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高尚的人生品質(zhì)
好的習慣需要從小培養(yǎng)
,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還讓我們變得更有修養(yǎng)
、更加高尚、更有信心。良好的生活習慣會讓我們擁有更加高尚的品質(zhì),品質(zhì)決定未來
。所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我們的未來發(fā)展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
,一個好習慣需要30天的養(yǎng)成
,那么該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呢?
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高尚的人生品質(zhì).png)
第一,經(jīng)常閱讀。讀書使人變得智慧
、明智
、寬容,我們可以通過讀書增長見識
,接觸我們不曾了解的人和事
,也可以使自己變得博學多識,所以我們要堅持讀書
,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
,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在平時生活中要繼承和發(fā)揚這一傳統(tǒng)美德
。以勤儉節(jié)約為榮
,以奢侈浪費為恥。
第三
,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很多人都喜歡熬夜,孰不知熬夜對我們的身體危害極大
,經(jīng)常熬夜等于慢性自殺
。一天之計在于晨,我們要抓住早晨這個好時機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第四,經(jīng)常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
,運動能讓我們變得更加健康,更加年輕
,更加活力
。我們要養(yǎng)成運動的好習慣,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
。
第五
,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俗話說:禍從口入
,病從口出
,飲食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平時我們要多吃水果蔬菜
,忌辛辣刺激類食物
,少吃燒烤油炸類食物,注意飲食健康。
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有心
,長期堅持下去
,就一定能養(yǎng)成好習慣。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只要我們平時多付出勤勞的汗水,就一定能收獲自己期待的結(jié)果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全文
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家長應該把培養(yǎng)子女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家庭教育的著力點
,大量事實充分證明
,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
,眾所周知
,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一定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良好的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
,便用不著借記憶,就很容易發(fā)揮作用
,因此
,無論家庭教育、還是學習教育
,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是關(guān)鍵
。
與其培養(yǎng)習慣不如培養(yǎng)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有興趣了
,想學不好都難。要想有興趣
,就得有個好心情
,孩子在學習當中無非也就是追求一種成就感,與求知欲的滿足
,適當?shù)谋頁P正如恰如其氛的批評一樣
,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不足中找到優(yōu)點,優(yōu)點則轉(zhuǎn)化成永恒的品質(zhì)
,給孩子一片天空
,讓孩子在快樂中找到尋找智慧的鑰匙,愉快的意思就是說
,心情好了動作自然會快
。希望你們好心情!
成功教育從習慣養(yǎng)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
,而是學會做人
。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資本,一個人養(yǎng)成好的習慣
,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
;
最近,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專家孫云曉指出:“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
,人一旦養(yǎng)成一個習慣
,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
,將會終身受益
,孩子小時是培養(yǎng)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氣力=后期教育花一噸的氣力
。說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如:幾年前,當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會時
,記者問其中一位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這位科學家平靜的說:“在幼兒園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霸谟變簣@學到了什么?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皩W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伙伴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
,做錯事要道歉
,仔細的觀察事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
,直接說明了兒時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當然,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如此
。
一
、什么是學習習慣呢?
學習習慣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學習情景下自動的去進行某些活動的特殊傾向
。也就是說到了一定時候
,孩子會自動地學習。
如:有一個老師的孩子去上海參加一個全國性的競賽
,帶隊的老師回來后很有感慨的說了一件事:那天在輪船上
,晚餐后,同學們都在甲板上觀看風景玩去了
,過了一會兒
,沒經(jīng)任何人提示,也沒任何人要求
,該做功課的時候了
,那個老師的孩子就獨自到船艙里拿出書本,旁若無人的開始學習起來——帶隊的老師感慨道:那就是習慣
。
二
、怎樣科學的引導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呢?
