。肱骨髁上系指肱骨下端內外兩髁之上2厘米松質骨與堅質骨交界處。該處前后扁薄而內外寬,呈魚尾狀,這是易在此處折斷的原因之一。此外,肱骨下端向前傾斜,偏離肱骨干長軸成25-40度的前傾角,這也與該處易發(fā)生斷裂有密切關系。 肱骨下端關節(jié)面向外側傾斜,當肘伸直時,形成前臂較上臂向外偏斜5-15度的攜帶角。攜帶角過大稱肘外翻,過小而成負角者,則稱肘內翻。肘內、外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易發(fā)生的晚期并發(fā)癥。肱骨內、外上髁與尺骨鷹嘴突三點之連線,當肘屈90度時,構成一等腰三角形,當肘伸直時,三點在一條直線上。此關系有助于鑒別診斷。肱骨下端之前面,有大血管和神經(jīng)干通過。骨折后,須注意有無傷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614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肱骨髁上骨折的病因
下一篇: 肱骨髁上骨折應怎樣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