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細菌因素
(一)細菌種類無特殊性炎癥牙髓中的細菌無明顯特異性。
主要為兼性厭菌和專性厭氧桿菌,如鏈球菌、放線菌、乳桿菌、和G-桿菌。
(二)感染途徑有以下三方面:
1.經由牙體的感染――最常見的感染途徑(1)牙本質小管(2)牙髓暴露 齲病是最多見的原因、其次為楔狀缺損和牙隱裂等牙體損傷露髓、還有外傷性露髓、意外露髓等。
2.經由牙周的感染,重度牙周病患者的深牙周袋內的細菌及其毒素通過根尖孔、副根尖孔和側支報管孔等途徑進入牙髓。可以使根周和根尖周組織與口腔相通。這種經由牙周感染牙髓的途徑稱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的牙髓炎稱為逆行性牙髓炎。
3.血源感染極為少見,細菌通過血源和"引菌作用"到達牙髓的感染途徑。"引菌作用"發(fā)生大致有三個條件:⑴一時性菌血癥的發(fā)生:例如拔牙、潔治、刮治、咀嚼、不規(guī)范的根管治療或刷牙等均有可能出現(xiàn)一時性菌血癥;⑵機體免疫功能障礙;正常情況下,機體的免疫機制在數(shù)小時內就消滅了這些進入血液的少量細菌。如果進入血液的少量細菌,不能如期消滅而致害;⑶一旦某器官或某部位,例如某牙的牙髓或根尖周先因其它原因有營養(yǎng)代謝紊亂或損傷的情況下,循環(huán)血中的細菌在沒有被消滅以前,可能被吸引到該處定居。繁殖而致害。
二、物理因素常見的物理因素為機械性損傷和溫度。少見有電流、壓力。
(一)機械性創(chuàng)傷包括急性創(chuàng)傷和慢性咬合創(chuàng)傷。
1.急性牙外傷 交通事故、運動競技、暴力斗毆等給牙齒猛烈碰撞;咀嚼牙外傷。進食中突然咀嚼硬物也可致急性牙外傷;醫(yī)療工作中的意外事故如正畸治療加力過猛、拔牙時誤傷鄰牙。
上述創(chuàng)傷均可引起根尖部血管的挫傷或斷裂。使牙髓的血供受阻,引起牙髓退變、炎癥或壞死。受過外傷的牙齒,后來表現(xiàn)變色就是牙髓壞死的結果。
2.咬合創(chuàng)傷 咬合干擾、充填物、嵌體或冠等修復體的高點等可引起慢性的咬合創(chuàng)傷,從而影響牙髓的血供,發(fā)生牙髓壞死。
(二)溫度
1.高速或持續(xù)地鉆磨牙齒,缺乏降溫措施,可產生很高的溫度,引起牙髓炎癥,甚至壞死。
2.使用金屬材料,如用銀汞合金充填深洞,未采取墊底等隔離措施,飲食的溫度可反復經充填物傳導至牙髓產生刺激。
(三)電流極少見,臨床發(fā)生在相鄰的或對 牙上用了兩種不同金屬材料的修復體,當咬合時可產生微小電流刺激牙髓。
三、化學因素化學因素均為醫(yī)源因素。
如酚和硝酸銀等對細胞有一定毒性,用于消毒深洞都會刺激牙髓;深洞直接用磷酸鋅粘固粉墊底,可以刺激并損傷牙髓組織。
四、特發(fā)性因素有些牙髓病變的原因未明,如牙內吸收和牙外吸收真實的原因并不清楚,當吸收牙本質到達牙髓時,也可能引起牙髓炎。
牙慢性損傷
磨損abrasion
楔狀缺損wedge-shaped defect
牙隱裂cracked tooth
牙根縱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
磨牙癥bruxism
酸蝕癥erosion
l 牙齒慢性損傷是指牙齒在長期行使功能的過程中不斷接受不利的或過度的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導致的牙齒硬組織的損傷,表現(xiàn)為牙體硬組織的漸進性喪失、劈裂、折斷、吸收等,并可激發(fā)牙髓和根尖周組織的疾病。
l 牙齒慢性損傷疾病的治療原則均包括對因治療、對癥治療和修復牙體缺損。
1. 磨損
l 定義:由于單純機械摩擦作用而造成的牙體硬組織漸進性喪失的疾病。
l 分類:
(1) 咀嚼磨損:亦稱磨耗(attrtion),在正常咀嚼過程中造成的磨損,是生理性磨損,由被動萌出代償。
(2) 非咀嚼磨損:不是正常咀嚼過程造成的磨損,是一種病理現(xiàn)象
l 病因:
(1) 牙齒組織結構不完善
(2) 咬合關系不良,牙合力負擔過重:深覆合、對刃合或有合干擾的牙齒磨損重
(3) 硬食習慣
(4) 不良習慣
(5) 全身性疾病
l 臨床表現(xiàn)和并發(fā)癥
(1) 從表面到深層
(2) 牙釉質:露出黃色牙本質或出現(xiàn)小凹面??牙本質過敏癥
(3) 牙本質:牙髓漸進性壞死、鈣化、髓腔閉鎖??牙髓病,根尖周病
(4) 不均勻磨損??銳利釉質的邊緣和高聳的牙尖??
