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8日訊 DNA N6-甲基脫氧腺苷(6mA)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原核DNA修飾
加州大學的何川教授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陳大華(Dahua Chen)研究員和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汪以真(Yizhen Wang)教授,是本文共同通訊作者。動態(tài)的DNA甲基化使遺傳代碼擴大至超越四種堿基
,并攜帶重要的表觀遺傳信息,可以在細胞或生物體的后代之間進行傳遞。DNA甲基化--如N4-methyldeoxylcytosine, 5-methyldeoxycytosine (5mC or m5dC)和N6-methyldeoxyadenosine (6mA or m6dA),已知存在于生物體內,并具有功能性的作用。在限制修飾系統(tǒng)中,N4-methyldeoxylcytosine和6mA主要被原核生物用來保護自己的基因組免于外源DNA入侵,而5mC最出名的是在真核生物中發(fā)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作用,特別是在哺乳動物和植物中。雖然5mc和6mA是幾乎在幾十年前的同一時間被發(fā)現(xiàn)的
,但是對于6mA的關注因其在多細胞真核生物中的低豐度和技術的局限性,而受到限制。在大多數(shù)細胞和脊椎動物組織中(包括哺乳動物),6mA被檢測的水平有幾個到幾十ppm(百萬分之一),或者使用現(xiàn)代質譜技術根本檢測不到。在大多數(shù)生物中,6mA的豐度極低,在與DNA堿基損傷相同的一個水平上,已現(xiàn)引起了人們對于“m6A的功能相關性”的質疑。就在最近,該研究小組和其他學者報道了6mA在衣藻、秀麗隱桿線蟲和果蠅中的發(fā)現(xiàn)和表征,表明其潛在的表觀遺傳學功能。在衣藻中
,6ma位于轉錄起始位點附近的AT基序中。它標志著活躍基因以及與核小體定位相關。在秀麗隱桿線蟲和果蠅的基因組中,6mA分別影響代際遺傳和某些轉座子的表達。雖然我們一直致力于脊椎動物和哺乳動物中的6mA研究,最近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報道稱在這項工作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946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盤點攻克高血壓的最新研究進展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