孫云曉教授的公式是培養(yǎng)好習慣用加法
;克服壞習慣用減法
。
那怎么說培養(yǎng)好習慣用加法呢?如培養(yǎng)孩子愛畫畫的習慣
,今天叫他畫一只小兔子
,明天畫小兔在吃青草,增加畫青草或草地
,后天在草地上畫幾朵花
,再后天在天上畫白云太陽。這樣一天一天的增加
,畫畫的好習慣就自然的養(yǎng)成了
。
克服壞習慣怎么用減法呢?如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象
。一位細心的媽媽觀察寫作業(yè)的兒子,一會喝水
,一會撒尿
,不到一小時出來四五次。這位媽媽看在眼里卻沒有急于求成
,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寫作業(yè)前給孩子提了個建議:坐下前把該辦的事辦好
,我看你寫作業(yè)時出來3次完全可以
。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果真少出去一次;過幾天媽媽又提議再減少一次
,孩子又輕松做到了
。父母的要求依次遞減,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業(yè)寫完
,既幫孩子克服了不良習慣
,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孩子的自信心。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在一朝一夕
,貴在長久堅持
。
有的家長反映我的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讀書(看書)不感興趣
、觀察事物粗心
、記憶力差等情況,以上這些都是影響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因素
。
針對家長提出的孩子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產(chǎn)生的困惑
,下面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注意力的訓練
,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
,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記憶力的訓練五個方面向家長介紹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
孩子興趣的產(chǎn)生往往是在小時候
。不同的年齡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質(zhì)
,孩子的興趣往往有自已的獨特性
。孩子興趣的發(fā)展和表現(xiàn),往往是他天賦和素質(zhì)的先兆
。家長要經(jīng)常問一問孩子的興趣是什么
,要引導孩子不斷發(fā)展興趣。有位學者曾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向上的積極性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種
。當父母將這?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鸱N在孩子心中點燃的時候,就像面對需要點燃的一堆柴草
,小小的火種落在上面
,風大了就會吹滅,風小了燃不起來
,柴草太緊了不透風
,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濕了還不行
,這時候
,你要小心呵護這小小的火苗
,要“哄”著它一點點燃起來,旺起來
,最后成為熊熊烈火
。
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
1
、增強學習快感,培養(yǎng)直接興趣
。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
,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
,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
。學習若能給孩子帶來快樂,那么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
,年齡越小的孩子
,學習興趣越是以直接興趣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歡畫畫
,可能是他樂意用五彩的蠟筆在紙上涂抹
,看著五彩的線條在紙上延伸、擴展
,他的思維
、想象也跟著任意遨游、旋轉(zhuǎn)
;也可能是老師經(jīng)常表揚他
,雖然他畫得并不怎么樣。那么
,怎樣才能使學習變?yōu)榭鞓返氖履兀?
首先
,多表揚,少批評
。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
。有些家長開口閉口就是“這么簡單都不會,光知道玩”
,本是恨鐵不成鋼
,卻不知好鋼已在批評中鈍化了,日久天長孩子總覺得自已很差
,總有錯
,在學習中有壓抑感,于是厭惡學習
。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錯了
,當然也要給予批評
,讓孩子明白大人為什么要批評他,讓他明白道理
。
其次
,使孩子一開始就有成功的體驗。成人要盡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識
,一開始就讓孩子學懂
,這樣既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
2
、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間接興趣
。
優(yōu)秀家長的經(jīng)驗也證明: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該聯(lián)系孩子的思想和實際
,堅持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