A. 上頜頰尖,下頜舌尖??創(chuàng)傷牙合
B. 充填式牙尖??食物嵌塞,牙齦乳頭炎,鄰面齲,牙周炎
C. 刺激頰粘膜??創(chuàng)傷性潰瘍,白斑
(5) 鄰面磨損??食物嵌塞??牙周病,鄰面齲
(6) 全口牙重度磨損??牙冠變短,殘根狀??頜間距離變短??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
(7) 并發(fā)癥:牙本質過敏,食物嵌塞,牙髓和根尖周病,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牙合創(chuàng)傷,創(chuàng)傷性潰瘍
l 治療
(1) 無癥狀的生理磨損者無需處理
(2) 去除病因:如改變不良習慣、調整咬合、修復缺失牙、治療引起牙齒磨損的全身疾病等
(3) 對癥治療:脫敏,調牙合,根管治療
(4) 缺損嚴重者可在牙髓治療后用高嵌體或全冠修復,多個牙齒重度磨損可用 牙合墊適當恢復頜間距離
2. 楔狀缺損
l 定義:牙唇、頰側頸部硬組織發(fā)生緩慢消耗而形成類似楔形的組織缺損
l 患病率和缺損的嚴重程度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
l 病因:
(1) 刷牙:唇頰側牙面橫刷法導致了楔狀缺損的發(fā)生
(2) 牙頸部的結構:釉牙骨質界處的結構比較薄弱牙齦的炎癥和萎縮,導致根面暴露
(3) 酸的作用
(4) 牙體組織的疲勞,應力疲勞??內因
(5) 牙合力:錯牙合,磨牙癥
l 臨床表現(xiàn):
(1) 楔狀缺損由淺凹形逐漸加深形成楔形缺損,楔形的兩個斜面光滑,邊緣整齊,為牙齒本色,舌側少見
(2) 多見于中年以上患者的`前磨牙,其次是尖牙和第一恒磨牙,有時范圍涉及第二 恒磨牙以前的全部牙齒,常伴牙齦退縮
(3) 楔狀缺損達牙本質后??牙本質過敏癥;深及牙髓??牙髓病、根尖周病;缺損過多??牙冠折斷
(4) 根據(jù)缺損程度,分為淺形,深形,穿髓形
l 防治原則:
(1) 消除病因:調除患牙的牙合干擾,糾正偏側咀嚼習慣,均衡全口合力負擔;使用正確刷牙方法;糾正口腔內的酸性環(huán)境,改變飲食習慣,治療胃病
(2) 頸部缺損應盡早修復以改善該處的應力集中狀況
(3) 患牙出現(xiàn)并發(fā)癥,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
(4) 糾正橫刷方法,選用軟毛牙刷
(5) 缺損少,無牙本質過敏??無需處理
(6) 牙本質過敏??脫敏
(7) 缺損較大??充填
(8) 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病??牙髓治療或根管治療術RCT
(9) 牙橫折??RCT后,樁核冠修復
3. 牙隱裂(cracked tooth)
l 定義:未經治療的牙齒表面由于某些因素的長期作用而出現(xiàn)的臨床不易發(fā)現(xiàn)的細小裂紋??牙痛、 成年人牙劈裂而喪失
l 病因:
(1) 牙結構薄弱環(huán)節(jié)(內在條件):窩溝、釉板
(2) 牙尖過于陡峭(易感因素):牙尖斜面的存在使窩溝底部同時收到兩個方向相反的水平分力作用,即劈裂力的作用,牙尖斜度愈大,所產生的水平分力愈大
(3) 創(chuàng)傷性牙合力(致裂因素):窩溝底部劈裂力明顯增加 ??釉板向牙本質方向加深??裂紋向牙髓方向加深
(4) 溫度作用:在與牙合力關系較小的唇、頰側牙面上發(fā)生的裂紋與此有關