、富有感染力的事例
,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lián)系起來
,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有的孩子在學跳舞
,她不喜歡舞蹈基本功練習
,吃不了這個苦,但是她對學習舞蹈可以參加各種演出表演活動的結(jié)果感興趣
,這種興趣可以促使孩子去從事基本功練習的活動
。所以家長們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興趣,激發(fā)其勤奮學習
,更要通過學習目的教育來提高孩子的間接興趣。興趣在活動中的動力作用
,已為不少心理學家所承認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把興趣說成是“能量的調(diào)節(jié)者”。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
、最活躍的成分”
。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就可以激起他對學習的積極性
,推動他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培養(yǎng)學習興趣
。
孩子具有好奇
、好問、好動的持點
,成人應充分利用它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有的孩子把鬧鐘拆開,有的孩子不停問為什么
、家長若不了解孩子的特點把這看成淘氣
、搗亂,對孩子采取批評
、冷淡
、不理睬的態(tài)度,就會損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
,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
。另外對孩子的提問要積極回答,如果不會則可告訴他弄明白后再告訴他
,但是說到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
。如果家長是騙騙他,以后孩子不懂的問題他也就不問了
,這樣就會戳傷孩子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
4、創(chuàng)立有利于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外部環(huán)境
。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長出好莊稼
,只有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才可能培養(yǎng)出智力優(yōu)秀、聰明活潑的孩子
。首先
,父母要以身作則,熱愛學習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學習
,而自已卻常常通宵達旦地打麻將
,那么孩子感興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學習,而是如何玩好牌
;學習的恐怕不是科學知識而是玩牌竅門了
,若父母飯后捧一本書,伴一杯清茶
,端坐書桌前
,伏案寫作,孩子耳濡目染,也會經(jīng)?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磿?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學習。
(二)
、有效的注意力訓練
良好的注意力是伴隨幼兒成長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幼兒期養(yǎng)成良好的注意力,是長大成人后成就一番事業(yè)的基礎(chǔ)
,但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
、好玩、很難專心致志地去做某一件事情
。因此
,在“集中注意力”的針對性訓練中,一定要創(chuàng)造出“層層遞進
,出人意料”的梯度感
,讓孩子的心神不會煥散,這里是一些培養(yǎng)幼兒注意力的經(jīng)驗:
1
、復述性練習
讓孩子看書5——15分鐘(按孩子的年齡來控制時間)
,立即合上書,要求孩子按你的要求“復述”故事
。為防止孩子摸準你的要求
,“復述”的內(nèi)容可以靈活多變:如可以提幾個主要問題,圖書上有誰
,在干什么
。書上的人或動物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書上還有其他什么東西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梢宰尯⒆影芽吹降膭游镄蜗螽嬒聛怼W詈罂梢宰屗匦略倏匆槐闀?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幾次后
,漸漸地孩子就會逐步理解集中注意力的必了。
2
、 拼圖及七巧板練習
這是二維空間中最有效的集中注意力 的練習項目
,要求孩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保持連續(xù)不斷的判斷力
、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而這種游戲的挑戰(zhàn)性又會給孩子帶來成就感
,成就感是孩子將注意力集中到底的一個巨大推動力。在我兒子還是2、3歲時
,我就買了一種最簡單的拼圖
,一開始我自己拼給他看,然后慢慢的他自己會拼了
,再買一些塊數(shù)比較多的拼圖和一種正方體的拼圖讓他自己看著圖片來拼
,這時他會注意力非常集中的看圖片來拼圖,有時為了增加他的興趣
,我跟他比賽
,還是我兒子拼的快,這樣他會更加的感興趣
。
3
、多米諾骨牌練習
大約有七成“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通過這個骨牌堆放的游戲
,其耐心得到長足的進步
。多米諾骨牌訓練其實是考驗孩子能、將單一的動作堅持多久的一個訓練——將來
,我們不能指望孩子所面臨的所有學習科目都是多變
、有趣、富有挑戰(zhàn)習慣內(nèi)的
,遇到重復訓練會不會使孩子犯“老毛病”
?骨牌訓練無論對心神的專一、心神集中的持續(xù)時間
,都是一個極好的練習
,而把幾十塊甚至幾百塊骨牌瞬間推倒的快感,也能促使孩子對訓練的“單調(diào)”產(chǎn)生耐受性
,只有最終有快樂和成就感
,孩子就可以逾越集中注意力所產(chǎn)生的單調(diào)感。
4
、 抗干擾練習
等孩子在無干擾環(huán)境中的注意力已大大集中
,家長可以考慮在他的“注意力訓練”空間中,放上“干擾源”
,比如他在做拼圖游戲時
,父母可以在一旁看電視,比如他在看書時
,可以稍稍打個岔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注意力煥散的現(xiàn)象,會有反復
,但最終他的抗干擾能力會漸次上升
。(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您的孩子注意力集中
,沒有在進行這種“注意力訓練“時,您千萬不要去打攪他
。讓他安心的做自己的事
。)
( 三) 、養(yǎng)成讀(看)書的習慣
書對孩子的影響實在不可低估
,書不僅教給他知識
,帶他認識世界,還對他的語言能力
、思維能力
、理解能力、性格發(fā)展都有正面影響
。良好的讀書習慣
,將使他終身、受益
。培養(yǎng)一個愛好閱讀的孩子是有法可循的
。如每晚睡覺前,看書給孩子講一個故事
,雙休日經(jīng)常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看書
,首先家長自己要經(jīng)常捧起書來看,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
。我兒子就非常喜歡看書
,只要拿到一本書他就能坐半個小時以上,這樣的習慣就是在我們家庭的環(huán)境中熏陶成的
,他爸爸喜歡看書
,經(jīng)常買書回來,也給兒子帶一本
,我也是在幼兒園沒時間備課寫資料就帶回家寫
,孩子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也喜歡上了圖書。那么具體可以怎么做呢
?我這里有幾點做法供家長參考:
(1)
、陪讀 就是陪孩子一起讀圖書中的畫面,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畫面編故事
,培養(yǎng)孩子對畫面產(chǎn)生興趣
,這時家長可邊讀邊指相應的圖畫,然后慢慢的過渡到讀圖書上的文字
,使孩子對文字產(chǎn)生興趣
。
(2)、演戲 就是讀完一個故事或兒歌進行動作表演
,如小兔是怎么做的
,大象是怎么救小兔的
,大灰狼又是怎么做的,根據(jù)情節(jié)進行表演
,家庭中幾個人分別扮演,一遍表演后可以重復幾次
,角色互換
。讓孩子認識到書中的兒歌故事可以做游戲,從而使他更喜愛看書
。
3)
、提問 首先向孩子提問,小托班的家長可以提一些簡單的問題
,如故事里有誰
,在干什么,你喜歡誰等等
。中大班的家長要多問一些“為什么
、怎么樣”的問題,讓孩子充分思考
。其次讓孩子創(chuàng)編
,家長把故事講一半,留個結(jié)局讓孩子自己創(chuàng)編
,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能力
。最后讓孩子提問,請孩子不明白的地方
,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問家長
。培養(yǎng)孩子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采用以上幾種方法來引導孩子喜歡看書
、愛上圖書
,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家長們不妨去試一試
。
(四) 養(yǎng)成主動(自主)學習的習慣
我們先來聽一個例子:一位媽媽買回來一個菠蘿
,好奇的孩子被這個從未見過的東西吸引住了,這位媽媽可能會有兩種方式對待好奇的孩子
。
一種方式是:媽媽告訴孩子“這是菠蘿
,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
、很尖的刺
,你不要去摸它!它很重
,你提不動它
,但是它是圓的
,你可以滾動它。你聞一聞
,它是不是很香?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楷F(xiàn)在我們把它拿到廚房去切開它
,切好后用鹽水泡一泡
,它吃起來就又香又甜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另一種方式是:媽媽告訴孩子“這是菠蘿”
,然后就把菠蘿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忙乎把買回來的其它東西處理好
。好奇的孩子一定會對這個菠蘿“采取行動”
,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了一下菠蘿,趕緊又把手縮了回來
,并且對著媽媽喊: “媽媽
,這個菠蘿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媽媽回應說:“是的,孩子
,菠蘿會刺手
,不要緊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于是孩子又嘗試抓起菠蘿的葉子
,把它拎了起來,可是菠蘿很重
,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
,“媽媽,這個菠蘿很重
,我拎不動它
。” “是的
,菠蘿很重
。”
孩子可能又嘗試著滾動菠蘿
,結(jié)果真的把它滾動了
,他高興極了:“媽媽,我把菠蘿滾動了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媽媽也很高興:“你真能干
!” “媽媽,我聞到一股香香的氣味
,菠蘿是不是可以吃的
?” “對,孩子
,菠蘿是一種水果
,是可以吃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怎樣吃呀?” “把皮削掉
,切成一片一片
,用鹽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讓我試一試……真好吃的!”