l 臨床表現(xiàn):
(1) 好發(fā)牙位:好發(fā)于中老年患者的后牙咬合面, 以 上頜6(近中腭尖)最多見。上頜磨牙最多,其次是下頜磨牙和上頜前磨牙
(2) 常見主訴:長時間的咀嚼不適或咬合痛
(3) 隱裂位置:裂紋多與發(fā)育溝重疊,向一側或兩側延伸(近遠中),越過邊緣嵴達鄰面
(4) 較輕癥狀:冷熱刺激敏感和(或)咬合不適;較重:牙髓、根尖周病
(5) 隱裂患牙X線片:某部位牙周膜間隙加寬或無表現(xiàn)
l 牙隱裂分度
1.隱裂紋僅在釉質內,沒有臨床癥狀,裂紋不能染色。
2.隱裂紋達牙本質淺層時,裂紋處有牙本質過敏癥狀,染色淺。
3.隱裂紋達牙本質中、深層時,出現(xiàn)可復性牙髓炎或牙髓炎癥狀,裂紋染色明顯,可伴發(fā)齲損,咬楔測驗陽性。
4.隱裂紋達牙髓腔,出現(xiàn)牙髓炎,牙髓壞死或根尖周炎癥狀,裂紋染色明顯,咬合痛明顯。
5.患牙因隱裂而劈裂,可出現(xiàn)牙髓牙周聯(lián)合病變癥狀。
l 臨床檢查:
(1) 探診:尖銳探針??裂隙處加壓或撬動 ??痛(較深裂紋)
(2) 叩診:各牙尖和各方向叩,叩痛顯著處 為隱裂所在位置
(3) 溫度測驗:患牙對冷敏感時,隱裂紋處最明顯
(4) 裂紋的染色檢查:染色藥物滲入隱裂,裂紋處染色較深
(5) 咬楔法:可疑牙咬棉簽,疼痛
(6) 透照法:用光導纖維照明器的光源透照牙齒,強光不能透過與光源垂直的牙折線
(7) X線:某部位的牙周膜間隙增寬,相應的硬骨板增寬或牙槽骨出現(xiàn)透射區(qū);也可無任何表現(xiàn)
l 診斷:
(1) 病史和早期癥狀:較長期的咬合不適和咬在某一特殊部位時的劇烈疼痛
(2) 臨床檢查
(3) 凡出現(xiàn)上述癥狀而未發(fā)現(xiàn)患牙有深齲或深牙周袋、牙面上探不到過敏點 牙隱裂的可能
l 治療
(1) 對因治療:調牙合 ; 均衡全口牙合負擔:診治其他部位的牙齒疾病,修復缺失牙等
(2) 早期隱裂尚未波及牙髓:沿裂紋備洞,氫氧化鈣墊 底,光固化修復
(3) 對癥治療:牙髓病、根尖周病做相應處理
(4) 防止劈裂:大量調磨牙尖斜面+帶環(huán)修復+樹脂充填+ 全冠修復
(5) 5度隱裂患牙根據(jù)牙位和劈裂位置,可做截根術、半切除術或拔除
4. 牙根縱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
l 定義:是指未經牙髓治療的牙齒根部硬組織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發(fā)生的平行于牙長軸的,溝通髓腔與牙周膜間隙的縱向裂紋。未波及牙冠。
l 牙髓治療后牙根縱裂:
(1) 無髓牙:脆性大,抗折力降低;根管預備時去除牙體組織過多,根充時垂直或側壓力過大;固位樁不合適(錐形樁)
(2) 早期可無癥狀,晚期出現(xiàn)牙周癥狀
l 病因:
(1) 慢性持續(xù)性的創(chuàng)傷牙合力:6最高,6次之
(2) 牙根發(fā)育缺陷:磨牙近中根多發(fā)
(3) 牙周組織的局部炎癥:牙槽骨的降低使臨床牙冠變長,改變了牙齒的受力支點,使牙齒更容易遭受咬合創(chuàng)傷;暴露在牙周袋內的牙根表面可發(fā)生吸收
(4) 無髓牙
l 臨床表現(xiàn)
(1) 多見于中老年患者,多以咬合不適或咀嚼疼痛就診
(2) 溫度刺激痛、自發(fā)痛、咀嚼痛、有的伴有牙齦反復腫脹和瘺管形成