這兩種方式
,你主張哪一種
?你常用的是哪一種?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嗎
?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第一種方式,孩子很快就學會了
,菠蘿是多刺的
,是很重的,是可以滾動的
,是很香的
,是要泡了鹽水才可以吃的。這是媽媽直接告訴他的
,不是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的
。將來媽媽又帶回來一件新奇的東西,孩子也可能會像這次那樣等著媽媽告訴他關(guān)于這個東西的知識
。
第二種方式
,孩子最終也明白了,菠蘿是多刺的
,會刺手
,菠蘿是很重的;菠蘿可以滾動
,因為它是圓的
;它聞起來很香
,切開來是金黃色的,沾上鹽水再吃
,又香又甜
。這一切都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嘗試發(fā)現(xiàn)的,孩子不僅懂得了菠蘿的特性
,他還學到了認識菠蘿的方法
,你可以摸一摸,可以拎一拎
,滾一滾
,聞一聞,切開它
,嘗一嘗
,下一次媽媽可能帶回一些其它不同性質(zhì)的東西,孩子可能又會用他用過的方法來探索它
,認識它
,在這個過程中于是孩子明白了這些都是性質(zhì)不一樣的東西,要用不一樣的方法去認識它們
。
兩種方法的結(jié)果很不一樣:第一種方式
,孩子很快學到了知識,可是他是被動接受的
;第二種方式
,孩子也學到了知識,速度比較慢
,但是孩子又同時學到認識事物的方法
,還學到了要根據(jù)事物的不同性質(zhì)選擇不同的認識方法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
,他體會到了主動學習
,主動探索的樂趣和成功感,久而久之
,孩子就能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
大部分的家長,可能都在不自覺中采用了第一種方式對待孩子
,這其實就剝奪了孩子自己主動學習的許多機會
。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其實經(jīng)常都有這種可以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機會
,關(guān)鍵在于我們家長是否善于把握
。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比如三、四歲的孩子
,非常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幫忙分發(fā)筷子
,開始的時候他可能一雙一雙地拿,這雙是給爸爸的
,再拿一雙給媽媽
,最后拿一雙給自己。心急的母親可能會對他說:“傻孩子
,你一次多拿些
,一共拿3雙6只,不就不用多跑幾趟了
?”其實
,等待他自己去總結(jié),能讓孩子有機會學習動腦筋思考問題
。
他可能要這樣來回跑了幾個月才想到
,每次都做一樣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合起來做呢
?于是他嘗試著多拿一些,可是要么多拿了
,要么少拿了
,這樣又過了幾個星期,后來才真正弄明白
,每次要拿6只才剛剛好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自己思考
,自己總結(jié)
、自己解決問題,并且體驗到了思考的樂趣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c時間等待一下孩子,其實是很值得的
,對不對
?所以,我給家長下面這些建議
,幫助您的孩子建立主動學習的習慣:
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時間安排滿
,要多留一些時間讓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還小
,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動
,你可以給他多提幾個建議讓他選擇;多鼓勵孩子主動探索
,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準”
;在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不要干擾他,盡可能不要催促他
,更不要跟在孩子身邊不斷提醒他不可以這樣
、不可以那樣;在孩子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時
,不要急于幫助他
,可以多給他提些建議;不要急于把結(jié)果告訴孩子
,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自己去發(fā)現(xiàn)
;不要代替孩子做檢查作業(yè)、收拾書包的工作
,也不要養(yǎng)成整天看著孩子做功課的習慣
,要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事情。
(五) 培養(yǎng)孩子的記憶力
記憶是知識的寶庫
,有了記憶
,智力才能不斷發(fā)展,知識才能不斷積累
。下面提供幾則有助于增強幼兒記憶力的游戲
。
1、依次說出名稱
把6樣東西按先后次序排列在桌上
,讓孩子看上幾十秒鐘
,然后遮起要求孩子憑記憶依次說出這6樣東西的名稱。
2
、辨顏色
讓孩子閉上眼睛
,說出你穿戴的衣帽鞋襪是什么顏色的。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襪的顏色
,將會引起孩子對這種游戲的更大興趣
。
3、找物品
當著孩子的面把8種不同的小物品分別藏好后
,再讓孩子將這些物品一一找出來
。
4、看圖說話
把4——8張不同內(nèi)容的圖片
,放在桌上
,叫孩子看一會兒,然后蓋上
。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圖片內(nèi)容盡可能準確地敘述一遍
。
5、飛機降落”
將一張大紙作為地圖貼在墻上,紙上畫出一大塊地方作為“飛機場”
。再用紙做一架“飛機”
,寫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枚圖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