(3) 患牙一般為承擔咬合力的主要牙齒,未做過牙髓治療,無齲,冷熱刺激敏感或疼痛等急、慢性牙髓炎癥狀;叩痛、松動,牙齦紅腫或捫痛,牙周袋,牙槽骨破壞
l X線檢查:髓腔特有的X線片表現(xiàn)是診斷牙根縱裂的主要依據(jù)
(1) 縱裂牙根:根管影像從根尖部到根冠口長度不等的直線狀均勻增寬,晚期可見裂片從牙頸部斷裂分離或有移位
(2) 牙周組織:患根周圍牙周膜間隙增寬,局限性牙槽骨骨質疏松
l 治療
(1) 松動明顯的均拔除
(2) 無松動磨牙且牙周病變局限于裂縫處的,根管治療后行牙體半切除術或截根術
5. 磨牙癥
l 定義:睡眠時有習慣性磨牙或白晝也有無意識地磨牙習慣者
l 咀嚼系統(tǒng)的功能異常運動,上下頜牙接觸時間長,用力大,對牙體、牙周、顳下頜關節(jié)、咀嚼肌等組織都能引起損害
l 臨床表現(xiàn)
(1) 磨牙型;緊咬型;混合型
(2) 典型的磨牙或緊咬牙動作,并伴有嘎嘎響聲
(3) 全口牙磨損,前牙明顯
(4) 可出現(xiàn)牙本質過敏癥、牙髓病、根尖周病以及牙折
(5) 牙合創(chuàng)傷,出現(xiàn)牙松動,食物嵌塞
(6) 頜骨或咀嚼肌的疼痛或疲勞感,下頜運動受限,顳下頜關節(jié)彈響
l 治療
(1) 去除病因
(2) 牙合墊
(3) 調磨咬合
(4) 修復治療
(5) 肌電反饋治療
(6) 并發(fā)癥治療
6. 酸蝕癥
l 定義:酸霧或酸酐作用于牙造成的牙硬組織損害
l 病因:無機酸:鹽酸、硝酸,嚴重胃酸上逆
l 臨床表現(xiàn):
(1) 初期感覺過敏,后期實質缺損。
(2) 多在前牙唇面
(3) 鹽酸??刀削狀的光滑斜面,硬而無變色,易折斷;硝酸??白堊狀,染色黃褐或灰色的脫礦斑塊,質地松軟,易崩碎形成實質缺損。
l 預防和治療
(1) 改善勞動條件
(2) 局部藥物脫敏
(3) 缺損嚴重者,充填法,修復法,牙髓病變者先做牙髓病治療
你好根據(jù)你所描述的情況可能有齲齒所引起來的牙髓炎引起疼痛。引起牙髓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齲齒,急性牙髓炎引起的慢性增生。
建議你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口腔科檢查然后做牙髓炎的處理和治療。平時一定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堅持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定期到口腔科做牙齒的保健檢查和定期潔牙,平時積極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化學刺激目前也被學界認為是主要病因之一,藥物刺激制洞后消毒用藥,如酚類可致牙髓受到刺激;充填材料刺激。這些材料的化學成分,常常難以消滅掉,會附著于此,在多次重復刺激后,會越來越嚴重,從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以上是對牙髓病的病因一般都有什么?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863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什么是牙髓病?
下一篇: 引起牙髓病的4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